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内西南隅,距我所住酒店不远,开车也就十分钟吧。</p><p>快到华严寺时,就感到古香古色的气息扑面而来,街道旁边的店铺都是仿古风格。华严寺门口有个地下停车场,从行人出口出来,就对着华严寺售票处。</p><p>顺便说一下门票,门票50元,周一至周五对全国游客免费开放,周六周日需购票,六十岁以上免票。</p><p><br></p><p>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兼具辽国皇室宗庙性质,地位显赫。后毁于战争,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p><p><br></p><p>华严寺,占地面积达66000平方米,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p><p><br></p> 下图是站在城墙上拍摄的,是从华严寺的背后望去,最高的是华严宝塔。次高的就是大雄宝殿。<div>华严寺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div> 辽、金两代,平城(今大同)都是当时的别都,该寺受到皇室的重视。<div>由于契丹民族原始信仰中“好鬼拜日”。契丹族崇拜太阳,认为他们拥有的一切都是太阳给予的。他们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东向而拜,居住习俗也坐西朝东。因此,华严寺一反汉族寺庙坐北朝南的传统建置,而是坐西面东,让清晨洞开的门窗迎接东方第一缕阳光。金代重建时尊重了契丹人的风俗习惯。<br></div>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p>从导游图可以看出,华严宝塔、文殊阁、普贤阁、普光明殿及其配殿、千手观音殿以及新山门均为近年复建。</p><p>复建建筑修旧如旧,看上去很有年代感。有点真假难辨的感觉。</p> 山门内两侧的钟楼与鼓楼。 华严寺分为上下华严寺。<div>上华严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分为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及两厢廊庑,布局严整,高低错落。 <div>下华严寺位于上寺的东南侧,相距不远。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柜和天宫楼阁等。</div></div><div>上下两寺没有明显的分界,基本浑为一体。</div> 进入山门后,就看见这座普光明殿。 普光明殿气势宏伟,高悬普光明殿金字匾额,两旁海蓝色金字楹联:“世事熙熙从来富贵无了局到此说了就了,人生攘攘自古名利难放下如斯当放便放”。<div>该殿为近年重建,大殿面阔七间,重檐歇山顶,前出抱厦。殿内的塑像、壁画、平棋藻井,皆按辽金特色修建。</div> 殿内供奉华严三圣,中为毗卢遮那佛,左为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三尊主佛坐于须弥莲花台上,面容饱满,神态宁静安详,衣纹流畅自然,通高11米。在三尊主佛前还各有两尊胁侍菩萨站于莲花台上,塑像同样继承了辽代的造像风格。 殿内环壁一周的是精美壁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佛教中称童子有二个含义:一是现在还未成佛,将来要登佛位;二是赞扬菩萨持戒清净,十分纯真,像童子般没有淫欲贪念。壁画使用传统工笔重彩的手法:以线造型,勾线渲染。绘制壁画的墙壁也是仿照中国传统壁画泥墙的工艺流程,不同于现今一般的白灰墙面。据介绍,壁画都是由中央美院的学生所画。<div>我曾经看过山西永乐宫的元代壁画,精美绝伦。华严寺的壁画虽为现代人所画,但秉承了永乐宫壁画的风格。</div> 下图中屋顶的雕饰上写着:始建于2008年X月,做成于2009年8月,大同市工程保护指挥部。 普光明殿的左右配殿。 上华严寺的山门,因院内维护,不能入内只能绕行。 山门两侧墙上有精美砖雕。 山门柱子上精美的木雕。 文殊阁。 阁内供奉的菩萨均为香樟木雕刻而成,文殊菩萨居中,两侧胁侍菩萨个一尊。木雕精美,不知是现代人所为还是古代遗留? 文殊菩萨坐于青狮之上,寓意以智慧利剑斩断烦恼,以狮吼威风震慑魔怨。 以山门小院为轴心,与文殊阁遥遥相对的是普贤阁。 绕过上华严寺山门小院,这个高台之上就是著名的大雄宝殿。 高台阶左右墙壁上的砖雕,均为阐师语录。 大雄宝殿是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始建于辽,保大之乱(1122年)毁于兵火,金天眷三年(1140年)依旧址重建。殿身东向,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单体建筑面积达1559 平方米 ,矗立在4米余高的月台上,月台前正面置有石级,周围装勾栏。大雄宝殿为现存古代木构宗教单体建筑物中规模最大的。 正脊上的琉璃鸱吻规模很大,高达4.5米,由八块琉璃构件组成,北吻是金代的原物;南吻是明代制作,也是中国古建筑上最大的琉璃吻兽。据说真品在大同博物馆,下图中的是仿制品,不知是否属实。 顶部覆盖筒瓦,黄、绿色琉璃瓦剪边。 左右分别是明代增建的六角钟鼓亭。 大雄宝殿上的匾额。 殿内主供五方佛,为明代艺术精品。<div>五尊大佛的莲花宝座分别高2.9米,中间的三尊是木雕,据说是明代的了然和尚用两年的时间化缘得到一笔钱,在京师刻成了三尊木质佛像,并于明玄德二年(1427年)迎佛入城。时隔38年,他的徒弟姿宝和尚筹集善款,塑两尊泥像分立两侧,供奉五方佛。</div> 大雄宝殿沿墙壁一周分别绘有21幅巨型壁画,为请光绪十六年由大同本地画工董安等人绘制,共875.2平方米。所有的壁画内容全部取自于佛教题材,内容复杂、构图得当且气势恢宏。<div>大雄宝殿佛坛两侧的台基上侍立着二十尊天王彩色泥塑,身高均为2.8米,这些泥塑作品神情刻画生动,身躯分别向前倾十五度到十九度,体现出护法天王对佛的虔诚与崇敬。</div> 殿顶平棋为明代宣德年间补装,在清光绪初年重新绘制,有1012块,纹饰有龙、凤、花草、仙鹤、万字符等图案,金碧辉煌五彩斑斓。无一雷同。 华严寺大雄宝殿保存有辽代的地基、金代的建筑、明代的塑像和清代的彩绘,集四朝的建筑和文化艺术特点为一体,可以称得上是一处奇观。 出大雄宝殿向南200米,便可看到华严宝塔。<div>华严宝塔是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木塔。塔身明三暗二共五层,通高43米,是大同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华严宝塔内一到三层分别供奉着毗卢遮那佛、观世音菩萨和交脚弥勒像。登宝塔凭栏远眺,古城全貌尽收眼底,让人顿觉神清气爽。华严宝塔下有莲池和铜质地宫,地宫中央供奉元代高僧慧明法师的舍利,不仅供人瞻仰,还在提醒人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保护华严寺付出努力的先人们。</div><div>下图为华严宝塔的南北视图。</div> 华严木塔是根据《辽史·地理志》上的记载恢复建造的,平面呈方形,纯木榫卯结构,均按辽金时期建筑手法营造。<br> 下图为排队等候上塔的游人。因为人多,所以我们没有上塔。 华严宝塔下有莲池和400平方米的铜质地宫,地宫中央供奉元代高僧慧明法师的舍利(据说距今700多年),不仅供人瞻仰,还在提醒人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保护华严寺付出努力的先人们。地宫用100吨纯铜打,从天花到地板、从墙体到楼梯,全部用铜制造,是一处名副其实的铜宫殿,也是全国最大而且纯粹的铜造地宫。<div>地宫暂时不开放,下面是从网上找到的几张图片,可以想象,一进地宫就仿佛进入了黄金世界。。</div> 全铜地宫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遗铜雕大师朱炳仁及子朱军岷率领金星铜工程设计建造而成。 地宫的每一个位置、每一处空间均做了精心的设计,包括藻井、塔柱、壁画、地板等的铜装饰,采用了雕凿、锻打、贴烙、线刻等多种铜工艺技法。<div>地宫四壁上供奉着四尊主佛和448尊小供养佛,加上墙壁和塔柱上的浮雕佛像共有1000余尊。这些铜佛造像大到3米、小到33厘米,每一个都精致到无以复加,使得整个地宫金光闪闪,十分震撼。佛教氛围浓厚,让人为之震撼。</div> 这个殿应该是导游图上的千手观音殿。 2001年华严寺重修碑记。 从华严宝塔看不远处的教堂,别有情趣。 华严塔西背面左右两个莲池。 寺里的山楂树。 寺里的一棵85年的老沙枣树。 现在到了下寺,从下左图的小门进去,是个高台阶,台阶顶端有个木质牌楼,上面写着:梵王宫 薄伽教藏殿位于华严宝塔的正东方,是华严寺最古老的一座建筑,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div>薄伽是梵语,又译为“世尊”,教藏是指佛教经典。薄伽教藏概括起来说,就是尊贵的释迦牟尼所说的经典教藏。</div><div>薄伽教藏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九脊顶,正脊两端矗立着高达3米的琉璃鸱吻。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檐柱显著升起 。<br></div> 华严寺的薄伽教藏殿,塑像、壁藏、大殿建筑本身,全部都是辽代的,从1038年保存至今将近千年的历史,所以这个大殿被称为是辽代艺术博物馆。<br> “薄伽教藏”的匾额题写于大清康熙二十七年,薄伽的寓意是世尊,梵语音译而来,教藏的意思是佛教的经典。据史料记载,这个大殿自辽代中叶以来就是华严寺存放经书的藏经阁。 殿前悬挂的木匾。 殿内的佛坛上分别布列不同姿态的辽代彩塑31尊,造像生动传神栩栩如生,是中国民间极其珍贵的雕塑作品。<div>在佛坛的中央供奉着三世佛,从北至南依次为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和弥勒佛。据史料记载,自辽代中叶以来,薄伽教藏殿就一直作为华严寺藏经的圣殿。(下图为拼接而成,技术有限,示意而已)<br>以三世佛为中心,让众多佛、菩萨、大德济济一堂,形成三组讲经说法的场面,营造出浓烈的佛学氛围。</div> 合掌露齿菩萨”是华严寺辽塑中的精品,她头戴镂空花冠且身材匀称,露背赤足并且可以看到洁白的牙齿,她用神秘的微笑和简单的衣饰打破了千年的沉寂,这种大胆而反叛的艺术创作是我国古代佚名创作者的惊人之作。 大殿的佛堂上所供的塑像一共31尊,全部都是辽代的泥塑保存至今将近千年,外部贴有金箔、彩绘。<br>这些佛像造型优美自然,栩栩如生,我感觉在我看过的佛像中是最精美的。只是佛祖身上的灰尘太多太多了。 回来后查阅资料,才知道其实那不是灰尘,而是时间的久远和千百年来香火的熏染,佛像的表面形成了一层严重的氧化物,是擦不掉的。 薄伽教藏殿内四周环壁排列的藏经柜共38间,均依墙而建。上层是供佛像和功德主像的佛龛,下层是存放经书的壁藏,都是全木结构。佛像大多都遗失了,经书有两万多册,最有名的是清代的《大藏经》,现在保存在大同博物馆。保存下来的这个壁藏,是全木质的结构,1038年修建完成,没有使用一根铁钉子。 <div>环绕大殿一周的勾栏栏板图案有37种之多,而且无一雷同,全部镂空雕刻并且玲珑剔透。</div><div>为了通风和光照,工匠们在殿后壁当心间开有明窗,致使两边的壁藏断开,于是,他们充分利用力学原理在其间搭建了一座圆弧形拱桥,并在桥上建有“天宫楼阁”五间。</div><div>这组罕见的辽代小木作被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海内之孤品,仅此一例”。</div><div><br></div> 下图为网上图片,多角度观看壁龛及“天宫楼阁”。 薄伽教藏殿的建筑、塑像以及壁藏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代表了我国11世纪建筑最高水平和佛教最高成就。<br>因为殿内佛像多无法看清“天宫楼阁”的样子,在2008年大同市政府重修华严寺时,将这一建筑奇观在华严寺广场复制了出来。满足的众人的好奇心和观赏愿望。 观音殿为新建的,里面的观音像金光闪闪,中间的为十一面观音像。 下图为十一面观音像。前面为圣菩萨面相,左边三面为愤怒相,右边三面为慈悲相,最后一面为爆笑相,最顶上为阿弥陀佛化相,十一面头相都各戴宝冠,宝冠中也各有阿弥陀佛化佛相,十一面观音所持数珠表示大圆镜智,所持净瓶表示甘露智水润泽一切众生,是等性智,莲花代表观音的本体,是妙观察智,施无畏印表示安定、説法、是成所作智。 下华严寺的山门现在作为是景区出口。 华严寺一游到此结束。由于华严寺修复工程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所以看上去基本区分不出哪座建筑是文物,哪座是近年新建。如能在建筑物前的标牌上注明,就能一目了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