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上门,一个都不能少

哇撒。

<h5>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送教上门,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重度残疾孩子的一道桥梁。通过送教,我们能观察到弱势群体的生活、学习状况,更能感受到这些弱势群体家庭对温暖的渴望。送教,让这些重度孩子不在学校却能享受到学校的教育,使他(她)和他(她)的家庭感到没有处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h5> <h5>2020年9月15日,依照宝山乡中心校校长陈学林工作要求,宝山乡高寒完小校长林雷、六年级、五年级全体任课教师及新任教师分别到高寒村二组、四组送教上门。</h5> <h5>爱是无声的语言”。只要有爱,我们这些残疾孩子才能沐浴到阳光;<br>教育的过程就是爱的过程,送教的残疾孩子,相对比在校的智障生要难教得多,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一个知识点、一个康复动作可能要教几十遍,甚至还不一定教得会,我们不能急躁,要“文火慢炖”。<br></h5> <h5>(五年级)马丽粉</h5> <h5>(六年级)邱林美</h5> <h5>送教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可能一个学生终身都需要我们教师去送教,哪怕他的年龄过了义务教育阶段,因为时间久了,家长离不开我们,学生离不开我们,我们的良心会让我们的“送教”无法停止。学生在教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孩子看到教师到来时的激动、兴奋,萦绕我们的脑海,孩子潜在的一脸茫然,纠结于我们心胸。孩子无法选择出生,但我们却有为他们选择教育方式的责任。</h5>

送教

我们

孩子

教师

残疾

上门

教育

五年级

六年级

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