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云知道 <p> 沈从文先生在《云南看云》中写到“云南的云给人印象大不相同,它的特点是素朴,影响到人性情,也应当是挚厚而单纯。</p><p> 云南的云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浪,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续完成的。色调出奇的单纯。惟其单纯反而见出伟大。尤以天时晴明的黄昏前后,光景异常动人。”</p><p> 9月的雨崩,烟雨蒙蒙,没有秋日的色彩斑斓,日照金山的几率也少,只有满眼的绿色和徒步的队伍,及变幻的云。雨崩的云,总是纯纯的,与太阳雨共存,与缭绕的雾起舞。趴在窗边,走在路上,坐在桌旁,不由自主地望着云发呆。天上的云,地上的人,简单淳朴,与雪山相伴,平平淡淡岁月流长,那山,那人,那情。</p><p> 客栈就在梅里雪山脚下,推开窗,高耸入云的山与蓝天白云嬉戏相伴,若隐若现的雪山和透明的冰川亲密无间。探出头,藏族民居那袅袅炊烟,绿地上悠闲的马儿,五彩缤纷的经幡,还有远处唱着歌的瀑布,就是海子的那首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p><p>(有盗图,小伙伴见谅)</p> 走向雨崩 <p>网上下载地图</p> <p> 9月疫情已得到控制,飞机上可以无顾虑餐饮,下了飞机只需扫云南健康宝,手续简单。晚上8点多到的古城,10年前来过,发现变化并不大。除了少数游客,本地人少有戴口罩的。人不少,受影响最大的旅游业复苏,意味着疫情慢慢远离我们。</p><p> 9月12日从慢时光的丽江出发到雨崩。我们从香格里拉前往飞来寺。一路上上下下,最低处奔子栏金沙江边海拔2000米,最高处白马雪山垭口海拔4292米。燕子和老陈出现高反反应。</p><p> 网红打卡金沙江U形大拐弯,环山公路像缠绕在“金字塔”上的腰带,大自然的独具匠心。</p><p> 到达飞来寺后,雾锁梅里雪山,没有看见其容颜,夹杂着不甘心和随缘,恋恋不舍离开飞来寺。</p><p> </p><p> </p> <p>领队废老师统计的四日徒步资料,近60公里。</p> <p> 许多行程因新冠疫情被取消,许多计划也因此都搁置。没有想到重启后的第一次徒步是雨崩。久违的雨崩要成行了,心反而忐忑不安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呢?真的累!不去天堂,就去雨崩,感觉劳其筋骨的成分大于秘境的诱惑。</p><p>第一天,西党村到雨崩上村,路途多是土路,走起来还好,能接受。</p><p>距离:徒步约10公里。</p><p>海拔:南争垭口约3729米,上雨崩村约3150米。</p><p> 从飞来寺到西党村,2小时开车路程,坐车不坐车,就此分为两波,我是走路那一波,我觉得走路进入雨崩是自己朝圣之路的第一步,坚定不动摇。不过在有海拨的地方徒步需要适应,我常常是到了目的地,脑子断片,啥都不记得了,一片空白,需要通过照片找回记忆。</p><p> 走进雨崩之路并不十分艰辛,可能是没有负重的缘故,我把行李托运了。雨崩保留着大片原始森林,长满苔藓的树干东倒西歪,颜色各异大小不一的蘑菇像花朵点缀其中,空气清新,沿着150个电线杆越往里走,越感觉仙气肆溢。空气中的水汽在蒸发,还是雨在下,分不清,雨衣披上又脱下,反反复复。小伙伴们如一年级的小学生,好奇着,摸索着,憧憬着,雨崩神秘的面纱快打开。</p> <p> 雨崩,分为雨崩上村和下村,50几户人家,条件艰苦。当许多人慕名而来,打破了雨崩的宁静祥和,雨崩独特魅力展现于世人面前时,感觉雨崩悄悄变了味,不得不屈服于商业,不管是被迫的还是到了转变的时候,酒吧、咖啡厅、泡脚店,还有遍地的大兴土木。还是那句老话,建设还是破坏,规划还是野蛮生长,总是说不清道不明,只有徒步者的情怀在支撑这片世外桃源。朝圣的队伍都是一家人,不管是独自前往,还是随队伍前行,都是亲密的陌生人,因为雨崩对于我们就是圣地,得到和付出只有自己明了。</p><p> 还好的是,即使商业化让人不爽,梅里雪山下的雨崩还是安静的存在,其实村子里的人不少,这几日,所有的客栈都满员,徒步者随处可见,但只要你望着雪山,所有的声音都会被屏蔽掉,心中立刻平静,挺神奇的。可能被改变的只是雨崩的行头,但其骨子里的遗世独立是无法改变的,这也是雨崩让人前赴后继、趋之若鹜的原因吧。</p><p> </p> 神瀑 <p>第二天,雨崩上村到神瀑,水泥台阶没完了,一个又一个,最后500米一步一挪,累劈了。</p><p>距离:徒步约16公里;</p><p>海拔:下雨崩村3069米,神瀑约3600米。</p><p>神瀑、冰湖和神湖被成为内转山,这次我们不去神湖,完成内转山得下次了。神瀑,洗涤心灵的地方。徒步路上,朝圣的人群络绎不绝,一句扎西德勒,虔诚的双目含着笑,擦肩而过。五彩经幡,玛尼堆,都充满着朝圣的气氛。今天是我状态最不好的一天,可能是海拨高的原因,睡不着觉,感觉很累,明显不如昨天。慢慢走,跟着小伙伴,朝着目标前进,行进在朝圣的队伍,你都会莫名的感动,前行的路就如我们的人生之路,不管多么难我们都要走一遭,特别在五彩经幡中穿过回头的一瞬间,彷若隔世,眼眶湿润。其实很少仔细想信仰这两个字,谁说信仰就必须是教徒,原来我们都是有信仰的,徒步,纵情山野,不仅仅是爱好,还有信念,愿山河美丽,愿有缘人平安。</p><p><br></p> 冰湖 <p>第三天,冰湖,美景与艰辛并存,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回到客栈时已成泥猴。</p><p>距离:往返约17公里;</p><p>海拔:笑农牧场约3605米,冰湖约3950米。</p><p> 今天,我才找到感觉。走起来爽歪歪。我们一起来的三个小伙伴选择骑骡子上下,我一人混在徒步队伍中。走着走着,就分出梯队来,我和燕子走在中间队伍,在原始森林徜徉,无不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充满着好奇和惊叹,怎么这么美?享受其中脚步也轻盈。走过垭口,突然一幅流动的风景画映入眼帘,也可以说一幕电影拉开帷幕,高高大大的墨绿色森林屏障映入眼帘,左边是浅绿色大草甸,一阵雾吹过,风景都不见了,恍若仙境。“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在后来行进的过程中我一直想着这句话,雨在淅淅沥沥下,可太阳隔一会就出来普照一下大地。经过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后(就是一个小木屋,提示我们敬畏自然吧,山就在那里),我们就沿着涛涛河水进入高山草甸,穿梭在荆棘野果中,燕子录像拍照快乐藏不住,蜿蜒上行,即留恋眼前,又仰望冰湖方向的梅里雪山,攀上最后的陡坡后,一块大石头已站满了人,冰湖,我们来了。小飞说可以下行到冰湖边,近距离观察其容颜,但不要去湖左边,我们就越过三排玛尼堆,就到了冰湖边。近距离的湖水没有高处看那么绿,那也难得,在大自然面前赤裸裸表达一下倾慕之情,最好的方式当然是拍拍拍。上帝如此厚爱我们,快快快,光来了,就在那一瞬间,我们的笑容定格在湖光山色中。</p><p> 回去的路,开始伴着奔腾不息的河水声还算有声有色,可以陶醉一下,自垭口后,就惨了,因为下雨,加上骡子踩,已分不出路,泥泞,湿滑,我重重摔了一跤,把废老师吓坏了,我此时才懂得作为领队的不易。燕子也滑了一跤,直说我就带了一条裤子,明天咋办呢。小伙伴都有这种情况,为了减负,都是东西越少越好,应对非常,就有些不方便。聪聪穿着借来的裤子,我们都穿着拖鞋去吃晚饭,那形象丢脸丢大发了,但没有好办法。后来鞋实在干不了,聪聪、冬梅和我三人就买了胶鞋穿。聪聪女儿说,这鞋真接地气😁。好久不见,废老师已成长为优秀的领队,一直负责任地引领我们走出泥泞的小路,方向标是绿色垃圾桶,当然比不上废老师早年拍的竹筐垃圾桶环保,但一物多用,也算有创意。看见沙棘林,终于走出来了,我们都很棒。</p> 尼农大峡谷 <p>第四天,下行尼农大峡谷。下行1000米,14公里,较轻松的结尾,但期间有碎石滑落,亦惊亦喜。</p><p> 林荫小道,舒适易行,小飞说今天大家的速度很快呀。激情四射的雨崩河欢快地送着我们。走入大峡谷,在山肚子间行走有点晒,中间有坠石,还要感谢这好天气,如果下雨,有点后怕。雨崩河汇入澜沧江变成红河水了。</p><p> 四天近60公里的路程,在高原上徒步,痛并快乐着,雨崩被称为史诗极徒步之路,有其必然的道理,完美收官。</p> 慢生活光影 <p> 徒步自虐的同时,美食和美照都不可辜负,享受其中才觉不虚此行。美食拍不出来唇齿留香,色味俱佳,美照却可以赏心悦目,小伙伴间的小情调,一览无遗,且可以治腿疼,平安,你懂得。适时抓住慢时光,拍点美照作为回忆,梦里会笑出来的。</p><p> 平安说对待世事都如银行,有存才有的取。是呀,不论友情、爱情还有我们的最爱-徒步,都如此,只有平时锻炼才能完成今天的徒步雨崩。美丽的雨崩再见了,阳光期待明年10月再来一趟,要去神湖的,约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