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阅读润泽生命,用行动书写人生。”——林东第二小学五六年级语文教师阅读《教师的挑战》聊书纪实。2020.9.15

珍惜

<h3>  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博览群书、读自然万物、感社会人情。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诗意、有内涵的老师。</h3><h3> 2020年9月15日,林东第二小学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在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在老师们的用心准备下,如约而至。为进一步推进“共同体”教学模式,打造安全、润泽的理想课堂,五六年级的语文教师们齐聚阅览室,再一次交流分享了阅读《教师的挑战》一书的心得体会,在倾听、交流中收获满满。</h3> <h3>  "从‘独白’走向‘对话’"是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本次读书交流也用共同体形式营造了一份愉悦的学习氛围。老师们敞开心扉,在交流中描绘心中的理想课堂。 思维的互补、碰撞中,老师们对“走进共同体”的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h3> <h3>  赵斯琴老师说:读了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只有宁静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充分相信和尊重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获得共同学习探究真知的能力,让他们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相信学生,能够走进学生中间,倾听他们的心声,课堂上多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敢于表现,乐于交流,同伴互助,争取人人进步,从而做到一个也不能少。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是对于每一位教师的挑战,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h3> <h3>  袁勇老师的聊书分享从质问自己开始。她说,读了《教师的挑战》一书,我多次的问自己:准备好迎接新的挑战了吗?知识储备的挑战、学情了解的挑战、应对不同的情景的挑战、观察和倾听每一位学生的挑战-------每一天,我乐此不疲的思考着、探索着、收获着、成长着。<br></h3><h3> 读完《教师的挑战》后,我真心感到教师的任务艰巨,要实现这样的课堂,教师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但这样的课堂又很有诱惑力,让教师和学生都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孩子们会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们会开心幸福地工作,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h3><h3>&nbsp;</h3><h3></h3><h3>&nbsp;</h3> <h3>  张巍巍老师说: 倾听,让课堂变得宁静。尊重,让课堂变得润泽。只有润泽的课堂学生才能进入深度的学习,进入深度的思考。</h3><h3> 读完本书,我更坚定了转变教学方式的决心。接下来,我努力的方向是首先真正做到尊重与接纳每一位学生,营造安静润泽,能够拓展每一位学生自身可能性的课堂,然后重点是培养相互倾听关系,锤炼自己“倾听、串联、反刍”的技巧,不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形式上的合作,而是呈现学生与新的世界的“相遇”和“对话”,基于对话的“冲刺”与“挑战”。 </h3><h3> </h3><h3> </h3><h3><br></h3><h3></h3> <h3> 《创设宁静的课堂》这是马国英分享的聊书话题。她说:所谓课堂上发生着宁静的革命,就是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学生的学习权利,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质量。这里佐藤学先生强调是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利,而不是绝大部分学生。怎样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利,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安全的学习呢?要从倾听开始,而倾听,要从教师自身开始。</h3><h3><br></h3><h3></h3> <h3>  陈欣波老师说:课堂上的倾听关系,既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互相倾听,也包括学生之间的互相倾听,反思自己的课堂多半是让学生倾听自己的话语,而忽略了在学生中间培育互相倾听的关系。</h3><h3> 那么我们如何从自身做起为培育互相倾听关系做好典范呢?</h3><h3> 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发言,而不是只重视“好”的发言要完全接纳每位学生的发言, 不去区分学生们发言或理解的好与坏,而是不折不扣的全盘接纳,因为每位学生的理解和心得都是无可替代的,要向采撷一样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言,为学生创造快乐学习的新天地。</h3><h3>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时刻牢记: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学生是有差异的人。我们要“保障所有学生的挑战性学习”,即使是暂时处于低学力的学生,老师也要确保他有挑战学习的机会,激发孩子的学习主动性,这才是合作学习的精髓所在。</h3> <h3>  王晓英老师以《幸福来敲门》为题展开了今天的交流。为什么用这个题目题目呢?她说:学共体的提出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而言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对老师来说以后的教学与研究不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也不是为了成就某些人,而是我们所有人在一起研究到底怎么上课在保证成绩的基础上既关注学生又达到课堂高效呢?我们都是在摸索中进行,前行的路有你有我也有他,无论多难的事,只要大家伙在一起努力就什么都不怕,内心是安全的。个人而言,我就特别喜欢凡事都一起研究着做,谁有好主意大家一起分享,谁落后了大家一起拉一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针对学生而言,更是幸福的,学共体的提出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要拥有高品质的学习权,更加关注了边缘生,关注了他们的内心感受,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安全的,润泽的环境中善于倾听,交流合作,从而达到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目的。</h3><h3> 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达到这样的目标,但是我们已经有意识的去关注,去培养了。所以幸福已经来敲门,我们只需敞开心扉的去迎接便是了。</h3><h3> </h3><h3></h3> <h3>  孔祥红老师的交流从三个问题开始。如何让学习真实发生? 如何从“浅表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你得学”变“我想学”?如果我们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向书中的教师一样——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教师要用自己的声音改变课堂环境,要像采撷珠宝一样珍视每一位儿童的发言。时刻铭记:倾听,拉近心理的距离; 倾听,把学习引向深入;倾听,是教学活动的中心。</h3><h3></h3> <h3>  李秀媛老师说: 再读《教师的挑战》这本书,我在教育教学的认识上更为深刻了。我们的课堂正在发生着静悄悄的革命——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力,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质量。<br></h3><h3> 因此,追求教育的公平与质量,并不是什么难以办到的事情,完全可以从身边的日常行为开始。</h3><h3> 《教师的挑战》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教育的门,在那里可以找到与我们共同成长的朋友,虽然我们生活在不同的空间,但我们对学生的爱与执著是共通的。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是对于每一位教师的挑战,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 </h3><h3></h3> <h3>  齐凤娟老师以《理念比模式更重要》展开了自己的聊书话题。她说:耐心的倾听不应只发生在课堂上,更应该重视在课下的师生交往中。儿童不是未长大的成人,而是完全不同于成人的独特的个体存在。只有我们像左藤学教授一样发自肺腑地尊重和热爱他们,他们才会喜欢上你这个人,进而喜欢你的学科和你的课堂,唯此,学习才会发生,改变才会发生。</h3><h3></h3> <h3>  常雅红老师说:越走近“学共体”越明晰的体会了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一节好课,而是保障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权力”的深刻含义。教师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理应将课堂还给学生,对学生自主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对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出新的挑战。太多的“虚假学习”呼唤我们要改变现有的课堂模式,我们必须走近学生,反思学困生的成因。</h3><h3> </h3><h3></h3> <h3>  郭子琴老师从分享封底一段话开启了她的聊书之旅。她说:21世纪教师面临的挑战是什么?那就是为所有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本书中一个个平凡的教师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宣告课堂上正在发生着宁静的革命,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这不但是师生共同的愿景,也是学校整体变革的基点,是保障每一个儿童学习权的挑战。</h3><h3> 她说,最迫切、强烈的想法是:构建“一个都不能少”的学习共同体,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自主学习的环境,把学习的自主权切实还给学生,要做学习伙伴,要做忠实的倾听者。</h3><h3> </h3><h3><br></h3> <h3>  读书让我们遇见最好的自己,最好的自己愿与书结缘,二小的教师是一群有情怀,有理想的教育人。</h3><h3> 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是孜孜不倦的追梦者,追寻着教育的诗意和远方。我们要把读书和学习当做终生的必修课,让教育梦想因读书而精彩,我们要做博学多才的书香教师,做书香学子的领路人!</h3><h3>  2020里,林东二小全体师生将一如既往与书为伴,携手共进,快乐前行……</h3> <h3>编辑:孔祥红<br></h3><h3>审核:教导处</h3>

课堂

学习

学生

教师

倾听

挑战

老师

共同体

我们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