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传统节日民间风俗习惯及其发展状况探究

阿福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题 记</b></p><p class="ql-block"> 一个地域的风俗习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乃至意识形态息息相关。余杭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据现今“良渚文化”考古发现,早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余杭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3000多年前的商未,吴氏始祖泰伯、仲雍从陕西的歧山来到无锡梅里,开创基业,建立勾吴国。史称“泰伯奔吴”。到了春秋时期吴国掘起,建阖闾城(今苏州城址)为都城,开凿“邗沟”连通太湖与长江,据考证为中国最早运河之一,北进伐楚,开疆拓土,一度成为春秋霸主。公元前473年吴国被越国所灭。吴国虽亡,但其后人散居江南,开支散叶,生生不息。三国时期的江东为吴国,历代江浙一带的江南称吴地,"吴地"既是一个地理慨念,同时也是文化慨念。吴文化也融入了汉文化之中。余杭之地受吴文化的影响颇深。至今余杭方言均属吴浓软语。吴语是江南文化的载体之一,吴越江南,“醉里吴音相媚好”。今之余杭人有一个最基本的风俗: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邻里街坊,只要是进了自己家的家门,都要给你敬上一支烟,沏上一杯茶,此为礼节和代客之道,来者皆为客。体现了余杭人的好客。余杭人还有一个大家习以为常的习俗:每个人到了50岁时(个别的40开始),至亲的晚辈要给你赠上一只猪蹄子,再加上“长寿面”等,称之“生年肉”。以此作为一种礼节,表示祝贺!同时作为表达做晚辈的对长辈孝敬之意。承载着作为有着5千年礼仪之邦的华夏文明之孝道文化与之息息相关。许多民间风俗习惯在慢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p><p class="ql-block"> 今之余杭,古时原是“禹航”二字。据说大禹治水经过这里,舍舟登陆,因此把这块地方叫做“禹航”。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的人简化变做了“余杭”,余杭地名由此而来。今日之余杭的前身由原杭县和余杭县合并而来。当然原余杭区块也有部分划入杭州市区的。</p><p class="ql-block"> 余杭的历史沿革:余杭县的建置从奏王政25年(公元前222年)设郡县制开始(第一批县之一)至1958年10月,除新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名为进睦县至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复名余杭这一年段外,均无变动。钱唐县(公元621年改钱塘县)的建置自秦建第一批县以来,几度变迁,至1911年为钱塘县;钱江县的建置从五代后梁龙德二年(公元922年)开始,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改名为仁和县,至1911年为仁和县,钱塘、仁和两县属钱塘道,同在杭州城内设治。辛亥革命胜利后的1912年,撤钱塘、仁和两县,合并建杭县,县治设在杭州城区,其辖区包括现杭州市区及原钱塘、仁和两县的城镇与农村,杭州城既是省城又为县城。1927年5月,从杭县划出城区、西湖、会堡、湖墅、皋塘、江干等6个区建立杭州市,市、县开始分设,此后杭县建置一直延续到1958年4月止。1958年开展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杭县区域一度并入杭州郊区,原余杭县辖区并入临安县。随着人民公社的建立,1961年4月原余杭县行政区域划归杭州市钱塘联社,同年7月钱塘联社改称余杭县。1994年4月撤余杭县设余杭市,2001年2月,国务院批准同意撒销余杭市,设立杭州市余杭区。</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四大传统节日风俗</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春节风俗习惯</b></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余杭地处杭州北部,地广人众,风俗繁杂。大凡安土重迁,与自然为伍,精致有余,开拓不足。东部平原水多,舟楫为居。</span>百货所聚,民善经营,俗尚奢侈;西部高地多山,俗朴俭素,不事华饰,民颇负气。但随社会交通融会贯通,周边各地区的不同风俗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余杭的春节风俗习惯是不断地由余杭境内人民所创造、所丰富而逐步衍变而成的。</p><p> 余杭的春节风俗与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春节风俗既有共性又有它自己鲜明的特性。从良渚遗址出土的丰富文物表明,在距今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开始,余杭先民的原始村落就已其有江南特征的民情风俗。当然风俗习惯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有所变化的。记得我小时候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余杭人的传统春节,余杭人称“过年”是以节约为主,不铺张浪费。在那个年代虽然物质生活还比较匮乏,但节日过得也不乏隆重,正因为小时候平时没有大鱼大肉的吃喝,所以小孩子很期待过年的到来。小时候过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年前准备,年前家家户户都要自己酿糯米白酒。还有村子里有一个大石磨,一家一家轮流把糯米磨成粉,待年三十这天做元子、年糕等米朔,过年吃的粉皮也是自己做。大多数人家过年前要杀一头猪,这个饲养了六七个月甚至八九个月的猪肉,吃起来肉实才是很香。从年初一开始就走亲戚家拜年。年初一从父亲的舅舅家开始,然后七大姑八大姨所有的亲戚都要走到,我们小孩子是一年中最快乐、最高兴的时候,过年的氛围非常浓厚。</p><p>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尤其是城市化的进程,许多民族传统节日如七夕节、重阳节等,在余杭老百姓的生活中已逐渐被淡化。倒是很多的“洋节”如情人节、圣诞节等堂而皇之地成了人们的节日,尤其是成了许多年轻人追捧的时尚生活方式。即使是春节这个对老百姓来说最注重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的风俗习惯也发生了由繁到简的变化,比如说许多年货可以直接送货上门,不用象以前那样自己制作了;过年走亲访友、拜年不用走村串户了,大多数是饭店吃上一桌,有的年夜饭甚至也在饭店吃了。当然了由于民间习俗的承传性,不少习俗仍在延续。</p> <p>  余杭的春节,据说是一年农事完毕,为报答神的恩赐而举行的,过年乃是祝贺丰收的喜庆日子,它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在余杭农村差不多家家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东厨司命”或“灶君司命”等,余杭人俗称“灶家菩萨”。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家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王爷的仪式称“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于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p><p>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做迎接过新年的准备。每年从腊月二十三到除夕止,我们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新日”,也叫“扫尘日”。这个腊月二十三掸掸尘、打扫房屋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据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运”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在新春前扫尘,是余杭民间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p><p> 到了年三十的除夕夜,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里都有个重头大戏,那就是“祭祀”,余杭方言叫“请阿太拉”,缅怀自己的先祖,激励后人。在桌上摆满菜肴,放上8块年糕,寓意年年高升,再点上蜡烛、香,在大门背后放上二根一样长的甘蔗,意思是节节高,来年能讨个好兆头。祭祖的时候要分三次往小酒盅中倒酒,说一句:“阿太们,漫漫吃”!家里的每个成员都要下跪敬拜。在这个过程中,桌边的长凳子不能碰到的,不然就是对祖宗的不敬。三次酒倒好后大致上一个多小时就时间差不多了,就在桌子边放个盆子烧佛经,边烧佛经边祈祷。这时小孩子可以去炉子边烘手烘膝盖,寓意来年能吃到很多好东西。祭祖完毕后全家人才能吃年夜饭。</p> 【佛说灶王经】<br>南无佛说灶王经 一家之主极为尊<br>厨中若有三光宝 火星落地化为尘<br>恶人恶鬼远离身 恶事不进我家门<br>管食将军时除恶 引水童子镇门庭<br>紫气腾腾自然兴 念起经来祥光生<br>开开经亮门 点点莲花灯<br>灶君皇帝自听经 听得经来碧波清<br>灶君皇帝心欢喜 启奏玉皇上天庭<br>合家大小免灾星 吉身护佑永安宁<br>求子之人念我经 满堂儿女福寿增<br>求财之人念我经 一本万利转回程<br>求名之人念我经 金榜题名振家声<br>有病之人念我经 千年疾病根除清<br>天留雨 佛留经 人留子孙草留根<br> <p class="ql-block">  我国民间除夕夜有吃年夜饭的风俗,这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二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日子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罗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吃完年夜饭就可以放鞭炮和烟花,辟邪驱鬼,祈求平安。然后做长辈的给小辈压岁钱,我们小时候父亲给压岁钱只是2角5角最多1元吧,现在就不同了封个红包少则一二佰多则五六佰,甚至也有上千的。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娱乐活动增多,也有人家推牌九,郑散子,贴梭哈,打麻将,玩扑克等,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到了晚上8点,有些老太太们要去佛堂念经祈福,直到大年初一早上6点才结束。请菩萨一般是在正月初一那天早晨举行的,称之为“接天”,除夕夜12点也就是大年初一零点,就在新年钟声敲响之时,大家都放一个烟花,以表示迎接新年的到来,近几年为了保护环境,有的地段禁止燃放烟花炮竹,因此放的人越来越少了。有的人年初一凌晨的时候去佛堂烧香拜菩萨可以保佑来年平安健康,烧到头香的人是运气最好的!除夕的娱乐活动,最近十多年来,看“春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节目,收视率比较高,娱乐圈上“春晚”也涌现出了不少名星。不过近二三年来,“春晚”的质量不高,总是老套套没有什么创新,于是看“春晚”就不那么普遍了。</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大年初一早晨起床妈妈会给我们先吃一棵糖,寓意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然后给我们穿新衣服、新鞋子,大家会去集市上买东西,其实没有什么东西可买,但买一支甘蔗是必须的。直到现在我们孙子孙女同样是大年初一早上起床,他们的妈妈给他们吃一棵糖,有些风俗有些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传承下来是自然的。过年,很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这个习俗传之已久。古时候有拜年与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包括向长辈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大年初一早上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p><p class="ql-block"> 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吉祥语言,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之间也要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现在有些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流行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大多数是在酒店一起吃顿饭,称之为“团拜”,一般来说领导还有发表新年致辞,旨在增强团体的凝聚力。现代和时尚元素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春节这个传统节日中来,更时尚的如网上拜年、手机拜年,成了春节新的普遍的拜年方式。</p><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二这一天,余杭的习俗规定出嫁的女子才能回娘家省亲。以前一般情况下自大年初一到十五,家家户户都利用节前准备的年货做为现成的饭菜,宴请亲朋好友和走亲访友,以联络彼此之间感情。当然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与活跃,现在过来其实不用办很多年货了,因为一般情况下正月初二开始农贸市场就有新鲜菜卖了,超市、商场更是比比谐是,方便的很。当朋友或亲戚来家贺年时,主人要拿出巧克力糖、银耳蜜枣汤(以前多为红枣、土豆、瓜子等,现在吃的东西多了,山核桃、花生、松子、各种水果应有尽有),甜茶,招呼客人食用,称之为“食甜”,表示圆满亲密的意思,在春节的饮食上,春卷或叫春饼,这道美食春节里大多人家都要办,有着迎接新春之意。</p> <p>  还有就是余杭的特产刺毛肉圆,在肉园的外面裹上一层糯米,滋味香嫩多汁,制作也不麻烦:只要先把糯米在水里浸一下,肉圆做好后粘上糯米,放在蒸笼蒸就可以了。在我们小时候过年吃的印象最深的莱肴就是自己制作的粉皮放上一点白头韭菜,莲鱼块蒸一下放上白头韭菜。还有家家户户都要在除夕夜烧一碗砌得方方整整的大块红烧肉,放上千张或油豆腐。这碗肉叫做“看肉”,每天有客人来了都要拿出去放在桌子正中,但这碗肉只能看不能吃,一般情况下要等到正月半以后客人都来得差不多了才能吃,中途要蒸上几次,要不然就会坏掉的。那个时候海鲜几乎没有,没有这个摡念,平时有个带鱼吃吃已经很不错了,不过那时候的豆制品、蔬菜都是无农药绿色食品,但那个时候还真不喜欢吃蔬菜,最想吃大鱼大肉。那个时候除了过年有吃平时真是很少吃。</p><p> 近几年来余杭春节绝大部分家庭都是流行大聚会。根据远近不同的亲戚相约在饭店吃上一餐,有的“AA制”,有的东家轮着承担。提前约好确定时间、饭店,一次过后,不来算时自动放弃。只有三代以内的挚亲到家里吃上个一二次,春节走亲访友逐步简单化了。春节互赠的礼品:我们小时候就拿几包酥糖作为拜年孝敬长辈的礼品,酥糖一小包一小包的,一般放上五至六包用报纸包好,用根稻草梆牢就算是一个礼品了。在10到20年前,去走亲访友有送蛋糕的习俗,这是针对年龄较大的长辈,年轻的一般拿上二瓶酒、营养品大礼包等等,近几年来酥糖基本上没有了,有的改成其他糕点、牛奶制品等。</p><p>余杭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例如小孩子在正月里是不能哭闹的。老少都不可以说不吉利的话,要是不小心说了不吉利的话,大人就要给小孩用一张厕纸放上一点糖擦一下,当然厕纸是干净的。不能打破碗碟,万一打破了就要说一句“落地开花”或“岁岁平安”谐音碎碎平安。年初一一般不能扫地,如果非打扫不可,也要把垃圾留置家中,不可拿到外面倒掉,不然就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倒掉一样,对聚财不利。这一习俗寓意着人们的美好愿望。</p><p> 到了正月初五这天,早晨大多数人家都要燃放几个炮丈。当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许多地方禁放烟花炮竹了,近年来炮丈基本不放了,大多数是放一个小的烟花来代替。据说正月初五是财神日,为了迎接财神菩萨进自己家门,表示欢迎的意思,尤其做生意的人家更热衷于此!寄托着人们的一种求富心理也无可厚非,希望富足奔小康的美好愿望!</p> <p>  春节的尾声是无宵节。传说是在古代的时候天鹅降于人间,被猎人射伤,玉皇大帝替天鹅报仇,在正月十五派天蒋下凡,把人畜烧死。仙人认为不妥,冒着生命危险告诉老百姓。人们在正月十五前后,户户挂上红灯,放烟花火炮,装出着火的样子,骗过玉皇大帝,人间才避免了一场灾祸。90年代,余杭的元宵节有一条街的花灯会,花灯都是各个小区、小学的人们之间亲手做的,挂在街道两旁,也有卖花灯的,来看灯会的人摩肩接踵。而近十几年来,元宵灯会都举办在余杭区人民广场上,当然各乡镇其有地标性建筑的广场上也有灯笼展示。花灯由小灯笼演变成大型的艺术品,用来展示各个乡镇的风貌或持色,看不到灯笼小巧玲珑的形状了,也不用来卖了。传统的元宵节目有余杭特色的滚灯,舞狮舞龙会,但现在规模没以前那么宏大了,有的项目已经成为了文化保护对象,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个饮食风俗,吃汤圆的目的是祈求家庭团圆,追求亲情凝聚力,有团团圆圆之意。</p><p> 有人说“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似乎天天在过年,尤其是在吃的和穿着方面平时与过年差不了多少,春节已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春节的功能真的会失去吗?答案是否定的。经过调查得知,老、中、青三代人对春节的关注度均超过了90%,春节在中国百姓心中的崇高地位不可动摇。同时春节的地位、意义及春节的过法上在中老年(46至55岁及以上)、青壮年(26至45岁)和青少年(16至25岁)这三个不同年龄段人群中有着不同的理解,而对春节的诸多观念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中老年人仍秉承着春节的传统,青壮年则讲求春节的实惠,崇尚新潮的青少年中有16%的人认为“社会节奏加快,春节冗长的习俗与时代格格不入”,他们已将诸多流行元素逐一注入传统的春节之中。</p><p> 春节能够长久地传承下来,其主要原因是春节文化植根于悠久的农业文化土壤中,是对一年辛苦劳作的庆祝。对一个民族的经济文化具有很强的向心力。历代统治阶级对春节的肯定和提倡,因为春节的文化娱乐活动如办灯会,滚灯,舞狮舞龙,有利于活跃城乡人民的生活。通过节日打扫卫生,防病去灾。同时它也和人们的某些愿望、需求紧密相连。人们在春节祭祖缅怀亲人,借以寄托自己的思念。春节的饮食是饮食文化的精华,如春卷、刺毛肉圆,饮茶喝酒。这些都是春节的传统习俗长期存在和传播的社会原因。</p><p> 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首的春节,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优秀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内容丰富,既有糟粕也有精华,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的继承传统节日及风俗。发扬优秀习俗,自觉摈弃落后迷信的风俗。</p> <p><b style="font-size: 22px;">  【二】清明节习俗</b></p> <p>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p><p>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使重耳得以苏醒。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p><p>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p><p>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p><p>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p><p>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p><p>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p><p>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p><p>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p><p>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p><p>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p><p>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唯一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族扫墓节。按主日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扫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p><p>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碓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p><p>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的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韶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p><p> 而在寒冷的冬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 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p><p>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p><p>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p><p> 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新加坡华人也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庙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清明节当天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在清明节这一天,可到先人坟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庙的灵位前静默鞠躬。不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我们应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p><p>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p><p>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p><p> 来源,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p><p>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p><p>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纪念方式,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新加坡华人也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庙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清明节当天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在清明节这一天,可到先人坟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庙的灵位前静默鞠躬。</p><p> 不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我们应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p><p> 每年4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等名句,正是清明时节天地物候的生动描绘。</p><p>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北方旱作、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要抓紧时机抢晴早播。“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各地的玉米、高梁、棉花也将要播种。“明前茶,两片芽”,茶树新芽抽长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虫;名茶产区已陆续开采,应严格科学采制,确保产量和品质。这时北方冷空气仍有一定势力,天气冷暖多变,应注意防御低温和晚霜冻天气对小麦、水稻秧苗和开花果树以及其他春播作物造成危害。</p><p> “清明时节雨纷纷”指的是江南的气候特色,这时常常时阴时晴,充沛的水分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令人烦恼和不能忽视的,倒是雨水过多导致的湿渍和寡照的危害。而黄淮平原以北的广大地区,清明时节降水仍然很少,对开始旺盛生长的作物和春播来说,水分常常供不应求,此时的雨水显得十分宝贵,这些地区要在蓄水保墒的同时,适时搞好春灌,以防止春旱的威胁。</p><p> 清明,不仅是一个极重要的农事季节,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俗演成民间节日的节气,又称作“清明节”。民间自古有着扫墓、插柳、踏青、放风筝等丰富的纪念和娱乐活动,更使清明充满了诱人的色彩。</p> <p>  余杭无论是作为江南水乡东部还是风景秀丽的西部山区,对于清明节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风俗习惯基本与全省乃至全国差不多。主要是作为一个祭祀(扫墓)的活动节日。笔者小时候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的记忆里,清明节的重视程度,除了春节可排行第二位。那个时候过清明节,就在清明节前的二三天就开始准备糯米、红枣、黑虹豆、咸肉等原料,各家各户都要做很多的粽子。到了清明前一天,也就是寒食这一天,要做不少的青园子、白园子、红园子。青的是米粉里放上青菜或南瓜叶子,红的是放上红南瓜。园子蒸熟后都要在中间点上一点红。还要根据家庭成员,每人用青米粉做上一只“小狗”,也蒸熟点上一点红,然后把“小狗”放在通风处风干,等到立夏这天放在糯米饭里烧着吃。寒食这天的傍晚就做一桌的莱,开始祭祀祖先(请阿太拉),祭祀过程与除夕夜的差不多。从清明的第一天余杭人俗称就是“正清明”至六清明,这几天也有走亲戚的习惯。清明时节,余杭天气逐渐回暖。正是外出游玩的好季节,户外运动,踏青也是此时的习俗,这时也有学校组织小朋友出去游玩的最好时节。记得小时候交通还很不便,在我十岁那年的清明节后,老师组织我们去拱墅桥那边的杭棉厂听工人师傅讲阶级斗争忆苦思甜课。我们小同学叫了几条小船摇着去的,一路上老师教了我们一首《唱支山歌给党听》,致今记忆犹新。</p> <p><b style="font-size: 22px;">  【三】端午节习俗</b></p> <p>  端午节,是集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由来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纳祥、辟邪攘灾。习俗主要有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吃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等。扒龙舟活动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盛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端午食粽之习俗,自古以来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 </p><p>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每到端午佳节,各种贺节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节味浓郁,热闹喜气。正如歌谣:“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挂香囊;门插艾,香满堂;龙舟下水喜洋洋。”</p><p> 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彩,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这些节俗围绕着祭龙、祈福、攘灾等形式展开,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传统的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端午节期间通过各种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p><p><br></p> <p>  赛龙舟,是余杭的仓前、闲林一带民间的一项重要赛事。赛龙舟规模最大的要算蒋村深潭口了,现在此地属西湖区(国家西溪湿地公园),赛龙舟源于三百多年前的明末清初金华老龙降雨救生灵被斩的传说,人们为感谢这条救命老龙,就形成了祭龙头,赛龙舟的习俗。每到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仓前余杭塘河划龙船叫做大端午)、五月十三(闲林和睦桥头划龙船叫做小端午)两日,该地村村坊坊的龙船汇集在一起,举行龙舟胜会。届时河里百龙竞渡,两岸万人齐睹,旌旗飘扬,锣鼓喧天,可称水乡一大盛事。赛龙舟后,还要举行“谢龙王”仪式,取下龙头,供在八仙桌上,拜龙头后再行收藏,以待明年再比。(端午节与民间划龙舟的习俗及其发展状况见笔者的作品《话说家乡的民间划龙舟》一文)。</p> <p>余杭“非遗”文化</p><p>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余杭从2006年起将每年的农历五月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月”,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佩香囊等端午节习俗一直是非遗文化的重要内容,五常龙舟胜会、仓前端午辟邪饰物制作、径山灰汤粽更是其中的佼佼者。</p> <p>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大的节日。自汉朝以来,一直沿习至今。这一天人们会插艾草、菖蒲、喝雄黄酒以避邪,还有包粽子、划龙舟等活动也是趣味十足。不过端午节的习俗各地又有不同,那么我们余老底子的端午习俗又有哪些呢?</p><p>吃五黄</p><p>端午这一天,家家户户通行吃“五黄”。旧是五黄是指:黄鳝、黄鱼、雄黄酒、雄黄豆和咸蛋黄。大家备好这五样东西,在中餐时吃。</p><p>端午这一天,还给小孩挂香袋,并在一些岁数小的小孩头上用雄黄写上一个“王”字,称作“王老虎”,起的也是避邪的作用。</p><p>裹粽子</p><p>端午,旧是有裹粽子的习俗。笔者小时候也听说过一个关于孟姜女的传说与民间裹粽子有关。据说,孟姜女是当地孟员外家种的南瓜延到了姜员外家的瓦上结了个南瓜,结果南瓜里剖出了一个女孩,故用两家的姓,称“孟姜女”,孟姜女在家人的护养下长大。孟姜女与丈夫万喜良结婚三天,丈夫被朝庭拉去修长城,三年没有回来,于是孟姜女就出去寻丈夫。寻夫无着,碰到了皇帝,皇帝看上了她,孟姜女不从,投河自尽。老百姓怕鱼会去吃她,故用糯米裹成粽子投入河中给鱼吃,让鱼不要去吃孟姜女……</p><p>民间传说孟姜女投河自尽这一天正好是五月初五端午节,故端午裹粽子这一习俗就在江南一带流传开来。</p><p>端午避邪</p><p>端午这一天,家家户户大门上方要挂桃条,桃条上还绑每连梗的大蒜头和刀茅,用以避邪。</p><p>旧时据说“五荒六月”,相传五月里蛇虫八脚特别多,邪气特别多,而桃条等物是有避邪作用,挂了挑条、刀茅和大蒜头,邪气就不会进门。故一到端午,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上方挂了起来。</p><p>端午划龙舟</p><p> 端午划龙舟余抗民间有一个关于金华老龙的传说。相传,划龙舟是为了纪念金华老龙。金华老龙与算命先生作对,私自改了下雨命令,明明城里下两点,城外下三点,可他偏偏掉了个头,于是被玉帝判斩首,让魏征承相去斩。老龙去向玉帝求情,玉帝告诉他,到时会拖住魏征,让他斩不成老龙,错过了时辰就不能再斩了。于是,到了魏征要去斩老龙时,玉帝拖住魏征下棋。魏征没有办法,一边下棋一边灵魂出壳去追老龙了,老龙见状就逃,魏征追得好吃力,还是没追上,汗都出来了。玉帝见魏征平白无故满头大汗,还以为他嫌热,就拿起扇子给他扇了三下。这下好了,这三扇让魏征驾了三阵龙风,很快追上了老龙,将老龙斩首。老龙阴魂不散,到天庭责问玉帝不守信用,一时间天上黑了七天七夜。玉帝为了平息老百姓怨气,便让老百姓划龙船,纪念龙王。每年的五月初一开始划,一直划到初五。</p> <p><b style="font-size: 22px;">  【四】中秋节习俗</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中秋节的由来</b></p><p> 从古至今,华夏民族是一个“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民族。或是为推演节气、制定历法,或是为观天象,以应农事测吉凶,我们的祖先对星空的仰望从未停止过。他们甚至将日、月、星辰绣在最高统治者――皇帝的衣服上。凡此种种,蕴含着华夏儿女生生不息的敬月信仰。</p><p> 中秋,一般来说始于祭月,并经“由祭而庆”的历史转化过程。古人赋予月亮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运用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描绘了一幅斑驳陆离的胜景。《礼记》(西汉戴圣编纂)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周天子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但此时中秋只是单纯的月令而非节日。自汉至唐,文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留下诗词数百篇。至北宋太宗年间(976一997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万民同庆。该节始于初唐,盛行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p> <p>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唐高祖宴请群臣一起赏月,分吃吐番商人所献“圆饼”。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已出现“月饼”一词。元未义军以“面饼”传信,取胜后朱元璋下令改“面饼”为“月饼”。而论中秋吃月饼,则在明代田汝成撰写的《西湖游览志余》才有记载:“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p><p> 由明至清,商业逐渐繁荣,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祭拜、祈福、团圆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祭月情感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团圆期盼合二为一,奠定了中秋节日文化的基本内涵。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各地至今遗存着“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p><p> 中秋节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在民间玩灯。许多地方形成了烧香斗、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曾听老一辈人说,农历八月十五,人们更注重赏月和拜月以祈福,所以除了供奉月饼,他们会在庭院里支起圆桌,摆上有吉祥寓意且应季的果蔬和酒。</p><p>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央视则于1991年开始举办中秋晚会,主题为《神州一片月》。29年来,央视中秋晚会择佳地举办,众明星以歌舞、诗词、戏曲等在月下演绎,寄寓“神州同望月、手足团圆情”的美好愿望,两岸四地共庆中秋,成为中华民族的新习俗。</p> <p>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或称“仲秋节”。中秋之夜的月亮最亮,最圆,故把它看成团圆的象征,又称“团圆节”。余杭人的中秋习俗其实与江南的其他地区差不多。笔者小时候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对于过中秋节并不重视,除了吃月饼、赏月、拜月,对于中秋节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了解的并不多。</p><p> 不过在那个年代有一个习俗在那时就已经盛行,至今记忆犹新。就是回丈母娘家(俗称给丈母丈人拿月饼)。一般选在中秋节前,出嫁的女儿携同丈夫子女,带着月饼、猪蹄等回到丈母娘家,娘家按惯列要做一餐好饭菜来招待女儿女婿。老女婿比较随便一点。尤其是那些女儿还没有过门的毛脚女婿,可是把这次“拿月饼”看得非常重视,是一次讨好老丈母丈人、增进与女友之间感情的绝佳机会,因为那时自由恋爱的比较少,大多数是媒说之妁的。平时见面比较少。再说了这本身就是一个团圆的日子,花前月下更是诉说衷肠的最佳时机。有的人并把这次送月饼嬉称为“交公粮”。</p> <p>  钱塘江观潮:每年的中秋时期,持别是农历八月十五,杭州、绍兴、余杭、海宁等钱塘江附近的人们,有到钱塘江下游观看钱江潮的习惯。钱塘涌潮是举世闻名的观潮圣地,其壮观景色可与亚马逊河媲美。</p><p>定知玉兔十分圆,</p><p>已作霜风九月寒。</p><p>寄语重门休上钥,</p><p>夜潮留向月中看。</p><p> 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看潮》诗。在古时候的浙江中秋节习俗,浙江一带,除了赏月外,观潮可谓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说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梁录》也有观潮条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p> <p><b style="font-size: 22px;">二、其他传统节日民间风情习俗</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 <p><b style="font-size: 22px;">  【一】二月二“龙抬头”</b></p><p><b style="font-size: 22px;"> 的民间习俗</b></p> <p>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龙抬头日在仲春卯月初,“卯”五行属木,卦象为“震”;九二在临卦互震里,表示龙离开了潜伏的状态,已出现于地表上,崭露头角,为生发之大象。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 “龙抬头”源于自然天象崇拜,与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有关。“龙抬头”虽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但成为全国性节日并出现在文献上记载是在元代之后。“龙抬头”相关的活动很多,但不论哪种方式,均围绕美好的龙神信仰而展开,它是人们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动。就全国而言,由于地域不同,各地风俗也各有差异。</p><p> 自古以来,人们在仲春“龙抬头”这天敬龙庆贺,以祈龙消灾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农历“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又是土地神诞辰“社日节”。由于节期重叠,南方部分地区“二月二”既有龙抬头节习俗又有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二月二”(古时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多以祭社(土地神)为主,祭龙多在“龙飞天”的端阳。</p><p> 余杭农村民间习俗:有农历二月初二,家家户户做青塔饼吃的风俗。并有“吃了青塔饼,晴天落雨要出门”的谚语,这应该说与江南的节气、农事有关,一般情况下江南的农村过了农历二月初二后,春耕生产即将开始,旧时过了这个时节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都要出门劳作了。许多的风俗习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p><p><br></p> <p><b style="font-size: 22px;">  【二】立夏节民间习俗</b></p> <p>  立夏的到来,预示着春天结束,夏天的开始,最具体的表现是气温开始攀升,雨水开始增多。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意指作物在夏天长大。农作物在春天播种,在夏天生长,到秋天收获。夏天闷热的气候和频繁的雨水,形成的温热、潮湿的自然气候是最适宜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所以,所有的植物在夏天都会快速的成长起来。</p><p> 立夏虽然只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其中一个节气,在民间也有许多关于立夏节的习俗。</p><p>斗蛋:人们会在立夏时节进行一项名为斗蛋的游戏,深受孩童喜爱,寄寓人们对孩童的美好祝愿。</p><p>立夏秤人:在空地上放上一杆秤,无论是老人还是孩童都可以坐上去,负责秤人的人则要说着不同的吉利话。</p><p>吃面:立夏时节老北京讲究吃面,意在庆祝小麦丰收,又寓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p><p>吃夏饼:立夏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面饼、话丰收,其乐融融。</p><p> 余杭这边过立夏的习俗主要是吃“立夏饼”,还有每家各户做“乌米饭”。乌米饭,乌黑油亮,清香可口,由糯米浸入乌树叶内数小时后烧煮而成,一般还要加入这季节时鲜物豌豆、船豆、咸肉等。立夏这一天,江南农村人人爱吃。据说,这个风俗源于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膑。</p><p> 孙膑和庞涓本是同窗好友,都是鬼谷子的学生。两人学业、智谋都不相上下,但孙膑为人诚实厚道,庞涓却富有心计。两人跟随师父苦学三年,庞涓见学业已就,就要下山立功扬名。就拜别了师父,来到了魏国。孙膑认为自己尚未学成,继续随师父学习。鬼谷子早就看中了这位老实中厚的学生,就教他兵书阵法,期待他能拯救乱世,一展宏图。</p><p> 二年过去了,一天,孙膑接到庞涓的一封信,说是自己已当上了大将军,邀请他到魏国,共同辅佐魏王。孙膑很高兴,就找老师商量,老师看了信沉默不语,但还是同意孙膑下山。</p><p> 孙膑一到魏国,庞涓就把他推荐给魏王。很得魏王赏识。从此,二人经常在一起共商国家大事,谈论富国强兵之道,并讨论阵法和用兵之策。庞涓见孙膑高出自己许多,才知道师父已把兵书传授给了孙膑。他想借兵书来读,孙膑只好以实相告,师父不让带下山来,庞涓闷闷不乐。</p><p> 突然有一天,孙膑被一群刀斧手绑架,用了一顿大刑,还被挖去了两只膝盖骨,然后抛进监狱。孙膑痛得死去活来,不仅不声责问士卒,士卒并不答话,只说是魏王的命令。孙膑感到自己冤枉,自己没有任何过错,却不知为何受此大刑,他多么盼望庞涓能替自己说句公道话啊!庞涓果然来了,他抱着孙膑的废腿哭得涕泪横流:“魏王怎么干出这种事来呀!”孙膑也泣不成声,请庞涓搭救。庞涓绝望地说:“若是旁人还成,可对魏王,我能有什么办法呀!”</p><p> 庞涓每天到狱中来看望,还让人送来好茶好饭供孙膑食用。孙膑非常感动,心想患难识知己,还是老同学好呀。孙膑自从两腿残废后,万念俱灰,心想自己饱读兵书,而今却成废人,不能建功立业,活着还有什么用?几次想自寻短见。却被庞涓劝阻,并说愿意伺候他一辈子。孙膑听后感动得热泪盈眶。</p><p> 有一天,庞涓来看孙膑,闲聊起来。庞涓说:“师弟啊,你要振作起来,你虽然残废了,不能统兵打仗,建功立业。但是,你还可以把你的用兵之道写下来,著书立说,传之后世,同样可以流芳百世啊!”听着庞涓语重心长的话,孙膑感到很有道理,不禁点头称是。</p><p> 自那天以后,孙膑起早贪黑,废寝忘食,每天写兵书不停。庞涓来得更勤了,嘘寒问暖,察看兵书的进度,还劝他当心身体。孙膑感谢庞涓的深厚友情,更加勤奋,心想写成后送给庞涓,以答谢他的照顾之恩。</p><p> 几个月过去了,兵书很快就要写成了,一天,看守孙膑的老狱卒热心地对孙膑说:“先生的兵书写成之后,我一定设法把你送回家去。”孙膑微微一笑说:“老人家,不必了,兵书写成之后我就送给庞大将军。我们是同窗好友,交给他,我就放心了。” </p><p> 狱卒一听,惊讶得张大了嘴,半天说不出话来。孙膑惊奇地问:“你这是怎么了?”老狱卒长叹一声,悲凉地说:“先生,你太仁厚了,害你的正是庞将军啊!是他嫉恨你的才学,才设计陷害你的啊!”的确如此,庞涓虽然足智多谋,可是心胸侠窄。妒贤嫉能。他见孙膑熟读兵法,惟恐影响自己的前程,就设计陷害,并用了刖刑,使孙膑不能统兵上阵,并想法骗取兵书。</p><p> 孙膑一听老狱卒的话,犹如青天霹雳,惊得他目瞪口呆。他思前想后,终于恍然大悟,识破了庞涓的险恶用心。他愤怒已极,没想到自己敬重的同窗好友,竟然是一个奸诈小人。他把写好的兵书全部烧毁,并想好了对策。</p><p> 第二天,庞涓来到狱中,见孙膑蓬头垢面,又哭又笑,疯疯癫癫,写好的兵书也已烧毁,气得他立刻命人把孙膑关进猪圈里,监视起来,看他是真疯还是假疯。谁知,不一会,孙膑便枕着猪槽呼呼大睡了。</p><p> 从此,孙膑不吃不喝,疯疯傻傻,整日与猪厮混在一起。老狱卒非常同情孙膑的遭遇,见他一天天消瘦下去,整天闷闷不乐。这事被老狱卒的老伴知道了,献计道:“用乌树叶子浸拌糯米,煮成饭后捏成小团,跟猪粪的颜色、形状差不多,既可瞒过庞涓,又可救孙膑的性命。”老狱卒听后大喜,忙让老伴快做。这天正好是立夏,老狱卒在值班时,就把乌米团子塞给了孙膑。</p><p> 聪明的孙膑不点自明,等庞涓来看他时,就笑嘻嘻地顺手抓起身边的猪粪,“噼里啪啦"地向庞涓扔去,庞涓左躲右闪,还是扔了一身猪粪。孙膑拍手笑道:“这猪粪这么好,你不吃,我可要吃了。”说着,他摸着一个个“猪粪”吃起来。庞涓看到孙膑吃猪粪,这才相信他是真疯了,就这样放松了对他的看管。</p><p> 齐国早就听说孙膑的才名,田忌就派人同老狱卒一起设计救出了孙膑。孙膑来到齐国,被拜为军师,坐在轮椅上指挥打仗。后来,齐国和魏国交兵,在马陵道这个地方,孙膑打败了魏军,射杀了庞涓,终于报仇雪恨。</p><p> 孙膑十分感激那位老狱卒,每到立夏,他就要吃顿乌树叶糯米饭。人们钦佩孙膑的气节和才华。也在立夏时做乌米饭吃。于是,渐渐地立夏吃乌米饭的风俗便形成了。民间还有一个说法,据说,乌米饭还能祛风败毒,连蚊虫也不会叮咬了。立夏吃乌米饭的风俗一直流传至今。</p> <p>  立夏“秤人”的习俗还与三国时刘备之子刘阿斗有关。古诗有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之日的“秤人”习俗主要流传于我国的南方,起源于三国时代:传说刘备死后,诸葛亮把他儿子阿斗交赵子龙送往江东,并拜托其后妈、已回娘家的吴国孙夫人抚养。那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子龙的面给阿斗秤了体重,来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体重多少,再写信向诸葛亮汇报,由此形成了立夏秤人的习俗逐渐传入民间。据说这一天秤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天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吃完立夏饭后,在横梁上挂一杆大秤,大人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秤体重,孩童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钩上秤体重,谓立夏过秤可免疰夏。若体重增,称“发福”,体重减,谓“消肉”。 </p><p> 传说当然不可全信,但立夏“秤人”在古时的一些地区很是兴盛却是无疑。从散存的民俗资料看,立夏“秤人”的资料有二类。一类是在户外进行,悬秤于大树,大多是给老人小孩秤量,以验一年的肥瘠,另一类则是在户内进行,悬秤于屋梁,由妇女们相互秤量,品肥论瘦,嘻哈打趣。倒似闺中游戏――蔡云《吴觎》诗有证:“风开绣阁扬罗衣,认是秋千戏却非。为挂量才上官秤,评量燕瘦与环肥。”</p> <p><b style="font-size: 22px;">  【三】七月初七“七夕”节</b></p><p><b style="font-size: 22px;"> 民间习俗</b></p> <p>  七月初七,又称七夕节,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中国民间传说阴历七月初七晚上喜鹊在银河上搭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古俗在这天晚上,中国女孩们要穿针乞巧。鹊桥相会歌颂了中国劳动人民忠贞不渝的爱情,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p><p>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对天文星象有认识,并将天空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习俗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p><p> 这节日和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也是四大中国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p> <p>  在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像天桥横贯南北,在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p><p> 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这也许是受到西方2月14日“情人节”的影响,才取此名。也可以说这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但不管怎么说华夏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连绵不断的古老文明,中华民族必须把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作为华人应热衷于过自己的情人节。把七月初七作为“情人节”才无愧于炎黄子孙。</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四】农历七月三十点蜡烛</b></p><p> 农历七月三十点蜡烛,在余杭这个民间习俗起源于何时,笔者暂无法考证。记得《余杭县志》87版上有记载:每年的七月三十点蜡烛是余杭民间的一种风俗。</p><p> 每至农历七月三十这一天的傍晚,余杭农村家家户户便于门前插上一拄上香,路边插上蜡烛点燃,一说是为庆祝地藏王菩萨的生日,以祈求神灵保佑,而这一风俗的由来,还有着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清朝光绪年间,有一个叫高钱村的地方,东钱湖一带连日干旱,烈日当空,溪水干涸,地中颗粒无收。望着早已龟裂的大地,高钱村民欲哭无泪,叫苦连天,其中有户忻姓人家,因天灾而家徒四壁,青黄不接,然而不幸却又接踵而至,家中的次子偏偏患上天花,眼睁睁地看着这一鲜活的生命即将离开人世,忻家之妻钱氏身为人母却无能为力,于是只好祈求上天保佑。但家中一贫如洗,连供天灵的神龛也早已变卖,因此钱氏只好将供品置于门前,又在地上插上香烛诚心祈福,恰巧,当日正乃地藏王菩萨开眼之日,被其感动,因而施展法力,普渡众生。次日,忻家之子竟奇迹般痊愈。而后不久,当地乌云密布,天降甘露,万物复苏,往日干涸的河道又流淌着淳淳清水,大地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后人为报答地藏王菩萨悲悯之恩,便将“插地香”这一风俗保留至今。</p><p> 还有一种说法,居说专管人间万物的地藏王,见人刀耕火种,生活艰难,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便对牛魔王讲:“侬介大力气在这里吃吃困困没意思,下凡帮人耕田去吧"。牛魔王摇头讲:“耕田我倒勿怕,怕就怕老了没力气不会耕了要给人一刀杀了当下饭”。地藏王讲:“勿会,我敢担保"。牛魔王推三阻四,横竖不答应,地藏王急红了脸讲:”耕田原是侬的本职,咋好怕死不去?人若是真的杀了你,算我没长眼睛,侬就来挖掉我的眼珠",说着,双手一推,牛魔王勿防,从天上跌下来,一头栽倒在地,上爿牙齿都敲光了,只好老老实实替人耕田,过了十多年,老牛耕不动田了,果然给人杀掉,牛魔王满肚皮怨恨,赶到天上找地藏王算帐,一把挖出地藏王眼珠,顺手抛出南天门,地藏王的眼珠滴溜溜落到江南水田里,变成田螺(从前农民不吃田螺出典也在这里),玉皇大帝见地藏王瞎了眼,勿能管帐,对牛魔王大发雷霆,把牛魔王痛责一顿,仍罚他下凡做牛耕田,永远不准再回天庭,地藏王仍旧很关心人间疾苦,看不见就用耳朵贴在地上听人们说啥话,做啥事观世音他可怜,发了慈悲,每年七月三十日送地藏王甘露一瓶洗眼,让他开眼一天,人们为了报答地藏王,于是,每到这天夜里家家户户都要插地香。</p><p><br></p> <p>  今年农历二十九,今年农历七月小,二十九当三十,傍晚时分,余杭大多数地方房前屋后,甚至河埠头都点上了蜡烛,大家拎着蜡烛和香,一路走便把蜡烛插在地上一路点,以前是泥巴路,路两旁可以插蜡烛,可现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很好,没有泥巴路了,所以蜡烛改为不用插直接放在地上那种了。一般来说是从家里开始点一路点到自家的本庙为止。把村子道路点得灯火明亮。这就是七月三十点蜡烛,是余杭大多数地方的风俗。</p><p> 这个民间习俗还有一个说法,听老人们讲:七月半(也就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是鬼节,阴间有主无主的鬼都会被放出来,有主的回家看看,顺便拿点保佑家人的赏钱,所以七月半前后三天里每家各户都会“桌赏”,都会拜祭一下祖先(烧桌饭菜烧点纸钱给祖宗)。可那些无主的没处可去,也没钱可拿,就会东游西逛留在人间待机捞油水。为了能让他们能安心归去,所以那天晚上大家都会在地上点起蜡烛和香,让无主的野鬼们受点香火,好早点回去,也算是行善积德,以祈求得到更多的福报!</p><p> 通常情况下,各家所点的蜡烛和香,都是由出嫁的女儿来买,蜡烛的数量要与父母的年龄相同。比如父母的年龄加起来150岁,那就要买150支,香的数量也是如此。按原先规据不管有多少个女儿,每个女儿都要买,但现实中也有二个或几个女儿轮流买的。当然了只有一个女儿就不用说了,那有的人家没有女儿的就只能儿媳妇买了。至于为什非得嫁出去的女儿买,老人们说,以前医疗水平差,生孩子就等于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农村习惯父母一般都由儿子养老,让出嫁的女儿买蜡烛,是要让她们尽点孝,帮父母积德。</p><p> 七月三十点蜡烛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年年如此。</p> <p><b style="font-size: 22px;">  【五】重阳节民间习俗</b></p> <p>重阳节的民间习俗:</p><p>  1、登高</p><p>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p><p>  2、吃重阳糕</p><p>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p><p><br></p><p>3、赏菊并饮菊花酒</p><p>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p><p>  4、插茱萸和簪菊花</p><p>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p><p>简介重阳节</p><p>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p><p> 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p><p> 在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养老孝老敬老显得尤为重要。重阳节,同时也作为老年节,我们要弘扬养老孝老敬老传统,共建共享老年友好社会。祝老年朋友们:幸福快乐!健康长寿!安享晚年!</p><p><br></p> <p>《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p><p> 唐·王维</p><p>独自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p><p>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p><p><br></p><p>《九日齐山登高》</p><p> 唐·杜牧</p><p>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p><p>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p><p>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p><p>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p> <p><b style="font-size: 22px;">【六】腊八节、冬至民间习俗</b></p> <p>  农历十二月初八谓“腊八节”,这一日,以胡桃、松子、莲子、枣儿、芡实、桂园、荔枝等煮粥,送给亲友。谓之“腊八粥”。寺庙、药店和慈善人家在这天煮腊八粥惠施路人。据说此俗的来源是相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这天成道,这一天佛教徒供香烛、熬“佛粥”以敬佛。</p><p> 相传杭州的腊八节习俗盛于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岁晚节物”条就有记载。当时,杭州名刹天宁寺,更有专门蓄藏剩饭的“栈饭楼”,寺僧每日将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八这天回锅煮成腊八粥,分给信徒,又称为“福德粥”或“福寿粥”,意思是吃后能增福增寿。这是爱惜谷物的一种美德。</p> <p>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叫“至日”,俗叫“冬节”,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谚。农历推算清明,即以冬至后一百零陆日为准,叫做“冬至百陆是清明”。反映气候的《九九歌》也以冬至之日起算,至九九八十一日而寒尽,不到冬至不能称“九九寒天”。</p><p> 冬至的主要民俗活动有祭祀祖先、吃汤圆麻糍等。冬至祭祀祖先,谓之“做冬至”。这天,家家各具酒馔,以糯米和汤圆祭祖先,还配有鸡、鸭、鱼肉和南北货。祭毕,全家人聚餐。有宗祠的地方,大多进行族祭。各家冬节饭十分讲究丰盛,以此表示年成丰稔。冬至也是修整坟墓的吉日。</p><p> 冬至的时令食品有汤圆、麻糍等。汤圆其馅为甜糖、芝麻,也有咸肉汤圆。麻糍先把糯米炊熟,捣韧做成块形,然后放在加糖的豆粉中滚动使之粘满豆粉,即为麻糍。吃麻糍、汤圆,寓团圆喜庆之意。</p> <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七】 轧蚕花</b></p><p> 清明“轧蚕花”是余杭蚕乡一个欢乐喜庆的节日,以祈求蚕业兴盛,在临平、塘栖一带,以探梅胜地超山为中心。这天男女老幼头戴用红纸或绢制的小花朵,名为“蚕花”,女的插在鬓边或头发上,男的插在帽檐中,成群结队,或走路,或划船,纷纷赶往超山“轧蚕花”。当地有“脚踏超山地,蚕花带回门”之说。这一天,做生意的,卖艺的,卖吃食的,烧香拜佛等三教九流汇集超山,山上山下人头济济,山脚边丁山湖里大船小船摩舷撞梢,各庙宇寺院香烟缭绕,钟声齐鸣,红男绿女嬉闹挤挨,毫无顾忌。姑娘要轧得纽扣扯脱,衣衫凌乱,头发蓬散,蚕花被人摘,父母不但不责怪,反而十分高兴,说是今年蚕茧大发了。</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八】吃咸茶</b></p><p> 吃咸茶,是一种独特的喝茶方式,颇多情趣,在塘栖、东塘、仁和、良渚一带流传甚久。此风俗起源于何时至今无考。咸茶是以少量茶叶配上多种佐料(最主要是橙子皮、烘青豆、野芝麻三种,有的地方也有胡罗卜晒干、笋干等用来泡茶的)冲泡后饮用,闻之清香,食之可口而有咸味。按当地的习俗,吃咸茶不仅留存于民间婚嫁、得子时节等生活礼仪中,而且在塘栖一带蚕乡,还盛行开蚕门吃咸茶。与此同时,吃咸茶也是该地人们(特别是妇女)日常生活中交友、休闲的一种民俗活动,称之为“打茶会”。它一般都是村里主妇或姑娘们操办、沏茶。每年通常在村坊邻里要相互到邻舍家品茶三、五次吧。事先约好,等来客落坐后,才烧水、冲泡、奉茶。随着现代通信交流工具的发达,许多村子上的女同胞的都建了微信群,约“打茶会”更是方便了。大家细细打(品)茶味,边喝茶边拉家常,谈笑风生,有的还唱唱山歌,哼哼小曲,每次约热闹二、三小时。经多次冲泡后,咸茶的咸味渐渐淡去,古时候村妇就用头上的簪子把烘青豆一颗一颗挑起放入口中。不过现在大多用牙签或筷子吃了,我们小时候好象还没有牙签,吃完杯中咸茶的佐料,称之为“干塘”后大家才起身,“打茶会”结束。</p> <p>  刚烘制好的烘青豆,</p> <p>  新沏好的咸茶一杯一杯排例整齐,一般先准备好佐料和茶叶,待客人一到便各敬一杯!</p> <p>  家有喜事之时,召开“打茶会”更增喜庆、热闹!</p> <h1><b> 【九】水龙会</b></h1><p> “水龙会”是老余杭的一项民间活动,农历五月二十日,是余杭镇消防水龙演习竞技的节日,叫“水龙会”,又称“分龙日”。是日拂晓,余杭镇各街坊的水龙房就焚香插烛,进行祭龙仪式,义务的消防队员们一律头戴铜盔或滕盔,身着白衫黑裤,赤脚草鞋,腰扎一条蓝肚带,前面高举油灯,中间抬着披红挂彩的水龙,后面是几十付水桶担,喊着号子,响着铃铛,向赛地城西南湖塘上奔跑。十多条龙排列在堤塘上,从南湖中抽水向天空喷射,看谁水头高,射程远,看谁持久不息,以定优劣,优胜者龙披红,人戴花游大街一周。围观人群站满两岸堤塘,镇上各行业出钱蒸白馒头夹大块红烧肉(俗称“破猪头”)送到堤上慰劳参赛人员,晚上还举办晚宴,以示庆祝。</p> <h1><b> 【十】 水乡婚庆</b></h1><p> 当穿着洁白的婚纱、在宾馆里大宴宾客,已成为时下结婚仪式的主流时,做新娘子的你,是不是也会突发奇想地要过回“复古婚典”的瘾呢。那就到西溪湿地来吧。经过文化研究者们挖掘整理,并予以“还原”的水乡婚庆,将在这个春节里隆重推出。</p><p> 据了解,自古以来,西溪湿地因河港交叉,无船不达,而西溪的民间婚俗也因此显得独特。过去的西溪,新郎家用船轿迎娶新娘。船轿——就是把花轿放在前船舱,划到新娘家;再抬下花轿把新娘迎接上船。船再划回新郎家后,从船上把花轿直接抬到堂前,拜堂成亲,继而洞房花烛。当然,在这里亲家公、陪客人员所穿服装、嫁妆、迎亲程序、洞房礼仪、新房布置等种种风俗习惯都与现在有所不同;“慈母伤怀”、“新娘上轿”、“父兄送亲”、“吃茶听书”、“夫妻拜堂”也都各有讲究。不去现场尝试一下的人,也许很难体验到哦。</p><p>  </p> <p>  奁――古时候新婚女子用的化妆盒子,一般由男方出资,女方作为嫁妆随结婚时拿到洞房。</p> <h1><b>  【十一】旧时婚礼仪式习俗</b></h1><p> 1、结婚 民间婚礼基本沿袭南宋婚礼遗风,男女婚配封建色彩较浓。讲究门当户对,议亲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议成后有订婚、行聘、发奁等仪式。婚礼这天,俗称“拜堂”,婚礼即昏礼,须在晚间举行。以巳午末三时为多。男方派人接嫁妆,用花轿迎亲。新娘由喜娘(好姐妹)伴随,在鼓乐声中,由娘舅抱上轿,至男家由男家娘舅抱下。拜堂后,送入洞房,然后闹新房。婚后3天,新娘偕新郎回娘家,谓之“三朝回门”。</p><p>  民国时期,开始提倡男女自由恋爱,文明结婚。解放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履行婚姻登记手续后即成合法夫妻。父母包办婚事已极少出现。婚仪简朴,有的只分喜糖、喜烟以示完婚,有的行集体婚礼。80年代起,婚事奢办之风又起。</p><p>  2、生育 旧时,在婚礼进行时,就有种种生儿育女的祝愿,如在新房中撒枣子、栗子、桂圆、莲子,预祝新娘“早立贵子”。也有向观音烧香求子的。妇女一旦怀孕,俗称“有喜”。婴儿出生前,外婆家备强褓及食品,送“催生汤”。催生礼物据历代习俗及外婆家经济状况,丰俭不一。现大都送火腿、鸡、蛋、桂圆、筒面、红糖等物。余杭人俗称“送汤”。产后,至亲好友备母鸡、鸡蛋等“舍姆汤”。余杭人俗称“送糖面儿”。旧俗儿生三朝烧“太君纸”。婴儿出生一个月,称“满月”,是日须给婴儿剃头,办“剃头酒”,请送礼亲友,分送染成红色的鸡蛋,还通行拍“满月照”。产妇分娩后休息一个月,且不能出门,俗称“做舍姆”。今送催生汤、舍姆汤、红鸡蛋等仍普遍。</p> <p> 暂着我国从上世纪80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余杭从80年代到现在放开生二胎这段时间,余杭大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儿。好在余杭经济发展比较快,外地人纷纷落户余杭,许多外地小伙和姑娘与余杭人联姻,组建家庭解决了很多的婚姻问题。但也有一部分姑娘小伙子喜欢本地人之间谈恋爱,那么两个都是独生子女的情况结婚就意味就是“二家并一家”了,于是在原传统的婚姻习俗上产生了新情况新问题。以下为余杭姑娘李某的自述:</p><p><b style="font-size: 20px;">说说余杭农村奇葩风俗极其本人尴尬的处境?</b></p><p> 本人家乡江南水乡杭州余杭乡下,家里的独生女,和男朋友谈了一年多眼看快了结婚的时候,遇到结婚糟心的事,余杭这边结婚风俗独生女不外嫁,家里开始意思是想让我找个女婿上门,但工作认识了现在的男友,男友也在杭州下面的某个县市,家里的唯一的儿子有个姐姐出嫁了,男友那边的风俗是跟我这边一样结婚要拜堂,但余杭这边的还有一个奇葩的地方就是女方这边拜堂,第一个孩子跟女方姓,男方拜堂第一个孩子跟女方姓,开始两家争着要拜堂,在女方拜堂,男友爸妈觉得儿子要上门,在男方拜堂,我爸觉得没面子,开始因为结婚拜堂的事情已经闹的两家不开心,虽然男友说服了他爸妈在我家拜堂,但条件是住在外面,一年回来没几次,住在外面我妈不同意,现在不敢跟家里人说,以后时间长了肯定会知道,我夹在中间,真的很难受,虽然男友妥协了,但心里留下了疙瘩,跟我说不想见到我妈,我又是每天回家的,以后跟男友搬出去家里受不了,我是希望男友住在我家因为跟他谈的一年多他基本每周回来一次,他的工作是出差性质的不可能每天回家的,我又说服不了我妈选择在他家拜堂,因为之前因为这个闹的很厉害,以后我的生活很苦逼,另外男友跟我妈之间有矛盾互相看不顺眼,这一年多累积下来的,我又不想跟男友分手,真的心累!</p> <p>  面对新时代独生子女都将进入谈婚论嫁的情况下,出现象李姑娘这样的因奇葩婚姻习俗而带来烦恼的也大有人在。笔者认为:男婚女嫁的婚姻观念应该打破。有些风俗习惯也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更应被摈弃。</p><p><b style="font-size: 22px;"> 余杭地域文化婚姻风俗</b></p><p>婚姻的形成与撮合</p><p>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对传统婚姻观念的改变,恋爱自由,婚姻自由思想越来越多的在年轻人中深入人心。时至今日,有青年男孩自己从外地带媳妇回来的自由婚姻,比比皆是。但也不乏有以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定的。</p><p> 媒妁婚姻有两种情形:一是男女在一些公开场合交往中感情已达一定程度,愿意结合,然后男方请媒人去女方家说合,征得女方家长辈同意即可定亲;二是经大人提议,请媒人撮合,女方家答应后,即可定亲。</p><p> 自由婚姻一种为男女双方经公共场合接触合心了,女方即随男方到男方家,男方家再派人通知女方家,然后举行婚礼;另一种为男女双方经媒妁有了来往,女方随男方悄悄来到男方家,再通知女方家。</p><p> 举行定婚仪式</p><p> 不管是男女双方自由恋爱的还是通过媒人介绍认识的,要走上婚姻的殿堂,大多数是要走一定的程序。许多传统的习俗还是继承了下来。毕竟结婚不仅是男女双方的事,更是双方二个家庭的大事。一般情况下,即使男女自由恋爱,自己在某场合认识,从相遇、相知到相爱的,也会与长辈商量物识一名“媒人”负责与双方家人沟通,从而使婚姻中各项仪式开展顺利进行。定婚是男女双方正式公开恋爱关系确立的一个仪式,一般家庭在落户一方举办酒席,少则几桌,多则十几桌,二十几桌也有。邀请落户一方的至亲及邻里(近房)参加。当然,对方父母和媒人是定婚仪式的主客。下彩礼一般在定婚仪式时完成。女方到男方家落户的一般来说彩礼要高一点,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也有,根据双方的经济状况而定。而男方到女方家落户的古时称“入赘”或“倒插门”,当然,现代观念没有此一说。男方到女方家落户后,又不需要象古时候那样的更名换姓,而且下一代既可姓男方姓,也可姓女方姓,双方商量而定。有的为了双方家庭的照顾,有助于对下一代的养育,二个家庭都配有房间,轮流居住。这种情况定婚时一般下彩礼要少一点,有的甚至不下彩礼了,双方默认就可以了。举行婚礼的日期一般在定婚时要定下来的,古时候称作“授红”。订婚时主办一方的所有亲戚和邻里(近房)都要分发“一支甘蔗二个鸡蛋”,甘蔗一头染红一头染绿,鸡蛋一个染红一个染绿。表示向亲戚邻里分享喜庆之意!</p><p>举行婚礼仪式 </p><p> 举行婚礼一般情况下要三天完成,第一天称“起媒”,第二天属“正酒”择黄道吉日,第三天称“谢媒”。结婚是每个人的人生大事,也是一个家庭乃至家族的大喜事。所以,个个都要喜笑颜开,平时不敢开的玩笑,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开开玩笑也无所谓。古时候要数最热闹的就是闹新房了,谓之“三天无老小”。第二天清早九时许,接亲人及送亲人吃完饭后,送亲人便于女方父母商量出阁之事,送亲人在女方堂屋里举行一阵仪式后,请女方出阁。此时女方在其母亲的房中哭嫁,以表示恋母而舍不得离开父母及家人,其叔妈、婶婶给她戴上金银手饰,由兄或弟背著出房门来到堂屋,在堂屋中围著中堂八仙桌子走三圈,再在神龛前作三个揖,以示告别祖宗。然后出到中堂大门槛处,由男方迎亲双女孩一人打伞(伞不全部撑开)及火钵,另一女孩从女方兄或弟背上接过女方,背出中堂大门,然后上路,这时,女方才叫“新娘”,来到男方家。男方家出远门摆迎亲茶迎亲,并把新娘迎入新房。设席款待送亲客,这时男方家对送亲客可不得半点待慢(传说中的皇客大于一切),长辈致词后,开席,谓之吃喜酒。酒后,由男方家到新房闹新房,新娘便发些水果、糖、花生类给闹新房者。一直到晚十二点方休。</p><p>撞亲 </p><p> 新娘出嫁或回门时,在半路遇到其他出嫁或回门的新娘迎面而来时,叫做撞亲。双方都抢著走上条路,有的为争上条而爬坡,甚至引起纠纷。</p><p><br></p><p> </p> <p><b style="font-size: 22px;">【十二】余杭地域文化上梁风俗</b></p><p>过去农家建房视为一件喜事,而“上梁”的那天是招待亲朋好友“办酒”的日子,这套程序有很多讲究,包括两大阶段。一是暖梁阶段;二是上梁过程。</p><p>“暖梁”阶段</p><p>暖梁是在上梁的前一天晚饭后进行。首先在未建成的新房堂心,摆两条长凳子,再把“中梁”架在万字糕上,然后中梁两侧分别系上红绿布条,红布在大边,绿布在小边,一般东为大,西为小,再在中梁的正中间栓一朵花,红布做成的大红花。</p><p>“暖梁”开始,东家(房子主人)点燃炮竹,然后在中梁下方点燃芝麻楷以暖梁。这时候木匠师傅开始唱诵:</p><p>炮竹一放笑嘻嘻,文站东来武站西;</p><p>文武百官二面站,子孙后代穿朝衣。</p><p>五月十三发大水,柏木飘荡到故乡;</p><p>鲁班师傅打马过,闻见路边柏木香。</p><p>鲁班师傅下马看,四条金龙九丈长;</p><p>头条金龙做宝柱,二条能做紫金梁;</p><p>三条四条生的好,能做桁条和基椽。</p><p>凿子凿子孙兴旺,斧子斩块块成双;</p><p>刨子抱子孙满堂,木斗弯尺赛鸳鸯。</p><p>两头一挖鸳鸯榫,梁中又插金鸡花;</p><p>鸳鸯榫来金鸡花,东家敬酒我献梁。</p><p>一杯酒来敬梁头,文拜相来武封侯;</p><p>二杯酒来敬梁腰,脱掉蓝衫换紫袍;</p><p>三杯酒来敬梁尾,东家做官清如水。</p><p>买田置地创家业,子子孙孙多富贵;</p><p>三杯酒来都敬过,东家匠人多福寿。</p><p>多富贵来多福寿,只待明朝龙抬头。</p><p>到此视为“暖梁”阶段完成。</p> <p>“上梁”过程</p><p>“上梁”之前,木匠要提前做好两个木质大“法瑯锤”涂成红色,它长一尺二寸,宽六寸、厚三寸,呈八边型,中间安一木柄,木柄末端打一小眼,用红头绳穿眼而过,便于吊挂。还要做几十个小“法瑯锤”边长为一寸二分的正八边形,中间打一眼插进一根筷子作把子,也染成红色。东家要提前准备糖果,糯米饭团,包子糕,“万字糕”一对,都放一只竹篮子里,还要在中梁的两头各栓一根长绳,以便上梁时木匠、瓦匠拿着绳子把梁柱上提。</p><p>“上梁”开始,东家燃放鞭炮,木匠在东,瓦匠在西各提绳子登梯而上,如此同时,木匠高声涌唱:</p><p>脚蹬楼梯步步高,手提花篮采仙桃;</p><p>仙桃采在花篮中,脱掉蓝衫换紫袍。</p><p>木、瓦匠两人登上梯子顶端,拉住绳子缓缓提升“中梁”然后分别用大“法瑯锤”将中梁牢牢安放在早已做好的柱头上,再把“法瑯锤”挂在中梁下方的长基上。木匠再把装有糖果等物品的竹篮提起,抓起篮子里的东西扔给东家(房主人),同时唱涌:</p><p>黄道吉日喜门开,八大神仙送宝来;</p><p>我问此宝送何处,送到贵府门上来。</p><p>东家接到头支宝,买田置地用不了。</p><p>东家接到二支宝,子子孙孙多又早。</p><p>东家接到三支宝,丰衣足食年年好。</p><p>接下来,抓起糖果“法瑯锤”、包子糕、糯米团扔在梁上,一边扔一边涌唱:</p><p>手拿喜糖白如霜,东梁撒到西梁上;</p><p>撒在梁上生贵子,撒子梁尾出状元。</p><p>老者捡了添福寿,少者捡了添儿郎;</p><p>男人捡了壮如牛,女人捡了赛牡丹。</p><p> 撒了一会,竹篮里的东西已剩下不多了,木匠留给自己了,他也涌唱:</p><p>存仓存仓,子孙满堂,六畜兴旺,稻米满仓;</p><p>我从楼梯走下来,东家匠人都发财。</p><p>到此整个“上梁”的两大程序大功告成,接下是招待亲朋好友。</p><p><br></p> <p class="ql-block">  乔迁之喜,福地呈祥!砌铜墙粉铁壁华居添彩,上金梁竖玉柱庭宇生辉!华厅集瑞,旭日临门!建新房,住新居,在余杭人的心目中也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在余杭农村以前为了住有所居,不少人甚至省吃俭用也要建一间自己的房子。打我从小时候自记事起,就目睹家乡父老为了建造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真是费尽心机、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尽管经济条件还有限,但基本上户户都相继几次建房,从八十年代初的自己制土丕砖,自己烧砖建“九扒头”平房,到九十年代的建造二层楼,再到新世纪的建造三屋四屋甚至五屋的高楼。但凡建一次房都有一个“上梁”的仪式。这个仪式虽然没有象以上说得那么规范讲究,但造房子“办上梁酒”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p><p class="ql-block"> 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里造房子可不是象现在那样叫施工队施工,自己只要掏钱什么事都能搞定。那个时候家里建造新房只是请几个泥工、木工等,其余小工都是一个生产队的邻居帮忙,谁家要是建新房了大家都去帮忙,不用工钱,就是吃个饭,大家都要建房互相帮忙。这便形成了当时农村造房子的一个风俗:谓之“帮工”。这也体现了农村人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精神,非常的难能可贵!记得那时家乡的交通十分的不便,运输建筑材料基本上是通过水路。八十年代初我18岁那年,家里要造房子了,要买一些黄沙制作水泥柱子和水泥梁。购买黄沙要到几十公里外的瓶窑镇上去买。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夜,我和我爸、堂兄,还有一个邻居叔叔,我们四个人摇着一条3吨水泥船,傍晚吃过晚饭就出发了。我们的船经大运河摇至“鸭舌塞”时,下了一场大顺雨,幸好我们早有防备拿了蓑衣笠帽,但还是把我们拿去的冷饭和咸菜蒸毛豆给泡汤了。我们四个人轮流着一路摇,到次日凌晨终于到了瓶窑,便上岸叫了他们当地人用拖拉机拉出来的黄沙,船装满后我们又接着摇船回来。满船了应该是更加难摇,我们两个人一起摇速度快一点。等我们的船摇至“奉口陡门”时,由于水流过急,又是逆水行舟。我们四个人齐心协力,使出了浑身解数才终于过了这一关。一直摇啊摇,摇到傍晚时分我们的船才终于靠岸停到我们家的河埠头。然后再用粪桶把黄沙一担一担地挑上岸,挑完黄沙天已经膝黑了。运石料也是用同样方法通过水路到独山或獐山那边去运。可见那个时候要建造房子是多么的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要说到农村人建造房子的不容易,最不容易的要算是八十年代未到九十年代初大家建造二层楼时,往竹排搭建的河桥上抬水泥预制板了,还要用绳子把水泥预制板拉到上一层,这可是一个非常受累的活,我的同龄人小伙伴一定记忆犹新。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无论是建高房还低的房子也基本是机械化操作了。对于我们来说这些肩挑手扛的累活已经基本上成了历史。但是,那时候的许多风俗习惯承载着我们勤劳勇敢的传统文化。而且很多得以传承了下来。比如说举行一个“上梁”的仪式,在一根主梁上用红色布再用“铜钱”(现在用五角硬币)钉在主梁上。上梁之时放烟花炮竹,洒糖果、年糕等,有的地方上梁时在正大门旁放二根竹子,寓意为节节高。还有上梁时媳妇的娘家要赠上一部“梯子”,寓意步步高,赠上煤炉子寓意今后的日子红红火火。所有这些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p> <p>  余杭的民间风俗习惯还有很多。比如丧葬风俗、在我们的生活中已逐渐淡化了的劳动号子等等,在以后的篇幅中进行探讨。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新的风俗习惯不断融入我们的生活。许多民间风俗活动被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习惯所取代。比如小孩过生日就不象我们小时候了。现在小孩过生日至少会买个蛋糕庆祝一下,有的人过生日还会在饭店吃上几桌。</p><p> 社会的发展,外来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使得我们的风俗变得更为丰富多彩。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我们的风俗习惯更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 <p><b> 图文 / 部分来自网络</b></p><p><b> 搜集整理 / 阿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