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根据史料记载,君平曾卖卜于今郫都、成都、彭州、邛崃、广汉、绵竹等地。“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p><p> 世俗以卜筮为贱业,严君平却把它作为匡正人心,劝善止恶的工具。“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p> <p> 严君平(前86年—10年),本名严庄,字君平。因避汉明帝刘庄名讳改尊,史称严君平。君平出生地史载不一,有成都说,邛州说,彭州说。西汉末年思想家、易学家。</p><p> 君平通晓黄老之说,终身不仕。早年以卜筮为业,“因势导民以善”,归隐之后,设馆授徒于今唐昌镇平乐,扬雄从其游,是中国最早的“私学“创始人,首倡耕读教育。著有《老子指归》传世。新莽中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卒,时年九十一,葬于唐昌镇平乐。</p><p><br></p> <p> 君平故事1. 君平无意仕途,甘于陋室之乐,不为肉食者谋。君平之“隐”是大隐,真隐,不是把“隐”作为达到“显”的终南捷径。</p><p> 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扬雄,年轻时曾拜严君平为师,非常钦佩他的德行。 当时的益州牧李强很仰慕严君平,扬雄就告诉李强,严君平生性清高,不会向人卑躬屈膝,要备礼去拜见他。李强后来发现,严君平果真如此。</p> <p> 君平故事2:有富人找严君平算卦,君平说富人是以不足补有余。富人听了,不以为然。严君平解释道:“你日夜操劳,积累家财万贯,从未感到满足。我以卜筮为业,现在还余着数百钱,没有可用的地方,当然是我有余而你不足了。”富人哑口无言。</p> <p> 严君平在川内属半人半仙的人物,为百姓爱敬,相关传说、遗迹众多。有成都君平街、支矶石街,唐昌卖卜巷、严君平墓、通汉井、读书台、仙女洞,绵阳严仙观等。</p><p> 卖卜巷:位于文昌宫社区,乘坐715路、715A路、P09路、P09A路、P06路、p40路、p39路、p35路、P48路公交车可达唐昌古镇卖卜巷游览。</p><p> 门票: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