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浓情九月,枫红菊黄</p><p> 开州情满,缘聚九校</p><p> 跋巴山而来</p><p> 涉澎溪而至</p><p> 捧一颗蜡炬初心</p><p> 掬一滴穿石秋水</p><p> 洗净尘埃纷杂</p><p> 怀抱远方的梦想</p><p> 打点行囊</p><p> 相约名校长工作室</p><p> 从这里出发</p><p> 邂逅最美丽的遇见</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2020年9月16日,开州区名校长刘达富工作室启动仪式暨九月工作研讨会在开州区汉丰第九小学召开。开州区教委组干科邹伟副科长出席了会议,工作室13位学员参加了会议。</span></p> <p>第一阶段:启动仪式</p><p> 开州区教委组干科邹伟副科长宣读了工作室成立的文件以及成员确定的文件。</p> <p> 邹伟科长对工作室建设和学员发展提出要求:一定位,明确身份,我们以学员的身份进入名师工作室,这是我们的起点。二明向,明确目标,成为开州未来的名校长,这是我们的目标。三希望,希望工作室以此为平台,要策划好高质量的活动,求实效、树品牌;希望学员们借名师工作室这个平台,乘势而上,奋力作为!</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刘达富 ,汉丰九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开州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高级教师,重庆市首届骨干教师、重庆市第四批“三峡之光”访问学者、重庆市教育学会未来教育分会理事、开县首届学术带头人、开县首届“十佳”青年,重庆市课改先进个人、全国中国移动校长培训优秀坊主。</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工作室导师刘达富对未来三年的工作,从指导思想、定位定向等作了表态性发言:</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指导思想: 以校长的办学实践为主线,以校长的自主研修为基础,以建立校长发展共同体、促进提升治校水平、梳理提炼办学思想、不断丰富自身内涵,努力成为专家型校长为目标,以校长工作室为载体,充分发挥工作室成员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通过“学研用”,力争形成一支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较强的研究和管理能力、鲜明办学风格的、体现开州教育特色的专家型校长,力争使名校长工作室成为开州名校长和未来学校教育领军人才的摇篮。</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定位定向:建立校长共同体,校长共同成长、学校共同发展、师生共同进步,助推开州教育发展。</span></p> <p>第二阶段 工作研讨 </p><p><b>悟于伴——同伴自荐 思维碰撞</b></p><p> 首先是工作室13名成员的个性化自我介绍,在短短的交流中,大家不仅加深了认识,还碰撞出不少办学的理念。</p><p><br></p> <p> 魏红燕,男,中共党员,镇安小学校长。市级骨干,高级教师,市教育学会阅读专业委员会理事,区优秀教育工作者;近年来,主持了两个市级课题并已结题;本人撰写的《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孕育报国情怀的探究》在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双核期刊《中国教育学刊》发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生人格培养实践研究》一文参加全国教师教学论文大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指导教师参加全国小学数学文化大赛获二等奖。学校被授予重庆市数学文化实验学校;学生参加2019年重庆市青少年棋类锦标赛(国际跳棋)获团体第一名。</p> <p> 邓清华,男,中共党员,开州区郭家镇中心小学校长,区教育学会理事,区骨干教师,区优秀教师,区教研先进个人。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在区、市级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办学思想:以更好的教育,成就孩子更美好的明天。</p> <p> 肖中禄,男,中共党员,开竹小学校长,区级骨干教师。2003年8月参加工作,历经多岗锻炼,2019年8月履职开竹小学。曾荣获区级先进教育工作者、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课改先进个人、优秀任课教师、学科试题命制竞赛一等奖等奖励。座右铭:勤习善为,把知道变为做到。职业理想:做有思想的校长、办有温度的学校。</p> <p> 李成兵,男,中共党员,四合小学校长。先后在金沙、铁桥、新义担任校长助理、副校长和校长(期间在政宣科挂职1年)。先后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和区基础教育改革先进个人,有10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p> <p> 吴海江,男,07年参加工作,17年到石河主持工作。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区级骨干教师,先后获得市级优秀指导教师,区级课改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有幸成为开州名校长刘达富工作室成员,今天感激+自豪,期待明天收获+成长!</p> <p> 陈波,男,中共党员,临东小学书记、校长。2002年参加工作,先后在东华小学、教委机关、临东小学工作,获得重庆市教育系统“六五普法”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开州区“优秀党员”等称号。</p> <p> 黄勇,男,中共党员,38岁,小学高级教师,从教19年,从事教育管理岗位16年,现任重庆市开州区南雅镇书香小学校长。历经天和小学副校长、临东小学副校长、区教委督导科科长、区教委办公室副主任等多岗锻炼,曾多次获市、区级表彰嘉奖,撰写论文和调研文章百余篇,曾多次获市、区级等级奖,在国家级刊物发表经验文章十余篇。教育寄语:守护教育初心,静等蓓蕾花开;传承书香文化,牢记育人使命。</p> <p> 廖清,男,2003年参加工作,2018年主持马家完小工作,2019年学校获区教委综合考评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区级骨干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有幸成为名校长刘达富工作室成员,定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潜心研学,不断丰富自己教育人生。</p> <p> 周国红,男,中共党员,麻柳小学校长。2001年7月参加工作,到岩水小学任教,2007年到江北区华新实验小学上派挂职学习一年, 2015年12月到花木完小工作,2018年7月到麻柳小学工作。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获得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p> <p> 罗应华,男,2003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开州区骨干教师,开州名校长刘达富工作室成员,开州区教研先进个人,开州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现任职于花林小学。曾在国家市区级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国家级市级课题已结题。人生信条:珍惜相遇,感恩同行,做好今天的事,经得起明天的检验和他人的评说。职业愿景:以美促真,智慧润泽,上下求索,止于至善。</p> <p> 吴月祥,男,中共党员,五通小学校长。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历经白泉乡天岭村校及中心校任教、区教委政宣科派训、渠口镇明德完小和五通小学主持工作等岗位。曾作为主创编写出版中小学生态科考读本《神奇的雪宝山》,获得2011——2015年重庆市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p> <p> 刘德权,男,中共党员,大进小学校长。曾先后获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优秀工作坊主持人”、重庆市安全知识网络竞赛“优秀校长奖”、重庆市“优秀教研组长”、区“优秀共产党员”、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开县名师”等荣誉称号。主研特色学校发展专项课题《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构建学校德育特色研究》获重庆市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管理推动大进小学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p> <p> 杨泽姝,女,市骨干教师,区语文学科带头人,现任汉丰六校副校长。多次参加各级各类赛课等活动,课例《叩开诗歌的大门》获部级优课,参加市现场讲座大赛《散文怎么教》获一等奖。曾参与市教科院组织的到梁平、长寿等多个区县送教送培下乡等活动。撰写论文多篇在《小学语文教师》《名师说课》《今日教育》等国家、市级刊物上发表。</p> <p><b> 悟于师——专家引领 名师领航</b></p><p> 随后, 导师刘达富校长组织我们学习工作室章程,商定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商讨2020—2021年度工作。</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风萧萧兮研学路,路漫漫兮勤为径!导师刘达富校长为我们提出来研修具体目标,大家看到了诗和远方。</p><p> 1.助推专家型校长的诞生。通过工作室特定的工作氛围和条件, 努力促使工作室成员成为优秀学校管理者,力争成为专家型校长,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新要求。</p><p> 2.成为学习型校长。每位成员都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将学习作为改进工作的不蝎动力;优化知识结构,提</p><p>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与时俱进,及时把握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注重学习型组织建设,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p><p>学习的家园,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始终跟上新时代前进的步伐。</p><p> 3.成为研究型校长。期望每个成员能够形成个性化的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区域内学校管理新模式和新方法,努力实现工作室成员所在校的管理工作有亮点、有特色。</p><p> 4.全方位“传帮带",提升学校影响力。通过参加片区活动以及下校诊断、讲学、 论坛、网络交流、送培送教到校、跟岗学习等方式.实现全方位的“传帮带”,使成员的办学理念更加系统化、特色化所在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明显提高,在当地影响力进步增强。</p><p><br></p> <p> 工作措施:一是定期活动,注重实效。落实每月一次活动、每季一次评比、每期一次小结、每年一次成果展示。二是聚焦专题,提升管理。每位学员每期参与不少于4次专题研讨等活动,并形成有质量书面材料。三是开展研究,提升业绩。每位学员每学年至少要有2篇以上的课题研究论文在市区或以上刊物发表或参加研讨会交流。四是搭建平台,促进发展。通过多种形式助力学员发展。五是勤奋读书,丰盈自我。每人每学期要认真研读2本以上的管理类理论专著,并撰写读书心得。工作室会为每个学员提供阅读书籍,每个学期工作室要做一次读书交流活动,分享读书心得。七是观摩学习,借势成长。经常组织工作室学员外出学习考察,参加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以开阔视野,提升学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借势给力促进自身成长。</p> <p> 缘聚工作室</p><p> 心和心同行</p><p> 梦与梦相逐</p><p> 心灵的荡涤</p><p> 灵魂的淬炼</p><p> 秋正浓</p><p> 果逾香</p><p> 天高云淡</p><p> 直向远方</p><p> ……</p><p> </p><p>编辑:开州区名校长刘达富工作室</p><p>审核:刘达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