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巴州】2020年援川干部手记篇之六:张伟红

东西部协作 官微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夏日札记:松 巴 情 缘</h3>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新年的钟声正要敲起,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将祖国大地冰封住,湖北武汉为中心地带,大街小巷,万籁俱寂,打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也给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加了难度。但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四万多医护人员从四面八方而来,白衣为甲、逆行出征,毅然奔赴前线,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经过两个多月的舍生忘死挽救生命,给病毒肆虐的漫漫黑夜带来了光明,终于迎来了春暖花开,春回大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科学分析疫情对脱贫攻坚影响的基础上作出科学部署,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br> 根据县委组织部统一安排,我有幸被派往巴州区第二人民医院为期三个月对口扶贫协作。七月一日是中国建党九十九周年,我们一行四人背起行囊在叶晓伟组长的带领下不远千里来到巴中。稍作整顿,次日追随他们一起参观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南龛革命烈士纪念碑、界碑红军烈士陵园,巴中给我们留下深刻的红色记忆。不忘初心、不负韶华、砥砺前行。转眼三个月已临近,谈谈体会呗! 七月已入盛夏。多问多看,融入工作。我被任命为钟鼓楼院区全科医学科科主任一职,本科有外科、骨科、皮肤科、内科的病人,可谓鱼龙混杂,感觉束手无策,我能做什么?可以做些什么?通过一周的接触,主动发现问题如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病历书写欠规范等,随即科内组织学习《抗菌药物的分类及抗菌特点》,中旬组织全院的讲座《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建议进一步健全实验室检查如血尿粪痰等培养,有助于更合理规范的使用抗生素。 八月炎热持续。尽我所能,倾囊解疑。8月19日是第三届中国医师节,为庆祝我们自己的节日,本院组织各科骨干医务人员送医下乡活动,我和李衍波医生积极参与,先后8次下乡,分别到了羊凤乡、天马山镇、凤溪镇、水宁寺镇、三江乡、白庙乡、鼎山镇等乡镇卫生院,多为山高路远,云雾缭绕,蜿蜒而行,予以授课两次《高血压的合理用药》、《肿瘤的早期诊断》,义诊上百人次,以高血压、颈腰椎病最为多见,考虑为与饮食习惯(多油高盐)、山间田野劳作有关,告知注意事项及药物服用依从性,同时协助处方点评及病历质量检查。中旬科内组织学习《2019慢性乙肝的防治指南解读》。每日晨查房,提出相关问题及诊疗措施,相互交流各种有创操作如胸腔穿刺等,注意一些细节,如无菌操作等。参与院内会诊,教导他们如何阅片,指出片中异常影像,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作出下一步的治疗指导意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经过自己的全心全意的投入工作取得一点点成绩,得到病人的信任及院领导的认可,被评为巴州区第二人民医院的2020度的优秀医师。 九月秋风习习。互学互助,收获满满。新来一位刚毕业的年轻医生,我主动担当起了传帮带的任务,指导如何科学规范书写病历?如何分析异常化验结果?如何看DR或CT?如何掌握医患沟通技巧?等等。本月中旬组织科内学习《肿瘤标志物及临床应用》。医学是一门学无止境、不断发展更新的学科,医学也是有限的,我们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我们都需要不断的学习新理念、新知识,与时俱进。 经过三个月的精诚协作,不但增智长识,丰富了阅历,积累了经验,去粗取精,取长补短,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结下了不解之缘。短短三月,远离家乡数千里,先后得到松阳县和丽水市领导在生活上的关心关怀和工作上的鼓励,我们是幸福的、幸运的,但我也尽力而为做好自己,完成职责和任务。在巴中的松阳人就是一个大家庭,一起过周末,一起吃喝玩乐,充实生活情趣。古人云:有缘千里来相会,我们来了,与巴中人相识相交,情同一家。<br><br> 巴中是养生福地,山美水美人更美,高楼林立,群山环抱,既有大都市的繁华,又有山城的魅力。在巴期间,每天穿梭于巴河两岸及横跨的四座桥(回风桥、柳津桥、巴人桥、麻柳湾大桥),健身赏美景——巴江江水色,一带浓蓝碧。现附自由诗一首:<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夏日炎炎似火烧,绿树成荫和风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休闲纳凉何处去?秀美巴中迎您来。</div> (作者系松阳县人民医院肿瘤内科科主任、挂职巴州区第二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科主任:张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