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雅韵,似与不似之间

施黄庭

<p>  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黄宾虹说过,白石老人也说过,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然为何太似则媚俗?似乎很少有人能说的明白,似的程度,似的评判标准,似的评判对象,似乎没有明确的答案,既一张作品要画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是似与不似之间。有人延伸,但无人说清。</p><p> 再者,太似也不一定就媚俗。纵观历代经典,以似为准而成为经典的,不在少数,如宋人花鸟,李公麟的马,韩滉的牛,顾闳中的人物,都以写实为准,似及了,比真实的还似,我们不仅不觉得它俗,而被他高超的写实技术所折服,被传阅和摹写。白石老人自己的草虫也是极为逼真,为何不媚俗?所以说白石老人说太似不是表面上的逼真,而有他更深层的含义,然而具体是什么,白石老人戛然而止,没有延伸,实乃一大憾事,众多画者为了不像,扭曲自己的画面,扭曲自己的心里,最终误导大众,扭曲了大众对艺术的理解。</p><p> 也许艺术本来就是不可量化,量化出来的就不叫艺术,叫工艺。但是正因为这样,部分没有参透的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没有理性的支撑,创作全凭感觉。一张画的成败,依赖天意,没有很好的基础和修养,就学王羲之写兰亭,以为某一张也能成天下第一好画,自欺欺人也。</p><p> </p><p> 施黄庭于潮白河畔醉儒雅舍</p><p> 2020.9.10</p> <p>70*180cm</p> <p>68*136cm</p> <p>50*136cm</p> <p>136*68cm</p> <p>68*136cm</p> <p>68*136cm</p> <p>45*70c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