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抚仙湖禄充风景区,4A。</p><p>抚仙湖西岸风光最秀丽的一个景区,距澄江县县城19公里,背靠麒麟山,侧靠尖山、笔架山。树是风景的外衣,禄充的树,以古老、巨大、浓郁、集中而罕见于世。笔砚公园内一株千年大清香树,80年代的《蹉跎岁月》就在这里拍摄,因此禄充村也被称为蹉跎村。大洞北侧有一棵榕树宋朝年间栽种,树龄770年。禄充旅游不容错过的精彩是早晨登笔架山观看充满诗情画意的仙湖日出、月夜;笔架山下体验世界上最古老的车水捕鱼;夏日划船、乘坐水上娱乐船只穿行在抚仙湖的水天一色中,或者在榕树湾、金沙滩、波息湾荡舟、潜水,感受激情水世界;禄充景区的重要景点有尖山、麒麟山、文昌宫、大佛寺、老渔村、大洞、金沙滩、波息湾、笔砚公园和笔架山。有人这样描述禄充的美:麒麟苍仓,金钟笔架。玉笋擎天,悬崖峭壁。晨风阵阵,细浪层层,朝阳夕霞。浩月轻风,扁舟一叶,荡然入梦。百年古榕,掩村闭日。渔村渔洞,车水捕鱼。波息湾平,阳光沙滩。入湖畅游,飘渺欲仙。</p> <p>碧波亭</p> <p>仙海蓬莱</p> <p>财神殿</p> <p>观音寺</p> <p>临深亭</p> <p>云南省玉溪市抚仙湖景区</p><p>抚仙湖,湖水晶莹剔透、清澈见底,古人称为“琉璃万顷”,位于玉溪市澄江市、江川区、华宁县之间,湖北端距昆明最近52公里,是全省重要的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抚仙湖是我国最大蓄水量湖泊、最大高原深水湖、第2深淡水湖泊,属南盘江水系,湖平面呈南北向的葫芦形,流域径流面积1053平方公里(含星云湖378平方公里 )。</p><p>抚仙湖湖面海拔高程为1722.5m时,水域面积约216.6平方公里 ,湖长约31.4km,湖最宽处约11.8km;湖岸线总长约100.8km,最大水深约158.9m,平均水深约95.2m,相应湖容约206.2亿立方米 ,水质为Ⅰ类。 入湖河道梁王河、东大河、马料河等52条,间断性河流和农灌沟53条,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16723万立方米 ,其唯一出口海口河多年平均出流水量约9572万立方米。抚仙湖—星云湖出流改道工程完成后,抚仙湖最高水位1722.00m、最低水位1720.50m;每年2~5月抚仙湖向星云湖输水,其余时段两湖独立运行,遇较大洪水时向海口河排泄。 抚仙湖流域植被以草丛、灌丛、针叶林等次生植被为主,森林覆盖率27.03%。流域内植树造林合格面积约16.4万亩,退耕还林约9.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96.2平方公里 。径流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08.8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的30.94%,年流失入湖的泥沙量达34.56万吨。蓄水量相当15个滇池和6个洱海,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68.8%。</p><p>抚仙湖的美离不开抚仙湖的清澈湖水,早在明末,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就有“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而成海,而流多浑浊,惟抚仙湖最清”。</p> <p>笔架山</p> <p>笔架山上一寺三亭,这是最北端的玉烟亭,远处就是抚仙湖北岸的澄江县城。</p> <p>玉烟亭</p> <p>抚仙湖的形成,大约起始于地质年代第三纪末,是云贵高原抬升过程中形成的断陷型深水湖泊。约300万年前,因地壳大变动,喜马拉雅山脉的突起,引起了一系列断层贮水及岩石熔蚀,造成了云南高原群山中众多的湖泊,抚仙湖就是那时形成的湖泊。在历史上,抚仙湖早有记载,称“大池”,唐宋之际因罗伽部落居澄江,称“罗伽湖”。 </p> <p>这里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一级饮用水源地,水量相当于12个滇池,6个洱海,4.5个太湖。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17℃的年均气温,一类水质的清澈,是想要喝一口的冲动。选上一个好晴天,走在抚仙湖旁,踏着清凉的湖水,享受着马卡龙色水波带来的阵阵微风,约上知己好友到湖中泛舟,温暖的阳光洒落在平静的湖面上,波光粼粼,湖中莲也在摇曳身姿,仿佛在歌舞助兴。一直待到夕阳落在半山腰,此时山影娴静,水鸟泛舟形影相随,蓝得沁人心脾。</p> <p>抚仙湖景色优美,别具一格。白天的湖面微波荡漾,奇丽美妙,变幻万千。仙湖夜月更是分外迷人。清代进士李应绥作诗《仙湖夜月》曰:“万顷平湖一鉴清,谁教皓魄涌波明。光摇碧落通银汉,影荡秋风动石鲸。望若全疑琼宇合,观涛恍识水晶莹。凭虚不用乘槎想,时泛仙舟到海灜。”</p> <p>据史载,公元前106年,西汉王朝置澄江为俞元县。后来,古俞元县城突然消失了,至于是何时消失的?怎么消失的?史书里没有记载,民间只流传着一个古城因一次大洪水沉于湖中的口碑。2000年6月3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进行了首次抚仙湖水下考古直播,逐步揭开了古遗址的神秘面纱:古遗址依自然地势而建,年代大致在汉唐时期。抚仙湖处于地震多发的断裂带,古遗址可能因地震而陷落,水位上升而沉到水底。对于古遗址,人们一时无法探究它的真实原貌。中国考古学界的专家,有的说抚仙湖水下古遗址是古滇国的王陵。抚仙湖水下古遗址充满了神秘,它是西汉时期神秘消失的澄江古遗址——俞元县城,还是古滇王国的故郁?水下古遗址的发现者、国家一级潜水教练耿卫,经过近十年的潜水研究古遗址,仍不能揭开古遗址的神秘面纱。中央电视台两次水下考古探秘,采用了水下机器人、声纳等先进的仪器,邀请了国内考古专家研究抚仙湖水下古遗址所发现的神秘符号及打捞上来的物件,至今也不能对其做任何的结论。</p> <p>这口巨大的铜锅可不是雕塑,而是真正可以煮鱼的铜锅,不过要想吃到这口大锅煮的铜锅鱼,那是可遇不可求的,等铜锅美食节的时候再来吧。</p> <p>抚仙湖周围名胜较多,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景区(点):以热水塘温泉为中心的东岸景区;以湖畔圣水(月亮湾湿地公园、抚仙湖悦椿酒店)、樱花谷、太阳山(抚仙湖希尔顿度假酒店)、玉溪庄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抚仙湖北岸湿地为中心的北岸高端度假景区;以禄充国家AAAA级景区、明星景区(碧云山、明星鱼洞)为中心的西岸景区;以孤山AAA级风景名胜区、海门隔河景区的南岸景区。</p> <p>文昌宫</p> <p>文昌宫的看门人。大水烟筒,高档水烟筒的外壳为铜质。</p> <p>龙王寺</p> <p>龙王寺前的黄葛树。</p><p>黄葛树为落叶乔木,高15-26m,有乳汁。单叶互生;叶柄长3-5cm;叶片坚纸质,近披针形,长可达20cm,宽4-7cm,先端渐尖,基部钝圆至微心形,全缘,叶面深绿色,有光泽。夏季开花,榕果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或3-4个簇生于老枝上,无梗,近球形,径约5-8mm,熟时黄色或红色,基部有苞片3;雄花、瘿花和雌花生于同一花序托中。花、果期4-7月。</p> <p>这是一个天然的湖湾,因大风刮不进来因此湖面平静,故称波息湾。</p> <p>祭鱼洞神龛碑与禄充渔文化 </p><p>抚仙湖发布 </p><p>2017-04-12 </p><p>前段时间,澄江县禄充的黑泥沟里,发现了一块刻于民国七年的“祭鱼洞神龛碑”。碑上有“风伯雨司、掌鱼判官、杨四将军、引鱼郎君”等神仙的名字,两边有一副对联:“维众矣牧人梦,财殖焉王者恩。”</p><p>禄充・祭鱼洞 - 神龛碑</p><p>神龛是旧时民间用来放置道教神仙的塑像和祖宗灵牌的。</p><p>神龛大小规格不一,依祠庙厅堂宽窄和神的多少而定。龛均木造,雕刻吉祥如意图案和帝王将相、英雄人物、神仙故事图像。而禄充发现的“祭鱼洞神龛碑”则是用石头雕刻而成。</p><p>祭鱼洞神龛碑</p><p>禄充这块充满神秘色彩的石碑,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沉淀,上面的字迹已然有些模糊,要慢慢细看才能一一辨识,看着那古朴的质感和纹理,总让人遥想当年祭祀的神圣场面。</p><p>那时,为了祈祷捕鱼顺利丰收,渔民虔诚地匍匐于大地,向神灵献上自己的真诚与六畜。禄充人谢志舟说:“小时候看到大人们捕鱼时,他们神色庄严,念念有词,可是就是不知道他们在念什么。等到长大,去问村里的老人,却没有人能全部说出祈祷神灵的名字。而今,此碑的出土,可以知道这些神仙的名字了。”</p><p>祭鱼洞神龛碑文全文</p><p>风伯雨司、掌鱼判官、萧晏二公、巡海夜叉、杨四将军、引鱼郎君、水族等众,敕封抚仙湖得道有感赐鱼龙王爷爷娘娘之神位。山神土地,阿卜老爹。民国七年六月十三李姓敬立。</p><p>碑文中有的神仙是神话里的人物,有的神仙是由现实生活的人物演变而来,比如“萧晏二公”“杨四将军”则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p><p>萧公、晏公生于北宋年间,</p><p>据说神灵惊人,后来演化为水神。两神本来是江西的地方性水神,明初因朝廷推崇而成为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水神,职司平定风浪,保障江海行船,因此各地纷纷立庙奉祀。关于箫、晏二神的事迹,《三教源流搜神大会》记载如下:</p><p>萧公</p><p>公姓箫,讳伯轩,龙眉蛟发,美髭髯,面如童。少年为人刚正自持,言笑不苟,善善恶恶,里咸为之质平。殁于宋咸淳间,遂为神,附童子,先事言祸福,中若发机。乡民相率为立庙江西临江府新淦县之太洋洲,保舡救民,有祷必应,福泽十方。大元时,以其子萧祥叔死而有灵,合祀于庙。皇明洪武初,尝遣官谕祀于此,诏封为水府灵通广济显应英佑侯,大著威灵于九江八河五湖四海之上。</p><p>晏公</p><p>公姓晏,名戌仔,江西临江府清江镇人也。浓眉虬髯,面如黑漆,平生疾恶如探汤。人少有不善,必曰:“晏公得无知乎?”其为人敬惮如此。大元初以人才应选入官,为文锦局堂长。因病归,登舟即奄然而逝。从人敛具一如礼。未抵家,里人先见其扬驺导于旷野之间,衣冠如故,咸重称之。月余以死至,且骇且愕,语见之日,即其死之日也。启棺视之,一无所有,盖尸解云。父老知其为神,立庙祀之。有灵显于江河湖海,凡遇风波汹涌,商贾叩投所见,水途安妥,舟航稳载,绳缆坚牢,风恬浪静,所谋顺遂也。皇明洪武初诏封显应平浪侯。</p><p>七岁成神的杨四将军</p><p>还有一位,便是杨四(亦称杨泗)将军。他是宋代湖南长沙人氏。传说七岁成神,斩作恶多端的无义龙后,被封为将军,能降妖除魔,能镇水驱瘟,长江流域供奉者众。禄充村民供奉杨四将军,主要是祈求吉星拱照,福寿康宁。</p><p>有趣的是,在阳宗镇海头村下寺还有一个杨四庙,里面有一块高1.88米、阔0.69米、厚0.07米的用黄砂石打制而成的《重修三官殿杨泗庙碑记》,为河阳县儒学廪生李栋材(云峰)撰文、庠生梁国琛(献庭)书,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孟秋月立。</p><p>碑文如下</p><p> “海邨地方,原有三官殿、杨泗庙,拓基之始,远不可稽也,其所供神像,尚使人知答天谢地、及报君上之德(以下蚀约15字)之刱创纵善使无后之人接踵于其际,其善难免不泯,后之人补葺虽殷,使无前之人经营于其先,即补(以下蚀约13字)兵燹,延及同治庚午,始获肃靖。凡庵观寺庙,尚为兵练驻足之区,农工商贾、舆徒送迎之人,充数之役,□斯除者,□□□□也,(以下蚀约11字)堵,庶汇共得恬熙,岁时伏腊,欲报赛神庥,而殿宇化为乌有,良可慨也。□□□□仝耆老目击心伤,毅然□众□进之(以下蚀11字)圣之基,不经不营,是慢神也。”众佥曰:“唯唯”爰是设□募捐,多寡无论,鸠工庀材,险夷匪辞,众心一举,不逾月而告成焉,深恐(以下蚀约8字)人,意欲泐诸珉,问记于余,余答曰:“余诚陋人也,言之无文,不惟贻笑大方,□难逃时议,却之不恭,非□也。”爰情此事,聊草成□,伏(以下蚀约7字)此勿□□,谨将本村所捐功德芳名胪后……(以下功德姓名及常住地界略)。</p><p>澄江府河阳县儒学廪生李栋材云峰氏撰文、庠生梁国琛献庭氏书丹。龙飞大清光绪五年岁次己卯孟秋月望五仝立。</p><p>为渔民保驾护航的诸位神灵</p><p>为什么禄充会供奉那么多的神仙?</p><p>记者走访了澄江有名的学者詹剑波。</p><p>而据他分析,比如藏由于抚仙湖特殊的地质构造,禄充一带几近垂直的湖岸不利于抗浪鱼的捕捞。抗浪鱼不属于浮游鱼类,其生长的水深在几米以下,除了产卵时候会游到浅水处寻找阳光充足或有依附物的地方外,一般很少能见到它们。</p><p>所以当地渔民了解到抗浪鱼这一习性后,从岸边开出了一条条引水渠,让水渠与近岸山壁上的天然石洞相通,将抗浪鱼引到浅水区,利用水车车水捕捉抗浪鱼。</p><p>古时候禄充渔民的田地都非常少,大部分收入都来自于捕鱼,掌握捕鱼的方法和技巧是渔民生存的关键所在。除了平时不断改进捕鱼方式之外,大家还会向水神祭祀,因而设立神龛。神龛碑上记载了各路水神降临澄江禄充,为渔民保驾护航的神迹,祭洞的时候分为主祭和分祭。</p><p>主祭的时候,是在当地的大佛寺进行,之后就到分祭场进行,祭祀在旧历的六月十三。进行祭祀活动的时候,要买猪头,杀鸡,安置祭祀所用的各种祭品,插上三炷香,氛围浓郁、神圣。祀碑文中所说的各路神仙,都是从不同的地方请来的,风伯雨司、掌鱼判官、巡海夜叉、引鱼郎君、水族等众,而龙王爷爷、娘娘自然不用多说,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神。</p><p>(玉溪日报 记者 饶平 实习生 庄芳)</p><p>来源:山水澂江</p> <p>晨曦中的蓝色抚仙湖</p> <p>此景色十分难得,只可遇不可求。澄江县9月12日的日出时间是6:53,7:24金色的阳光透过浓云间隙撒向湖面。</p> <p>观音古刹</p> <p>抚仙湖西岸有多个人工加天然的鱼洞,当地人安放在鱼洞中捕鱼用的鱼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