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家长朋友请听我说。</b></p><p><b> 下面的这些话,是我们每个幼儿园老师都想对家长说的,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加油,让宝宝尽快适应新生活,健康成长。</b></p><p><b>宝宝怎么了?</b></p><p><b>一、怕生</b></p><p><b> 不愿意与老师和陌生的小朋友交往,抵抗交往,躲避,缩在角落或无人之处。</b></p><p><b>二、强烈抵抗</b></p><p><b> 表现为哭闹打人、咬人、摔东西、抢玩具等。拒绝吃东西、喝水。有的家长平时在家里使用不恰当的强化手段,让孩子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这些孩子来园后,容易表现为拒吃、拒喝。</b></p><p><b>三、说谎</b></p><p><b> 如回家告诉父母“老师(小朋友)打我”、“没有玩具”、“不给饭吃”等。</b></p><p><b>四、尿裤子、尿床</b></p><p><b> 由于老师掌握孩子的规律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自立能力弱的孩子而言,来到一个新环境,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要家长多带上几套换洗衣裤就行。</b></p><p><b>五、不愿意上幼儿园</b></p><p><b> 抵制情绪较大,晚上易哭闹。</b></p><p><b>六、阶段性体质敏感</b></p><p><b> 由于新环境使孩子情绪波动较大,加上哭闹、紧张,体能消耗也较大,出现代谢紊乱,进而在一定阶段内引起体质敏感、易生病。</b></p><p><b>原因在这里!</b></p><p><b>一、家长的焦虑情绪影响着孩子情绪。</b></p><p><b> 在入园初期,家长总有许多不放心的理由,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门口还是恋恋不舍,总希望再抱一抱,长时间在教室门口、窗口张望,生怕有个闪失。</b></p><p><b> 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明白,幼儿哭闹不愿上幼儿园是正常的,因为离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幼儿总会有情绪要发泄,家长要有心理准备,更不要因为心疼孩子而不把他送到幼儿园,这样只会让孩子一次比一次哭得更厉害,就更难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b></p><p><b>二、幼儿在生活方面没有养成好的习惯。</b></p><p><b> 现代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过惯了众星捧月的日子,尤其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的孩子更是如此。老人们对孩子疼爱有加、育儿观念陈旧、重养轻教,生活上都由大人包办,造成孩子在生活上不能自理,偏食、挑食情况严重,作息时间相当混乱,形成了任性、专横的性格等。</b></p><p><b> 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他们要学会遵守相应的规则,开始学习独立生活,因此就会遇到生活上的一系列问题,如不会自己吃饭、不会穿衣入厕、不会与同伴分享玩具等,面对这些方面的压力和不适应,幼儿只能采用一些消极的办法来发泄情绪。</b></p><p><b>三、生活环境的改变影响着幼儿的情绪。</b></p><p><b> 在儿童期则有两种基本需要,一是安全需要,二是满足需要。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环境发生变化,接受的信息多了,面临的问题也变得比较复杂。这时,幼儿心理安全的天平被打破,使幼儿产生紧张感和不适应感,从而出现哭闹等情绪焦虑等反应。</b></p><p><b>几点小建议:</b></p><p><b>一、孩子入园全家意见要统</b></p><p><b> 关于孩子入园,家里的所有成员都要态度一致,支持并鼓励孩子入园。现在,有一些家庭中,父母坚持让孩子去幼儿园,可是祖父母觉得心疼,有的老人还总是在孩子面前掉眼泪,这样的情况对孩子入园特别不利,只能让孩子更紧张,更不愿意去幼儿园。所以,家中的所有人都要以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情绪来影响孩子。</b></p><p><b>二、建立新的依恋关系</b></p><p><b> 分离焦虑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恋的人,出现了不安全感。要让孩子不产生焦虑,就要让孩子与老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要对孩子多夸奖老师的和气、漂亮。告诉孩子老师会讲很多故事,会唱歌,会带你们做游戏。切忌用老师来吓唬孩子。</b></p><p><b>三、培养生活技能</b></p><p><b> 焦虑的产生有时还因为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在幼儿园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会做,所以,孩子觉得不方便,同时伴有心理上的紧张。</b></p><p><b> 在入园前期,家长应该给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导,如要求他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饭,不能在吃饭时随意走动等。指导孩子试着在大小便后自己脱、提裤子。自己洗手,自己睡觉,认识自己的物品等等。家长在指导时不要心急,因为,你越是着急,孩子就越紧张,越怕上幼儿园。</b></p><p><b>四、前20天要坚持住</b></p><p><b> 孩子入园时,家长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孩子入园第一天,有些哭闹是正常的,家长适当地安慰一下就可以走,老师一定有能力把孩子哄好。有时候,孩子哭家长也哭,这种情况对孩子绝对没有好处。</b></p><p><b> 有的家长在送完孩子以后不肯离开,不时地来门前张望,这样只能让孩子刚刚稳定的情绪又起波动。所以,家长送完孩子就放心地去做自己的工作,孩子很快就能和小朋友玩儿到一处的。</b></p><p><b> 有的孩子入园时没有哭闹,过了三四天却哭闹起来了,家长认为是孩子在幼儿园受了什么委屈,就不送了。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现象,是因为幼儿园里的新鲜感少了,诱惑没有以前大了。在入园的初期家长一定要坚持让孩子入园,幼儿会在20天左右的时间适应幼儿园生活。</b></p><p><b>不妨这样做:</b></p><p><b>一、孩子入园后,家长须立刻离开</b></p><p><b> 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听到孩子哭闹很不放心,便躲在墙角、门后、窗外看,或中途来看望,这样只会强化孩子的哭闹行为。</b></p><p><b>二、认识新朋友。</b></p><p><b> 家长可利用入园和离园时间,认识本班的一个或者几个小朋友,互相介绍后,鼓励孩子在一起,手拉手,玩一玩。另外,老师也是孩子的新朋友。开学前几天,家长可利用离园时间和老师交谈,老师会及时表扬你的孩子,增强孩子上幼儿园的信心。</b></p><p><b>三、新生入园宜早接。</b></p><p><b> 刚入园的幼儿特别希望家长早点来接,体验与家长团聚的欣慰,否则,孩子会产生孤独、失落、甚至有被人遗忘的感觉,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更怕上幼儿园。更加建议家长幼儿刚入园,尽量不要让幼儿在幼儿园进行午餐,这样会延长幼儿与家人分离的时间,如果幼儿进餐技能欠缺,便会加重幼儿的恐惧心理。</b></p><p><b>四、谈论幼儿园的活动</b></p><p><b> 全家人以乐观的态度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认识他(她)谈论的在幼儿园参加的活动;认识的老师、小朋友;共同欣赏孩子带回来的作品和奖品。</b></p><p><b>助力幼儿 有备无患</b></p><p><b>一、心理准备 </b></p><p><b> 入园前,家长给孩子多提供独立与他人交往的时间与机会,使孩子逐渐习惯与同伴或其他成人一起玩耍、嬉笑,要和孩子经常谈论幼儿园,可以谈邻居、同事家小孩在幼儿园如何快乐;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小朋友学习本领、游戏玩耍的地方,在那里能够玩到许多新玩具、结交许多新朋友,有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激发孩子想上幼儿园的愿望。</b></p><p><b>二、生活准备</b></p><p><b> 会自己用勺进餐,克服要别人喂饭或挑食等不良习惯;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服装鞋袜及其它用品;教孩子敢于向成人提出自己合理的要求,如想喝水、大小便等,而不要以哭代替。此外,请给孩子准备一套替换的衣裤(最好做好标志或写上名字)带到幼儿园,以便孩子弄脏衣物后老师能及时更换。</b></p><p><b>三、交往准备</b></p><p><b> 教孩子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引导孩子在与同伴玩耍中学会谦让、关心与合作,教孩子知道如何正确地展示自己的本领,使孩子在交友中获得乐趣并锻炼交往能力。平时不要唯孩子独尊,避免孩子只习惯于接受别人的关照。</b></p><p><b>四、行为训练</b></p><p><b> 培养孩子的文明行为,不抓人、打人,伤害同伴;教育孩子遇事不任性、乱发脾气;会用语言与人交往。其实呀,很多时候,不是孩子舍不得你,而是你舍不得孩子。😁😁😁</b></p><p><b> 各位家长,放手让孩子去勇敢面对吧,这也是他人生必经的一关哦!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始于快乐而终于智慧的教育。🌸🌸🌸</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