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上王:王献之后人聚居之村

李敬佑

<p>出绍兴城沿212国道南行约28公里,过舜王庙,穿山越岭,再行七八公里就到了古村:上王村。</p> <p>一条长长的山溪蜿蜒而来,沿溪两岸,一幢幢民居鳞次栉比,组成了一个很大的村落。王姓是村里的大姓,他们会骄傲地告诉你,他们是东晋书法大师王羲之之子王献之的后人。</p> <p>上王村虽然地处会稽山的崇山峻岭之中,以前交通闭塞,进出困难,村民穷困潦倒。时过境迁,改革开放后,公路开通,财富渐积,村里有不少人外出务工,在上海从事市政建筑,据说身价过亿的老板已有好几位。</p> <p>这些人在外面发了财,回乡办实事,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办起了乡村旅游、民居,这是村办的游客中心。</p> <p>进村,耳闻琮琮溪流声,目见鲜花夹道,屋舍俨然,村道整洁,古风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p> <p>溪流中间不时有小坝阻挡,既便于两岸通行,又形成小小的溪瀑,增添了村景的秀美。</p> <p>在小坝上步行小心第一,但清澈的溪水让人情不自禁地留连忘返。</p> <p>站在坝上拍他人,自己也成了被摄对象。静,是上王美的内涵。</p> <p>溪流像一面镜子镶嵌在群山之中,水孕育了生命,也诞生了这座村庄。</p> <p>村里保存了不少老建筑,像这样没有修缮过的老房子,一般都不住人,只是充当“古老”的道具,让人知道这村庄应该有些年头。据村史介绍,上王村源自南宋,距今约八九百年。</p> <p>经过修造的旧房,既可以居住,又保留旧的风格,为游客所喜欢。</p> <p>这栋有点年头的旧房仍保持着它的挺拔,门前的橘子树枝头黄橘累累。</p> <p>一幢新盖的民舍,蹲在半山之腰,正准备迎客。</p> <p>上王村注重家族文化的传承,建于明末的祠堂保存完好。</p> <p>介绍宗祠的说明牌。</p> <p>除宗祠外还有一座王氏分宗祠。大概村里王氏人太多,一座宗祠不够用,便盖了个分祠,就好像办座分校一样。</p> <p>分祠内设五思堂,正面挂着王羲之及其部分儿孙的画像。</p> <p>两旁陈列着王羲之的书法印品和有关书籍,敝人创作的长篇小说《王羲之》却未见陈列。</p> <p>水泥巨印,亦成一景。</p> <p>分祠堂还设戏台一座,逢年过节,献上社戏,是乡村的文化滋润。</p> <p>这个小朋友想在台上一展身手。</p> <p>青朴书院是村里新造的建筑,不知是哪位老板的主意,但办个书院,聚聚人气,也是好事,至少表示对文化的向往,这就够了。</p> <p>继续在村里游走,这样的挂牌建筑时有所见。</p> <p>整洁的村道,看看这些崭新的木栏便知这村有大干一场的决心。</p> <p>古桥和路廊是上王的标志性建筑,背后依山而建的民居层层叠叠,与竹海蓝天相映成趣。</p> <p>这是一个来了还想再来的深山古村。遗憾的是,村里不设饭店,饿着肚子游览,徐霞客也吃不消。2020-9-1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