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点滴回忆(上)

等风来

<p>  那是1948年夏天,我和母亲,大妹从老家临沂的平邑县到薛城投奔我的父亲。父亲在薛城工作,在铁路上的一个门市部里当会计。炎热的天气,我和妹妹坐在木制的独轮车上面的两个筐子里,是一个叔伯哥哥推着我们,母亲则靠着一双小脚在后面跟着走。我们一路走走歇歇,渴了就在路边给别人要点水喝,饿了就吃点我们随身带的煎饼,我们共走了三天两夜才到了爸爸所在的地方薛城。</p><p>  爸爸非常高兴的迎接我们,当时妹妹还小,不懂事,我也只有五岁,高兴极了,就像到了大城市一样,看到什么都感觉新鲜!爸爸给我们买了两个饼,我和妹妹一人一个,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饼,所以舍不得吃一点一点的咬,就这样我们娘仨就住在爸爸临时借的一间屋子里。爸和娘忙碌着,找了些材料,支起了一张床,别人借给了一张破旧的方桌又随便购买了些日用品。家就这样建立起来了。也就是说这就是离开我的出生地后的第一个家。</p><p>  家中除了别人借的几件用品,什么东西都没有,家里真是一穷二白啊!虽然生活贫穷,但我很开心!每天能守在爸和娘的身边,有时爸爸还能给我们买个白饼吃,那时我的大妹妹才不到三岁。每天晚上爸爸下班吃完晚饭,母亲在煤油灯下做针线,爸爸就给娘和我们念故事书念到有诗的地方,爸爸还唱上几句,看到煤油灯下微光照在娘俊俏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我和妹妹早已进入了梦乡。</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