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 疫情过后,九月份,我们终于开始了2020年的第一次远游。</h3><div> 看完了百牛渡江、仰望过剑门雄关、走了遍古蜀栈道后,我们来到了茅台。</div><div> 车未至、人已醉。还在仁怀县城,浓郁的酒香就扑鼻而来。到了茅台镇,感觉人已浸泡在了酒缸中。沐浴着茅台镇的晚霞,眺望不远处的茅台酒厂,我这不会喝酒、也不懂酒的人,还是有一种莫名的自豪——我也来到了国酒的故乡。<br></div> <div> 第二天,我们来到中国茅台酒文化城,在这里,终于对中国白酒和酒文化有了个初步的了解。</div><div> 相传,在中国有六个酒的发明人,其中也包括人类的近亲——猿猴。<br></div> 迄今,我们已在考古中发现了古代留存下来的美酒。有没有人喝过,无法证实,但从闻到的味道中,可以肯定绝对是酒。<br> <div> 那么,你知道茅台酒是怎么造出来的吗?<br></div><div> <br></div> 其实把造茅台酒的方法告诉你,你也造不出茅台酒来。因为,除了方法,还需要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br> 自从有了酒这种东西,人们的生活就多了许多乐趣,历史上也有了许多故事。所谓的“酒文化”也就由此产生,并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充实、完善。<br> 首先是各地酿出的美酒各不相同,需要进行分类。于是人们便将酒分成了以下类型: 饮酒高人还不满意这种比较简单的分类,于是根据酒的香味、口感等,又将酒按香型分为以下种类<br> <div> 还有人将酒这样分类:</div><div> 蒸馏酒:茅台酒、望驿台酒、汾酒、泸州老窑特曲、既醉酒、战酱酒</div> 酿造酒:绍兴加饭酒、青岛啤酒、长城干白葡萄酒<br><div> 配制酒:竹叶青酒、五加皮酒、北京虎骨酒</div><div> 也有人这样分类:<br></div><div> 按照原料分类</div><div> 按照使用酒曲分类</div><div> 按照发酵方法分类</div><div> 按照香型分类</div><div> 有些好心人怕喝酒的人分不清自己喝的酒属于什么类型,于是将一些名气较大的酒“对号入座”,列出了个清单:</div><div> 酱香型:贵州茅台、四川郎酒<br> 清香型:山西杏花村汾酒<br> 浓香型:单粮浓香型:泸州老窖<br> 多粮浓香型:五粮液<br> 复合浓香型:剑南春<br> 江淮淡雅浓香型:洋河梦之蓝 舍得酒、水井坊<br> 凤香型:陕西西凤酒<br> 药香型/董香型:贵州董酒<br> 米香型/蜜香型:桂林三花酒<br> 芝麻香型:山东景芝<br> 豉香型:广东佛山玉冰烧酒<br> 兼香型:湖北白云边、四川郎酒(兼有浓香型、酱香型)<br> 老白干香型:衡水老白干<br> 馥郁香型:酒鬼酒(兼有浓香型、清香型、酱香型)<br> 特香型:江西四特酒</div><div> 有好酒者,可以参考上面这个清单,合理选择自己想喝的酒。</div><div> 上面说的只是酒文化中最基本的内容。其实,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其丰富的内涵远非一个人、一篇文章能说得清楚的。</div><div> 酒文化的核心便是“酒民文化”。人的酒行为更为普遍,酒与人的命运更为密切,酒广泛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贴近“生活”的酒文化得到了空前的丰富和发展。如生日宴、婚庆宴、丧宴等等以及相关的酒俗、酒礼,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br> <br></div> <div> 中国的白酒文化实则是一种社会文化。人们打交道,无论在怎样的场合,真正的饮酒,即便是形态层面的饮酒,需要表达的也多是精神层面的内容——客从远方来,无酒不足以表达深情厚意;良辰佳节,无酒不足以显示欢快惬意;丧葬忌日,无酒不足以致其哀伤肠断;蹉跎困顿,无酒不足以消除寂寥忧伤;春风得意,无酒不足以抒发豪情壮志。</div><div> 喝酒——人生一大乐趣!愿嗜酒之人经常小酌一口,活血化瘀、排解烦恼。也劝烂酒之人少喝几口,防止酒精中毒、伤身害己。</div><div> 一个不会喝酒的人,参观了茅台酒文化城后,啰啰嗦嗦弄了这么一大篇,是不是有点滑稽、可笑?</div><div>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br></div>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