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第三极”——雪域高原行-西藏游记1)

农家小院

<h3> 为期12天的西藏之行就要结束了,下了火车,坐在返回家乡的汽车上,望着绿油油的田野,回想雪域高原独特的风光和文化,仍感觉回味无穷。<br></h3> <h3>从徐州返回滕州,有一种踏实的感觉。“踏实”是真实的,脚踏大地,不再有高原上飘飘欲仙,像踩海绵、弹簧床的感觉。</h3> <h3> <br>一、车厢要加氧,还换了火车头<br>  选择”双卧12日西藏行”一是为了欣赏沿途风光,再就是为了应对“高反(高原反应)”。何为高原反应?因为没有亲身体会过,对此不知深浅,这也是亲朋劝阻别去西藏的主要原因(严格说,在云南的玉龙雪山,体验过高反,但,那次毕竟时间比较短,也就是几个小时就下山了,行走时有点心慌,气短,但只要不跑步快走,不做剧烈运动,感觉还是不太明显的,毕竟,在玉龙雪山的雪峰下面,也就是四千米左右)。<br> </h3> <h3> 然而,对雪域高原向往已久,而且一直有“一生最起码去一次西藏”的想法,虽然目前仍有新冠病毒疫情,私下感觉,只要做好防护,而且身体素质尚好,心想,西藏之行应该没有多大问题的。</h3> <h3> 记得火车行驶到河南郑州附近,就可看到黄土高原的景象,不时有窑洞映入眼帘。列车驶离西安不久,在“泾渭分明”之后,就沿着渭河谷地前行,渭河忽左忽右,相伴很远。车行至甘肃兰州,得知距离拉萨还有一半路程,这才知这次旅途真的够远的(整个行程近4000公里,在火车上40个小时,两天一夜)。</h3> <h3>记得是甘肃段的黄河,也是这么黄,河不宽,水量也不大</h3> <h3> 行至青海西宁,列车调换成加氧车厢,到青海格尔木车站,又调换了能在高原上行驶的内燃机火车头,据说是加拿大生产的(一说是美国生产的),这时,列车已经正式行驶在了青藏高原上。</h3> <h3>列车上的早餐,还是挺丰富的。午餐也不错。也就是兰州前可以吃饱,到了高原上,吃饱会找麻烦的,而且,因气压低,人也不会感觉饿。</h3> <h3>青海湖</h3> <h3>美景多的是。真可说,随手一拍,就可做从前的电脑桌面。</h3> <h3>雅鲁藏布江旁的一条小水渠。(若感兴趣,我抽空再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