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9月12日,走进洛川。</p> <p>陕西省洛川县永乡乡冯家村73年前是一个只有50户、200多人的小村庄,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在历史的长河中会和黄土高原大多数村庄一样名不见经传。然而,1937年8月的时候,中央政治局在这个村庄的两孔窑洞里举行了一次重要会议,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抗战动员令,使得这个村庄与这次会议一起被记载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p><p>1937年8月22日至25日,张闻天、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22人在冯家村的一个私塾小学的两孔窑洞里秘密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由张闻天主持,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军委主席,并决定将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分别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15师、120师和129师。同时,会议制订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抗日总动员令。洛川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会议制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对中国人民最终打败日本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具有重大历史作用。</p><p>冯家村位于洛川县城北部10公里的公路拐弯处,北距当年红区和白区分界线界子河只有数公里远,当时属于国民党统治区。为什么要把会议选在这里召开?会议又是如何保密的呢?</p><p>洛川会议纪念馆的同志们解释说,冯家村位于洛川塬上,四面都有沟壑,除过一条大路外,还有几条乡间小路,同时,村子距离界子河只有几公里,界子河北就是红区,便于红军随时撤离,这可谓“地利”优势,最关键的还是“人和”,就是张学良部67军和共产党军队保持着密切联系,同时,洛川的老百姓虽说处在白区,但心向共产党,洛川人的不好事,不闹事的憨厚品质使得中央决定把会议地点确定在冯家村。</p><p><br></p><p>当年党中央召开会议的两孔窑洞是一所私塾小学。1937年8月20日左右,冯家村突然来了一个年轻人,提出要借用私塾学校用几天,几天后,就看见私塾小学院子和窑背上有了岗哨。后来才知道,这个年轻人就是肖劲光。开会那几天,张闻天、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贺龙等领导同志经常出现在村子里,当时的老百姓,谁也认不得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红军将领,只知道这些人不是本地人,可能是外地打工的或者外出作生意的,所以也就不管不问,谁也不知道在干什么。</p><p>就这样,洛川会议在洛川高塬上的一个名叫冯家村的村庄召开了。然而,由于保密工作做得相当好,致使1963年,洛川县政府准备筹建洛川会议纪念馆时,却无法确定当年会议是在冯家村还是霍家村召开的?洛川县文化馆原馆长张德臣(当时具体负责洛川会议旧址筹备)回忆说“1963年,当时的洛川县文化局局长雷焕阳为筹备洛川会议纪念馆曾到北京找过徐向前元帅。据徐帅回忆,当年召开会议的村子位于公路的拐弯处,村口有一个大水塘(涝池),水塘旁有一颗大柳树,大柳树东边有两孔窑洞。人们根据这些特征,才确定了洛川会议是在冯家村召开的。20世纪80年代,张闻天同志夫人刘英来到冯家村后,认为这里就是洛川会议召开的地方”</p> <p>洛川会议内容总结</p><p>一,必须坚持抗日战争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p><p>二,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地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使游击战争担负起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p><p>三,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和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作斗争;</p><p>四,在有利于动员全国人民参加抗战的前提下,争取全国人民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战时期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p><p>五,八路军的具体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p><p>会议在基本原则一致的前提下,对八路军出兵的时机、数量及陕甘宁留兵多少、红军作战形式等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为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军事工作的领导,会议决定由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任弼时、叶剑英、张浩、贺龙、刘伯承、徐向前、林彪等11人组成新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为书记,朱德、周恩来为副书记(对外称主席、副主席)。</p><p><br></p><p><br></p><p>洛川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p><p>《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主要内容是:</p><p>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三、全国人民的总动员;</p><p>四、改革政治机构;五、抗日的外交政策;六、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p><p>七、改良人民生活;八、抗日的教育政策;九、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p><p>十、抗日的民族团结。</p><p>洛川会议还决定成立中国共产党革命军事委员会,由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任弼时、叶剑英、张浩、贺龙、刘伯承、徐向前、林彪11人组成。毛泽东为中央军委主席,朱德、周恩来为中央军委副主席。</p> <p>洛川会议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永远迎风飘扬。</p><p>洛川会议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永远照耀在全国人民心中。</p><p>洛川会议更是一幅伟大的历史画卷,铭刻着我党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的光辉业绩。</p><p><br></p><p>我们在这里回顾国破家亡的痛楚,我们在这里领略一代伟人运筹帷幄的风采。</p><p><br></p><p>我们在这里重温一段光辉的历史,我们在这里接受一次人生的庄严洗礼。</p><p><br></p><p>洛川会议永在史册!</p><p>洛川会议永放光芒!</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