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范仲淹与唐代诗人方干后裔方楷的交往 </p><p> 来源:村村乐新闻 方向明 </p><p> 2014年11月23日</p><p> 在《方氏宗谱》中,均有桐江白云源(今浙江桐庐富春江镇芦茨村)方姓祖先方干的记载。据史料记载,方干(公元809年—公元888年)字雄飞,号玄(元)英,晚唐诗人,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方干的忘年交晚唐诗人孙郃在《元英先生传》中说:“元英先生新定人也。”新定郡是睦州的别称之一,而新定又曾是淳安的旧名。元朝人辛文房所撰《唐才子传》“方干篇”开篇就说“干,字雄飞,桐庐人”。因此,方干的祖籍是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但其父亲方肃因任“桐庐万户”已迁居睦州桐庐富春江畔的白云源鸬鹚湾(今富春江镇芦茨村附近)。</p><p> 鸬鹚湾位于严子陵钓台的东对岸,山环水抱,景色清绝,常常白云徐生,因而又叫白云源,村名白云村。</p><p> 方干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方肃曾举进士,也擅作诗,桐庐当时的名人章八元便把女儿嫁给了方肃。方干是唐朝“睦州诗派”的代表人物。“睦州诗派”大多以写山水田园诗为主,多写景和赠别之作,诗风清丽明快。</p><p> 方干死后,唐朝末年光化年间,经左补阙韦庄奏请,朝廷追赐方干为进士出身,又经宰相张文蔚奏请,追封方干为“左拾遗”。</p><p> 在《方姓宗谱》中,还记有方干八世孙方楷和北宋名臣范仲淹的交往。范仲淹(公元989年-公元1052年),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世称“范文正公”。</p><p> 据载,范仲淹于公元1034年正月离开京师,经3000余里长途跋涉,于4月中旬到达桐庐郡。或许因为受前人诗文影响,范仲淹对睦州(桐庐郡)山水充满憧憬,虽然被贬,心情却并不颓废,反而一路诗兴大发,相继写下《谪守睦州作》、《赴桐庐郡淮上遇风》、《出守桐庐道中十绝》、《潇洒桐庐郡十咏》等诗作。</p><p> 范仲淹在桐庐郡期间另一件较有影响的事就是“二访方干故里”。方干故里正好在严子陵钓台的对岸,范仲淹其实早就对这两处古迹心向往之,他在一到睦州时写给晏殊的信中说:睦州州府“百里而东,遂为浙江。渔钓相望,袅鹜交下。有严子陵之钓石,方干之隐茅”(出自《与晏尚书》)。可见范公是把严子陵与方干相提并论了。当他游览钓台之时,见“东岩绝壁,白云徐生”,听人说是“方干处士之旧隐,遂访焉”(出自《留题方干处士旧居》题记) </p><p> 范仲淹初访方干故里时,正巧方干的八世孙方楷考中进士荣归乡里,应方楷之请,范仲淹写了两首诗,一首为《留题方干处士旧居》:“风雅先生旧隐存,子陵台下白云村。唐朝三百年冠盖,谁聚诗书到远孙。”另一首即《赠方秀才》:“高尚继先君,岩居与俗分。有泉皆漱石,无地不生云。邻里多垂钓,儿孙半属文。幽兰在深处,终日自清芬。”</p><p> 范仲淹非常尊崇方干,于宋景佑年间重修严先生祠堂时绘方干像配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