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9月15日,周二,早上无雨。今天的旅程是:从宝兴县的熊猫古镇翻越夹金山——红军爬过的雪山,到达小金县的懋功会师纪念碑</p> <p>351国道(头门——小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条普通国道,起点在浙江省临海市头门港(港口),途经浙江、江西、湖北、重庆、四川5省市,终点在四川省小金县(达维乡),呈东西走向,横贯中国东、中、西内陆腹地。</p><p>是宝兴到小金的唯一国道。</p> <p>七点集合,早餐后出发。</p> <p>来源:宝兴交警报道</p><p>1、G351线灵关段写字岩处泥石流,道路中断。宝兴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已在恩灵桥、灵关大桥处设置临时交通管制点,对过往车辆进行分流,绕行S210线或沿江路通行。道路抢修工作正在全力进行中;</p><p>2、G351线穆坪镇苟山村村委会下方500米处泥石流,道路中断;</p><p>3、G351线新华段泥石流,道路中断;</p><p>4、G351线锅巴岩段泥石流,道路中断;</p><p>5、G351线蜂桶寨乡原民治小学上方100米处泥石流,道路中断;</p><p>由于宝兴县至小金县只有一条道路(即G351线)可以通行,受到上述2、3、4、5及道路沿线其他次生地质灾害等影响,道路已完全中断。并加上雨水的持续,对道路、电力、通信等的抢修工作进度缓慢,今日内无法抢通。</p><p> 地图导航一直显示351国道宝兴到小金维修封闭,九段线,天涯,云之南讨论了好久,不走351就要绕好远的路,而且也不一定好走。最后决定,早点出发,边走边看,实在不行再绕道而行。</p> <p>国道速度慢,跑不快,但风景还不错。</p> <p>遇到老乡就问路,遇到对面来的车,就向司机打听路况,说前方可以走,就是路难行。领队说红军不怕远征难,我们也不怕路况差。</p> <p>九段线的开车技术相当棒。</p> <p>上午九点,到达一个藏寨,居然有毛主席居住过的房子,停车参观。</p> <p>地上铺着羊皮垫子。红军爬雪山之前做过一些准备工作,收集了一些羊皮褥子,辣椒,生姜。这个羊皮已经很硬了,而且铺在地上。</p> <p>毛主席住过的房间。只有一床很硬的羊皮褥子</p> <p>红军用过的发报机</p> <p>遇到一个穿民族服装的藏民,会说汉语,一起交流一下,他说他们寨子是因为修水库才搬迁过来的,房子是政府盖的,问他生活怎么样,他说:不太好,没得猪肉吃,九段线建议他不能全靠政府,要自己想办法挣钱改善生活。老人语意不祥的说了什么,天涯拿了一些零食给他,他很高兴,还留给我们联系电话。</p> <p>红军井。当年红军爬雪山,在这一路都留下了红色的印记。</p> <p>神木垒景区,今年以来一直没开放,很遗憾,没能游览。</p> <p>车盘山而上,山顶雾浓的化不开,在车里感觉到了冷。这段路倒是很好开。</p> <p>翻越雪山为什么难?一是雪山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二是红军饥饿、身体羸弱和御寒衣物缺乏等原因。</p> <p>雪山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自不必说,饥饿和寒冷也给红军带来严峻考验。一是红军经过长途行军和作战,体力消耗很大。二是红军将士大多数来自水乡泽国,对严寒和稀薄的空气很不适应,到了雪线以上严重缺氧,人人感到如秤砣压胸。杨得志曾回忆:“由于海拔高,气压低,空气稀薄,胸口像堵着团团棉絮,呼吸非常困难。……战士们说‘天冷我们倒不怕,可这地方怎么连气都喘不过来呀!’”三是缺乏御寒的装备。红军战士从南方一路转战而来,衣着单薄,在雪山上只好靠吃辣椒、生姜御寒,许多战士被冻伤甚至牺牲。据萧克回忆:“过金沙江后,开始翻大雪山。总司令部早就来电报,要我们带衣服、辣椒和酒。那时已是4月底了,天气很热。我们也不懂,有的部队把棉衣、毛衣都丢掉了。……走着走着,地上都是雪了,气温也骤然下降。”四是红军对雪山的地理知识了解不多。在翻越雪山时,有的战士不知沟壑深浅,不慎跌进深谷。有的战士爬雪山累了就坐下来休息,结果再也起不来了。</p> <p>我们坐在车里,讨论着红军当年的艰苦条件,就觉得什么困难也挡不住我们翻越夹金山。</p> <p>十点半到达夹金山山顶附近,这里有个红军吹喇叭的雕塑,停车休息。下车时大家把御寒衣服都穿上了。</p> <p> 任何民族都要有自己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这就是民族脊梁。他们历尽苦难,我们收获辉煌。</p><p> 挑战极限,不胜不休!</p> <p>八名队员加上多多,在这里合影,多多将成为爬雪山的狗狗,准备给他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p> <p>大家身体都很棒,我有点气喘,乘大家拍照,我去上厕所,多多立即跟着我后面,一直陪着我,多多太懂事了。</p> <p>海拔越来越高,路边石头上有红藻,会不会是当年红军的血染成?</p> <p>中央红军翻越的雪山主要有夹金山、梦笔山、达古山、亚克夏山、昌德山等5座;红二方面军翻越的有玉龙雪山,大、小雪山,海子山,马巴亚山,麦拉山,德格雀儿山等十几座雪山;红四方面军在历时1年多的长征中,翻越的海拔44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5座,其中梦笔山、夹金山都是两次经过。</p><p>1936年7月,当红2、6军团经过一个月的雪地行军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时,1万多人的队伍减员了2000多人。</p> <p>上午十一点,我们终于来到了夹金山纪念碑,由于浓雾,看不到周边的雪山和风景,只有云雾缭绕。</p> <p>遇到了泸定桥借用多多拍照的一帮驴友,大家开心喝茶,一道合影。休息室内充满欢乐!</p> <p>一起合影,夹金山见证了我们跟随红军足迹,八人一犬爬雪山过程,我们为自己感到骄傲。</p> <p>从夹金山下去,路非常难走,单边放行,好在我们先走,不用在高海拔的山顶呆很久。</p> <p>我们是幸运的,这条路昨天才修通。</p> <p>我在想,当年红军为什么要冒着那么大的牺牲要爬雪山过草地呢,你看看地图,也许能够了知。大渡河西岸都是高山,终年积雪且少有人烟。红军从西岸北上虽无敌人阻扰, 但自然条件恶劣,大部队通行估计是行不通的。 这点可以从红军渡过大渡河进入东岸后过大雪山,夹金山等山脉的艰险可以推知。 因为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从东岸走尚且如此, 如果从西岸走估计就全毁了。 不走当然也是不行的, 国民党军一直在南面追赶。</p> <p>长征风雨万里险,我们坐在车里尚觉得困难,何况红军当年缺衣少吃。</p> <p> 翻越雪山途中,广大红军指战员怀着必胜的坚定信念,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同心同德,团结互助,战胜风雪严寒和高山缺氧等重重艰难险阻,征服了一座座大雪山,在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p><p> 我们今天重走长征路,也锻炼了我们的意志,旅程中发挥团结互助的精神,不弃不离,相伴前行。</p> <p>一号车底盘下咣当咣当响,我们以为是底盘被刮掉了,心疼坏了。下车看一下,是大石头卡在车底下,队员们下车,九段线和云之南搬石头垫在车轮下,有人瞭望后面的车,余大哥拿个铁管猛捣车下大石头,用力过猛,心脏狂跳,差点高反。</p> <p>两车相遇,错不了车,天涯下车拿走路障,车贴着山体而过,二号车用手台喊:一号车不能往右边开了,停下!让大卡车车先开。</p> <p>一路往下,海拔越来越低了,也觉得热了,外套一件件脱去,最后车里开冷气了。真是一山四季。</p> <p>蓝天如洗,白云如练。格桑花开的格外艳丽。</p> <p>中午一点到达维镇,小镇就是一个山城,找饭店吃饭。</p> <p>云之南点菜,主驾休息,天涯和当地人聊天,打听路况。看看后边的旅程如何走。打听得知,去懋功的路是通的,但要等,估计要下午五点才能通车,计算时间路程,七点之前应该能到小金县的懋功会师纪念碑。</p> <p>天涯的沟通能力非常强,老乡对天涯映像很好,非要带我们去看看红军在达维镇毛主席当年讲话的台子和住的地方。</p> <p>老乡说,今年的雨水大,达维会师纪念碑和红军会师桥都被冲毁。还说政府很快要重新修建。</p> <p>我,余哥还有多多陪着天涯一起。老乡热情的摘果子给我们吃。天涯说要付钱,老乡说:要不得,我们没有那么复杂。</p> <p>山上,藏民的寨子里种满了李子,苹果,核桃,硕果累累。</p> <p>多多找到了一个狗朋友,临走时还和它打招呼呢,依依不舍。</p> <p>当年毛主席讲话的台子在一个果园里,红军写的标语已经被刷白了,依稀有些字迹。毛主席曾住的寺庙,来不及去看了,问老乡,你平时还念嗡玛尼贝美吽吗,他说,不念了,现在共产党才是最好的依靠。我惊奇的看着他,一个喝了酒之后的藏族老乡能说出这样的话。</p> <p>藏民房子墙上都装修这样的吉祥图案,我们要赶路,和老乡告别,驱车继续前行。</p> <p>由于下午五点才能通车,顺路选择一个土司官寨看看。</p> <p>阳光非常强烈。</p> <p>多多说:你下来!</p><p>多多一直把我们八个当羊看,只要有人离开的远点,他就会叫个不停。牧羊犬伤不起的</p> <p>九段线和老人聊天,老人说,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日子很好过,共产党了不起!</p> <p>这个寨子地震时除了碉楼和经楼,被震毁了,是浙江帮助重建的。</p> <p>这个建筑不知是干什么的,我进去看看,多多立刻陪着我去。</p> <p>里面空空荡荡,好像是议会厅。</p> <p>前方道路正在抢修,等待放行下山,涛哥吹起萨克斯,四人打牌,两人替补。三个小时很快过去。旁晚,天气有点凉了,又把衣服穿上,千万不能感冒。</p> <p>七点通车放行,一刻钟后到达小金县的懋功会师纪念碑。</p> <p>广场上的景象出乎我意料,音乐声悠扬,藏民们围着纪念碑跳锅庄舞。我们穿过跳舞的人群,来到纪念碑前合影。</p> <p>长征中,红军三大主力共有四次会师。</p><p>1935年6月,一方面军翻过雪山(夹金山)后,和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p><p>懋功会师后,一、四方面军共同北上,但在半路,张国焘分裂红军,率领四方面军(并裹胁一方面军一部)擅自南下,另立中央。党中央率一方面军单独北上,于1935年10月19日在陕西吴起和陕北红军会师。</p><p>张国焘率四方面军南下后,屡屡受挫。此时,贺龙、任弼时率领的二方面军长征至四川,1936年6月,二、四两方面军在甘孜会师。</p><p>甘孜会师后,二、四两支方面军共同北上,进入甘肃,一方面军也出兵接应,最后在1936年10月,三大红军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这次会师也被称之为“大会师”或者“总会师”,是长征结束的标志。</p> <p>红军和中国历史上历次农民起义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他在摧毁旧世界之前,已经在着手建立一个更好的新世界了。红军战士们为了这个近在眼前,甚至已经实实在在存在于自己身边的新世界,当然有足够理由舍生忘死地去战斗。</p> <p>夜晚住宿在小金县繁华区域,星月宾馆。举杯共庆懋功会师的胜利,也庆祝我们平安到达目的地。</p> <p>深夜,我在写游记,红军为什么能克服常人不能忍受的艰难困苦,最后取得胜利?</p><p>当所有人被囚在无尽长夜中,既困且饿,都将死。</p><p>红军将饿死,有人把自己的口粮递给红军:让我的后代吃饱,不再遭受如此险恶。</p><p>于是红军多活了一天。</p><p>红军手无寸铁,有人把自己的骨头拆下:那些畜生吃尽了我的血肉,把我的骨磨成矛,替我复仇。</p><p>于是红军有了武器。</p><p>红军无法视物,有人点燃了自己:我愿为你驱散黑暗,只要你能终结这黑夜。</p><p>于是红军有了光。</p><p>所有人拢过来,围着红军大喊:我们有的都给你,只要你能终结这黑夜,只要你能终结这黑夜。</p><p>于是,红军活了下来。</p><p>等到黑夜被终结时,无数人早已死去。可毕竟,天亮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