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 【图/文 : 原创】</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2020年9月5日晚上7点13分,凤城到北京的K28次列车在灯火阑珊处缓缓地发车了。随着车轮与铁轨的摩擦滚动声,我的思绪伴随着这种节奏,脑海里浮现在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幕幕沁入心底的感受。</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就好如刚才小关突然出现在我的视线面前,来给我送行的情景一样是那样感动着我,让我心里久久难以平静,沉浸在这次到东汤的所见、所感、所悟之中。</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今年8月25日,与老同学相约来到凤城的东汤镇相聚。起因于去年。</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东汤镇是辽宁省丹东市级温泉旅游风景名胜区,是特色旅游乡镇。</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东汤镇温泉资源得天独厚。东汤温泉发现于唐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皇帝曾亲笔御书“圣泉第一”,当地百姓修筑庙宇“圣泉寺”以示纪念,并在庙门以“圣泉第一”为横额配成了一幅绝妙的对联,上联是:人间圣泉独一处;下联是:世上神水无二家。众颂东汤温泉。誉为辽东温泉旅游第一镇。</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由此,我们几个同学在这里住了几天,除了温泉的享乐之外,对这里的青山碧水的自然景观;纯朴的乡土风情;丰富的农家物产;留下了深刻的美好印象。也可能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对田地的农耕,对植物的生长,对泥土的味道,对山野的绿色,对溪水的流淌。怀着有生具来的亲切感,在骨子里就带有一种莫名的情愫。从这里的一切都能找到我记忆的影子,似乎又回到了我的童年,仿佛看到了生长我那块曾经的土地。有一种难以释怀的眷恋。</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所以,那次离开的时候,就再次相约了今年的相聚,缵续前缘。</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我们又如约而至,践行了去年的约定。</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今年由于气候变化,我来的时候这里雨水比往年多,又加上台风要在丹东登陆的影响,连续几天细雨绵绵,即使有时天气放晴,也是短暂的,难以预料不知什么时候老天变脸。因此,不敢冒然远足,只好在住地的门前河边散散步。</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东汤镇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小镇,周围及居住地有不少河流溪水汇入叆河。叆河是这里的母亲河。远处山峦起伏连绵,郁郁葱葱,空气湿润清新,雨后一阵微风吹来,有一种难以述说的怡然爽心之感。</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远方青山碧水,深浅不一的绿色在氤氲中恰似在缓慢升起,山峦在游动中变幻着自己的姿色。云雾缭绕中不时的有些光线从云层中散射下来,给山脊和山凹中染上独具的视觉色彩。形成一幅独特美颜的山水风光画卷。</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凝目远眺,不觉中就被眼前的景致所吸引。成然间涌出来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就想进入这幅画中,去做一个画中人的愿望。亲吻这里的山山水水,放野自我,去享受自然的快乐及给与。</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次日,我们没有顾及天气预报,吃过早饭一看天空虽然还是阴沉着脸,还好没有下雨,我们就开始向面前的山峰开跋。</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山不是很高,南北走向。沿着冲沟中的一条崎岖蜿蜒的山路向顶峰走去。山的表皮土质是由风化石与多年陈落的腐败树叶形成土层。由于土质吸水性好,山路不泥泞,走在上面脚下发出沙沙的声响。我们就伴着脚下的这种声音,说笑着顺着山路向前。</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山的植被覆盖率很高,北面的山坡基本生长的都是油松和落叶松,所有的植物长得葱茏茂盛。在山的南坡生长着大量的柞树,是当地老乡室外放养柞蚕的地域。</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当我第一次看到爬在柞树上的翠绿色的柞蚕时,品尝到了人生感受缺失的一次弥补。瞬间,醒悟到人生这种感受的空白还存有着无穷无尽,而每弥补一次缺失的空白,就会丰盈自己的认知。增长见识是人生永无止境的课题。面对繁瀚的自然,谁都是一名永远无知的小学生。想到这里,不由自主的笑着摇摇头。</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看到有的翠绿,有的深绿,有的浅绿、有的甚至是鹅黄绿的悠闲缓漫在枝条上的柞蚕,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深不可测。想到地球不仅仅是人类的,也是所有生命的载体。人类对自然不仅是尊重而应该多一些敬畏。互助是对等的,和谐是彼此给予的,善待自然更是爱护自己。</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眼前的蚕虫,一代代的繁衍,看似那,么弱小,但仅用这小小之躯为人们却做出了多少贡献呢?</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走过了柞树养蚕区,越往深处走,树逐渐变密变高,林中的透光率变低,空气中的湿度较大。这应该是蘑菇生长的环境,于是,我们离开山路走进林中,没走多远就找到了成片的蘑菇。相互间为各自的发现惊叹不已。这是大山馈赠的礼物。</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路上,我们说笑着,寻找着,欣赏着,收获着、感叹着。不知不觉间上到了山顶。站在高处向远处一望,可以看到东汤镇和波光闪闪的叆河。欣受到了“当会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胜境。</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阵山风吹来,感觉有些凉意。 突然意识到可能又要下雨,于是我们决定到此就打道回府。</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没有按原路返回,而是另择了一条下山的小路寻着来的方向走去。路两侧散落着各种颜色的小花点掇在葳蕤绿草丛中,蜻蜓低飞盘旋在其间,这种山野的自然风光启迪着很多美好的寓意。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徜徉于绿树之中,似乎听到了自然的吟唱和峰峦的呼唤,“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不觉中,天空已下起了小雨,我们加速了下山的脚步。</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下山的路越向前走路两側的草木越茂密,脚下路的踪迹越难辨清,却听见了潺潺的溪水流淌声,正当我们迷域不知所向的时候。听见了不远处有说话的声音,我们急切的向他们喊话,寻找下山的路,他们告诉说,原来的路已经被溪水淹没了,要跨过溪流到对面去才有下山的路。就这么一句话,就把我们从迷茫之中解救出来。使我们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回到“柳岸花明又一树”庆幸之中。我们言谢时,他们又告诉我们后面回东汤路怎样走。热情的言语中充满了关心。</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出山不久,太阳就出来了。雨后天晴,阳光格外灿烂,没有完全淋湿的衣服,经过风吹和太阳一哂,不一会就快干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沐过一场秋雨之后,身心疲惫和劳累的感觉却荡漾无存了,反而有一种轻盈飘逸的感受。</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从内心感悟到,人生的旅途就如同这山路一样,需要迈稳每一步,才能领略沿途的风景,只有不弃的前行,才能不断品味和体验新的身心感受。尽管崎岖坎坷,尽管风雨兼程。只有这样才能看见雨后的彩虹。</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困难的时候,往往一句话就会使你少走弯路,有时可能是很轻微,但对你却是最需要的最及时的帮助。人与人之间的相助,需要用心去感受,并且应该将你得到的温暖用同样的方式去回馈。</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也是这次进山的醒悟和感触吧。</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当我站在山顶上瞰看到远处波光粼粼绕山而流的叆河时,就在想像这条河水的清澈和两岸风光的秀丽。游山还要玩水,下一步就很自然的就要去欣赏叆河的风韵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去叆河风景区的那天上午是难得一遇的晴天。东汤镇的交通十分方便,到丹东和凤城的公交车很多,一个小时内都会到迖,我们去的方向是在凤城的南面,40分钟我们就顺利到达了目的地。</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由于今年雨水多,河面上水很宽阔,所到之处的河水流动的很缓漫,水中清晰的映着青山白云的倒影,站在水边上可以看见一群群小鱼游来游去。</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目光所及之处,看到从远方流来的河水又从眼下流逝在远方,视线中的源头到尽头,翠绿的山峰矗立岸边,伴随着绕行的河水在眼前形成了飘逸着银光闪烁的景象,让人真有心旷神怡。不虚此行之慨。</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在风景旅游区售票处窗口,要了一张景区的导游介绍图,知道了里面都是人为的常见游览项目,没有买票进去,而是顺着叆河新修的旅行堤岸道路向河的上游走去。</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沿途基本上很少有车辆通行,路两侧虽然有些绿化,但基本上保留着初始的植被状态。路紧依河道 ,河水上的湿润凉风吹在脸上,不由的产生一种想高喊两声的欲望,于是就深吸一口气高声呐喊起来,就这样一吸一吐使浑身上下从里到外都产生了一种末名的快感。体验到“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之悦。</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特别喜欢这种山水相依的环境,这种没有人为修饰的原生态的美,是大自然经历四季的轮回,在无数的岁月沉淀中保留和自然形成的,这种美往往超越人们的认知和审美底线。因为,人们往往把自己有限的认识强加于自然。用自己认知的局限性去改变还未曾认知的美。</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里的每一棵草,每一朵华花,都与生长的泥土融为一体相依相伴。这种和谐的生态,是历经风雨磨炼出来的。在这个过程曾经发生的故事谁能知晓,又谁能讲得出来呢?就如同人生一样,只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才称之为感受。</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不觉间,天又阴沉起来,山区的天跟小孩的脸似的说变就变,不一会儿,雨云就到了头顶。我们预感到雨很快就要来临,于是我们就另择道路向村庄方向走去。</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雨点不停的敲打着我们,只好加快步子赶路,很快进到村子里。时间已经是上午十点半了,我们就想找个能吃到饭的人家,即能吃到东西又可以顺便避一下雨,是个一举两得的安排。正好遇到一个骑摩托车的村民,她告诉我们往前走不远,看见有红旗的人家就可以去吃饭。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按照她的话,向前走了不到一百米,果然如此。我们毫不犹豫的打声招呼就推门而入。</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屋里人还不少,有来买东西的,有来取盒饭的,还有两桌玩麻将的。我向女主人说明来意后,她的爱人就从厨房走出来,问我们想吃点什么?我随口就说我看看你们现在有什么食材,她爱人就从冰箱的冷藏室里拿出一盆小白鱼,说他昨天在叆河抓的,我一看有当地的鱼吃很是高兴,又点了炒蚕蛹、鸡蛋等四个菜加一个汤。我担心菜量大吃不完浪费,就特意告诉他们:“菜量少一点,做得淡些。”</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说话间知道男主人姓关,是本地人。一切安排就绪后,我就开始打量这个夫妻俩所开的小店。</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房子面积不是很大,但经营的内容不少。有小卖部、有盒饭外卖、有麻将桌、有歺饮服务。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进到厨房中,看到物品丰富,摆放有序,食品制作环境干净卫生。感觉在这吃饭还比较放心。</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此时,外面的雨越下越大。内心很庆幸有这么一个地方落脚休息躲雨。</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索性冒雨走出房间,进入门口的对面一个做烧烤用的棚子,面积挺大,三面透风,看到这个地方后,就觉的这是一个吃饭的好地方。</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十几分钟后,饭菜就基本就绪了,我就与他们说在那里吃饭的想法,他们满口答应可以。</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入座后,他们问我们喝酒吗?我随即说血糖偏高不宜喝,他告诉说有干啤,这样我们每人来了一瓶干啤。</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当小关忙到把最后的把汤端上来时,我就对他说:菜量还是不少,我们肯定吃不完,你也过来帮我们吃一下,座下来热闹热闹。他开始有点不好意思,见我们都很诚恳的邀请他,就回到店里又拿来两瓶啤酒加入到我们的行列。</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兩越下越大,饭桌的脚厎下都流起水来,我眼望着不停的雨直皱眉头。小关似乎看出我的心事,就说:“吃完饭咱们喝壶茶后用我车送你们回东汤。”</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就这一句话,把我们大家都深深的感动了。真是:秋雨把吾留,天缘举酒酬。有朋来相助,迎解却忧愁。</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什么话都没说,就走到店里找到小关的爱人去付酒饭钱。我看她在忙着给我写菜单价格,我说别写了,你把钱数告诉我就行了。她说共计95元,我说付你200元,她迷惑的看着我,我告诉她:“等一会儿,小关送我们回东汤,除了饭菜还有用车的钱。”</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回到座位后,小关就起身进店里去了,我预感到可能发生误会,就又返身回到店里,这时小关拿着我多付的钱往我手里塞,我就对他讲,这是用车的钱,必须收下,这么大的雨你去送我们,我们就非常感谢了,你不收车费的话,我们也就不用你送了。他一看我态度很坚决,双方也就不再推让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小关己有17年的驾龄,即使是雨天行车也开的又快又稳,不到二十分钟车就停在我们住的楼下。下了车刚要走时,小关说我送你们一点家产的东西,我们一看一箱子蓝梅,还有半袋子榛子。</b></p><p><b style="font-size: 20px;"> 道谢告别小关之后,我的心里总被一种真诚和温暖感动着。</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次因避雨与小关的相识,时间不长,言语不多,一切都看起来非常平常。但在我的内心深处却掀起了不能平静的波澜。</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东汤不但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空气清新,自然环境没有受到污染。更重要的是当地的人们精神上依然保持着原有的纯朴,而这样对待外地过来素味平生的人,在当今的社会风气中使我感慨不已。</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不由自主的让我想起来几年前公出,在一个省会城市遇见的一件事情。一天我想去街里给手表换块电池,问路旁的一行人那里有手表店。那个人对我说,你给我一块钱,我就告诉你。听到这种回答,我当时感到很惊咤。真为遇上这样的人感到悲哀。难道人与人之间的任何一点相助都是用金钱置换的吗?难道中华民族千年的助人为乐的美德如今就是这样荡漾无存吗?</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真不敢再徍深处去想。这件事对我内心的冲击,使我看见“一切向钱看”,以及“金钱至上”观念对人灵魂深处美好道德的毁灭。甚至这种意识已渗透到人与人交往的一句话之间。</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不认为这是普遍现象,即使是个别人的心灵扭曲,也会伤害很多人的感情和对社会的认知。</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远离城市的喧嚣,走进幽静的山野小镇。这里不但享受到自然的美,更难得是感受到了人性心灵的美。也可能这也是一次偶然,但无论怎样这也说明人间除了金钱,还有金钱之外的温暖存在,让我从阴暗中看到了阳光。</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从内心深处感激小关,这不仅仅是由于他有一颗纯朴、热情、友善的助人之心,更可贵的是在这种金钱至上,私欲膨胀的社会环境下给人们带来的温暖,让人们还能看到希望。</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我要离开东汤的前一天,我们特邀请小关到我们的住地小聚。用我们有限的方式去表白我们的感激之情。</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后来,就又发生了他特意到车站来送我的一幕。我的老同学告诉我,小关因为没让他送我,不高兴了,说:“送站都不用我,还要我这老弟干什么?”。其实主要是怕他不收车费,我才另外找别人的车。</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暮色葱茏,星烁风清。火车在夜色中前行着,我一点睡意都没有,一直在省想着这几天在东汤的感悟,总是余味悠长。</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似乎,又在忖思着下次什么时候再来东汤,再领略这里的山水,身受这里的乡土风情,再与小关或者还有其他新交识的朋友举杯相酬.....</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