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9月15日上午8:30,长滨小学语文组第二周教研活动在会议室如期举行。活动围绕怎样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一年级老师向二年级老师请教如何提升学生习惯培养问题,二年级老师总结经验,倾囊相授。</p><p> 黎培琪老师主持活动,王先云校长全程参与。王校认真聆听了每一位老师的发言,并即时做了具体点评,让老师们茅塞顿开!</p> 二(1)班<br><b><font color="#ed2308">问题1:如何管好班级卫生</font></b><br><b>妙招:</b><br>1. 制定班级卫生要求:不带零食进校园;垃圾不落地;自己负责课桌椅及周边个人卫生区的卫生;下课将垃圾丢进走廊垃圾桶;争取做到每天零垃圾。<br>2. 下课安排专人检查:制定或推选小班干,指导其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方法;下课时间按标准检查同学卫生情况;做的不好的提醒改正;老师或班干对卫生情况进行反馈(表扬好的;提醒不好的)<div><br>二(2)班<br><font color="#ed2308"><b>问题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b></font><br><b>妙招:</b><br>1. 提出要求,让学生明白读书的要求:身坐正,书放平,手指字,认真读(一年级);身坐正,书立起,书本稍稍往外斜(二年级)<br>2. 检查落实:每次读书前,先说口令,然后对照口令落实,老师检查同学落实情况。<br>3. 评价反馈:老师及时鼓励读书习惯落实好的同学,提醒做得不好的同学。<br><font color="#ed2308"><b>问题2: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握笔姿势</b></font><br><b>妙招:</b><br>1. 提出要求,让学生明白写字的姿势要求:一指二指捏着 ,三指四指托着,小指后面藏着, 笔尖向前斜着 ,笔杆向后躺着。<br>2. 检查落实。<br>3. 评价反馈。<br><font color="#ed2308"><b>问题3:如何抓好低年级学生的作业</b></font><br><b>妙招:</b><br>1. 抓作业的干净率。要求学生要爱惜作业本,不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作业本不卷角,没有破损。<br>2. 抓作业的规范率。要求学生按照学校统一要求,规范书写作业。<br>3. 抓作业的端正率。要求学生书写规范、工整,没有达标的同学要让其重写。<br>4. 抓作业的正确率。要求学生作业正确率高,错误的要及时订正,老师要及时安排作业正确率不高的同学面批,强化个别辅导,不让问题或错误过夜,做到“日日清”。</div> 二(3)班<br><font color="#ed2308"><b>问题1:如何培养学生课堂倾听能力</b></font><br><b>妙招:</b><br>1. 明确要求:老师讲,专心听;同学讲,认真听。<br>2. 做好示范,学生发言,老师要认真听。<br>3. 检查落实:比如有同学在发言的时候,老师先提示口令:同学讲——认真听—— 然后观察其他学生倾听情况。<br>4. 反馈评价:等发言同学发言完毕,可以表扬倾听认真的同学;也可以提问某个同学,重复发言同学的发言或对发言同学进行评价。<br>5. 教师要上好课,让课堂语言贴近儿童特点,语速快慢有变化,语调抑扬顿挫有变化;评价语言富有激励性;课堂能设计激趣点。 二(4)班<br><font color="#ed2308"><b>问题1:如何让教室课桌椅摆放整齐</b></font><br><b>妙招:</b><br>做法1:提出要求:课桌椅横平竖直;人离开座位椅子轻轻推到课桌下面。<br>做法2:指导落实:每一组按照瓷砖线的位置摆放,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组、自己的课桌对齐的线。<br>做法3:加强检查:安排小班干对课桌椅对齐情况进行检查,没有对齐的要提醒对齐。<br>做法4:评价反馈:老师运用表扬和提醒的方法对学生课桌椅摆放进行评价反馈。<br><font color="#ed2308"><b>问题2:如何做好课前检查</b></font><br><b>妙招:</b><br>做法1:提出要求,让学生明确要求:把课桌椅摆放整齐;安静坐好等候老师;摆好学习用品。<br>做法2:老师检查:老师进教室候课,给学生自我检查的时间。<br>做法3:评价反馈:正面表扬,给没有做好的同学以一定的时间改好。 二(5)班<br><font color="#ed2308"><b>问题1:如何利用好午间练字时间</b></font><br><b>妙招:</b><br>做法1:要有明确的写字要求,比如安静、坐好、握笔姿势正确。<br>做法2:要求明确的写字内容,语文老师(或数学老师)要规定每天写字的内容。<br>做法3:要求必要的指导。<br>做法4:要专时专用。 王先云校长在此基础上对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提供更多妙招。 <font color="#ed2308"><b>问题1:如何快速记住学生姓名</b></font><br>做法1:利用座位图记忆(最好座位图由家委会统一制作)<br>做法2:利用学生特点记忆。<br>做法3:每天制定记忆姓名目标,分散记忆和集中记忆相结合。<br><font color="#ed2308"><b>问题2:如何加强常规训练</b></font><br>做法1:明确要求,知内容,知要求<br>做法2:做好示范,知操作,知标准。<br>做法3:科学训练,如竞赛训练法、口令训练法、表扬激励法等。<br>做法4:坚持训练,抓反复,反复抓。<br><font color="#ed2308"><b>问题3:如何训练学生口头表达</b></font><br>做法1:提出要求,让学生养成正确、有序、说完整话的好习惯。<br>做法2:回答问题时音量适中,不喊叫,又能让全班同学听见。<br>做法3:同学讨论时音量宜小不宜大,不能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 <br><font color="#ed2308"><b>问题4:如何培养学生喜欢阅读,爱护书本的习惯</b></font><br>做法1:一年级起始阶段,每天让家长抽出十五到二十分钟时间,和孩子一起看书,并为孩子大声读故事或者与孩子一起讲故事(听父母读书)。<br>做法2 : 当学生识字量达到一定数量时,可以让学生读书给父母听,直至可以复述故事给父母听。<br>做法3:教育学生爱护书本,不在书本上乱画,不折角,不撕角,不乱放的习惯也很重要。 <font color="#ed2308"><b>问题5: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习惯</b></font><br>做法1:要求要具体。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概念理解不够,也把握不好尺度。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习惯要求不能太空洞,太笼统,要细,要实,要学生一听就懂,知道做法,操作性强。有时学生上课开小差了,做小动作了,随便讲话等,教师一说儿歌前半句,学生马上接着说后半句,既是复习了上课听讲常规,又有效地提醒、督促了不守纪律的孩子。 <br>做法2:落实要严。提出了一些细小的要求,如果不进行扎实有效的监督和训练,等于是空话一句。而且要求要严格,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就要求学生上学见到老师都要打招呼。如果有人不打招呼,绝不姑息,找出原因,非得请他打过招呼才罢休。再如,为了强化学生的排队纪律,要求学生做到“快、静、齐”,刚开始排队时,从一数到十,告诉学生这就是排队的时间,必须在这段时间里排到指定的位置,不能拖拖拉拉,而且不说话、不推人、拉人,立正站、队排直。如果有一位学生没做到,就重排,不管重排几次直到符合要求为止。虽然刚开始时花时多,但这样几次三番强化教育,行为要求已深入学生心田,并化为自觉行为,良好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效率也就提高了。<br>做法3:评价要精准。每个人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做的事会得到人们怎样的评价,一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要明明白白的告诉同学哪里好,哪里不好。 <br>做法4:示范要多。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但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有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而教育学生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示范。示范的形式也很多:可以是教师自身的示范,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可以是身边学生的示范,就是树立身边的榜样,如有的学生读书姿势正确,眼睛看好书本,声音响亮,老师可以请这些学生当小老师,当众读,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此次语文教研重在提升教师的教学工作常规,以上常规经验总结为长滨小学全体老师提供了宝贵资料,值得老师们时时自鉴。 策划:教务处<div>编辑:王婷婷</div><div>审核:邓之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