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纵观整个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足以彰显我们教师队伍的伟大。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下还能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给孩子们上好一节课是多么大的一种胸怀啊!</p><p> 9月20日21点在鹿邑县教体局的通知下,初中物理名师工作室成员积极观看“最美教师”的事迹,也给我一个启示。衡量一个教师是否优秀,除了关注教师的教学水平、业务能力、学生成绩这些显性指标之外,还应该更多地关注教师的爱心和责任心。爱心和责任心都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点点滴滴,虽不容易量化和评估,但这却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和发扬的,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其实,作为一名教师,不一定非得追求成为一位“名师”,但应该力求成为一名“的教师”: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这些平凡细节的背后,需要一颗持之以恒的爱心。</p><p> 不由得对教师肃然起敬,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来合力浇灌祖国的花朵。河南的教师丝毫也不逊色,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教育着我们的孩子们。作为一个基层的人民教师还是想对我们的教师队伍的辛苦奋斗优秀人才道一声:你们辛苦啦!</p><p> 下面是我对出彩河南人中踊跃的最美教师的学习心得:</p> <p> 王红玉老师把抗击疫情和学科教学相结合,设计了别出心裁的网上开学第一课</p><p>王晓琳老师抗疫期间,她在2周内设计出了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抗疫电影课程体系。她主持开发的中小学抗疫电影课《一周一电影》。</p><p> 麦陆南老师疫情暴发期间,正带领学生在武汉实习的他心系学生安危,结合学校和实习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实际情况,及时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为学生健康安全撑起“保护伞”,未出现一例新冠肺炎感染者。离武汉通道开放后,麦陆南和其他老师一起顺利将746名实习学生全部安全有序送回家乡,成功实现在武汉实习学生抗击疫情零感染。</p><p> 何小龙老师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从1月21日开始,他连续48天坚守在学校。因为他的坚守和陪伴,580个孩子生活学习健康有序。</p><p> 尚宇红老师疫情期间,她把全校102名心理咨询师组织起来,成立了“心理服务团”,通过一台电脑、一部手机、一条热线,为全社会提供心理服务,用声音传递力量与温暖。</p><p> 胡金吾老师教师陪重病妻子辗转宛郑京三地求医期间正赶上新冠疫情暴发,身处困境,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毕业班的物理教师。他背着手提电脑,搀着虚弱的妻子,在求医的路上克服了重重困难。他坚守网络课堂直播,病房、卫生间等不断变换的课堂背景让师生泪目。</p><p> 贾福霞老师疫情期间,她接到了河南省“名校同步课堂”录制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她开始和时间赛跑,查资料、写教案、制卡片、做课件,每天早上6时准时起床备课。她先后录制了18节一年级的语文课,是这次全省参加录课教师中录课数量最多的一位。她还组织学生分组在屏幕前与黑虎庙小学的孩子互相鼓励,带领工作室的成员和黑虎庙小学的老师一起在钉钉群里开展教研活动。</p><p> 黄志昂李霞前线后方齐心战“疫”的青春伉俪黄志昂承担河南大学医学院本科生的教学任务,他注重对学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李霞作为硕士生导师,让学生设计实验,给课题注入自己的灵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p><p>大年初一晚,接到医院紧急通知,黄志昂第一时间报名成为河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成员,对口支援武汉市第四医院。李霞迅速组建新冠病毒诊断应急攻关团队,成功研制出新冠病毒特异性IgM和IgG硒标快速检测试剂盒,为战“疫”作出了积极贡献。</p><p>彭群浩老师疫情期间,他是班级的“总舵手”,线上教学,他自掏腰包,为学生邮寄教学资料;学生情绪低落,他在班级群里发奖励红包,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家访时看到困难家庭的孩子借手机上网课,他自费为孩子购买手机。</p><p> 童长窝老师把疫情写进师生德育的抗疫战士童长窝坚守乡村教育阵地32年,不断攀登求索,付出十倍于常人的心血和汗水;他关心学生、大爱无疆,每年省吃俭用从工资中拿出5000元资助全镇中小学在读的十几名孤儿,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回报社会</p><p> 还有乔朝霞教师王三朝教师王南教师等等优秀的最美教师,值得我们去学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