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之恋

山子

<p>  在苍莽壮美的梅花山脚下,一片青山绿林间碧波荡漾的湖面,叫瑶池。</p><p> 瑶池,是最近几年才叫的名字。早的时候,叫明湖水库。再早一点时,叫窑上水库。据资料,窑上水库始建于1956年。</p> <p>  小时候,青山环绕的窑上水库就是我们这群放牛娃的乐园。把牛散放在水库边的山坡上,在年龄大一点的放牛娃的带领下,我们经常顺小路下到水库边,看当地住户肖方园划着他那有点破烂的小船打渔,经他同意后去他家地里抠洋芋或掰包谷就着柴火烧来做午餐。口渴了,去水库边的白岩水井灌一气甘甜的山泉水。那个味儿,至今留恋。</p> <p>  那个时候的窑上水库,周边林木稀少,草坡居多,还有一些零星耕地。水库南边,山势陡峭,水面一直延伸到山根脚;水库北边,坡度平缓,一块块的荒草坡往上一层层连接到高大的牛王山。</p><p><br></p> <p>  环水库岸边一圈,仅住着肖方园一家,水库涨水时,能淹到离他家50米远的地坎上。肖方园家既是水库建成前的老住户,也是水库的守护者,那年头,怕坏人搞破坏。</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老肖性格孤僻,不喜言谈,算起来,我们和他家都是一个公社的,但不属同一个生产大队。他一家人住得单边,附近几里地都没有一家邻居,一幢土墙盖瓦的房子立在水库南边半坡上,显得有些孤单。比较起来,来看望他最多的还就是我们这群放牛娃了。我们经常来混吃混喝,给他的房前屋后增添了不少的热闹劲,他也挺高兴的,一来二去的我们也就和他混得熟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水库边,我们度过了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p><p><br></p> <p>  后来窑上水库扩大了,作为小学生乃至中学生的我们,每年的植树节都会在学校的组织下来水库边种树,一群同学,在荒坡上打打闹闹,边种树边玩,树种活的有,种死的也不少。一年一年地来种树,也记不清有多少年了,反正吧,现如今水库周边山上茂密成林的大树,肯定有一些是我们当年种下的。</p><p> 窑上水库,似乎和我们有不解之缘。</p> <p>  再后来,记不得什么时候起,窑上水库改叫明湖水库,肖方园家也不知道搬到哪去了。更后来,就叫现如今的瑶池了,为六盘水“三池三湖”之一。政府投入了资金,建设了环湖步道,添设了防护网和护栏,并免费向市民开放。随着名称的改变,瑶池的设施越来越好,景色越来越美。</p> <p>  周六周日,用上两个小时,或独自一人,或三三两两,环湖漫步一圈,脚踩着柔软的步道,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眼看着满眼的翠绿,鼻闻着浸脾的草香,耳听着小鸟的欢唱,享受着这难得的清静与闲趣。 </p> <p>  瑶池周边的山,形状各异,苍翠欲滴,如一块块的绿毯从蓝天而下铺进了水里,山形倒映于水中,在湖面上映出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翡翠”,在阳光的反射和微风的吹拂下,一会儿动了,一会儿又静了。</p> <p>  瑶池的水,远看一潭碧绿,近观清澈见底。每当雨后雾起,那朦胧的白雾从湖面淡淡升起,在浸润了一对对戏水鸳鸯后,轻轻飘荡,缠绕于掠过湖面的白鹤,散浮于岸边的树林草木之间,将丝丝湿意洒在湖边万物身上。</p> <p>  瑶池的树林,高大茂密,幽静深远,夏季一片厚厚的纯绿,那树叶子上的绿色都仿佛能滴得下来。冬春季节,略为枯黄,却也还夹杂着一块块的绿色,那是因为有大量常绿树种的缘故。最美的,当数春季了。高的,矮的,尖的,圆的,深的,浅的,绿的,黄的,红的……各种树叶,五彩斑斓,从湖边呈放射状铺向周边的山顶,又仿佛是天上的画师打翻了调色盘,将一众水彩颜料都倒在了环湖周边山坡上,顺山而下流进了湖水中。</p> <p>  瑶池的花草,品种繁多,数不胜数。无论四季,均有花开。有认识的,但大多不认识。草地里,树林间,步道旁,湖岸边,山坡上,白色、黄色、蓝色、紫色、红色……,以环湖步道为轴,向山上和湖面延伸而去,清香扑鼻,妖娆万千。</p> <p>  漫步瑶池边,犹如仙境里。40多年过去了,不论是儿时的窑上水库,还是现今的瑶池,都一样让我喜欢、迷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