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故宫的苏轼展,本来我是没有很大的兴趣。听说展出很多书法佳品,而我又不太懂书法。恰逢故宫600年展,加上上次因《千里江山图》展进宫的仓促,心中开始蠢蠢欲动。梅姐说:来吧,我带你玩儿。调班、选住宿、打包,背上行囊,独自踏上了北上的列车。</p> <p>迎着朝晖,来到预定的民宿——天香四合院。四合院坐落在北京南城繁华处。大栅栏、前门大街,都不是很远。遭遇了太多的买家秀与买家秀,这座四合院没有让我失望。阳光下的一砖一物,闪烁着精致的光亮。</p> <p>朱门、藤萝、画栋,小小的四合院,如画一般。</p> <p>古朴的留声机,仿佛一转身就会有音乐流淌出来。</p> <p>和梅姐商定午时会面,正好可以利用上午的时间,去一趟魂牵梦绕的大观园。</p> <p>大观园,不知多少次想来的地方,如今到访却如此随意。疫情的原因,大观园里人不多。大多是北京的大爷大妈们,在此遛娃、晨练。</p> <p>进门左拐,便是花冢。初秋的季节,芳草萋萋,别是一番景致。我幻想着春天,这里该多美。</p> <p>宝玉的怡红院是大观园第一座院子。</p> <p>门口的海棠,结了满满的果子。</p> <p>出庭院,一座华丽的长廊坐落在假山上。一切是那么的熟悉。拾级而上。微风拂来,耳边仿佛一女子厉声道:“你只是疯罢!院子里花儿也不浇,雀儿也不喂,茶炉子也不爖,就在外头逛!”严厉中透着娇弱。</p> <p>出了怡红院,转身便来到潇湘馆。院子不大,翠竹环绕,鹅卵石铺成的小道迂回曲折。没有怡红院的华贵,却雅逸、清新。</p><p>微风拂过,满院的竹子沙沙作响。仿佛听见一声稚嫩的女童喊声:“紫娟,姑娘醒了”。</p> <p>廊柱上悬挂的对联,宝玉写的,也是我非常喜欢的那句“宝鼎茶香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p> <p>藕香榭,贾母和众姐妹曾经在这里吟诗、吃螃蟹。水光荡漾,仿佛感受到曾经的觥筹交错,莺声笑语。</p> <p>稻香村朴素简洁,两间卧房,一座有着葡萄架的小院,适合淡逸的李纨。</p> <p>蘅芜苑很远,果然亲疏有别。可是跨进蘅芜苑才发现,宝钗的院子远比潇湘馆气派多了。</p> <p>高高的凸碧山庄,是夜晚赏月的好去处。</p> <p>和分别两年的梅姐相会,热情的梅姐邀请我品尝了久负盛名的北京烤鸭,还有在电视里听过的传统名菜:乾隆白菜。梅姐带我逛了逛热闹的前门大街和大栅栏。</p> <p>繁华的街道上,一家家店铺高调地彰显着不凡的身世。</p> <p>天色渐晚,我和梅姐就此各回住处。相约明天颐和园见。</p> <p>我仰仗着高德地图,自如地穿梭在大小胡同,大多老院落年久失修。透着沧桑的味道。</p> <p>不知不觉发现一座特别精致的大门,忍不住拍照,却发现原来是我住的四合院。</p> <p>是夜,一个娟秀的小姑娘,在院子里弹起了古筝。如水的月光,如水的筝音。在雅致的四合院萦绕,此时此刻仿佛放下了一切,尽情享受美好时光。(为了不侵犯小姑娘的肖像权,只好隐去了她的容貌。)</p> <p>第二天早上,离和梅姐碰面的时间还早。搜了搜就近热门景点。看到有国子监,打电话给梅姐,问那里好不好玩。梅姐一口浓郁的京腔:“丫头!好玩儿的地儿多着呢,你这次玩不过来的,甭惦记了”。我老老实实的往地铁口走,在地铁不远处的纪晓岚故居还是吸引了我。</p> <p>好在地方不大,半个小时既能转个来回。</p> <p>听说,原来纪府有一百二十间房,如今只有一个院子和一间书房。</p> <p>遗留的真迹也不多,几支毛笔、一杆大烟枪、御赐的紫檀座穿衣镜,见证着几百年的沧桑变幻。</p> <p>如果说大观园精美,那颐和园就是辉煌。</p> <p>登上万寿山的佛香阁,俯瞰昆明湖,美不胜收。</p> <p>石舫也是颐和园打卡不可错过的去处。</p> <p>梅姐说,颐和园的日落时分才是最美。邀请了朋友——媛媛。我们仨,漫步在颐和园的长廊,时不时被景色迷住,一路走,一路拍。</p> <p>不知不觉,到了日落时。跟随着“长枪短炮”的大批摄影爱好者移动,绝没有错。</p> <p>果然,夕阳中的颐和园,美极了。</p> <p>我们仨坐着、站着、走着;背着太阳、迎着夕阳……各种拍照,完全不顾阳光的焦灼。像三个傻傻的信徒,拜倒在夕阳下的颐和园。</p> <p>第三天,是最后一天了。早上叫了外卖,北京特色小吃:黑窑厂的糖油饼。收拾好行李,寄存在四合院,出发了!</p> <p>骑着单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和胡同里。微微的秋风送爽,不胜惬意。</p> <p>到达北京之行的最后一站:故宫</p> <p>苏轼展果然有很多书法。苏轼的真迹,以及和他有关的书法作品。</p> <p>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为数不多的几张画。赤壁图、丁观鹏的西园雅集图、仇英的品古图</p> <p>珍宝馆的九龙壁,很多人拍照</p> <p>珍宝馆名不虚传,展示了很多名贵的宫廷珍宝。</p> <p>富丽的宝石花盆</p> <p>奢华的点翠后冠</p> <p>曾经在电视上看到的《桐荫仕女图》玉雕,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了。</p> <p>桐荫仕女图玉雕巧作为一处江南庭院的景致。檐瓦微垂,中有圆月形门,上嵌半月形门扉两扇,门半开,内外各立一长衣少女,门外少女手持如意,门内少女双手捧盒,二人透过门缝相互观望。玉工利用玉料外面橘黄色和白色皮子,琢制成四周的桐荫蕉叶、太湖垒石、檐柱石桌等,描绘出一幅迷人的安谧景象。只可惜展示的时候,只能看到一面。</p> <p>曾经有一名妙龄女子,在这里香消玉殒。</p> <p>断虹桥两侧的石狮子,不是一味的端庄威武。而是形态各异,有的甚至搞怪、呆萌。</p> <p>故宫600年展,漫长的展厅,一件件展品诉说着故宫城池的变迁。</p> <p>大名鼎鼎的“金瓯永固杯”也在其中。</p> <p>朱红墙、琉璃瓦,怎么都看不够。</p> <p>可是再怎么不舍,也是要离开的。</p> <p>这次北京之行,比第一次对北京这座城市的印象,有更多美好和惊喜。用梅姐的话说,想看的,都看着了。有时,忘记了自己游客的身份,尽情地融入其中,感受身边、想象曾经的美好。</p><p>感谢梅姐,不顾劳累过度还未恢复的身体,盛情款待,并为我的出行,筹划、陪伴。还有怕我不尽兴,在颐和园里一路拍照的媛媛姐。精致的大观园、辉煌的颐和园、瑰丽的日落、恢宏的故宫……还有我住的四合院,点点滴滴,汇成此次出行的圆满。</p><p>再别,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