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10月2日上午11点多我们开车出了宕昌县,驱车甘南,今晚的目的地是——扎尕那。<br><br> 雨又下了起来,淅淅沥沥的小雨给我们行程平添了一份情趣,弯弯曲曲的山路,新修建的S210和S313省道路面平坦,车少人稀,远处云海茫茫,近处绿树成林,时而山上,时而山下,路边美景不时让我们的车停下来,下车观赏。</b> <b> 穿过唯一一条隧道——腊子口隧道,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就在路旁,我还纳闷,腊子口战役遗址在甘南迭部,怎么在这建立纪念馆?不解。停车进入。<br></b> <b>类似的展览馆,本身事件反映很少,却罗列了和腊子口战役毫无关系的人和事件,最典型的就是延安的纪念馆,真正反映延安事件的内容其实不多,腊子口纪念馆也是如此。(应该悟出点什么东西吧?)</b> <b> 天气仍然是蒙蒙细雨,远山笼罩在云海之中,变化莫测的云海让我们不忍离去,长枪短炮追随云海的变幻。<br><br> 这条省道好极了,原想经过舟曲到迭部的路肯定难行,没有想到竟然一片坦途,偶尔过一两个村镇也很少人迹,我们的车在这条路上多次走走停停,饱览了沿途风光。</b> <b> 下午不到四点,我们经过袖珍小城迭部继续前行去——扎尕那。一条山间乡道,估计是最近几年修建的柏油路 ,由于超负荷碾压,部分路段已经破损。27公里的江迭路在山谷里蜿蜒,风光同样无限。</b> <b>“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扎尕那位于迭部县西北34公里处的益哇乡境内,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正北是巍峨恢弘、雄伟壮观、璀璨生辉的光盖山石峰,古称“石镜山”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有其名;东边耸峙壁立的俊俏岩壁,凌空入云,云雾缭绕;南边两座石峰拔地而起,相峙并立成石门;再南至东哇、纳加一带,峭壁矗立,清流跌宕,水磨飞轮,流转不息。山势奇峻、景色优美,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石头宫殿,这片世外桃源虽然早在近百年前就被洛克誉为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b><br> <b>扎尕那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大自然在此展现了她令人敬畏的力量。</b> <b>知道扎尕那还是多年前,那年从甘南回来后,还很后悔没有去扎尕那这个神秘的小藏寨,而最初吸引我来扎尕那最重要的原因是甘南所有的地名都太好听了,郎木寺、拉卜楞寺、夏河、合作、迭部、冶力关,还有扎尕那,这一个个都是看了名字就想去的地方。我唯一没有涉足扎尕那,而很多旅行者们来到拉卜楞寺、郎木寺,却往往没有深入到扎尕那来,以前这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一个游客稀少的藏寨,当年游客艰辛的跋涉到这里住的都是原始的藏民家中,真正体会了“原始”。</b> <b> 现在的扎尕那,家家户户都建成了“家庭宾馆”,去扎尕那路上的车川流不息,一个小小的藏寨黄金周期间每天接待多达10000人,今年最高峰是10月3日竟然达到20516人。 </b> <b>我们是在10月2日下午四点抵达的扎尕那,雨早已停了,云海笼罩着扎尕那周边的群山,如此仙境,让我们等不及进入山寨就停车拍照,急切的心情让大家迫不及待,当我们再进入“景区”沿栈道登高远眺,山上依旧是藏传佛教的寺庙,而民居由原来破旧的一栋栋木头变成了砖混结构的房子依山而建。扎尕那由3个村子组成(扎尕那、达日、业日),在这个藏寨里,你走到哪一家都是民宿,很多家建成了家庭宾馆,但很少有标准间,每一家都有大通铺,原本我们准备住在迭部,但小县城同样“一床难求”我们联系了当地的一家藏民家庭宾馆住了进去,条件相当不错,晚餐在一间充满藏寨风情的房间里席地而坐,男主人叫桑杰交,一个五十左右的藏族壮汉,懂汉语,女主人主灶,话不多,汉语交流很困难,跟着主人,完完全全让你感受得到当地的生活,主人在几十公里外的迭部县带回来的蔬菜我们可以选择,他家游客不多,还是可以体验得到很多当地的纯正生活。</b> <b> 扎尕那,一万年的沧桑,一万年的乡愁,一万年的守望……在金秋十月,怀着一腔远古的对扎尕那的神秘,我来了;在格桑花开遍高原的时节,穿过青翠欲滴的原始森林,听着松涛的奏鸣,我来了,来到这座与冰川守候万年的石城——扎尕那。</b><br> <b>那个在梦中缠绕多年的期盼,那个在沸腾的胸腔里颤动的对扎尕那的惦记,今天,终于一览无遗地呈现在我的面前,我第一次迷失了,我在想象我会用拙笔怎样来描绘你,我会用怎样的文学修词来定位扎尕那?</b> <b>都说,石头是没有生命的。石头,是冷酷的。然而,当我在这个十月的雨中走进扎尕那——这个堪称万年冰川遗产的藏民族村落,万年神山面壁矗立,万倾森林簇拥的石头城,我想我和我们的同伴的心都被融化了。<br><br> 淅淅沥沥的秋雨,在不时地下着;那是一种甘南的柔软,更是一种生命的洗礼。</b><br> <b> 元代开辟了中华民族不朽的先河,元代为吐蕃民族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大批的金戈铁马和北方移民纷纷涌入,加快了迭部的人文发展。石块与木板的结合,亦兵和亦住的军事和居所的两用,让瞬间凝固,使历史永恒,长满青苔的石墙是历史的最好见证,几百年来不改的乡音依旧如昨……</b> <b> 在扎尕那,最有代表性的是那里的人文历史的杰作和石头建筑的恢宏画卷。几百年来,这里依然保持着古朴石木结构的藏民族村落,石木雕刻相间其中,人物图案栩栩如生。沿着青石小路,村寨中用石头砌墙,板房和林木花草错落有致,益哇河畔上三五成群身着藏民族服装的妇女在坡地上做着小生意,悠闲时自得地唱着如行云流水般的益哇原始民歌,那歌声在亘古而坚挺的高原上显得异常的流畅悠扬。那山歌,蕴含着迭部柔情似水的小调,又真切地透露出迭部高原石头般坚硬的音符。</b> <b> 穿过扎尕那小河上的那一座石平桥,穿梭在设计精妙的村落之间,每个石巷子都是那么的相似,以至于身在其间,难觅方向。家家户户的石围墙里建造着两层木楼,石墙木屋,冬暖夏凉,韵含着军事功能和居住为一体的理念,不难想象设计者的用意精妙和选择者的别具匠心。扎尕那,在这里已经完全融入了益哇人的生命之中,成为一种坚固的信念,一种打不碎的精神支柱,一种高原山地上淳朴而内涵丰厚的语言。</b> <b>几百年来的风霜雨雪,没有洗去它内心的雄心和傲骨;几百年来的硝烟与烽火,让它在一场场的征战中愈加坚固与挺拔;几百年来的吐蕃民族的风韵,使它尽显吐蕃遗风,向世人展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山里吐蕃雅韵,它有水的千种柔媚风情,更有扎尕那的万种深奥与尊严……</b> <b> 虽然,扎尕那依旧还是那个扎尕那,但“原始”已经逐渐远离,古老的石墙木屋已经逐渐被砖混替代,显得和周边寺庙、群山那样不和谐,国人旅游市场的过度开发必定造成对历史的破坏,游客的纷至沓来必定会加速“原始”的流逝,扎尕那,虽然你还是那样美,但你已经不是那个藏身深闺的羞涩少女。</b> <b> 10月3日早,雨林早早起来,想在村寨了转转,这里的人文、这里的风情,有取之不尽的素材,遗憾的是大雾弥漫,远山和村寨都笼罩在浓浓的雾气之中。<br><br> 我们谢绝老板要带我们去“石头城”的好意,告别房东驱车下山。</b> <b>我们下一个目的地是哪?按原计划安排我会带大家去唐克——黄河九曲十八湾,记得那年我带队去唐克,十八个人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中秋节”。<br><br> 回返迭部,沿S313省道,很快就是四川境,又是一条车少人稀的平坦大道,(我策划的路线基本是很少有人涉足的),到红星乡转道国道213,也就是所谓的“甘南大道”,我曾经走过这条国道,感觉那样熟悉和温暖,远处的雪山,近在咫尺的牦牛群,天然的一幅画卷。</b> <b> 这里离郎木寺估计不过20余公里,虽然我到过,但还是想去,由于时间紧张,我们不能去了,遗憾总是夹杂在“完美的行程之中”。<br><br> 沿G213向南进入了若尔盖草原,出行第四天,经过三天“预演”,才真正进入了川西。</b> <b>我把导航设定的是青海久治县,但进入若尔盖后,手机信号全无,几个手机都成了“砖头”,沿G213一路向南,过“花湖”、“黄河九曲十八湾”路标,再向南就奔若尔盖县、松潘、汶川而去,如果到阿坝,要转很长的路。我果断令车掉头,向北回返,手机有信号时导航到青海久治县,因时间关系“黄河九曲”擦肩而过。<br><br> 若尔盖草原,也是中国十大“最美草原”之一,光顾这里也满足了同行者的心愿。</b> <b> 走了一段(17公里)泥泞的县道、乡道,转入313省道,大概二十余公里在修路,艰难的爬行,不时遇到对面来车,一再告诫对方前面的路及其难走,而对方给我们的都是好消息,快到好路了。谁知路好走了,但时不时的一段段还在修桥,几乎全程。<br><br> 下午3点才到青海果洛州的玛曲县,穿城而过,这是真正的“黄河第一湾”,拍了几张照片,继续向久治县前行。</b> <b>这段路很少翻山越岭,由于这里平均海拔将近4000米,偶尔翻山感觉也不是很高。<br><br> 刚刚买了一本《中国国家地理》黄河、黄土专辑,经考察,黄河第一湾,就在这里,而不在我于2013年到过的四川唐克的“黄河第一湾”。</b> <b>路途中,遇到北京一车队在休整,大约30余辆自驾车,我们在行进在插入了车队,一“奥迪”(京?—ZY680)强行超车,而且百般阻挡我们,我们的车一直跟在其后不紧不慢。待进入久治县后,天已将黑,黄金周首先找住宿难,多个电话才找到一家普通间的旅店,入住后才知道老板是河北蠡县人,还算关照。吃过晚餐,早早休息,这里天气很凉,好在旅店卫生状况不错,温度也还可以,虽然海拔很高但休息的很好。</b> <b> 10月4日出行第五天,早晨7点起床启程,今天的目标年保玉则(仙女湖、52公里),在久治县城加满油(川西行我们随时加油以备油荒)。<br><br> 出县城,翻越4207米的乱石头垭口,很快就到了年保玉则,购票后车可以开到仙女湖边,由于这条线不是去川西必经之路,很多游客从甘南而至,加之我们来的很早,人不是很多。<br><br> 大姐这几天身体渐佳,和大家一起到湖边漫步采风。</b> <b> 年保玉则“果洛山”的发祥地,位于青海省久治县索呼日麻乡、白玉乡境内。年保主峰终年织雪,有面积约8平方公里的高原冰川,主峰海拨为5369米,壮观的冰体与鬼斧神工般陡峭的山岩和180个湖泊使年保披上了神密的面纱。年保玉则是三果洛的发祥地,山间有湍急的溪流和清丽的流水,涓涓小溪从山岩中穿过,从乱石中翻滚而过,吐出无数道白沫。来自天边的一道道瀑布似白帘般垂落,似银河般洒落人间。</b> <b>从亿万年前大地造山运动造就了青藏高原的那一刻起,巴颜喀拉山脉东南部逐渐隆起一座著名的山峰,那就是位于久治县境内的被誉为果洛发祥地而受到人们尊崇的神山——年保玉则。<br><br> 温度很低,加之我们伴随甘南那边的雨到果洛州的雪,我们把带的最厚的衣服都穿在身上,云青在前一天晚上在久治县还特意给老崔买了一件棉衣。</b> <b>到处都是雪白,远处雪白的雪山,眼前雪白的草地,只有仙女湖是湛蓝湛蓝的以及散落雪地上的牦牛形成的强烈反差。<br><br> 年保玉则是萦绕我心头许久的夙愿。曾经有机会前往,但由于地震望而却步。今天,我终是近乎冲动般来到年保玉则。</b> <b> 莽莽昆仑,其南支巴颜喀拉山脉伸入青海省久治县,主峰便是年保玉则,海拔5369米。这个海拔放在青藏高原并不出众,但恰恰因为它周围的山峰高度都与其接近,簇拥在一起像片片花瓣绽放,形成了一朵圣洁美丽的雪莲花。传说年保玉则整个山系有峰三千六百座,湖三百六十个,构成了独特的万千气象。尤以西北山脚下两个美丽的湖泊最为著名:大湖叫仙女湖,小湖叫妖女湖。翻过年保玉则垭口,山的另一侧有个狭长的湖叫日干措,更是养在深闺中的一颗宝石。<br><br> 选择年保玉则,既了却夙愿,也避开黄金周蜂拥人头的初衷。<br><br> 我沿栈道走近仙女湖边,我读过游记,沿湖可以行进到另一个“妖女湖”,但不多远的栈道尽头拦着铁丝网,“景区”的概念到网这儿结束了。</b> <b> 太阳渐渐升起,一切明朗起来。湖水碧蓝,清澈见底。天高云淡,雪山巍峨。<br><br> 晨光中湖面,宁静的像一个遮着面纱的少女,不远处的雪山山顶的雪光若隐如现,空气清新的让人着迷,地面一层薄薄的雪霜,增添了湖的深邃和神秘。面对雪山,迎着晨光,站在湖边,那时刻,城市被抛在遥远,凡尘中得灰尘被涤荡的一干二净。被湖水和雪山浸透过的心灵,越加纯净。<br><br> 我再一次迷失。</b> <b>随着光的变化,仙女湖呈现出不同的风姿。我们到的时候,仙女湖像一个可以交流的女子,温婉中带着灵动的气息。这时候,我席地而坐,在光芒万丈的栈道上,呆呆的无所想。这就是我要寻找的状态,空白而心无杂念。<br><br> 老崔夫妇用手机和“黑卡”不断相互留影,雨林一贯的致力于“创作”,大姐慢慢的踱步湖畔,东风也一定出了很多作品。</b> <b> 我环栈道一周,在石碑前拍了几张照片,抓拍了几张牦牛就回到停车场,此时北京的车队刚刚到了湖边,我留意观察了前一天开“奥迪”挡道的是什么人,很久那个留寸头的四十多岁的人才下车,几个随车女人看起来绝不具备北京市民的气质,典型北京“城中村”渣痞形象,如此也就理解了这样人的所作所为了。同时我也质疑组织30余车的组织者,这么多车,赶上加油要多久?看来组织者追求的是利益。<br><br> 11点我们离开年保玉则,向川西第一站色达行进。<br><br><br>(扎尕那 推荐指数:★★★★★ 门票:无)<br>(年宝玉则 推荐指数:★★★★★ 门票:120元)<br><br><br>(未完待续) 草于2017-10-25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