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22年9月14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安源路矿工人欢庆罢工胜利</p> <p>安源路矿是江西萍乡安源煤矿和株萍铁路局的简称。安源煤 矿属汉冶萍公司管辖,是二十年代中国最大的产业,拥有工人1 2000余人;株萍铁路局职工1100余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运动</p> <p>在中共湘区委员会毛泽东等领导下,1922年5月1日成立安源 路矿工人俱乐部,保护工人权益。李立三(能至)任主任。9月上 旬,路矿当局拒发拖欠工人的工资,并企图勾结军阀封闭工人俱 乐部。刘少奇、李立三、蒋先云在党的派遣下,通过工人俱乐部, 领导全路矿17000多名工人,于14日举行大罢工。俱乐部全权代 表刘少奇,大罢工总指挥李立三。当日晨,俱乐部监察队持白旗 密布街市及工厂附近,张贴“候俱乐部通告方准开工”、“各归 住房,不得扰乱”等告示,并发布罢工宣言。路矿当局竭力破坏 罢工,先是设法收买工人,此计不行,又密遣暗探刺杀李立三, 悬赏大洋600元,也未能得逞。后勾结军阀,想用武力镇压,将 安源划为特别戒严区,设立戒严司令部,重要地段架机关枪,军 警数百,每人每日2元赏钱。</p> <p>工人向军警进行宣传,军警同情工人,阴谋动用武力也未能 实现。路矿当局被迫接受谈判,于9月18日签订承认工人俱乐部 的合法权利、改善待遇和增加工资的13款条约。5天的大罢工至 此终止。</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谈判处</p> <p>条约签订后,俱乐部召开万余人的罢工胜利庆祝大会,通过 复工宣言,随后上街游行。安源路矿罢工的胜利,显示了中国工 人阶级的伟大力量。</p> <p><b style="font-size: 20px;">活动意义</b></p> <p>罢工斗争的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养成无产阶级支配社会的潜伏势力”,最终将社会改造成没有阶级压迫、产业公有的社会。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主要口号“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充分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安源工人过去20多年间的屡次反抗均遭失败,而这次罢工取得了胜利,使工人深切认识到团结奋斗的重要,极大地提高了工人们的阶级觉悟和组织性。罢工胜利后不久,工人俱乐部的成员就由罢工前的700多人猛增到1.2万多人。路矿全体工人团结起来,形成了以中共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工人俱乐部为公开组织形式的阶级队伍。在此基础上,安源工人俱乐部同粤汉铁路工人联合成立了粤汉铁路总工会,并发起成立了湖南全省工团联合会和汉冶萍总工会,又与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建立了联系。最后,铁路工会联合起来成立了全国铁路总工会筹备委员会,从而大大推动了工人阶级的全国大联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影响深远,成为中国工运史上一次著名的罢工事件。</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毛泽东去安源》油画</p> <p>对于这次罢工及其胜利,刘少奇、朱少连在1923年8月合著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略史》曾作如下评述:“这一次大罢工,共计罢工5日,秩序极好,组织极严,工友很能服从命令。俱乐部共费计一百二十余元,未伤一人,未败一事,而得到完全胜利,这实在是幼稚的中国劳动运动中绝无而仅有的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b></p> <p>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是纪念性革命博物馆。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距萍乡市城区6公里。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遗址陈列室。创办于1956年,1968年兴建陈列馆,1969年开放,1984年8月改现名。</p><p>安源路矿工人纪念馆座北朝南,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3245平方米,陈列面积2400平方米。纪念馆陈列大楼高24米,长100米,宽30米,系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正中间建有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部徽,两边是红色瓷砖组成的五星红旗和大型有机玻璃火炬灯。大厅门口有6根用大理石砌成的方开型大柱,高约14米。</p><p>2018年10月,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p> <p><b>纪念馆陈列楼</b></p> <p>工人纪念馆是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的主体,1956年建馆,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由邓小平手书馆名。现有馆藏文物5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3件,不可移动文物共1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建馆以来,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1100余万人次。以安源纪念馆为中心和龙头的安源,正逐渐成为了集教育、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赣西红色旅游圣地。</p><p><br></p><p>纪念馆基本陈列系统地介绍了1921年至193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开展罢工斗争、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历史。该馆陈列内容共分6个部分:(一)三重压迫下的路矿工人;(二)组织起来;(三)路矿工人大罢工;(四)“二·七”惨案后的坚持和发展;(五)工农联合,支援北伐;(六)秋收起义,武装割据。除了文字图片和实物,还有《矿工苦》、《毛泽东去安源》、《大罢工》、《工农联盟》、《奔向井冈山》等大型雕塑。历史过程。</p> <p><b>教育意义</b></p> <p>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初期相结合的光辉范例。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是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接班人构筑了一个新的平台和载体,目的在于让青少年一代进一步了解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伟大意义,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少年爱学习、爱劳动、爱党、爱国、爱人民,进一步培养青少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接续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