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是大理古生村一年一度的传统本主节。应利成兄弟邀请,一大早驱车来到古生村。此时的古生村已是车水马龙,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门前点起了一对大红香,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p><p> 本主节是大理地区白族特有的宗教节日。本主即“本境福主”,是一个村或几个村的保护神。大理白族信奉的本主名目繁杂,有传说中的神,也有历代统治者,还有忠臣、孝子、烈女等少量的自然神。本主节这天,不论男女老幼都要去祭拜本主,期望得到护佑。</p><p> “本主祟拜”,在白族地区极为普遍,几乎每个白族村寨都供奉本主。 本主节无统一的节期,主要以所供奉“本主”的诞辰、忌日或其它纪念性日期为祭会日期。由于大理地区本主众多,故本主节也名目繁杂,日期不一。</p><p> 大理地区每个白族村几乎都建有本主庙,庙内供奉着木雕或泥塑的本主像,每逢本主的诞辰,即为祭祀的节日。本主节有一套基本固定的程序,即请神、迎神、祭神、娱神,最后本主回归本主庙。整个过程锣鼓喧天,伴之悦耳动听的洞经音乐和各种民间歌舞表演,形成了白族地区特有的本主文化。</p><p> 大理地区最著名的本主节,要数苍山斜阳峰下的本主庙~将军洞,这里香火最为旺盛。将军洞本主庙,供奉的是唐天宝战争中阵亡的唐将李宓,是曾经率领10万大军攻打过大理两次的敌人,李宓给大理带来的是可怕的人间悲剧,可大理人回报他的却是千年宽厚笑容和千年不灭的香火。大理人如此开放、豁达、包容天下的胸襟足以让世人惊叹。</p><p> 本主在白族人民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主节期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大宴宾客,少则三五桌,多则十几桌。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村内张灯结彩,耍龙,耍狮,唢呐高奏,锣鼓齐鸣,如同过年一般,好不热闹。</p><p> 本人先后参加过大理地区数十个村庄的本主节。古生村是最为热闹,最有特点,活动规模最大的白族村庄之一。</p> <p>古生村本主庙供奉的本主老爷为托塔李天王~李靖。</p> <p>上午十一时,本主祭祀活动在优美动听的洞经音乐声中拉开序幕</p> <p>迎接本主队伍出发</p> <p>耍起龙、舞起狮,敲起锣来打起鼓,一路向西接本主</p> <p>接本主归来</p> <p>虔诚的村民</p> <p>迎接本主队伍里的阿鹏金花</p> <p>村中心广场、大青树旁、古戏台前到处人山人海,载歌载舞</p> <p>龙王庙前人头攒动,家家户户来此摆放贡品,念经、烧纸祈福。由于古生村村民世代以打鱼为生,故在本主节这天村民都会来到龙王庙祭祀龙王并放生,祈求风平浪静,平安顺利</p> <p>以下两幅图片取自苍洱彝人</p> <p>坐落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古生村,我先后十数次到过这里。这里不仅民风淳朴,街巷整洁,绿树成荫,溪水环绕。古桥、古树、古庙、古戏台历史久远,古色古香,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历史文脉、白族特色和乡土气息,一派千年古村风貌。且每次来都给人留下亲切、自然的感觉。青瓦白墙的民居,善良温和的村民,沐浴阳春的乡村邻里,还有美得如痴如醉的洱海湖光山色。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你能享受到难得的清静和安然。让你每次离开后都有还想再来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远近闻名的凤鸣石拱桥跨越村北的鸡鸣江(苍山阳溪)两岸。是清朝和民国时期该村贯通南北的交通要道。200多年的历史,承载着不朽的灿烂文明和历史积淀。凤鸣挢外形壮观,气势磅礴,如同一道靓丽的彩虹飞架南北,连通古往今来多少趣事。漫步桥上,古时繁荣景象如历亲身,仿佛时光倒流,情景再现,让人浮想联翩</p> <p>习近平总书记到访过的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标准的“三坊一照壁”白族民居,古朴典雅,雕梁画栋</p> <p>何利成兄弟开的古生村唯一客栈~聆海家园客栈。客栈小院子香梨缀满技头,客人们在小院子梨树下闲适的品茶。院外是一条六七米宽的洱海生态廊道,再往外就是碧水清波的洱海。远处一块大青石上醒目的携刻着“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九个大字。</p><p> 本主节这天,利成兄弟家宾客盈门,中午摆了四桌,下午摆了十多桌,足见利成兄弟的为人</p> <p>一边是自然古朴的村庄,一边是碧波荡漾的洱海。洱海生态廊道将延岸村庄连接在一起,使各具特色的白族传统村落成为围绕洱海的一串珍珠。延着生态廊道或骑行或步行,一幅美丽乡愁画卷徐徐展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