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 坛 公 园

zmzg放心山水

<p class="ql-block">  早晨,收到同事、学生的祝福。啊!教师节,36个了。那些年,教师节过得好沉!好烦!这个教师节,我要给自已送一份喜欢的礼物。</p><p class="ql-block"> 坐上827,盛源桥北下车,往西约5分钟的脚程,就是念坛公园。</p> <p>  站在观景台上,园内风光尽收眼里。念坛公园位于南六环的黄村,南邻天宫院,属大兴辖区。听邻居姜兄说,这里原是一座水库。</p><p> 今儿天气好。蓝天,白云,小桥,绿树,还有隐约在树丛中的一脉西山,清爽得身心痒痒的。那颐心和神的水晶般的画境,扯住了想要移动的脚步,唯恐哪个不当的动作,惊走了天上的白云。</p> <p>  东堤是人工而成的,模仿西湖的苏堤。堤上遍植柳树、桃树。阳春三月,柳黄拂风,桃花映红,疑是江南水乡,故有“东堤春晓”之说。</p><p> 走在东堤上,寂寥无声,幽长的健身道伸向远处。柳外的桃树没有了花,桃子也没有。时令已是“白露”,春去已无踪,倒是那婆娑的树影,摇曳出一片夏的景色来。</p><p> 柳外寂寞的蓝天,依然清澈着。</p> <p>  走过东堤,回望一池秋水。柳垂下来,小桥闪着光,拥着微漾的水纹。白云在水中流动,远处的楼在绿树后,很低调,也很柔和。</p><p> 春雨绵绵的时节,站在这里北向望,烟柳朦胧,烟波浩渺,一派水墨江南的景色。</p> <p>  这片水域是按西湖规制的,那绿色的一痕是西堤。外面是一片湿地,和杭州西溪湿地同名,也叫西溪。</p><p> 水面上生长菖蒲、芦苇,还有荷花。毕竟六月已过,节气已至中秋。荷花已谢,碧绿的叶子,如盖似伞,那挺过花的杆,依然亭亭玉立。</p><p> 水边上一个被荷花洗礼过的老人,文静地,恬淡地望着远方。那些曾经的人,曾经的事,远去了。</p> <p>  公园里有10多座小桥,汉白玉的栏杆。蓝天,白云,绿水,把它映得晶莹剔透,洁白如雪。水面一小船,上面约有10人许,激情奋力。</p><p> 天真的好蓝,水真的好清!纵身跳入水中,激情澎湃,那是50年前的事了。辽西的大凌河,是我快乐的家园。无书可读的年代,我们便野在水里。在奶奶焦急的呼叫声里,迟迟不肯回家去。</p><p> 大凌河的青山,绿水,沙滩……</p> <p>  湖的北面有一亭台,叫“幽州台歌”,是武周时代诗人陈子昂“怆然涕下”的地方。</p><p> 台前有一口井,据说仿制当年的井建造的。台阶上有几女士拍照,“风”味有余,“雅”意不足。台上一亭,可览全园。亭的四周尽是唐诗碑,正面是那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p><p> 诗的意境深远,苍凉。诗人有才难施,登上这幽州台,放眼苍茫的原野,孤独、凄怆便上心头,于是,成就了一首千古名篇。</p><p> 站在亭子上,循着当年陈子昂的目光,放眼望去,目光撞上一片高楼,想复制诗人的情景,抒怀古之幽情,已是昨日黄花了。</p><p> 诗之右是李白的“床前月光”,其左是孟浩然“春晓啼鸟”。忽地心血来潮,几十年前读书背诗的情景,便又重新起来,亲切起来。</p> <p>  湖心岛上,飘来了歌声。岛子不算小,比颐和园的龙王庙大多了。岛上浓荫蔽日,湖汊有石桥相连。</p><p> 有7、8人许,左扭右摆,一女士引吭高歌《又见炊烟升起》,实在不敢恭维,那举止神态,是小农富了急欲显摆的那种,让人有点麻。</p><p> 细细想来,她的心态是可学的。于是,我听完这首歌才走的。</p> <p>  金风送爽,果子熟了,人们收获着希望,拥抱着喜悦。秋天来了,这个教师节,我真高兴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