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上海书隐楼255年的历史与沧桑

Min

<p>书隐楼位于南市区天灯弄77号。传为清乾隆年间姓沈建,后为郭万丰船号主人购得,其后裔居住至今。占地2千平方米,宅共五进,七十余间。一至三进为宅邸花园,有轿厅、正厅、十字墙、船厅、戏台及池沼、假山、花圃等;四进为藏书楼;五进起居室为“口”字形走马楼建筑。</p> <p>门枋有“古训是式”字牌和“西伯姬昌溪访贤”长卷式砖雕故事图。左右侧砖雕分别为“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和“周穆王朝覲西王母”。砖雕人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p> <p>四周有3.6丈高风火墙</p> <p>楼前东西两侧厅与厢房之间各有砖雕屏风,正面为三星祝寿</p> <p>八仙游山</p> <p>正厅船舫的梁枋、斗、垂莲柱上也雕有各种花卉、花篮、如意等精美木刻图案</p> <p>郭家后人看守老宅</p> <p>文革留下的痕迹</p> <p>孩子留下的橡皮叫叫骑马娃</p> <p>八边形枯井</p> <p>船厅墙上“福”字浮雕</p> <p>皇帝赐予的金砖</p> <p>摇摇欲坠的景象</p> <p>少不了拗一下造型拍几张集体照</p> <p>在这古建筑里参观了一上午,赞叹她的精美的雕刻和建筑风格,但对于目前的状态感到很惋惜,虽然1987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严重的房屋损毁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改善。作为房屋的主人肯定无力修缮。非常希望国家出面把此古建筑维护好,留给后人。毕竟这样的建筑已经很少很少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