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马萧萧,车辚辚。</p><p>2000年前,秦铜车马挟带着横扫六合的帝国雄风,驰骋在咸阳道、驰道和秦直大道。</p> <p>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从黄土的掩埋中,站立起来的秦军官兵,整齐列队, 威武雄壮,重现帝国军阵,重展大国雄风。</p> <p>唐懿德太子墓内的巨幅壁画,展示了浩浩荡荡的仪仗队阵容。</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span>西安博物院中的唐三彩胡旋女陶俑,印证白居易有声有色的绮丽诗句。</p> <p>一.兵马俑博物馆</p><p>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坐落在距西安37公里的临潼县城东,南倚骊山,北临渭水,地形宽广,气势宏伟。</p><p>09年8月7日,到西安的第二天,我们就来参观兵马俑。</p><p>博物馆外林荫道。</p> <p>进入馆内大厅,看到一个巨大的兵马俑牵着一个女孩,这是奥运会传递的氛围,空气中漂荡《我和你》的歌声。</p> <p>秦始皇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世人惊叹不已。</p> <p>“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是一支帝国的军队,气壮山河,气吞如虎。</p> <p>铜车马 </p><p>第一个展厅是“铜车马展”,陈列着两辆铜车马。</p> <p>一号铜车马</p><p>铜车前驾为四匹铜马,双轮、单辕结构。车舆右侧有一面盾牌,车舆前挂有一件铜弩和铜镞。车上立一圆伞,伞下站立一名铜御官俑。</p><p>长方形车舆,宽126厘米,进深70厘米。</p> <p>铜官俑高91厘米,此车叫立车,又叫戎车、高车,所以乘车时,站立于车上。</p> <p>圆伞可以随太阳的照射和风向自由调节角度,这样站立于伞下的人就不用担心雨淋日晒。伞盖的厚度仅0.1~0.4厘米,而面积却为1.12和2.3平方米,它是浑铸法一次铸出的,即使在今天,要铸成这么大而薄、均匀呈穹窿形的铜件也非易事。</p><p>一号车是开道车。</p> <p>一号车出土整修时的资料图片。</p> <p>二号铜车马</p><p>四马鞍车,为乘坐车。</p><p>车全长317厘米,高106.2厘米。车、马和俑的大小约相当于真车、真马、真人的二分之一。车舆上有椭圆形的盖子,车厢分前后两部分,车舆内外绘有夔龙、夔凤纹、流云纹及各种几何形图案花纹。</p> <p>铜车个别部件分开铸造后,再用嵌铸、铆接、子母扣、纽环扣接、销钉连接等多种机械连接工艺,将众多的部件组装为一体。</p> <p>车的各种链条转动灵活,门、窗开闭自如。后半部分即主人乘坐的类似小屋子的地方,其设计相当于当今的空调,冬暖夏凉,旁边开有小窗户,前面开有小门窗,人在里面就像现在的起居室一样自如。</p> <p>秦陵铜车马为中国古代的“青铜之冠”。</p> <p>兵马俑坑</p><p>博物馆共有三个主馆,分别保存兵马俑一、二、三号坑。</p><p>跪俑。</p> <p>一号俑坑 </p><p>一号坑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坑深5米,面积14260平方米,坑内有6000余兵马陶俑。</p> <p>坑东西两端有长廊,南北两侧各有一边廊,中间为九条东西向过洞,过洞之间以夯土墙间隔。</p><p>这个坑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p> <p>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卫;东面三排武士为先锋。</p><p>北翼后卫。</p> <p>南翼后卫。</p> <p>九个过洞内排列着战车与步兵的庞大主体军阵。每个过洞内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p> <p>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驭手一名,车士两名。</p> <p>疆场背影。</p> <p>二号俑坑 </p><p>二号坑正在发掘中,局部少量的兵佣已出土。</p> <p>此俑坑由车兵、步兵和骑兵组成曲尺形军阵,军阵分为四个部分。面积约6000平方米,探明可出土各种武士俑1300余件,战车89乘,车马356匹,鞍马100余件。</p> <p>曲尺形的东端:四周廊内有172名立射武士,中间四条过洞内有160名跪射武士,为弩兵阵。</p> <p>曲尺形南半部:八条过洞内并排着八列战车,每列八乘,每乘车后有2至4名车士,无徒兵,为战车方阵。</p> <p>曲尺形中部:三条过洞内排三列战车,每列六乘,车后排列有徒兵和骑兵,是车、步、骑的混合军阵。</p> <p>曲尺形北部:共有三条过洞,每条过洞内有两乘战车,其后为八队骑兵,每队四列,为骑兵阵。</p> <p>深陷在黄土中的车轮。</p> <p>三号俑坑</p><p>三号坑平面呈凸字形,面积较小,约520平方米,它与一、二号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为统师三军的指挥部。出土战车一乘,马俑四件,武士俑68件。</p> <p>秦军将帅。</p> <p>坑内的地面均为当时的砖头铺成,非常平整,战马肃立待命。</p> <p>武士排列相向而立,戒备森严,这便是秦军的军机重地。</p> <p>兵俑的面容</p><p>这一张张面容一经定格,已穿越二千年时光。</p><p>这一张张面容传递爱恨情仇,抒发家国梦想。 </p><p>这一张张面容,或让人血脉贲张,或黯然神伤。</p><p>面容各不相同,年岁正当青壮。</p><p>坚定、冷静、慷慨、激昂。</p> <p>既便面带微笑, 也带着杀敌的的凛气和刚强。</p> <p>这一张面容使人难忘:</p><p>一个憨厚的壮汉,低头思量;</p><p>忧思家中的妻小,还是想唤叫一声病中的老娘。</p> <p>而另一张面容特别坚毅冷静,审时度势,直面战场。</p> <p>每一个兵俑,每一个兵俑的面容,</p><p>是父母眼中的期盼,是孩子梦中的呢喃,是妻子的日思夜想。</p> <p>这是秦帝国军队,两千年后,从掩埋他们的黄土地站起。如今,华丽转身,将追随华夏民族,走向新的辉煌。</p> <p>二.帝陵</p><p>西安,是我国第一个封建国家秦王朝的国都和汉、唐等13个王朝的京畿之地。郊外古道边,阴沉的天色下,绵延百里、蔚为壮观的帝王陵和皇亲国戚、王公大臣的陪葬墓,尘封于岁月的沉寂中。</p> <p>秦陵</p><p>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p><p>陵上封土原高约115米,现仍高达76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p><p>《史记》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p> <p>秦始皇即位的次年即开始修陵园,到公元前208年完工,历时39年。丞相李斯为陵墓的设计者,大将军章邯监工。共征集了72万人力,而当时秦国人口才2000万。</p><p>远看封冢在绿树掩映中与骊山浑然一体。</p> <p>沿着山脚下坑坑洼洼的路,坐电瓶车,围着封冢环行一圈。</p> <p>秦陵东门。</p> <p>秦陵,事死如事生。除闻名遐迩的兵马俑陪葬坑、铜车马坑之外 ,又新发现了百戏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余处。</p><p>这是后宫3000佳丽的陪葬坑。</p> <p>陵西侧,铜车马坑出土处。</p> <p>登石阶,至封冢高处,望八百里秦川。</p> <p>秦皇为一统天下, 便于打仗和行政, 建有直通内蒙的秦直道,又从咸阳出发,幅射四方,北至辽宁,南至长沙,建筑了官道,又称咸阳道。当年唐朝诗人一个个走出咸阳, 或西行或送友人, 灞桥折柳, 古道送别,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p><p>刻意请旅行社安排,在秦陵周边,坐车寻一段咸阳古道。</p> <p>乾陵</p><p>位于西安以西80公里的乾县,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陵墓,在“唐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两个皇帝的合葬墓。</p><p>乾陵以山为陵,依梁山而建,坐北朝南,占地颇广。陵园内城至今完善,面积2.4平方公里。陵前石道全长575米,宽11米,由3200块陕西墨玉石砌成526级台阶和18座平台。</p><p>地面文物主要是石刻,共计114件,多为守陵的卫士翁仲。</p> <p>梁山由三座山峰形成鼎立之势,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 南边二峰稍低,东西对峙,俗称乳峰山。</p> <p>《述圣纪碑》,碑上刻有武则天撰文、她的儿子书写的记述高宗皇帝生平事迹与文治武功的文章。碑上原有6000余字,现仅剩千余字。</p> <p>无字碑,为女皇武则天所立。</p><p>武则天临终遗言,自己的功过留给后人评说,所以只立碑石,不刻文字。</p><p>山雨欲来,天地灰茫,望着这矗立的高碑,人无语,碑无字,无声胜有声,无字胜有字。</p> <p>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雕像61尊。</p> <p>风雨已至,雨烟朦朦里远望,高耸的北峰尤如微微抬起的头,笔直的神道前半部似细长的脖子,苍翠的松柏似秀美的长发,东西二峰像隆起的乳房,延伸的神道后半部又似舒展的双腿; 这座陵园恰似一位睡美人。</p><p>这座在天然形成的山峰建造的陵墓,竟然与它的墓主人迎合,成为一代女皇长眠的绝妙象征。</p> <p>则天武后(624-705年),自名曌, “曌”,日月当空。封建时代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没有光照天下的英雄气概,岂能从容坐理天下,流鉴百王。</p> <p>静候在陵道旁的云翼之马。</p> <p>乾陵的陪葬墓懿德太子墓</p><p>乾陵有17座陪葬墓,懿德太子墓位于乾县东南隅的韩家堡北,1971年挖掘出土。</p><p>全长100.8米的墓道。</p> <p>懿德太子李重润,是唐中宗长子,也是中宗李显与韦皇后所生的唯一儿子。因有人密告他私下议论武则天,被杖杀;死时,年仅19岁。</p><p>大理石石椁上的刻纹。</p> <p>墓内壁画非常珍贵,有40幅,面积约400平方米,题材丰富,形态各异,色彩绚丽。最具代表性的有仪仗图、架鹰图、鹰犬畋猎图、列戟图、仕女图等。</p><p>仪仗图。</p> <p>茂陵</p><p>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市茂陵村,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公元前139年至前87年间建成,历时53年。</p><p>西汉的11座帝陵,最大的当数汉武帝茂陵。建筑宏伟,墓内殉葬品极为豪华丰厚,“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p><p>只能远观,不能近前参观。</p> <p>汉武帝刘彻是历史上可和秦始皇相提并论的封建帝王。</p><p>他采用奖励农耕、富国强兵、抗击匈奴的战略,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牢固控制河西走廊,向南直抵海南,基本上形成了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格局。汉帝国由此繁荣强大,进入鼎盛时期。</p><p>汉武帝一生喜爱骏马。</p> <p>汉瓦当。</p> <p>大将军卫青墓。</p> <p>霍去病墓,墓上建一标志性亭子。</p><p>霍去病,抗击匈奴名将,24岁时因病去世。汉武帝为了表彰其功勋,按他心愿,专门为他修建了一座外型像祁连山的陵墓。</p> <p>茂陵博物馆就建在霍去病墓,现只有该馆可供参观。</p> <p>馆内镇馆之宝是一匹纯金的汗血宝马,只供参观,不能拍照。</p><p>另一件国宝是石雕骏马‘马踏匈奴’。</p> <p>馆外的14件陵墓石雕也非比寻常,体现了汉初雄浑博大的艺术风格,最出名的就是那个抽象的大卧牛,是中国雕塑艺术由具象变为抽象的代表作。</p><p>大卧牛。</p> <p>其它还有伏虎、石猪、吞吃小羊的怪兽等。</p> <p>站在高处,远眺渭水边、五陵原上一座座汉陵,故今多少事,秦川一望空。隐约可见的高楼是咸阳新城。</p> <p>三.西安博物院 </p><p>西安博物院位于古城墙以南约2公里处,和唐小雁塔、荐福寺相连。建筑面积16000余平方米,陈列面积5000余平方米。收藏了各个时代的文物13万件,以‘古都西安’ 为题,突出周秦汉唐的京畿遗珍。</p><p>仕女俑 (唐)。</p> <p>勾连云雷纹鼎(西周)。</p> <p>父鬲(西周)。</p> <p>凤鸟纹爵(西周)。</p> <p>梁卤(西周)。</p> <p>凤鸟盉(西周)。</p> <p>编钟(西周)。</p> <p>茧形壶(战国)。</p> <p>驺人(<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为长官驾驭车马的人)</span>(秦)。</p> <p>鎏金朱雀压镇(汉)。</p> <p>凤鸟金锺(汉),瓶内蓝莹莹的液体是锺内的西汉剩酒。</p> <p>壁画 (唐)。</p> <p>白瓷双龙柄壶 (唐)。</p> <p>绿釉罐 (唐)。</p> <p>三彩俑(唐)。</p> <p>“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唐·万楚。 悠悠岁月使红裙褪色,但神韵尤在。</p> <p>“头上何所有?翠为盍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白居易。这里有那个朝代典型的雍容华贵。</p> <p>“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p><p>杜甫。这一张张过目难忘的面孔,是一个朝代的面孔。</p> <p>镇馆之宝,玉高足杯(秦)。</p> <p>镇馆重宝,玉龙首(秦)。</p> <p>女儿对院内展品看得很仔细, 特别对秦文物有浓厚兴趣。</p> <p>由于是星期一,又一早入内,就我们一家听讲解员仔细解说。</p><p>在展馆浓厚的历史氛围中,一片宁静里,观赏、探究文物。对某件文物,在讲解员的提示下,会不断因领悟而心情雀跃。</p> <p>这里有疾马飞奔,也有马蹄踢踏,驼铃悠悠,蹄声时急时缓。千载音尘,回响在这片古老的黄土地和历史的长空。</p> <p>镇馆之宝,唐三彩腾空马。 </p> <p>唐彩绘小憩骑驼俑。 </p> <p>这位在曲江边徐徐而行的马上女子,身姿慵懒,面容又恰如白居易的诗所描绘的态浓意远;觉得这是一幅晚唐的图像。注目之下,眼前的身影和马蹄声渐行渐近。</p> <p>THE EN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