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中学】【身边好 人】——教育麦田里的深情守望者

静听年华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优雅地站在讲台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手中的粉笔在盈盈的舞动中一点点缩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经意间已沾染了岁月的印痕</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可我还是眷恋更迭的四季</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还是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阳光撒满他们的笑脸</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幸福映在我的心里</div> 这是李秀玲老师写在自己笔记本上的一首小诗,每次看到总能想起老子《道德经》中“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那句话。对李老师来说,她的“道”就是遵循本心,不忘教育初心,教书育人,方得始终。 <p>  初次见到李秀玲老师,那时她二十出头,长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一身干练而整洁的休闲装,穿着打扮总是那么美观得体。声音平缓,却又隐隐透露出一种和蔼可亲和教师独有的威严。渐渐的,与她接触久了,便发现她待人十分和善,嘴边总是噙着一抹浓浓的笑意,暖暖的,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遇事总能宽容他人的过失,同时她也有着惊人的口才。</p><p>  因对教育的热爱, 2003年全旗教招李老师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2015年调入阿荣旗阿伦中学担任教务处副主任工作。阿荣旗阿伦中学是一所2014年正式交付使用的标准化寄宿制初级中学,校园内环境优雅、风格大气,教学设备先进,尤其是在名校长的带领下,阿伦中学涌动着青春的活力,焕发出耀眼的光彩。新的环境,新的起点,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把工作干好。</p> 教育的十几载春秋里,平淡无华的日日夜夜却承载着沉甸甸的感动。她是一盏红烛,仅是微光却照亮孩子的一生。记得那年,班级里一个消瘦、柔弱的女孩,看上去文静又老实。她不像其他的孩子那样活泼开朗,总是用胆怯的眼神望着一切,多舛的命运让她很小就饱受了失去母亲的痛苦.......细心的李老师注意到了她,于是经常找机会和她亲近,与她聊天,在学习和生活中对她嘘寒问暖,生病时对她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常常给她带些衣物和食品,在电话里总是和她的家人沟通,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李老师就这样点点滴滴地鼓励她,给她信心和勇气 ......慢慢地,李老师走进了她的心里,让她放下了戒备,也许是久违的温暖唤醒了她,她像变了一个人,落落大方,总是笑脸相迎,也很快融入了这个班集体。她信赖李老师,她的眼神中总是流露出对李老师的崇敬和喜爱,她特别喜欢和李老师在一起,总是偷偷地跟在她身旁。直到毕业前两天,这个平时少言寡语的孩子下晚自习就突然抱住李老师特别伤心地哭了,当时只说出一句话:李老师,我舍不得您。毕业那天,孩子眼泪汪汪的拉住李老师的手,说:老师,我永远也忘不了您。还送给老师一本儿书,里面用英文写的寄语,字里行间全是对老师满满的爱和敬重。 <p>  比起讲人生大道理,李老师更喜欢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改变他们。让孩子们找到学生该有的朝气蓬勃,让他们的校园生活处处充满阳光。李老师坚信,爱是走进学生心灵最近的路。她分别在2008年和2009年被评为旗级优秀班主任。</p> <p>  作为英语教师,李老师深爱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她深度思考英语教学,潜心研究教材教法,优化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她特别注重学生语言思维的培养和英语素养的提升,对她来说,与孩子们共享英语殿堂是件极幸福的事。在做好教学的同时,李老师积极上示范课,经常与教师们分享自己的教学感悟。这方小小的讲台,成了见证她坚强、智慧和美丽的地方。如果说一朵花的美,体现在自身的姹紫嫣红上,那么教师的美,则应该体现在学生的成长进步上。为了让孩子们掌握英语学习技巧,李老师把课本内容编成了情景剧,通过让他们在课堂上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体会英语的独特魅力。她每天坚持引领学生课外阅读,鼓励孩子们在校期间用英语交流……在李老师的辛勤努力下,孩子们的英语成绩不断攀升。李老师的课堂不仅仅有激情的点燃,更多的是扎扎实实的落实与高效。让学生张弛有度,轻松愉悦。“英语老师的课从不犯困,是我们最精神饱满的课堂。我们爱秀玲姐姐,所以我们都爱学英语”孩子们这样评价他们的英语老师。特别是在2020年中考中,李老师所带班级的英语成绩尤为突出,平均分达到了95分。</p> <p>  在许多人眼里,教师的工作是最清闲的,是最好不过的职业。有周末、暑假、寒假,待遇也不错。但平凡无奇、繁忙而又琐碎,才是我们教师的生活写照。但正是这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之中却不时涌现着一幕又一幕动人的情景,深深将我们感动,让我们动容。教师们用他们的行动,默默无闻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着自己的所有。清晨,当阿伦中学校园内第一节课的铃声响起,从教室里就会传来老师们那抑扬顿挫、饱含激情的讲课声,课间你又会看到老师在和学生倾心交流,李老师就是他们中的一位。在教学上她总是认认真真、一丝不苟,认真备课,认真总结,她将知识悉心传授给学生。她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总是那么平和安静的伏案工作,学生的一道道错题也在李老师手下圈点勾画。从这些勾画中,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我时常看着她牺牲自己的午休和吃饭时间给学生辅导功课,那么耐心细致,那么不厌其烦。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天都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一日一练,真正让学生人人有事做,堂堂有收获,把细微处做到了极致。当夜幕降临时,我常常看到的她依然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备课、个别辅导。她就是这样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工作,没有丝毫怨言。</p> 娇小的身材,她却有着锐利的眼神;铁腕般的规矩,却又有着春风一样的柔情。她虽不能横刀立马,沙场争雄,但在芬芳的阿伦中学校园,她是敬业乐群、严慈相济的教坛标杆。她如一阵化雨春风,播撒芸芸师爱,润物细无声。她和蔼可亲,待人真诚,只要同事有困难,她都能积极地伸出援助之手。她是普通教师心中的领导,更是同仁们心中的暖宝。心细如发的她,经常开导和安慰偶有情绪低落的年经教师;贴心温暖的她,每每会及时地为加班的老师点餐;善解人意的她,适当地为身体不堪重负的老师缓解疲惫与压力。在她的心目中,对每一位老师都是诚挚的尊重和爱戴。这样的领导,怎能不受到老师的拥护与尊重呢! <p>  她所带的团队积极向上、凝聚力强。作为教务处副主任,又是学校英语教学的引领者。特别是在李老师的带动下,她所带的每一届英语成绩都十分优异。同时她还主抓年段的教学工作,李秀玲老师带了两届毕业年段,为了不辜负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她在工作中积极进取,勇于担当。不管是寒冬腊月之时还是暑热正浓之日,每天早来晚走,以校为家。三年勤读,一朝磨剑。她所带的2017届毕业生的成绩喜获丰收,进入了呼伦贝尔市优质学校行列。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侵袭着中国的每一块土地,一场灾难打乱了孩子们的学习计划。这正是李老师所带的这一届,在她和全体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 2020届毕业生不负众望,教学成果显著。全校考生共860人,升入普通高中人数611人,首次突破六百人大关,升学率达到71%,同时也进入了呼伦贝尔市优质学校行列。教育道路上,她付出了许多,她也真正体会到了勤劳者的艰辛与快乐。她常说:“我选择了教育,一生无悔!”</p> 17年岁月,李老师凭着对教育的热爱之情与上进之心,在教育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路走来,她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在2010年旗级基本功比赛中获初中英语三等奖,在2017年获旗级教学能手,同年又获得旗级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光荣称号。在2019年,又获得全国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br> <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  生活中的李老师,从运动,到读书、旅行、拍照,活脱脱一位“文艺女青年”的形象。就如她平时所说:喜欢的事,坚持下去,就是馈赠给自己最好的礼物。眼中有光,心中有暖,世界便会光芒。不惧怕年龄,怀有一颗赤子之心,不浮躁,有趣、生动、乐观、优雅地生活。平时工作忙,她每个寒暑假都会完成预设好的读书单,每年都会去一个没去过又很喜欢的地方,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体会当地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回归最初的自然宁静,享受最本真的生活。不管是在教书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李老师都充满着正向能量。她的一言一行给了迷茫青春里的学生莫大的影响,或安慰或鼓舞。</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老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见,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李秀玲老师便是那位伫立在师爱泉畔的人,将这源头活水化作春风细雨,助力小小梦想尽情绽放,滋润满园桃李硕果飘香。</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让我想起冰心老人的一段话:“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也许李老师并不能成为那个随时播种便能开花的人,但那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脚印,都镌刻着这一路走来一步步努力的艰辛。耕耘在教育的花园中,她知道,唯有爱与责任的熠熠生辉,才能普照那永不褪色的桃李,使其花枝繁盛、芬芳满溢!李秀玲老师就是那教育麦田里的深情守望者,以爱坚守,盼一树花开。</div></div> 供稿人:张洪玉<br><br>通讯员:丁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