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村手读《论语·学而篇第一》

三樂居🕊孟樸

<p>(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赞》,释文:</p><p>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p> <p>朱熹说:“理会得《论语》,便是孔子。”</p><p><br></p><p>理解体会得到《论语》,自己便是孔子了!</p><p>即学通《论语》,自己就也成为圣人了,与孔子一样了。朱熹理会得《论语》,便是孔子第二,流芳千古!</p> <p>共16章493字</p> <p>【原文】</p><p>1.1子曰①:“学而时习之②,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④?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乎⑥?”</p><p><br></p><p>【注释】</p><p>①子:中国古代对有学问、有地位的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p><p>②习:“习”字的本意是鸟儿练习飞翔,在这里是温习和练习的意思。</p><p>③说(yuè) :同“悦”, 高兴、愉快的意思。</p><p>④乐(lè):快乐。</p><p>⑤愠(yùn) :怒,怨恨,不满。</p><p>⑥君子:《论语》 中的“君子”指道德修养高的人,即“有德者”;有时又指“有位者",即职位高的人。这里指“有德者”。</p><p><br></p><p>【翻译】</p><p>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p> <p>《论语》原【第01学而篇第01句】</p><p>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p><p>【杨伯峻译文】孔子说:“经常学习,不也喜悦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快乐吗?得不到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p><p>【钱穆译文】先生说:“学能时时反复习之,我心不很觉欣畅吗?有许多朋友从远而来,我心不更感快乐吗?别人不知道我,我心不存些微怫郁不欢之意,不真是一位修养有成德的君子吗?”</p><p>【李泽厚译文】孔子说:“学习而经常实践,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是很快乐吗?没有人了解自己,并不烦恼怨怒,这不才是君子吗?”</p><p>【注】三大家基本情况:杨伯峻——代表老式的考据,更多文言文解释的传统视角;钱穆——代表台湾最高水平,更多历史学家和宋明理学的视角;李泽厚——代表大陆最高水平,更多哲学家和五四西学的视角。</p><p><br></p><p>【游梦僧直译】孔子说:“效法先贤之行、觉悟圣人之道,而时时刻刻、因时制宜地践行圣人之道,不也是喜悦的吗?有人如群鸟之从凤一样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共同践行圣人之道),不也是快乐的吗?人(从)没有智慧而转成没有郁结,不就成为君子了吗?”</p><p>【游梦僧意译】孔子说:“效法先贤之行、觉悟圣人之道,而时时刻刻、因时制宜践行圣人之道,知行合一,行道合宜,不也是喜悦的吗?行圣人之道,而德化众人,有人如群鸟之从凤一样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共同践行圣人之道,如此‘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不也是快乐的吗?通过践行圣人之道,使自己及他人从没有智慧转成没有郁结,不就成为君子了吗?”</p> <p>【详解】《论语》,中文第一书,记录千年一圣孔子语录的奇书。第一篇篇名“学而”,正如本僧在《前言》中说过:《论语》的20篇篇名,除了起到“页码”的功用之外,别无它用。每一篇内的章句是毫无关联的,取的篇名就是本篇忽略“子曰”后的前两个字而或三个字而已。</p><p>所以,篇名是何意,无须深究,因为毫无意义。有学者煞有介事地探讨一番,本僧不发表意见,毕竟探索精神可嘉,总比那些不读《论语》而又爱贬损孔子的人强。</p><p><br></p><p>讲完篇名,下面讲解半部就能治天下的中文第一书的首句孔子的话,天字第一号。</p><p>“学而”一句,作为中文第一书、千古雄文的首句,千百年来,因读此句而喷出的口水之多,足以冲平七大洲,溢满五大洋。但真解其意旨的,千古以来鲜有其人!</p><p>真的如上所解的那般肤浅陋薄吗?答案是否定的。只能慨叹:众儒对孔子的误解,对《论语》的第一句话就开始了。</p><p><br></p><p>本僧在被高人打通任督二脉之前,也不识“庐山真面目”。此高人就是缠师(缠中说禅),一个不被正统学界所认知的高人,缠师解《论语》精彩无比,可惜天妒英才,其人英年早逝,《论语》也未解至十分有一,即撒手人寰了。</p><p>其人之消逝,可谓国学之殇也!更多的人虽喜缠师,但却沉迷于其炒股教程而视其所解之《论语》不见,可惜!</p><p>缠师对本僧解《论语》有三大影响:一者,引入门,第一次完整地看完了《论语》512言,同时认识到“千年孔子万年误”;再者,指方向,为本僧解《论语》指明了方向——先重排后解读;三者,传精神,教给本僧认真细致的求解精神,简单的一词一字,也不可轻易放过。</p><p>话题扯远了,言归正传。</p><p>正如缠师所说的:“这三句话只是一句话,这是一个整体,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概括。浩如烟海的儒家经典,不过是这三句话的一个推演。明白了这三句话,整部《论语》就豁然了。”</p><p>读之第一印象,咱看到的是“说”是“乐”是“不愠”,这是圣人的为人之道、处世之道——温和乐观不郁结。也是孔学的基调,为之而喜悦欢乐,而没有其他教派的苦大仇深。</p><p>句子太长,咱分子句解之,一字一句,逐个击破!</p><p>子,对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子”常特指孔子;曰,说。“子曰”就是“孔子说”,此两字在《论语》中频繁出现,虽然不难,但为了随顺从生,故本僧解之。</p> <p>第一子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p><p><br></p><p>缠师说此学之习之的主语是句中的“君子”。本僧认为非也。孔子说这话,在于教育弟子,所以,对象很明确。主语就是立志进德修业之人。</p><p>《说文解字》学,觉悟也。从教,从冂。冂,尚蒙也。上“学”字谓教,言教人乃益己之学半。教人谓之学者,学所以自觉,下之效也;教人所以觉人,上之施也。故古统谓之学也。</p><p>大白话就是:教人者自觉,是因为下面的人仿效也;教人能使人觉悟,皆因教人者之施与也,教与被教者互相促进。简单来说就是八个字:上行下效,教学相长。</p><p>《论语集注》,朱子说:学之为言效也。意思是“学就是效法”。朱子又言:“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所以,学,即效法。孔子说的“学”,就是效法先觉。</p><p>本僧认为朱子所言极是。接着的问题就是效法谁?</p><p>孔子所教,就是效法古今先贤,以成君子。何以见得?纵观《论语》始终,夫子施教,必列举古今先贤作例子——伯夷叔齐之饿于首阳之下、泰伯之三以天下让;柳下惠之不枉道事人……</p><p>这又牵涉到何谓“君子”的问题。《论语》中,“君子”频繁出现,所以,必须搞清楚。</p><p>《论语》中的君子,也就是孔子理想中的君子,德才兼备,文质彬彬,仁孝智勇、知足常乐之人。</p><p>统而观之,此句的“学”字,意思是效法贤人之行,觉悟圣人之道。</p><p>那“时”又是什么意思呢?不是“择时”?效法贤人而行圣人之道,是不能择时的,而应该是“时时”、“一刻不停”地为效法之,践行之。套用《论语》中孔子的话就是“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把“仁”改成“学”,亦通。即“君子无终食之间违学,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吃饭短暂之间、仓促倾覆之际,都不能有所违离。</p><p>正如《论语集注》说的:“时习者,无时而不习。坐如尸,坐时习也;立如齐,立时习也。”</p><p>时,还表示适时,合时宜。圣人之道虽好,但不能合时宜地效法,则适得其反。《论语》【04里仁篇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义者,宜也。君子言行都需要“义”,即“宜”,合时宜。</p><p>君子行事必宜,故君子“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p><p>故,“学而时习之”中的“时l”有“时刻、合时宜”两个意思。</p><p>古文中,一字而多义且多义齐用,是非常常见的,这是古文美之所在之一。</p><p> </p> <p>第二子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p><p><br></p><p>有,不无也。就是“有”。</p><p>《说文解字》朋,辅也。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p><p>朋,凤飞而群鸟从之。即凤引群鸟。《管子·枢言》有“天以时使,地以材使,人以德使,鬼神以祥使,禽兽以力使,故德莫如先,应适莫如后。”即天、地、鬼神和禽兽皆需先应适如后,先知其道,方能使之以其道。</p><p>比如农耕使用天时,之前得先了解四季之变化,春秋之易节,之后才能“驱使”天时,以助农事。</p><p>唯德为先,欲人德之,先己德之。即德是以榜样来导引的,正如《论语》中孔子说的话:德不孤,必有邻。《论语》【05公冶长篇03】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鲁无君子的话,这个人是哪里习成君子的呢?</p><p>凤者,行圣人之道之君子也;鸟者,君子行圣人之道所化者也。这也是“上行下效”。</p><p>《说文解字》自,从也、己也。此句两义都取用,即“自己主动从(远旁而来)”</p><p>“远”,遥远、久远,指时间上的大跨度,“圣人之道”不是凭空而起,源远而流长。</p><p>“方”,非方向之类,而是“旁”的通假,本义是四方,指空间上的大跨度。</p><p>“远方”,即“远旁”,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p><p>是故,君子效法、校对以行圣人之道,日常践行之,以德化天下,而有民人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而来,成为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践行圣人之道。</p><p>“有朋友自远方来”,可以用《论语》中曾子的话来表达:“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如此,岂不乐哉!(注意:“文”指外在表现,“质”指道德品质)</p><p>“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即“(效法先贤之行、觉悟圣人之道,时刻践行圣人之道)就有人如群鸟之从凤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而来(共同践行圣人之道),不也是快乐的吗?”</p> <p>第三子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p><p><br></p><p> “知”不是“知道、理解”,而是“智”,“人不知”就是“人没有智慧”。</p><p>人没有智慧,这是“不患”之事,即自然必然之事,没有人“生而知之”。《论语》连孔子都说自己是“非生而知之者”。所患者是“不自知”和“不去求而知”。</p><p>大白话说就是:人生而没有智慧,这是必然的,不应是担忧之事,没有自知之明,也没有学以求知,才是值得担忧之事。</p><p>生下来,无论你是多高的智商,不学,不足以成材。不信,可以把高智商的孩子,放在无人的地方生长,结果为言而喻。高智商,只是学得“快狠准”而已。</p><p>愠,此句中,不是“生气、愤怒”,而是“郁结”。对于“愠”字的解释,本僧觉得再没人解释得如缠师解译得一样透彻了。故下面直接引用之:</p><p>这个“愠”,大多的解释都是“生气、愤怒”之类。其实,“愠”,发yun音,有两种声调,第一种发去声,就是通常解释“生气、愤怒”的那个,但这里的音调应该发上声,解释为“郁结”。《孔子家语》有“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其中的“愠”就是发上声,解释为“郁结”。而这里的“不愠”,就是本于“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p><p>“不愠”,是“使之不愠”的意思,“之”是指“人不知”里的人,谁使之?行“圣人之道”的人。“愠”的根源在于“不知”,一个人“不知”,各种不好的情绪就会“郁结”其中,就会生病,对于中医来看,所有的病,归根结底就是“愠”,就是“郁结”。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国家、一个世界,如果由“不知”的人组成,那么同样要“愠”,同样要生出“郁结”来,所谓民怨沸腾、夫妻不和、冷战热战,等等,都是由“不知”而“愠”的结果。</p><p>一个和谐的世界、一个大同世界、一个政通人和的世界,前提必然是“不愠”的,行“圣人之道”的人就是要使得“不知之人”变得“不愠”,使得“不知之世界”变得“不愠”。“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如“南风之熏”般地行“圣人之道”,一个最重要的成果检测标准就是“不愠”,就是和谐,就是大同,就是政通人和,就是要把“人不知”的世界改造成“人不愠”的世界。</p><p>简而言之,“人不知而人不愠”,用《论语》另一句话说就是:人从“贫而谄,富而骄”变成“贫而乐,富而好礼”。</p><p>“人不知而不愠”中的人,包括“学而习”圣人之道的人自身,也包括他的德行所影响到的人。</p><p>人,从“没有智慧”的小人,通过“效法先贤之行、觉悟圣人之道,而时时践行之”,最后变成“没有郁结”的人,这人不就是君子了吗?</p><p>行圣人之道者,是有承担之人,责任就是使没有智慧的人变成“不愠之人”。《论语》中有原话:【14宪问篇42】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p><p>“修己、安人、安百姓”,看起来是不是很面善的感觉。它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孔子版。</p><p>“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即“人(从)没有智慧而转成没有郁结,不就成为君子了吗?”</p><p><br></p><p>中文第一书的第一句,字面的意思至此解读完,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通过践行圣人之道,而使自己及周边的人从“不知”的小人,变成“不愠”的君子的完整过程。</p><p>夫子对有志于进德修业的人,完整讲解了他的教学流程:要想成为君子,条件不难,效仿圣人即可;追求不高,人变得不郁结就行。但需要尽心竭力时刻践之,知进识退合宜行之。</p><p>就像夫子说:本人开宗明义,童叟无欺。无此意愿,出门左转。</p><p>君子之学,圣人调剂之良方,舒筋活络,人行之则不愠矣!</p><p><br></p><p>上面所解,只是此句话字面上的意思,不足以说明“这一句话,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概括。浩如烟海的儒家经典,不过是这三句话的一个推演”,后续本僧将从更深的层而解读。敬请关注《拼图论语》的下一篇。</p> <p>《论语》开篇3句话,原来是人生的三种大境界</p><p><br></p><p>开卷有益,益处何在?</p><p>孔夫子告诉我们:“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p><p>读书,为的是提升自己的学识与修养。不是为了在人前卖弄。</p><p>读《论语》,最重要的是要将夫子所言与我们的生活生命结合起来,仔细体会涵养,用生活证悟,用生命践行。</p><p>而《论语》开篇第一章就意义重大,启人深思,值得细细品读。</p><p>“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p><p>开宗明义,给我们指出一条向上之路。</p><p>人生三条路径、三种境界,都包含其中。</p><p><br></p><p>1. 慎独的境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p><p>人生天地之间,由懵懂孩童到所知甚多,全在一个学字。学,是每个人不可须臾离开的。</p><p>懂得学习,善于学习,奠定了我们一生进步发展的根基。</p><p>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p><p>只会单纯吸收现成的知识,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知识再多,也只是两脚书橱,与人生无关,与智慧无关。</p><p>要将学习与我们的生命发生关系,有益于身心的发展,就必不可少的需要“慎独”的功夫,慎独,能使人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p><p>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讲的就是慎微的道理。</p><p>古人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意喻隐匿和微小处更现真心,一个人独处时更要严格要求自己,谨慎小心。</p><p>古人看到了独处和细微处放松自己的危害,倡导慎独慎微,提倡“吾日三省吾身”。</p><p>东汉时,东莱太守杨震虽有恩于王密,却坚辞王密送来的十斤黄金。</p><p>王密劝他:“暮夜无人知。”</p><p>杨震说:“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何言无人知?”</p><p>“暮夜却金”的佳话成为慎独之典范。</p><p>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间,因从天竺山上取了两片石头而感到十分惭愧。</p><p>晚年离任后,仍心有介怀,专门赋诗:“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p><p>道出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君子慎其微”的感叹。</p><p><br></p><p>2. 君子的境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p><p>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住在破窑洞中,衣食无着落,全靠王茂生夫妇经常接济。</p><p>后来,薛仁贵参军,跟随唐太宗御驾东征时,功劳卓著,封为“平辽王”。</p><p>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前来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p><p>他唯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p><p>打开酒坛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当众饮下三大碗送来的清水。</p><p>在场的官员不解其意,薛仁贵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经常资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礼不收,却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p><p>《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p><p>君子之间的交情不是建立在金钱或利益上的,很纯粹。</p><p>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犹如甜酒一般,表面甜美实际虚伪。</p><p>孔子说过,“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p><p><br></p><p>3. 高人的境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p><p>在现实生活中,自己的行为一时不被别人理解的情况是会经常发生的。</p><p>道德修养较高的人对此或者耐心地加以解释,或者泰然处之,让别人慢慢理解。</p><p>道德修养差的人则或者沮丧,或者恼怒,但结果总是适得其反。</p><p>柳下惠作士师,等于管刑法的官。他三次上台,三次都被罢免下台,于是有一个人对他说,你何必一定要在鲁国做事,出国去吧!</p><p>你自己国家不要你,何必一定干,到别的国家说不定有更好的地位。</p><p>柳下惠答复他说,一个人终身行直道,思想、行为、做事完全直的,走正路,来做人家的部下,在任何一个国家社会做事,都是一样会有问题,都要吃亏,会被挤下来的。</p><p>如果以歪曲的心思,用手段来取得地位,以得功名富贵为荣耀,并不想真为国家社会做事的,那又何必离开自己父母之国呢?</p><p>祖宗都在这里,一样可以做事。</p><p>换句话说,随便在哪里,决不走歪路,而走正路,在任何社会都是一样比较困难的。</p><p>柳下惠的人品就在这里,以正道事人,以正道立身处世,忽视功名富贵。</p><p>柳下惠此举可以说是正合道家所谓“和光同尘”。</p><p>和光同尘,就是要含敛光耀,混同尘世,不要标新立异,不要过分张扬自己的特殊之处,融入社会,融入周围的环境。</p><p>从而达到玄妙齐同的境界,所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p> <p>【原文】</p><p>1.2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②,鲜矣③;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⑤!</p><p><br></p><p>【注释】</p><p>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在《论语》中,孔子的学生一般都称字, 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p><p>②弟(tì):同“悌”,敬爱兄长。</p><p>③鲜(xiǎn):少。</p><p>④未之有也:“未有之也”的倒装句,意思是没有这种人。</p><p>⑤与:即“欤(yú)”字,表示疑问的助词。《论语》 中的“欤”字皆作“与”。</p><p><br></p><p>【翻译】</p><p>有子说:“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p> <p>【杨伯峻译文】有子说:“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却好犯上的人,少极了;不好犯上,却好作乱的人,绝对没有。做人首先要从根本上做起,有了根本,就能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就是做人的根本吧!”</p><p>【钱穆译文】有子说:“若其人是一个孝弟之人,而会存心喜好犯上的,那必很少了。若其人不喜好犯上,而好作乱的,那更不会有了。君子专力在事情的根本处,根本建立起,道就由此而生了。孝弟该是仁道的根本吧?”</p><p>【李泽厚译文】有子说:“做人孝敬父母,尊爱兄长,而喜欢冒犯上级官长的,少有。不喜欢冒犯上级而喜欢造反作乱的,从来没有。君子在根本上下工夫,根本建立好了,人道也就生发出来。孝敬父母、尊爱兄长,就是人的根本吧?!”</p><p><br></p><p>【注】三大家基本情况:杨伯峻——代表老式的考据,更多文言文解释的传统视角;钱穆——代表台湾最高水平,更多历史学家和宋明理学的视角;李泽厚——代表大陆最高水平,更多哲学家和五四西学的视角。</p><p>【详解】这是整部《论语》的第二句话,阅读《论语》者,必读此句。但这不是孔子说的,而是有子说的。有子:有若(公元前500年),有氏,名若,字子有,世称“有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p><p>关于有子,有个比较有趣的记录,各位看官可等闲观之,抿嘴一笑即可——谁又能晓百事呢:据《孟子》、《史记》等记载,孔子去世后,弟子们思慕孔子,曾因有若似孔子,而群起推举其为师,并以师礼事之。但是不久,弟子们先后提出两个问题,有若皆不能回答,遂被赶下位来。</p><p>这一句话没有一个生僻字,理解也不难,本僧本不想理会这一句的,就前人所解即可。但纵观多人的解,竟然全都把句都断错了,其断法如下:</p><p>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p><p>本僧见此句之断法时,真是五味杂陈啊。面对如此大型翻车现场(诸多大家都断错),不解、震惊之余,禁不住要说道说道。本僧这样做,肯定又有人蹦出来批评:“难道你这小子比朱熹程颢等还厉害!他们都错,不你对?!”本僧自认造诣比之于他们,可谓“望尘莫及”、“瞠乎其后”。但不代表本僧就不可以在某个点上比他们牛。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p><p>“其为人也”中的“也”,不表示具体意思,无非就是表示句中的停顿。这里三个大师都不在这里断句,按我来说,就是断句没有断对,这让我非常不解:难道是因为漫不经心——人出名了,解《论语》是为了出书而出书?!又或者是遵古守训——前人如此断就如此断,不作更正?!</p><p>当然“也”字处断不断,不能只看这一个字,而非见“也”即断,还得看文意句式。在此处一断,前后两个子句(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意思相近,句式相似,前后对应,多明显的断点,两子句表示层进的关系,就是为了强调“孝弟”为根这一点。</p><p>举一个很生活化的例子,我们会说:“一个孩子的成长啊,不会爬行而就会走路,是很少见的;走路还不稳就会跑起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我们说话不就是这样吗?!</p><p>基于以上两点,此处的“也”字,必须要断!</p><p>“孝”即孝顺父母长辈;“弟”,悌也,指友爱兄弟姐妹这样的同辈;“好”,读hào,即读去声,意为“喜好、喜爱”;“鲜”读xiǎn,即读上声(非阴平),意思为“少,少见的”;“未之有也”是“未有之也”的倒装,“之”代表前面所罗列的,所以“未之有也”指“没有这样的啊”,可用“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来解释。</p><p>“务”,意“从事,致力于”;“本”,意“事物的根源”。</p><p>“其……与”这个句式,古文中一般表示反问、诘问、疑问。“与”字表疑问,如“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此句,各子句的后一个“与”字一样的用法下即表“疑问”。此句中的“其为仁之本与”是以反问的语气来肯定(看似与你商量,实际是命令)。李泽厚先生用的“?!”这两个符号,极合适,如本僧之意。</p><p>把握以上几点,此有子说的话,理解起来就不难了(其实吧,断错也不会理解错)!</p><p>【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p><p>【游梦僧译文】有子说:“一个人为人啊,孝顺长辈友爱同辈而喜好冒犯长辈长官的,是很少的;不好冒犯长辈长官而喜好作乱的,没有这样的啊。(所以)君子致力于(事物的)根源,根基立起来了道就自然而生了。孝悌这品质,它不就是仁的根本吗?!</p> <p>【原文】</p><p>1.3子曰:“巧言令色①,鲜矣仁②!" </p><p><br></p><p>【注释】</p><p>①巧言令色:巧,好。令,善。巧言令色,即满口说着讨人喜欢的话,满脸装出讨人喜欢的脸色。</p><p>②鲜:少的意思。</p><p><br></p><p>【翻译】</p><p>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是仁德的。”</p> <p>【原文】</p><p>1.4曾子曰①:“吾日三省吾身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p><p><br></p><p>【注释】</p><p>①曾子:孔子晚年的学生,名参(shēn),字子舆,比孔子小四十六岁。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莒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著称,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p><p>②三省(xǐng):多次反省。</p><p>③传:老师讲授的功课。</p><p><br></p><p>【翻译】</p><p>曾参说:“我每天从多方面反省自已: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的功课,是不是用心复习了呢?”</p> <p>【原文】</p><p>1.5子曰:“道千乘之国①,敬事而信②,节用而爱人③,使民以时④。”</p><p><br></p><p>【注释】</p><p>①道:通“导”,引导之意。此处译为治理。千乘(shèng)之国: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兵车。春秋时期,打仗用兵车,故车辆数目的多少往往标志着这个国家的强弱。千乘之国,即代指大国。</p><p>②敬事:“敬”是指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即今人所说的敬业。</p><p>③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p><p>④使民以时:“时”指农时。 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里是说役使百姓要按照农时,即不要误了耕作与收获。</p><p><br></p><p>【翻译】</p><p>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该恭敬谨慎地对待政事,并且讲究信用;节省费用,并且爱护人民;征用民力要尊重农时,不要耽误耕种、收获的时间。”</p> <p>【原文】</p><p>1.6子曰:“弟子入则孝①,出则弟②,谨而信③,泛爱众,而亲仁④。行有余力⑤,则以学文⑥。</p><p><br></p><p>(《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p><p><br></p><p>【注释】</p><p>①弟子:有二义,一是指年幼之人,弟系对兄而言,子系对父而言,故曰弟子;二是指学生。此处取前义。入:古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p><p>②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悌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p><p>③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p><p>④仁:指具有仁德的人,即温和、善良的人。此形容词用作名词。</p><p>⑤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或剩余的精力。</p><p>⑥文:指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p><p><br></p><p>(行:德行,本也。文:文艺,末也。穷其本末,知所先后,可以入德矣。)</p><p><br></p><p>【翻译】</p><p>孔子说:“小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顺,出外要敬爱师长,说话要谨慎,言而有信,和所有人都友爱相处,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p> <p>【原文】</p><p>1.7子夏曰①:“贤贤易色②;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③;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p><p><br></p><p>【注释】</p><p>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高足,以文学著称。比孔子小四十四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收李悝、吴起为弟子。</p><p>②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二是轻视的意思,即尊重贤者而看轻女色。</p><p>③致其身:致,意为“奉献”、“尽力”。这里是要尽忠的意思。</p><p><br></p><p>【翻译】</p><p>子夏说:“一个人能够尊重贤者而看轻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说没有学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p> <p>【原文】</p><p>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①,学则不固②;主忠信③;无友不如己者④;过则勿惮改⑤。”</p><p><br></p><p>【注释】</p><p>①重:庄重、自持。</p><p>②学则不固:所学不牢固。与上句联系起来就可理解为:一个人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牢固。</p><p>③主忠信:以忠信为主。</p><p>④无:通“毋”,不要的意思。不如己者:指不忠不信的人,“不如己者”是比较委婉的说法。</p><p>⑤过:过错、过失。惮(dàn): 害怕、畏惧。</p><p><br></p><p>【翻译】</p><p>孔子说:“一个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也不会牢固。行事应当以忠和信这两种道德为主。不要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p> <p>【原文】</p><p>1.9曾子曰:“慎终追远①,民德归厚矣②。”</p><p><br></p><p>【注释】</p><p>①慎终:指对父母之丧要尽其哀。追远:指祭祀祖先要致其敬。</p><p>②民德:指民心,民风。厚:朴实,淳厚。民德归厚:指民心归向淳厚。</p><p><br></p><p>【翻译】</p><p>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恭敬地祭祀远代祖先,就能使民心归向淳厚了。”</p> <p>【原文】</p><p>1.10子禽问于子贡曰①:“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②?”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③?”</p><p><br></p><p>【注释】</p><p>①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比孔子小三十一岁。</p><p>②抑与之:抑,反语词,可作“还……”解。与之,(别人)自愿给他。</p><p>③其诸:表示不太肯定的语助词,有“或者、大概”的意思。</p><p><br></p><p>【翻译】</p><p>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国家,一定听得到这个国家的政事。那是求人家告诉他的呢,还是人家主动说给他听的呢?”子贡说:“夫子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和谦让得来的。夫子的那种求得的方式,大概是不同于别人的吧?”</p> <p>【原文】</p><p>1.11子曰:“父在,观其志①;父没,观其行②。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p><p><br></p><p>【注释】</p><p>①其:指儿子,不是指父亲。</p><p>②行(xíng):行为。</p><p><br></p><p>【翻译】</p><p>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时,要看他本人的志向;他父亲去世以后,就要考察他本人的具体行为了。如果他长期坚持父亲生前那些正确原则,就可以说是尽孝了。”</p> <p>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第十一章)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里仁》第二十章)(孔子说:父亲在世的时候要看他的志向,父亲死后要看他的行为。三年都不改变父亲定的规则,可以说是孝了。)</p><p>“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论语》里有两章,内容重复,只是《学而》篇中的那一章多了“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这十个字。意思是说,在家长制宗法社会,一切事务完全由做家长的父亲全权处理,儿子无权独立行动,所以,看一个人,父在,只能观其志;父亲去世,儿子才有独立的人格,可以考察他的行动了。“道”在《论语》中用了60次,其中14次作动词(说道)和名词(道路)使用,44次都作术语使用,有道德、学术主张、办事的原则方法等含义,在政治上有路线、政策、方略等含义。在这个地方,当然是作术语用的。“三年”即多年,指一个较长的时期。对这句话,历代许许多多注家有不同的解释和疑问。</p><p>讲不通的关键所在,在于是什么“道”,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有人解释说,这个“道”指正确的思想、原则和方法。那么,宋代的人就曾提出质疑:既是正确的、合理的,继续执行就是了,又何必要改呢?(这里有问号)如果这个“道”是错误的、不合理的,那又何必三年再改?(这里有问号)孔子主张“过,则勿惮改”(《学而》第八章),应该改正越快越好。还有人解释这里的“道”字指的是相沿已久的“老规矩”。这“老规矩”又当改不当改呢?(这里有问号)所以,还是讲不清楚。</p><p>今人李泽厚《论语今读》有个解释较前人进了一大步。他说:“所谓‘不改’,是承续父业,不轻易改动,这是氏族传统的要求,即使改作,也得慢慢来,所以要‘三年’即多年后才动。……保持本氏族的生存经验的重要性,才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一传统的真正原因,这才是关键所在。”照这个思路来理解,孔子这句话的原意是传统经验不是不能改,“三年无改”云云,是说慢慢改,有一个过程,不是错了不能改。</p> <p>【杨伯峻译文】孔子说:“父亲在时世时看其志向,父亲死后看其行动,三年内不改父亲的规矩习惯,可算孝了。”</p><p>【钱穆译文】先生说:“父亲在,做儿子的只看他志向。父死了,该看他行为。在三年内能不改他父亲生时所为,这也算是孝了。”</p><p>【李泽厚译文】孔子说:“当父亲活着,观察他的愿望和志向;父亲死了,观察他的行为和活动。三年不改变父亲的途径、方向,这也就可以说是孝了。”</p><p><br></p><p>【注】三大家基本情况:杨伯峻——代表老式的考据,更多文言文解释的传统视角;钱穆——代表台湾最高水平,更多历史学家和宋明理学的视角;李泽厚——代表大陆最高水平,更多哲学家和五四西学的视角。</p><p>【再篇原因】发布了《&lt;论语证解&gt;之第01篇学而第11-史无前例解“孝”》后,在某个《论语》讨论群中,因为这一句不符合某位老前辈的的观点,就被此前辈狂批了一顿,说我是“胡说八道、瞎猜乱解、天马行空”,最后还直接把我踢出了群。(注:此前辈就出了一本解《论语》的书,此句解法与上面三位无异)有鉴于此,本僧有必要再写一篇,把本僧解的过程写得详尽、明白些,免得某些人跟不上节奏。</p><p>【详解】鉴于前篇所解,还是有些读者不理解,甚至是抨击,看来非要本僧把这句抽丝剥茧、深入浅出地再解个痛快,析个透彻不可。</p><p>孔子说这一句话,实质上是对自己所讲过所有关于“孝道”的一个总结。既然是总结,那总得有分述部分吧。本僧此次就是要把分述部分分列出来,一一作解,还原真正的“父之道”!</p><p>要理清此句,就务必要理通下面五个问题:</p><p>第一个问题:“父之道”指的是什么?</p><p>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在”只“观其志”、“没”只“观其行”?</p><p>第三个问题:为什么此句会分“父在”与“父没”来写?</p><p>第四个问题:为什么是“三年”,不是“四年”、“五年”、“六年”?</p><p>第五个问题:“观其志”和“观其行”来评判是否为“孝”的标准是什么?</p><p>这句话解析之关键在于——“父之道”为何意?“父之道”,即“父道”,可以三个意思:一者“父亲的行辈”,如《仪礼·丧服》:“其夫属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 郑玄 注:“道犹行也,言妇人弃姓无常秩,嫁於父行,则为母行;嫁於子行,则为妇行。” 胡培翚 正义:“道犹行也者,谓行辈也。”再者“为父之道”,如《礼记·昏义》:“天子修男教,父道也;后修女顺,母道也。”再再者“事父之道”,如《资善大夫夹谷公神道碑铭》:“故人臣之於君者,有天道焉,有父道焉。”</p><p>孔子此处说的话是讨论孝道的,自然就得取“事父之道”了。现在通常的解法(如本僧所举三大家所释)都把“父之道”译作“父亲的行为、意志、习惯”等,都是很荒谬无理的。但为什么这样的解释能横行历史过千年?就是因为这样的解释符合统治者的利益——人死而仍保有其不容置疑的权威。仅此而已。</p><p>再说,如果把“父之道”译作“父亲的行为、意志、习惯”等,那这也是私道、小道、小人之道。孔子所执行和推崇的公道、大道、君子之道。他又怎么在教育弟子的训语中大谈特谈“私道”呢!</p><p>所以,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父之道”即“事父之道”。</p><p>第二个问题,先看《关雎》中的两句诗“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和“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解析是“言琴瑟钟鼓友乐之”。这是互文修辞手法的一类——“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即同时说两件事,一件只说相关的一面,而被省略的另一面靠互相补充说明得知。“观其志”和“观其行”,在“父在”与“父没”这两阶段各取了一面来说,实际上是“父在”和“父没”同时都需要“观其志、行”。这种手法在古诗文中很常用。而三位先生没能把这句话解好,就是因为没把握到这一点。</p><p>再,“观其志”中之“志”,意为“意向、意愿”。</p><p>因此,第二个问题答案是:“在”要“观其志、行”;“没”也要“观其志、行”,不可偏废。</p><p>对于第三个问题,先看下面这一句——</p><p>【原文第02篇为政第0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p><p>这里本僧就不详细解了,否则又是长篇大论了。这句话非常之关键,这里孔子明确说了,为人子要做到孝,就是要做到“无违”,无违什么?后面说了,是“无违于礼”,就要对父母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p><p>这里插解一下“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p><p>故,第三个问题就迎刃而解:“在”对“生”、“没”对“死”。</p><p>【原文第17篇阳货第21】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p><p>这里孔子明确了——父母亡,依礼,子女是需要守孝三年的。那是“天下之通丧”。《论语》中里仁篇还有分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综合来看,对于“孝”,孔子是通过“生、死、守”三个不同阶段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场景分而述之过的。</p><p>“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此处本僧是有深切体会,本僧大学毕业之年,敬爱的母亲大人仙去,多年夜里哭着从梦中醒来,但斯人已去,徒留枕上泪痕。直至十多年后的今时也偶有如此之夜。</p><p>如此,第四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三年”就是指代“三年天下之通丧”的“三年”。</p><p>“观其志”、“观其行”,你既然是要“观之”,总得有个标准,有个依据才行啊,对吧?否则,没有标准、依据,没有一把尺子,你观之有何意义。通过上面的解析,可得出:“观其志、行”的落脚点就是看是否“无改于父之道”。这样,句子前后就相应了。是否“可谓之孝也”的标准就是所观之“志与行”是否符合“无改于父之道”即“无改于事父之道”。否则,如通常所解的,“观其志”和“观其行”就像漂在空中,漂呀荡呀就是找不到落脚点,读着就让人不舒服。</p><p>这,就是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也出来了!</p><p>“三年不改变父亲的意愿、习惯”此解,自古不知道坑害了多少锐意进取的孝子,甚至于拖后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此之谬解早该随“封建帝王”的寿终正寝而休矣!</p><p>最后再讨论多一个问题:此句“父”字只代指“父亲”吗?本僧持否定态度的。正如前解:《仪礼·丧服》:“其夫属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 郑玄 注:“道犹行也,言妇人弃姓无常秩,嫁於父行,则为母行;嫁於子行,则为妇行。”“父”指父辈。又女嫁从夫,母随父入父辈,不也理所当然吗?本文所解之句,主要是讨论“孝”的,顺理成章地“父辈”就只指“父母”了!</p><p>这个问题,对于现代也一样的习惯:比如假如说一母一子,称之为“母子”;一父一子,称之为“父子”。那如果是一父一母一子呢?“父母子”?不是,我们仍只称为“父子”,隐了“母”而已。“父在”隐“母”不也此理么。</p><p>有人可能就会蹦出来说“你这是瞎扩充”、“你这是强为女权”……本僧所解有根有据,何瞎何强之有!且吾爱吾妻,亦爱吾母,瞎之强之,又如何!。</p><p>所以,此句“父”指代“父母”也非无理!</p><p>【原文第01篇学而第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p><p>【游梦僧最详解】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意愿和行为;父母去世之后,观察他的意愿和行为;(守孝)三年期间(的意愿和行为都)不改变(遵循)事父之道,那就可以说他孝顺的了!”</p><p>【游梦僧现代语】孔子说“作为人子的人的意愿和行为,如果在父母在世、父母去世再加上三年守孝期都能遵循对待父母的礼仪和习俗,那就可以说他是孝顺的了!”</p> <p>【原文】</p><p>1. 12有子曰:“礼①之用,和②为贵。先王之道③,斯④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⑤之,亦不可行也。”</p><p><br></p><p>【注释】</p><p>①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p><p>②和:调和、和谐、协调。</p><p>③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p><p>④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p><p><br></p><p>【翻译】</p><p>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 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p> <p>【原文】</p><p>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①;恭近于礼,远耻辱也②;因不失其亲③,亦可宗也④。”</p><p><br></p><p>【注释】</p><p>①复:实践,履行。</p><p>②远(yuàn) :使远离,可以译为避免。</p><p>③因:依靠之意。</p><p>④宗:主。可宗,可靠。</p><p><br></p><p>【翻译】</p><p>有子说:“约言符合道德规范,这种约言才可兑现。态度谦恭符合礼节规矩,才不会遭受羞辱。所依靠的都是关系亲密的人,也就可靠了。”</p> <p>【原文】</p><p>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①,可谓好学也已。</p><p><br></p><p>【注释】</p><p>①有道: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正:匡正,端正。</p><p><br></p><p>【翻译】</p><p>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p> <p>【原文】</p><p>1.15子贡曰:“贫而无谄①,富而无骄,何如②?”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③,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④',其斯之谓与?”子曰:“赐⑤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⑥。”</p><p><br></p><p>【注释】</p><p>①谄:音chǎn,意为巴结、奉承。</p><p>②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p><p>③贫而乐: 一本作“贫而乐道”。</p><p>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 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p><p>⑤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p><p>⑥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p><p><br></p><p>【翻译】</p><p>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p> <p>【原文】</p><p>1.16子曰:“不患①人②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p><p><br></p><p>【注释】</p><p>①患:忧虑、怕。</p><p>②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p><p><br></p><p>【翻译】</p><p>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p><p><br></p><p>【评析】</p><p>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有的解释者说,这是孔子安贫乐道、不求名位的思想。这种解释可能不妥。这不符合孔子一贯的主张。在孔子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这里的潜台词是: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p> <p>孟庆栋,字朴,号槐村,斋号三乐居。己酉(1969)年生,江苏沭阳人,祖籍山东邹城,亚圣孟子七十三世孙,中学数学高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江苏省骨干教师,宿迁市、沭阳县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教育学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沭阳县书法家协会理事,宿迁市教育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准)。晨读《大学》,昼教中学,晚习“小学”。1989起从事中学数学教学,主编出版教辅用书十余种。业余爱好古文字和书法,书法研习以金文为主,兼习甲骨文。书法先后得陈振濂、韩天雍、张业建、李啸、仇高驰、王友谊等先生指点。古文字研习先后得曹锦炎、王蕴智先生指点。1997年参加中国美术学院“全国第一届学院派书法创作讲习班”学习,2019年参加“全国第一期甲骨文书法研修班”学习。2010年毛笔、硬笔作品双获第四届江苏省中小学师生书法展示赛教师组金奖,2016年入展“第十届江苏省新人书法篆刻作品展”,2016年9月获“微拍堂·我有匠心”书法大赛篆书金奖,2017年11月入展“江苏省首届经典家训书法展”。2017年12月获“纪念王国维先生诞辰140周年——全国古文字书法篆刻大展及论文与文献展”书法优秀奖。2018年8月入展“威海第二届中国古文字书法篆刻展”。2019年5月入展“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全国硬笔书法小品展”。2019年9月入展“大美中国古文字”——庆祝新中国70华诞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书法作品捐赠展。2019年11月入展“2019扬州市书法双年展”。2019年12月,入展“纪念司马光诞辰千年全国书法册页展”。2020年4月,受邀参加“第四回广岛国际艺术交流展”。2020年6月入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江苏 • 吉林硬笔书法作品联展”。2020年7月参加“中国硬笔书法名家篆书作品展”。2020年8月入选“‘劝学杯’全国大中小学教师篆隶书法作品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