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东山城

庆子2

<p>2020年9月17日,来到烟台东山城,东山城依山临海,山峦起伏,海岸线长,今天退大潮,游人多数进入退潮海滩上拾捡海洋生物,拍照视频制作相册分享朋友。</p> <p>看视频打开全屏视频效果更好!何为全屏视频,就是打开视频后,右下角有一处方块,点开方块,视频布满手机屏幕,效果最好!</p> <p>东山街道(东山城简介)</p><p><br></p><p>山东省烟台市东山街道</p><p><br></p><p>简介沿革名胜古迹</p><p><br></p><p>目录</p><p><br></p><p>1摘要</p><p><br></p><p>2简介</p><p><br></p><p>3沿革</p><p><br></p><p>4名胜古迹</p><p><br></p><p>东炮台</p><p><br></p><p>张裕葡萄酿酒公司</p><p><br></p><p>东山街道,北临黄海,东达金沟寨,西与向阳街道毗邻,南以环山路为界,与奇山办事处接壤。辖区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1.564公里。</p><p><br></p><p>简介</p><p><br></p><p>沿革</p><p><br></p><p>金至清代属登州福山县。1934年从福山县划出,属新成立的烟台特别行政区第一自治区。1945年10月改为东山区,1950年2月更名为第二区。1955年,辖区划分为二马路、南山路两个街道。1958年,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先后改为城市公社、街道办事处。1975年6月,二马路、南山路、市府街办事处合为东山公社。1979年12月,更名东山街道办事处。辖区为全市经济、金融、贸易、文化、外事、旅游的黄金地带,境内的“双百建筑”即百年炮台、百年张裕,为城市的文化底蕴增添了浓重的色彩。</p><p><br></p><p>名胜古迹</p><p><br></p><p>东炮台</p><p><br></p><p>座落在辖区内岿岱山上,是光绪十七年(1891年)秋北洋大臣李鸿章奏请清廷建立的。岿岱山东西约1.5公里,南北0.16公里,面积约10万平方米,海拔27.4米。南依黑齐山,北临大海,与芝罘岛、崆峒岛成三足鼎峙之势,为烟台市的天然关隘,是清代末年重要的海防设施。</p><p><br></p><p>登上东炮台,映入眼帘的是高10米的宏伟台门,台门上端镌刻“表海风雄”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石拱上雕有二龙戏珠图案。正北是指挥所,凿山体而建,建筑呈“凹”形,左右对称,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指挥所正中墙上,有阳刻“众志成城”的篆字横额,表现了将士坚守炮台的决心。岿岱山最北端是炮台区,主炮台位于炮台区中轴线上,占地80平方米,台基采用整齐的石料砌筑。主炮台两侧有东西炮台,均安装口径为21公分的德国制造的克虏伯大炮多门。两侧有弹药库与藏兵洞,是储放炮弹和守卫炮台官兵休息的地方。两侧还有东、西附炮台,安装口径为12公分的德国克虏伯大炮,可封锁东西附近海域。甲午海战时,日本军舰至东炮台前,目睹坚固的海防设施,迅即离去,未敢在烟台登陆。</p><p>(此段文字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