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指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又称水性传染病。据报道大约有40多种传染病是通过水传播的。在我国37种法定传染病中,介水传染病有8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肝炎、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钩端螺旋体病、感染性腹泻病、血吸虫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展中国家每年因介水传染病而死亡的人数达500万,我国2011年介水传染病发病人数超过了110万。</h3> <h3><br></h3><h3>01</h3><h3> 介水传染病的病原体有哪些?</h3><h3>①细菌,如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等;</h3><h3>②病毒,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等;</h3><h3>③原虫,如蓝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溶组织阿米巴原虫、血吸虫等。</h3><h3><br></h3> <h3>介水传染病的案例及流行特点</h3><h3>印度新德里在1955年11月至1956年1月间,由于集中式给水水源受生活污水污染,而暴发传染性肝炎,在170万人口中出现的黄疸病例就有29300人。</h3><h3>1987年在美国乔治亚洲某地发生隐孢子虫病流行时,64900当地居民中有13000余人染病而出现以腹泻为主的临床症状。</h3><h3>流行特点:</h3><h3>1、水源一次严重污染后污染后,介水传染病可呈暴发流行,短期内突然出现大量病人,且多数患者发病日期集中在同一潜伏期内,若水源常受污染,发病者可常年不断;</h3><h3>2、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或接触同一水源的历史;</h3><h3>3、一旦对污染源采取处理措施,并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后,疾病的流行可迅速得到控制</h3> <h3>03</h3><h3>如何预防介水传染病?</h3><h3>①禁止向水源地倾倒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h3><h3>②禁止在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h3><h3>③禁止在水源地进行洗衣服、游泳、钓鱼、划船等活动;</h3><h3>④各农村供水单位应完善配套消毒设施,加强饮用水消毒;</h3><h3>⑤提倡饮用开水,不喝生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