<p>——为2019年定襄政协百年老校约稿而作。</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水晶帘动微风起</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满架蔷薇一院香</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追忆定襄中学“蔷薇文学社”</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做了二十多年“工作狂”后突然想慢下来,因为读书时做过的“文学梦”一直藏于心底。于是近几年重提诗笔,在一些网络媒体和省级以上文学期刊发表作品,出版一本诗集《涟漪之湄》,收录自己诗作近四百首。三年多来一直担任中国远山文学网执行总编,也获过一些网络文学大赛奖,以及忻府区文联诗歌奖,诗歌作品入选《建国70周年知名作家、知名诗人作品录》等多部作品选。不知不觉中,自己竟成了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和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今日之成绩让我自然而然地便记起自己中学时的梦想,那个“文学梦”的源起——“蔷薇”文学社。不能不说,我的梦所以能够实现,离不开母校那片文学沃土的熏陶,离不开当年在“蔷薇”文学社管理工作的历练与编辑工作的体验。</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中学生校园文学运动蓬勃发展、精彩纷呈、空前绝后,中学生文学社团纷纷成立,中学生诗人作家大量涌现。中学生自办报刊如雨后春笋,缔造了一个中学生校园文学的黄金时代。1987年9月,我进入定襄中学124班读书,开始接触《撒哈拉的故事》、《无怨的青春》、《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萨特自传》、《约翰-克利斯朵夫》、《红与黑》等各类书籍,当然最受同龄人欢迎的是琼瑶小说。作为那场“校园文学风”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我想我有责任将母校当时发生的文学事件记录下来,分享给各位老师和校友,以谢母校培养之恩。</span></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一、创新思潮下的高一文科班</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自古文人出二定,数了定襄数平定”。家乡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出定襄中学这所以文科优势在全区教育领域久享盛誉的百年老校。1987年9月18日,学校召开全校师生“开学典礼暨表彰大会”。散会后,高一年级新生正式分班,确定王丽丽老师带的124班为八七届文科班。9月21日,带着文科生的“傲气”,我写下了一篇题为“趣话”的八百字议论文,文章以“乙比甲好”作为引题,阐述“通古博今,视透人魂”的文史优势,表达自己“心向史学志向文”的文科理想。这篇文章很快被班主任王丽丽老师拿到了高一年级教研组,在油印刊物《作文通讯》创刊号上发在了首篇位置,标题改为“乙比甲好”(现在想想,老师真是给改得妙极),引起不小反响。我也因此被王老师指定为她的语文课代表。</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9月23日上午九点,王老师手捏一沓黑白照相底片急匆匆地冲进课堂:“大家快看日食啦!”反应快的学生早飞离了座位,其他回过神儿来的学生紧跟着也拥向教室门口。院子里马上叽叽喳喳站了一大片,大家纷纷抢过王老师手中的底片举在眼睛上,全神贯注地观察起天象,跟出教室的地理老师杨在林眯起眼睛站在人群里,给我们讲着日食与月食等天体知识。那天起,我们第一次真正认识、了解了神奇的天体,面对地理课本中那些宇宙、天体的彩图不再感到遥远和神秘。</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王老师的青春与热情,以及她对文科的热爱与推崇,时刻都在感染着我们。她善于从细节入手,彰显同学们的文科天赋。我当时记日记的习惯是按照常规要写的内容事先就拟好几个固定标题,今天写哪方面的内容就用哪个标题,标明序号,日子久了便形成连载。王老师将我的日记本推荐给张经元老师拿到123班去传阅。为了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她规定全班七十二名学生轮流负责在黑板的右下角抄写一句“每日名言”,记得我推荐给同学们的是台湾作家三毛的一句“即使不成功,也不至于成为空白。”事实上,我和我的同班文友们后来也努力将这句名言付诸了实践。她又在语文课上安排了”课前一分钟”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鼓励我们多写作,多表达。12月6日,学校“尊师杯”报告文学奖揭晓,124班有四名同学获奖,包括我的三等奖。王老师的个人魅力与124班良好的文学氛围,吸引了不少热爱文学的理科生转班过来,其中包括123班的张秉玲(后任忻州市税务局车购所副主任)和122班的王成(现北大法学院教授),他俩很快就成了文学社的管理骨干。</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同学们的倡议下,我们集体定制班服,由段爱华同学设计草图,王老师联系缝纫社赶制。男女生统一的亮黄色击剑服,骑着自行车穿过城内大街时,成为一道青春靓丽的风景线。在今天看来,王老师当时的教育理念是极先进与科学的,以人为本,个性张扬,真正办出了文科班特色!</span></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二、蔷薇文学社的成立、发展和壮大</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时间追溯到1987年11月24日,晚自习上,王老师领进一名个头儿不高、清纯、内敛的小男生,她极是喜爱地将手搭在男生的头顶上介绍说:“他叫王成,从理科班转过来的。愿望就是想要在124班办文学社,如果我们不办,他就又要转回原来班级。所以我现在宣布:蔷薇文学社正式成立!王成任社长,语文课代表杜鹃和团支部书记齐未利(现任县教育局副局长)任副社长,吴小虎(笔名吴云济,现省工会奇村疗养院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任创刊号主编。124班全体同学就是文学社社员。”</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88年元月9日,星期六。中午离校后,王成、吴小虎借到刻板,李志勇(现任县委办主任)买回蜡纸,我和齐未利带了收回的第一批稿件,约了负责刻字的吉建军、美编段爱华等七个人一起聚到县工程队大楼,商议编辑《蔷薇》创刊号事宜。晚上,正式开始审稿件、数字数、定版式,创刊号主编吴小虎找来瓜子,社长助理李志勇倒来楼上仅有的半杯凉开水,吉建军开始在蜡纸上刻出他那一手漂亮的工整隶书。几个人边工作,边谈些文学社大计,吴小虎提议:“咱们开个庆祝会,等《蔷薇》创刊号印出来后。”大家自是一百个赞成,当时的心情是豪迈的:我们正在为一件新生事物、一个共同梦想而奋斗!</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之后的日子,在校时间我们分头行动,补充稿件、审阅修改、构思栏目、设计插图,周末便聚在一起合作编辑,刻出整整30页。王老师正好病休在家一周,心里一直担心她不在校支持会影响到创刊号的编辑进度;我和吴小虎也都是带病坚持与大家周末加班,吴小虎又带社长王成去请文化馆的曾中令老师为刊物题写了刊名。元月26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返校上班的王老师迎面走来,手里扬着装订出的第一本《蔷薇》创刊号兴奋地向我喊着:“杜鹃,创刊号出来了!”紧接着,在我临时借住的我哥的教工宿舍,桌上、床上、洗衣机上……堆满了待装订的“蔷薇”,一屋子的油墨香味儿。</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88年4月11日,我和齐未利开始负责主编第二期《蔷薇》。下午活动时间,124班教室内举行了“蔷薇”文学社诗歌朗诵会,由吴小虎和闫慧芬同学主持。19日,第二期《蔷薇》问世。6月1日开始编辑第三期。同时,124班“蔷薇”文学社被学校接收,在原班人马的基础上重新组建管理团队,新增四位副社长,确定两名组长和十二名编委,成立“定襄中学蔷薇文学社”。此外,文学社还利用每天下午活动时间,在高一年级开设文学选修课,陆续举办“诗歌知识讲座”、“微型小说知识讲座”。9月22、23日,在王老师的组织引荐下,王成、吴小虎、张秉玲、薄云林和我等几位社友还参加了著名作家浩然来定举办的文学讲座及座谈会。值得一提的是,王老师将《蔷薇》推荐到《语文报》社,“蔷薇”文学社因此获得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评比二等奖。</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新组建的文学社管理人员太多,真正参与做事的人少,不方便集中谋事,并未给社团带来新的生机。国庆节后,124班几名创刊号编委开始反复讨论整改文学社的事情。11月23日,“蔷薇”文学社在校工会二楼举行了盛大的周年庆祝活动,有学校领导和在文化馆工作的同志参加。会议的组织还是以124班班长李向虹与王成等文学社骨干配合完成的。作为新任副社长的119班闫双印(现名闫双银,中国人民解放军小平岛疗养院院长)成为王成的得力帮手之一。为振奋军心,12月20日,王成指派我和124班才女张秉玲在十日之内主编印发第五期《蔷薇》,编委还是起用创刊号原班人马。</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高二下半学期,社长王成由于备战高考,辞去文学社长事务,将“蔷薇”文学社交在了127班同学王恒(现吕梁市委政法委信息中心主任)手中,大家很喜欢这位小文友,习惯称他“小社长王恒”。他常常利用吃饭时间来缠着我和张秉玲问些文学社的事情,索要一些好稿件,求得支持。闫双印成为他最信赖的副社长及好朋友,两人形影不离。“蔷薇”文学社后来的发展,我们在升入高三之后就很少关注了。</span></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三、“蔷薇”文学社的影响与意义</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蔷薇”文学社的创办,开启了一代校友的“青春文学梦”。在她的影响下,许多学生痴迷于写作,并小有成就。</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88年,理补班的张国伟(笔名蒲苇,现山西省科技报传媒集团吕梁记者站站长,吕梁市华宇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杰出广告策划师”,“广告行业20年杰出人物”,山西省广告协会副会长,吕梁市总商会副会长,吕梁市民营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吕梁市文化产业商会会长)率先加入广西作家协会南国诗会,我和张秉玲也相继加入。八六届文科班——118班郭静(车祸身亡)与赵晋梅办起了《激流》刊物,虽然只有10页,编辑过两期。我与124班的张泽英、智艳霞又自费办起了《三偲》,每期40页,共编辑四期,有同学还帮忙拿到别的班和二中、宏中去卖,为我们筹措买蜡纸、白纸的经费,记得第一期拿到二中就卖掉十几本。张国伟不仅自费印发《黄土风》大型组诗报,还拿出自己的稿费支持我的《三偲》。“蔷薇”社的吴小虎、李志勇、张秉玲(病故),还有123班兰惠玲以及恩师王老师,都在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我的《三偲》很大支持。这些相关文学刊物的编辑之间互相支持,从供稿到油印,各刊物经常是和《蔷薇》的编辑、印刷同时进行。学校文印室老师经常为我们提供无偿帮助,后来我们也经常到文化馆找王丽丽老师,在她那里自己手推油印机。王老师还将我们的文学作品搬到文化馆大街对面的“牧马河”墙报上,记得最清楚的是我的一篇散文《穿起一条白裙子》,漂亮的毛笔小楷让我眼前一亮,甚是惊喜。</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蔷薇”文学社不仅对我们这群社员的“文学梦”产生过积极影响,还声名远播到其他市县的文学社。与我们进行文学交流活动的有原平一中、铁中的《山花》《晨曦》、忻一中的《帆》、河津县铝厂的涧石文学社《世纪风》等,社团之间经常互访。</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紫雾缭绕的丁香花园中,我们曾种下一粒“文学梦”的种子;槐云掩映的校园甬道上,我们曾踏响一串串仄起平收的欢愉;纯洁的象牙塔内,缪斯的垂青让我们几度痴迷,又几度奋起。幽幽墨香中,琅琅书声后,我们带着母校的期冀告别青春,告别“蔷薇”,各自奔赴未知的前程。三十年之后的今天,当“蔷薇人”开始陆续恢复联系后,才发现尽管大家走过的路各各不同,从事的职业亦是多元,却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当年文学活动的影响,即便没有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但都有情结在心、笔力在手,干起工作来得心应手,能力非凡。</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后来我考进忻州师专中文系,继续我的文学梦,主编过学校的《遗山》《季候风》《青春潮》。参加工作后,较为深厚的文学功底极大地帮助了我的语文教学工作,在十三年的中学教师生涯中,先后五次获得县级荣誉,四次获得市级教学能手称号,并从2005年开始每月享受县政府“名师”津贴。2007年从事教师培训工作,并电大工作,后担任宁武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务主任。通过网络面试被北大网院聘用为兼职远程辅导教师,聘期六年。先后撰写《宁武县教师进修学校校志》、校本教材《爱我家乡》和《走进宁化古城》。</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母校培养之功,“蔷薇”历练之效,王丽丽老师引导、熏陶之恩,永铭于心。“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时隔多年,昔日校园中的“蔷薇”墨香依然氤氲心间。青春时期种下的“文学梦”,滋养了一代校友毕生情愫。</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感谢母校,祝福母校!</span></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