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兵团调解员--化解矛盾展风采

徐文吉

<p>人民路社区利用党建红,引领综治蓝,带动军人绿,积极发挥党建工作引领作用,借助社区综网中心平台,扛好“枫桥经验”旗帜,结合退役军人智囊团、和事佬e站等多种服务载体,打造了一批“全、实、活”的红色兵团调解员队伍。他们用信念和智慧奋斗在促进和谐的第一线,用热血和汗水奔波在维护稳定的第一线,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在小区迈出了坚实的步伐。</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招贤纳士 ——有“人”</b></p> 红色兵团调解员成员分别都是来自辖区各行各业领域的爱心人士,有人大代表、律师、退休老党员、民警、退役军人、居民骨干等20余名,他们自愿当好社区“调解员”和“灭火员”,发挥着他们人头熟、地头熟的熟人管理优势,融合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各类社会矛盾调解纠纷。 <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建立机制——有“序”</b></p> 为保证调解工作有序、平稳运行,社区围绕日常运行、接待受理、反馈培训等内容,制定了“六步调解法”。 第一步:听。“听”,是消积解怨的减压器。认真听取当事人的诉说,急之所急、想之所想,是沟通思想,建立感情的最佳时机。在听的过程中,要进重“听重点、听关键、听真假”, 找到引发矛盾纠纷的关键环节,为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第二步:看。“看”, 是掌握证据的接收器。对当事人提供的所有涉案文字材料认真查看,反复推敲,做到“看证据、看事实”, 确保证据的真实性。 第三步:问。“问”, 是解疑释惑的疏通器。问清当事人纠纷发生的时间、地点、题结果,“了解详情、找出疑点”避免调解有失公正。 第四步:调。“调”是化解矛盾的助推器。引导双方当事人存有争议的焦点问题上均有作出合情合理的让步,促成调解。把握“调节、调解”尺度,避免再次引发纠纷。 第五步:定。“定”是达成和解的稳定器。当设法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当场敲定调解结果,明确约定事项, 促使调解成功,自觉履行。 第六步:访。1是了解调解协议履行情况。为调解协议的顺利履行扫清障碍。2是了解有无新的纠纷苗头,以巩固矛盾纠纷的调处结果。 <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金牌调解——有“心”</b></p> 红色兵团调解员们,耐心聆听矛盾双方的诉求,找到、找准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和化解矛盾的突破口,从而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维护社区和谐安全。 <p><b>杨贤舟 争做优秀调解员</b></p> <p>杨贤舟 现任人民路社区退役军人党总支书记,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他以保障人民安居和维护社区稳定和谐为己任,积极探索居民调解方法。尤其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他积极化解小区矛盾纠纷。他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聪明才智,为维护小区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被甘亭街道人民路社区评为“小区先进调解员”。</p> <p><b>高林 这是我的职责</b></p> <p>社区退役军人高林同志,是一名古道热肠的志愿者。他充分发挥退役军人模范作用,一身正气,敢于对不文明的行为说“不”。多年来他积极参加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始终把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调解工作中。同时,他做违建拆除,创文知识进小区,倡导文明出行,推心置腹板凳会,谈认识,提举措,化方案,他用热心和宽容,架起了社区与居民心灵相通的连心桥,筑起了维护社区稳定的牢固防线。</p> <p><b>蔡雷从“亲和”到“劝和”</b></p> <p>蔡雷同志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和一名退役军人,长期以来他以其火热的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全心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在近期开展的千名党员进小区活动中,他积极成立小区业委会,走访入户、创文宣传等工作,为小区的稳定和谐安宁做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小区群众的“贴心人”。</p><p><br></p> 退役不褪色,续写新风采。他们虽已退役,依然保持着军人雷厉风行,吃苦耐劳,牺牲奉献,敢于担当的优秀本色,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线,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干出了别样的精彩。

社区

调解员

调解

小区

退役军人

化解矛盾

纠纷

和谐

维护

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