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 激思 得法

花开半夏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观书 激思 得法</p><p> ———《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学习心得</p> 缘起 <p> 一本好的书就在于能一下子走入你的心里,引起你的共鸣,激发你的思考,指引你的方向。</p><p> 缘起青年教师岗位大练兵,我结识了一本能够指导我们更深刻更准确理解《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理念的书籍——《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这本书能够利用鲜活典型的案例,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解读,让我受益匪浅。</p><p> 这本书将新课程标准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与我们一线教师的话语体系,思维习惯和实践习惯融会贯通,他能够利用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折射出问题的发现,问题的分析和问题解决的具体场景,能够有效的顺应和强化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和实施。</p><p><br></p><p><br></p> 总概 <p> 这书遵从新课程标准的编排,共分为三大章节,与一个后记。每个章节,沿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编排进行:第一章为“解读前言部分”,第二章为“解读课程目标与内容部分”,第三章为解读“实施建议部分”。每个章节均从“理论阐述”到“案例”再到“案例评析”,</p><p><br></p> 框架 <p>理论阐释——眼</p><p> 理论阐述十分简明,是这本书的“眼”。理论阐释是对基本问题包含的重要概念、核心理念、主要内容等做出简明扼要的词条释解释。其内容基本结构是首先根据基本问题引出新课程标准中对应的原文,直接指向所提出的问题;然后对标准原文的含义进行阐释,论述其价值意义;最后作为理论诚信的核心内容,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和建议。</p><p><br></p> <p>  典型案例——体</p><p> 案例是本书的体,是支撑基本问题,并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解读的基本载体。案例的选择都十分典型,这些案例的内涵具有普遍性,是教师实践中发生的案例与基本问题相呼应,有些章节出现两个案例,从比较完善和不够完善两个角度来诠释问题所蕴含的标准理念,让我们在比对和教研中更准确,更深刻的理解新课程标准。</p><p><br></p> <p>案例分析——魂</p><p> 案例分析是本书的魂,案例分析是对新课程标准自下而上,自内而外的解读。对展示的具体的案例要说明“然”与“非”,还要对应基本问题,积极理论阐述解析出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可以更好的发挥案例典型的功能和价值,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内容的长度与厚度,发挥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促进教师更加准确,创造性的理解,实施新课程标准。</p> 打卡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开启一场心灵之旅</span></p> <p>熟悉而又新鲜</p> <p>课外阅读</p> <p>学贵有疑</p> <p>尊重生命</p> <p>课堂效率</p> <p>个性阅读</p> <p>学与表达</p> <p>口语与应用</p> <p>创意教学</p> 品赏 心得 <p> 从学生时代到从教,我深深地被文字所沉醉,她不仅是文字符号,也是一种审美对象。借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表达文字的魅力再恰当不过:“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我们作为语文教育者要把握语文的特点,彰显语文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p><p> 在教学中,语文教学是繁琐的,正所谓“数学清清楚楚一条线”,而语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因为她包含音、形、义;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加上孩子的各种不同的个性和生活环境,不同的年龄特征和家庭背景,对文字的理解是万紫千红的。</p> <ul><li>自主 合作 探究</li></ul> <p> 牢牢树立学生本位的教学思想,我们只是教学的引领者和指导者,要学会把课堂还给学生,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口,解放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学习方式,与学生提供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在丰富学习的体验的同时,养成合作共享的学习品质,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切实提高语文素养。</p><p> 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语文中探究学习,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取知识、方法、情感体验的过程。探究的可以是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可以是词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可以是学生感悟学习过程,领悟学习方法的过程。“探究”更重要的还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然后获取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由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探究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穿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个性。</p> <ul><li>自由 平等 开放</li></ul> <p> 新课程要求转变教师角色,转变教学行为。教师不是绝对的权威,而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是学生的合作者。教学中教师的态度是否和蔼、亲切、有鼓动性,对学生是否民主、尊重、有亲和力,对教学过程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同时才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所以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真正地俯下身子,和学生心贴着心,听听他们心中的疑惑,了解他们的喜怒好恶,帮助解决他们想努力解决的问题。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给孩子真正的欣赏,就要给学生以心理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因为“即使在最丑的孩子身上,也有新鲜的东西,无穷的希望。”在教学中,我们要做的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感觉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考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尤其是尊重学生个性,鼓励他们发表感受,谈自己的见解。</p> 后记 <p>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为行走在孩子灵魂心尖上的人,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是新教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