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祖国大地,留下张张笑脸!

g葫芦娃

<p>退休后到各地采风摄影,看到各族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一些山区和少数民族居多的地方,随着交通的改善,加上旅游事业的发展。所到之处看到的笑脸多啦!那是发自内心的由衷的笑!</p> <p>这是在西藏理塘县拍摄的小哥俩。</p> <p>这些都是藏族同胞们转经时的表情。在拉萨大昭寺的八廓街上,看到我在拍照,这位藏族妇女友好的对我一笑。</p> <p>在日喀则的扎布伦寺前拍摄的,典型的康巴汉子。</p> <p>这是在西藏阿里地区的改则县城。这个县只有一万多人口,地处平均海拔近5000米,属于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抓拍的妇女抱着孩子回头一笑,正好进入我的画面。笑得自然,甜蜜。这是当妈妈的开心。因为在那里高原缺氧养活一个孩子不容易。</p> <p>看这个用手机打电话的女士,应当是比较富裕的。</p> <p>这位藏族大妈身上戴的首饰可是不少。</p> <p>这位藏族大妈在青稞地里烧水,其他人都在忙着收割呢。看我的镜头对着她,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p> <p>一些地方无法使用机械收割青稞,还要靠人力。而这片地比较大,使用了机械。</p> <p>这是在四川西部拍摄的一组片子。也是藏区,但和西藏穿的衣服不一样。这位大妈刚转完经。</p> <p>中国梦的宣传牌子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里。</p> <p>丹巴甲居藏寨是出美女的地方。这里在全国的最美乡村中名列前茅。人们说,藏族同胞男的是康巴汉子,女的就是丹巴美女了。</p> <p>上面这是姐俩。在她家开的民宿吃住。旅游给她们带来了生活的改善。</p> <p>这是在川西去甘孜的路上抓拍的。看她们甜甜的笑,感觉出藏族大妈的真诚和朴实。</p> <p>几个小学生在路上。</p> <p>在白玉县城抓拍的藏族大妈。</p> <p>这是在亚青寺拍摄转经人时拍的一对儿藏族情侣。</p> <p>在亚拉山拍摄的一位藏族大妈,非常喜兴。这不是摆拍,是我抓拍的。她的儿子开车带她出来旅游见世面。</p> <p>下面这组照片是在新疆拍摄的。</p> <p>北疆的白哈巴、喀纳斯和禾木几个地方。这里居住的多是图瓦人,据说是蒙族的一支。</p> <p>那年赶上禾木原始森林失火,牧民为前线参加灭火的消防人员送马匹。听说车和人都上不去。</p> <p>在白哈巴村子进口处卖当地特产的摊位。</p> <p>这是在禾木的一天清晨拍摄的。</p> <p>她们的长相就是蒙族人。</p> <p>这是在南疆喀什最大的清真寺前拍摄的维族老人。</p> <p>在南疆,到处可以看到这样留着胡子的维族老人。他们都在安度晚年。</p> <p>这位老人是塔吉克族。我们从喀什自驾去红其拉普边防站看通往巴基斯坦的国门路上拍摄的。老人腿部残疾,走路要拄拐。他在湖边售卖好看的石头,看他笑得多开心?</p> <p>塔吉克族的服装和维族不同。塔吉克县是全国的贫困县,但现在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p> <p>这是在新疆伊犁地区采风时拍摄的一组片子。</p> <p>这里的少数民族是哈萨克族,以牧业为主。他们的生活非常悠闲。</p> <p>家庭主妇起的很早,每天忙忙碌碌。</p> <p>在伊犁的昭苏草原上,清晨这位主妇在挤牛奶。</p> <p>老汉手里攥着一沓钱呢。</p> <p>上面两张是在陕西一边的黄河壶口瀑布。老汉依靠为游客摄影提供毛驴和服装挣钱致富。生意很是不错。游客穿着大红色的衣服拍照,很高兴的夸了一把。</p> <p>一看服装就知道这是福建的惠安女。</p> <p>专程去崇武和惠安,就是为了拍到她们。这都是抓拍,她们笑得自然。</p> <p>她们特有的服装加上她们甜甜的笑,</p> <p>这是在四川西部去黄龙和九寨沟的路上参观藏族的村落,这位藏族美女导游带领我们去她家参观。</p> <p>请我们上楼。她家的生活水平应当是很不错的。</p> <p>这是在甘南的扎卜愣卜寺拍的几张片子。慈祥的藏族大妈。</p> <p>还在上佛学校的小僧人。</p> <p>和大人一起来转经的女孩儿,天真无邪。</p> <p>沿途看到藏民们的住房都很不错。很有特色。</p> <p>许多房子上面都有国旗在飘扬。</p> <p>改革开放和支持西部建设使得藏族同胞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这些独栋的房子的主人就是生活在这里的藏族同胞。用咱们的标准就是家家住别墅。</p> <p>单从住房上看,这些藏区的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而且大兴土木正在盖的也有不少。</p> <p>这是四川汶川县的映秀镇。这是留作纪念的大地震遗址。上面隽刻着发生地震的时间。</p> <p>现在已经是一个全新的映秀镇了。</p> <p>这里有新建的学校和少儿活动中心。这几个孩子刚从活动中心出来的。</p> <p>下面的片子是在陕西拍摄民俗风光是抓拍的。</p> <p>一场山沟里的婚礼。热闹非常。</p> <p>纯粹的民俗婚礼。男骑马女坐轿。那轿可是又掂又晃,整得新娘好苦。</p> <p>这是拍的大拜年。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可以从各个方面看出来。</p> <p>腰鼓和秧歌队的人们现在都是开车来啦。这是我五年前来时不曾看到的。</p> <p>这些年轻的娃和妹子利用春节时参加秧歌腰鼓过大年的活动,年后他们还去上学或工作。瞧这对小情侣多开心多般配?</p> <p>榆林周边发现天然气和煤矿,原来许多住窑洞的村民都集中搬到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的二层联排房子里,由窑洞到新房,一步登天。图片是为了在窑洞拍摄,特意找了这个废弃的窑洞。</p> <p>这是到了陕西绥德郭家沟村。由路遥原创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就是在这里拍摄的。瞧这唢呐吹得,那叫一个盖了冒了!</p> <p>几个扭秧歌的妹子,可高兴给她们拍照了。</p> <p>到了横山区马坊村拍摄牛王庙会。抓拍那一张张笑脸!</p> <p>非常喜欢到陕西拍摄过大年的片子。这里的百姓朴实憨厚,拍的片子也接地气。</p> <p>看这个大爷笑的。五年前我就曾经拍过他。</p> <p>这是五年前拍的几张陕西过大年的片子。</p> <p>陕西的黄河边上的佳县,是个贫困县。改革开放以后,这里的百姓生活也有很大提高。这是过大年时的大拜年活动。</p> <p>五年前的榆林麻黄梁镇的陕西汉子。</p> <p>下面这几张都是在鱼河镇拍摄的现场让人震撼的陕北腰鼓。</p> <p>张张照片都看出陕北汉子的阳刚之气!上面这张片子曾经获得全国艺术摄影大赛优秀奖。</p> <p>这支腰鼓队是鱼河镇陈家沟的,在多支队伍中他们应当拿头魁。</p> <p>陕北过去属于老少边穷地区,改革开放的春风给他们带来了新的生活。</p> <p>去过贵州凯里吗?那里也称为黔东南,历史上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穷地方。这是我们采风那里的姊妹节时的一组片子。</p> <p>漂亮的苗族姑娘,看了赏心悦目。</p> <p>表演队伍中的这个孩子的笑让我抓拍下来,感觉甜甜的。</p> <p>进到村子里,大娘端着当地特有的二米饭请我们吃。</p> <p>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那么开心😁这些着苗族节日服装的姑娘都是还没有出嫁的。一旦出嫁,她们的服饰会有很大变化。</p> <p>这是在一个侗族的村寨。老人们在晒太阳。</p> <p>三个女孩怯生生的接受我的拍照。她们刚刚放学,在回家的路上。</p> <p>云南的弥勒祭火节上,当地的人爱吸水烟袋,大长桶子,挺有特色。左边露出笑脸也把丢失大门牙的缺陷暴露无遗。</p> <p>这是举办的摔跤比赛,很有看头。我抓拍的这张照片取名:半斤八两,获得全国艺术摄影大赛优秀奖。</p> <p>哈尼族的姑娘背着孩子在这里售卖煮熟的鸡蛋。</p> <p>这位已经80多岁的哈尼族老人还在田里劳动,赶着几头牛下水田。瞧他笑得多开心!</p> <p>去云南东川红土地的路上拍摄的这个被称为模特的老爷子。他的打扮始终不变。一条黑狗跟在他的左右。凡是在这里停留的摄影人都会拍照他。可惜,听说去年他因病去世了。再去东川也就看不到他的身影,不免让人感到失落。</p> <p>云南是多民族的省。大山里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有时不是导游说,我们都没有法子分清是哪个民族。在这里拍云海,远远的走来这位大姐,昂首阔步的赶紧抓拍下来。</p> <p>这是在东北黑龙江的雪乡抓拍的,接待旅游者用狗爬犁,也是赚钱致富的营生。</p> <p>坝上的羊倌,他前面的羊群得有几百只。乌兰布统的蛤蟆坝拍摄。他回头一笑的瞬间,我摁下了快门儿。</p> <p>几个蒙族姑娘在看手机。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冰雪那达慕上我抓拍的她们的留影。那天零下28度。</p> <p>走进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这里有鄂伦春族的人养殖驯鹿。他们靠旅游和出售兽皮把自己的生活过的有声有色。</p> <p>几个蒙族大妈在剪羊毛。第一次看到,原来是这样剪,把浑身长得那么茂密的羊毛剪掉,顿时羊就小了好多,像没有穿衣服似的。</p> <p>太行山的深处,当年非常困难几乎与世隔绝的郭亮村现在出名了。那次去采风,我特别找到了老村长,他还住在老屋,那是值得保留的建筑。在他家门前我拉着他的手和他合影留念。从心里由衷的佩服他们为了追求幸福生活所付出的汗水和生命。现在那里可是鸟枪换炮了。成了人们争相前去看看的地方。</p> <p>今年疫情大大缓解的情况下,我和朋友们自驾游去了浙江缙云县仙都。在那里感受到农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为了开发提升仙都景区,把散落在各处的人家集中到了一个地方,盖的多层楼房,不仅可以住,而且多出的房子开办农家乐,各家各户生活得到很大改善。我们住在郑姐家里,每位一天120元管吃管住,做的饭菜非常棒。女主人晚上换了服装,去打太极拳,生活非常舒适惬意。上面图片是在山上拍的远景,下面的一片郁郁葱葱中的房子就是郑姐她们村的新居。</p> <p>这是郑姐家的农家乐门口。我给拍了下来。起的名字还挺好:时遇民宿。</p><p><br></p><p><br></p> <p>最后这张图片是咱天津红桥区西于庄的留影。那年这里开始拆迁,群众在这里过最后一个年。农历三十那天,我和摄影杨老师一起走进西于庄,在这里拍下了这个大家庭吃饺子的场面。现在看了,倍感亲切。天津老百姓的住房条件这些年得到了很大改善,得感谢我们赶上了好时光!</p><p>退休十年,走遍祖国大地。虽然还有边远地区交通不便的地方存在着比较贫困的问题,但从已经过来的岁月可以亲眼所见,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解决温饱问题已经是创造了世界的奇迹。只要各级领导不搞形式主义,把脱贫致富的措施落在实处,处在相对困难地区的群众生活就能继续得到改善。我们期盼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目标就能够早日实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