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母亲走的那年已经是107岁的高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天凌晨,老人家平静地“睡去”了……她了无牵挂,走完了自己一个多世纪的人生旅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早年生活很艰辛,经历的苦难也许远远超过了被她呵护的儿孙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11年冬天,母亲出生在辛亥革命的“大风潮”里,因为家里穷,从小做了童养媳。16岁那年她从常熟来到上海,一直在纱厂里做活,朦朦胧胧中母亲还参加过上海工人运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求生机母亲一度去“跑单帮”,就像样板戏“沙家浜”里的故事一样,她上海、常熟两地奔波,还要躲避日本人的眼皮。那些揭不开锅的日子真没少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里,有一个“镜头”曾深深刺痛过心灵。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个残夏秋初的中午。母亲带我从广慈医院回老西门家,三轮车默默行进在复兴中路上,见母亲无声地泪流满面,那辛酸的泪,从此深深“流”进了我幼小的心田……这一天,父亲被医院确诊为“不治之症”;雪上加霜的是我又得了很重的肾炎。大厦将倾!母亲啊,后悔很久以后才读懂你的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走的那几年,家里生活拮据,大哥挑起了生活重担,大姐刚刚满师,也拿出收入的大部。我身体不好,母亲千省万省,每天让我吃一个鸡蛋,还总有牛奶喝,现在想来,在我们七个兄弟姐妹中,我是唯一享受“特供”的,那时自己少不更事,还常常耍小脾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在大同中学上学时,因为痴迷足球,腊月里天没亮,就起身去学校和同学一起等着开校门,到操场上踢球。母亲看了心疼,有一次她追出来,往我手心里塞了一毛钱,说:不能饿着肚子踢球。我拿着钱跑到老西门“乔家珊”,在灯火通明的店堂里美美享受了一碗“烂糊面”。嗨,那滋味至今还唇齿留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为治好我的病,真是操碎了心,看西医,看中医,寻土方,到曙光医院抓一次药就要5块钱,那是一笔大数字啊,母亲换来了那一包包救命的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西门老房子的“灶披间”感觉很大,中间有个八仙桌。常常放学回家,见桌边坐满人,那都是母亲或父亲乡下“来客”,有远房亲戚,也有村里朋友,还有朋友的“朋友”,他们来上海办事、求医,我家就是“港湾”,母亲热心为乡里乡亲做饭炒菜,毫无怨言,晚上在阁楼上为他们张罗铺盖……一批来,一批去,是我家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大家都说:母亲海涵,量大福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想来,最开心是当兵第二年了。我到徐州参加军部创作学习班,一天听说母亲要来部队,高兴得彻夜不眠。儿行千里另一端,总归牵在慈母心中。母亲终于到了,她带着大姐的女儿,住在我们军部招待所。那些天我和母亲有说不完的话啊。 还陪她们去了“云龙公园”和“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母亲虽然六十开外,却健步如飞心情大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晚年,一直住在北京二姐家中。承蒙二姐和姐夫的关爱,她过得很舒心,二哥二嫂(在北京工作)也常常去看望她。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有位老领导倪天增同志参加中央党校学习,周日到家中做客,母亲兴致勃勃,亲手做了几个上海家常菜为天增同志改善伙食,倪天增连连夸赞说:老太太炒的菜太好吃啦!老人家开心的合不拢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俺家老太太八、九十岁了,还每天去复兴门天桥晨练呢!她抬腿可以上肩,弯腰双手可以平地,引来中央电视台记者的关注,把母亲的形象搬上了央视的屏幕。那天,二姐特地从北京打来电话,我们上海的晚辈们兴致浓浓,一家家打开电视,目睹了老人的风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往事如烟,母亲离开我们快四年了。那些珍贵的生活“浪花”,常在心底翻腾,挥之不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你在天堂还好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高汉良)</p><p class="ql-block">原載21.4.23.《长宁时报》(银发家园);21.5.11.《杨浦时报》(副刊)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