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亭区文昌小学全体教师参加“深度学习——课例研究与课堂观察”线上培训学习活动

寒亭区文昌小学

<p>  9月17日上午,寒亭区文昌小学的老师们在会议室里参加了寒亭区组织的“深度学习——课例研究与课堂观察”培训学习活动。此次培训虽然是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但是大家全程都在认真地学习。</p> <p>  本次培训活动的主讲老师是来自上海市静安真爱梦想教育进修学院学习共同体研究院的执行院长——谈杨,活动主题为“课堂转型的突破口:基于LOCA范式的校本研修”。</p> <p>  年轻帅气的谈老师已经对“深度学习”研究的非常透彻。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讲解。</p> <p>  一、进入学生的微观真实世界,探寻儿童学习的真相。</p><p> 在过去,老师们听课时,主要是将讲课老师作为课堂观察对象,而忽略了学生。这样就会导致课堂观察这一方案难以突破“评价”困境;泛化的定量观察指标难以把握教学情境的关键要素与线索;对教师教学技术策略的单向分析难以解释复杂的课堂脉络。</p> <p>  因此,我们应该打开课堂中的黑匣子——教室内非常复杂的互动关系与学生学习历程。</p> <p>  二、重构范式:焦点学生学习历程观察与关键事件分析。</p> <p>  谈老师以自己观察的一堂课为案例给大家做了详细的讲解。通过此案例,暴露出现阶段老师们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p> <p>  三、从学生的完整学习历程中可以发现什么。</p><p> </p> <p>  谈老师观察了众多的日常课堂,也从中总结出一些“关键事件”。</p><p> 1、学生学习成果上面发生重大转折的地方。</p><p> 2、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特点明显露出的事件,通常是奇趣、特异的观点、行为等。</p><p>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其他要素进行互动,进而影响学习历程的一个明显事件。</p> <p>  四、基于微观世界的分析,走向课堂创造。</p> <p>  老师们在进行课堂创造时,应该先以学生现有的需要为基础,理清教学的核心目标和核心难点,了解学生的核心困境。</p> <p>  谈老师也介绍了改进课堂迭代的几个步骤:</p><p>1、让课堂核心化。制定有效的学习规则和学习任务,并让学生去遵守和执行。</p><p>2、让课堂创造化。精心设计学习单和作业单,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p><p>3、让课堂情景化。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教学,让学生真正体会所学知识的用处。</p> <p>  最后,谈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校本教研如何从“观摩—评价”范式到“观察—反思”范式的转变和过渡。具体操作如下:</p><p> 观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主动与孩子们交流,获得学生们的认可。</p><p> 观课中:全身心投入观察儿童的关键动作。一是焦点学生完整学习历程观察与关键事件分析,感受和理解儿童的内心声音。二是对学科概念与学习方法能够自我带入,不断判断儿童的分析逻辑。三是做好完整事件记录,能够对前后事件进行回溯、串联与整合分析。四是保持对儿童间学习关系的敏感,与儿童的课堂生存环境有共鸣。五是收集学习成果,辨析学习的困境与问题,优化下一阶段学习设计。</p><p> 观课后:整理自己的《学习历程观察与关键事件记录表》,然后做组内研讨。</p><p> </p> <p>  本次培训学习过程中,每个老师都认真倾听,用心做笔记。</p> <p>  相信通过本次学习,老师们对于深度学习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也学会了一些做课例研究与课堂观察的方法。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老师们能多多参与这种课堂观察,更好地步入学习共同体,让学生走向深度学习。</p>

学习

课堂

学生

老师

观察

历程

事件

范式

寒亭区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