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15集体备课

培瑜

<p>九江小学八里湖校区</p><p>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一</p><p><br></p> <p>一年级组集体备课</p><p>课题:对韵歌</p><p>教学目标:</p><p>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p><p>2.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p><p>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p><p>教学重难点: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实际生字。读准“风、虫”的字音。</p><p>教学主要流程:</p><p>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p><p>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p><p>1. 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p><p>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p><p>3.指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p><p>4.指导学生学习“对”字。</p><p>5.指导学习“云”“山”“虫”。</p><p>三、小结</p><p>古人特别聪明,根据物体的某一部分的特点,一点点写出了汉字,汉字多有趣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学到更多的汉字知识呢!</p><p>四、指导学习“雨”“风”“花”“鸟”。</p><p>理解词语</p><p>(1)出示最后一句,指生朗读。</p><p>(2)去掉“对”字,再指生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p><p>(3)理解“山清水秀”的意思。</p><p>(4)理解“桃红柳绿”。</p><p>教学金点子:</p><p>1.播放写字教学小视频,让孩子直观感受。</p><p>2.老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p><p>3.小老师发挥小老师的带头示范作用。</p><p>4.教学生字笔顺时,让孩子观察,先说顺序、再说位置,教师随机考查,让孩子先学会观察、会说,才会写。</p> <p>二年级组集体备课</p><p>课题:树之歌</p><p>教学目标:</p><p>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十个字,我来写“杨树树叶”等八个词语。</p><p>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p><p>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p><p>教学重难点:1.利用部件归类法认识木字旁的字。</p><p>2.通过观察笔画写好左右结构的字。</p><p>教学主要流程:</p><p>1.谈生活中见过什么树?</p><p>2.自由练读读准字音</p><p>3.出示课后第二题</p><p>4.说说这两行词语的特点</p><p>5.再读课文,随文识字</p><p>6.练习朗读课文前半部分</p><p>7.练习书写“杨 桐 枫松 柏”</p><p>观察 范写 描红 临写评议</p><p>教学金点子:</p><p> 通利用部件归类识字法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写好木字旁的字。</p><p>通过梧桐树叶像手掌仿写填空练习,让学生了解比喻句。</p> <p>三年级组集体备课</p><p>备课时间:9月15日</p><p>隶属单元:二单元</p><p>人文主题:金秋时节</p><p>阅读训练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p><p>表达训练要素:学习写日记。</p><p>课题:</p><p>古诗三首《赠刘景文》</p><p>教学目标:</p><p>1.认识“赠、刘”等8个生字,会写“赠、刘”等7个字。</p><p>2.有感情地朗读《赠刘景文》,背诵《赠刘景文》。</p><p>3.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p><p>教学主要流程:</p><p>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p><p>二、学习《赠刘景文》</p><p>1. 解诗题</p><p>2.把古诗读正确</p><p>3.再读古诗,理解诗意。</p><p>4.运用所学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完整地说说整首诗的意思。</p><p>5.熟读古诗,尝试背诵。</p><p>三、小结</p><p>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秋景,诗人一反常情,以“橙黄橘绿”写出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p><p>四、教学金点子:</p><p>1.借助注释,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插图等方式理解诗句意思。</p><p>2.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做到读有层次,读有目标。</p><p>3.引导学生在朗读时想象画面,初步体会诗中的情感,读出古诗的味道。</p> <p>四年级组集体备课</p><p>备课时间:9月15日</p><p>隶属单元:二单元</p><p>人文主题: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p><p>阅读训练要素: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p><p>表达训练要素: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p><p>课题范例:《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p><p>教学目标:</p><p>1.借助拼音,通过复现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识记“豌、按、僵、预、揭、啪、苔”等生字,写好笔画较多的生字“豌”。</p><p>2.阅读时能积极思考,针对课文局部和整体提出自己的问题。</p><p>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p><p>教学重难点:</p><p>1.识记、书写本课生字。</p><p>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p><p>3、抓住重点段落理解课文内容。</p><p>教学主要流程:</p><p>1.以多种方式识字识词</p><p>2.资料引入,了解作者</p><p>3.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寻找答案</p><p>4.再读课文,深入质疑,学会提问</p><p>5.放飞想象,延伸拓展</p><p>教学金点子:</p><p>1、结合课后习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分层次引导学生大胆提问,培养提问意识。</p><p>2、教学时,可以利用课后第二题提供的问题清单作示范。</p><p>3、学习提问策略的目的是帮助阅读理解,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借助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p><p>4、可以让每个小组从整理好的问题清单中,推荐几个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p> <p>五年级组集体备课</p><p>课题:将相和</p><p>教学目标:</p><p>1.认识“璧、臣”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强、划、削”的读音,会写“召、臣”等12个字,会写“无价之宝、召集”等15个词语。</p><p>2.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p><p>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完璧归赵”</p><p>“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p><p>4.结合具体事例说出对廉颇、蔺相如的印象。 </p><p>教学重难点: </p><p>1.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速度。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p><p>教学主要流程:</p><p>1.指导“连词成句地读”的方法。</p><p>2.实践方法,记录阅读时间,检测阅读效果。</p><p>3.交流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p><p>4.再读课文,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p><p>5.细读故事,体会人物形象。</p><p>教学金点子: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细细品读,把握人物的形象。</p> <p>六年级组集体备课</p><p>备课时间:9月15日</p><p>隶属单元:二单元</p><p>人文主题:走进革命岁月</p><p>阅读训练要素:学习点面结合描写场面</p><p>表达训练要素: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记一次活动</p><p>课题范例:狼牙山五壮士</p><p>教学目标:</p><p>1.学习16个生字词</p><p>2.通过有感情朗读,抓住人物动作、神态,体会五壮士的献身精神和忠于党和人民的品质,受到思想教育</p><p>3.学习点面结合方法</p><p>教学重难点:抓住动作、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精神和品质,学习点面结合的方法</p><p>教学黄金流程:</p><p>1.学习时代背景,走进抗日战争</p><p>2.研读痛击敌人,感悟英勇顽强(学习点面结合)</p><p>3.研读引上绝路,感悟毫不畏惧</p><p>4.研读顶峰歼敌,感悟宁死不屈(学习点面结合)</p><p>5.研读英勇跳崖,感悟舍生取义(学习点面结合)</p><p>教学金点子:</p><p>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背景资料,走近历史战争故事。</p><p>2.以概括小标题的方式理清文章的发展脉络</p><p>3.深人五战士“痛击敌人”这个部分,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以及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感受五战土的英勇、机智以及对敌人的痛恨,同时体会将群体与个体相结合(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描写的表达效果。</p><p>4.聚焦具体描写五壮士英雄壮举的句段,读</p><p>中感悟,体会他们的不屈精神和英雄气概。</p>

教学

备课

课文

生字

点面结合

学习

年级组

金点子

学生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