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6省入藏区,8天7夜,6车24人,192小时,日夜兼程,行程近万里。寺庙,草原,雪山,湖泊,一步一景。天高云淡的甘南川西秋景,一路风景,一路人文。一程山,一程水,人来人往,千帆过尽,互相帮助,满是善意,一路行走,最终也留下了一路的美好回忆。 每一位来到麦积山的人,都会被那悬崖上的洞窟所震撼,它如佛光普照的三千世界一样,一千年一轮回,从兴盛到衰落,再到如今的静默无语。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这些佛像走过了历史的辉煌,在麦积烟雨中静静微笑了上千年。最后,一切皆随时间逝去,唯有石窟佛像那充满慈爱的光芒依旧俯瞰着山水松涛,温婉可亲。 桑科草原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境内,是著名的英雄格萨尔王烟祭铸神、赛马称王的地方。藏语中称烟祭为“桑火”,进行烟祭为“煨桑”,因此称此地为桑科(煨桑的地域)。 这里人口少面积大,仅有4000多牧民,草原却一望无际。辽阔的草原四野无声,没有繁华城市的喧闹,也看不到密集的村庄。白云朵朵,牛羊点点,帐篷上炊烟袅袅,马背上牧歌悠扬,高原牧区的景象和藏族牧民的风情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我们是十月去的,喧嚣早已散尽,旅游的季节也接近了尾声。草原由青绿转为暗黄,萧瑟枯寂。广袤的土地上人烟稀少,偶有成群的牦牛或是其他动物。路上车也不多,显得我们像是无意闯入的窥视者。心里有点小失望,然后,美景就猝不及防地扑面而来。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语全称为“噶丹雪珠达尔杰扎西叶苏旗卫林”,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是西藏以外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中心之一。 寺院背依龙山,南面大夏河,向南遥望曼达拉山。占地约1300亩,规模庞大,壮观雄伟。寺院的建筑包括六大学院、16处佛殿、18处大活佛官邸、两座讲经坛,以及大片的喇嘛住宅,形成一个高低错落、鳞次栉比的庞大建筑群,房屋总计达万余间。 全寺所有梵宇,均以当地的石、木、土、茴麻为建筑材料,绝少使用金属。整体建筑下宽上窄,近似梯形,外石内木,有“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谚。各庙宇依其不同的功能和等级,分别涂以红、黄、白等土质颜料。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具有藏民族独特风格。 扎尕那藏语意为“石匣子”,是一座天然的石城,位于甘南州迭部县益哇乡,是隐藏在崇山峻岭中尚未被过度旅游开发的一个藏族小村落。纯朴、宁静、原始是扎尕那带给人们的第一印象。 扎尕那也是一个能够同时聚集着高山、峡谷、怪石、云海、森林、牧场、高原、山泉和梯田的地方。这里山势奇峻、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藏寨内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多种生产活动合理搭配和互补融合,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典范。 因为罗伯特•埃克瓦尔撰写的一本《西藏的地平线》(Tibetan Skylines),郎木寺这个小镇开始名扬海外,让世人惊叹甘南也有这样一个微缩版的“香格里拉”:它不仅是自然美景的天堂,古道的交会口,也是多元文化交融与发展之地。 一堵红墙隔尘世,一袭僧衣修佛心。一句佛号心清净,一串念珠身欢喜。在埃克瓦尔的眼中,郎木寺仿佛是一个由“神”创造的迷人天堂。经由他的神来之笔,郎木寺的大名从此开始传遍世界,引发了世人对郎木寺的诸多想象与寻访。 灿烂的阳光,湛蓝的天空,大片大片的白云,都是郎木寺的标配,再加上流光溢彩的佛殿、虔诚的信仰,远处的高山、森林,都让这里如画般令人迷恋。坐在青青的山坡上,欣赏藏族文化的灿烂,感悟人生的真谛。文艺之心随风而散,在这一刻离尘世更远,却离天堂更近。 花湖位于四川若尔盖和甘肃郎木寺之间的213国道旁,是热尔大坝草原上的一个天然海子,岸边芦苇茂密,因湖中盛开的一种白色小花而得名。草原上有三个相邻的海子,最小的叫错尔干,最大的叫错热哈,花湖是居中的一个。 走到景区深处,湿地中央是一个平静的湖面,湖水是那种透彻的蓝,有着无法形容的纯净,朵朵白云倒映在湖面,模糊了水天之间的界限。风乍起,泛起几丝涟漪,很快又恢复到“天空之镜”的状态。 栈道很长,似乎永远也走不完,很多人走着走着就半途而废,其实,最美的风景都在后半段。瑟瑟秋风将水草染成金黄,蓝得不真实的天空点缀着朵朵白云,阳光下的湖面澄澈发亮,目光所到之处皆是风景。 色达县是个藏传佛教寺庙比较集中的地方,全部为红教,当地人有“色达山河一片红”的说法。色达五明佛学院坐落在县城东南方约20公里处,海拔3600米上。这里的僧舍很壮观,连绵数公里的山谷布满了绛红色的小木屋,密密麻麻,蔚为壮观。 短短30年间,色达五明佛学院从藏区一个山谷深处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五千僧众在此修行居住,虽来自不同地域,却都平和相处。在人烟稀少、条件艰苦的藏区,能汇集成这么大规模的教团,实为一大奇迹。 色达佛学院的僧人基本上都是一个打扮:宽大的暗红色僧袍,头上戴着一个圆筒形的棉帽。转经是他们每天修行必备,顺时针转动一次就等于念诵经文一遍,积累功德,修度来生。朝圣者络绎不绝来此净化心灵,这是一个没有尘世喧嚣的世界,是灵魂深处一片永不消失的净土。 甲居藏寨位于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境内,距县城约8公里,是丹巴最具特色的旅游景区。“甲居”在藏语中是百户人家之意。藏寨从大金河谷层层向上攀缘,一直伸延到卡帕玛群峰脚下,几百幢民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融于自然环境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整个山寨依着起伏的山势迤逦连绵,在相对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楼房洒落在绿树丛中。或星罗棋布,或稠密集中,或在高山悬崖上,或在河坝绿茵间,不时炊烟袅袅、烟云缭绕,与充满灵气的山谷、清澈的溪流、皑皑的雪峰一起,将田园牧歌式的画卷展示在人们眼前。 黄色的林荫道上,偶遇黄衫的快递小哥。也不知小哥送的是什么,或许,他送的就是这片美丽的秋色? 雅拉雪山,藏语全称为“夏学雅拉嘎波”(意为东方白牦牛山),藏区著名神山。该山地跨道孚、康定、丹巴三县,其西北面与塔公草原相连,形成雪山与草原交相辉映的壮美景观。雅拉神山为处女峰,主峰海拔5820米,终年积雪覆盖,攀登难度较大。 大名鼎鼎的四姑娘山,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境内,属青藏高原邛崃山脉,距成都220公里。山势陡峭,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雪峰52座,终年积雪,发育有现代山岳冰川,主峰海拔6250米,是邛崃山脉的最高峰。 走过风景无限的熊猫大道后踏上归程,没想到返程途中问题不断:大雾、堵车、暴雨、迷路……似乎,所有的妖魔鬼怪都出动了,妄想阻止我在八点前出现在工位上。不过,没有什么能挡得住职场狗那满满的求生欲,这些奇遇,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也会无一例外地都变成了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