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狠狠任性了一天,高兴的醒来,不必理会闹钟,身边没有鼾声,一个人的屋子想寂寞就寂寞,想安静就安静,凭胆子!我是胆大的!为避免某人的唠叨,还是简单吃了个早餐,收拾起了不擅长收拾的屋子,跪着擦地还真累!但能避免一场埋怨以至于浪费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累是值的!</p> <p> 待到休息,手机显示7:05,时光正好,翻开《中国文化课》扉页,以前看书我是不看序的,嫌麻烦,自以为是的认为不重要,一个假期浏览电子书后就有了连扉页都不错过的习惯,挺好!余秋雨老师的在《中国文化课》自序中这样写到“我的生命基调,是以最大的安静,穿越最险的峡谷。这是老子的教导,由“与世无争”抵达“人莫与争”。眼前这本书就是穿越几个文化峡谷的见证”。可以看出余老师是个求真务实的人。</p> <p> 一气呵成读了十讲,时间充裕,心情舒展,没有任务的压迫,完全随性而已,没有浮光掠影,还认真做了摘抄,勾画了喜欢的语言。余老师的讲授内容最先是在“喜马拉雅”播出,听众过千万,这个数据在封面有证明,据说现在听众已经过亿!这本书内容原是博士生的必修课,经过余老师的语言加工,精心润色,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每一讲衔接自然,深入浅出,仿佛在聊天中懂得了你想知道的事儿。</p> <p> 不想拿余老师的身份地位来赞美他什么,对于余老师的成就在当今社会褒贬不一,但我觉得用他所以说的文学常规就可以解释了。在001讲“今天的日期”,提到了三位在世界小说、戏剧及诗歌领域登峰造极的巨人: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和歌德。别看他们死后百年千年不朽,生前都有一个悲惨人生。这就是文学常规:杰出的文化创造者大都多身处卑污的环境,受尽诽谤和磨难。这我就明白余老师面对谤讥非议,依然向前的原因了,一生平顺的文人,历来无足轻重!正如010讲中孔子的一生,也是不被接受,14年奔波劳碌,晚境凄惨孤独!卧榻前一双草鞋奔走一生,最终消散在千里古道,万丈西风中。</p> <p> 余秋雨老师小心求证,严谨治学中,我懂得了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结果,是集体人格。</p> <p> 美好的总是短暂的,因为短暂也愈加美好,我会倍加珍惜周末时光,读下去,不为气自华,只为内心的愉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