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我们快乐在黄山(续)</p><p> --三上黄山及其它</p><p> 2020.9.15</p><p><br></p><p><br></p><p>9.3星期四,我们三上黄山(一个月内)。这回我们包了辆车至北大门,从松谷庵索道登山去看西海大峡谷。</p><p><br></p><p>大出我们意料的是,正值游客高峰时间(晨8:45),偌大的售票厅和索道候车厅,都稀稀拉拉的没几个客人。索道缆车也和前山、后山的近百个车厢不断循环往返不同,采用单个大车厢二十来分钟一班的不定时“班车”方式。(下图)</p> <p>△正值游客高峰时间,整个检票/安检口(图中左侧)和候车厅却只有我们几个客人。</p> <p>△我们这班缆车,可以容纳五六十人的车厢里,仅有20几个游客。</p> <p><br></p><p>放眼望去,西海大峡谷万峯云集怪石嶙峋,无数座悬崖绝壁如刀劈斧削般矗立在深谷间,深邃而又辽旷,令人顿有天地广袤无边无际、个人渺小蚁蝼不及之感。(下图)</p> <p>△排云亭观景台,al紧拉着铁索一步一挪地去绝壁前留了个影。😅😅😅</p> <p>△排云亭里,偶见一只不怕人的黄山小松鼠,两眼放光四足灵捷,机敏地东窜西跳,取食着游人丢给的各种小吃食品。赶快掏出手机拍了段短视频,请各位分享快乐。😃😃😃😃😃</p> <p>△路上游人很少,偶然遇见两乘轿子,几个轿夫都五六十岁了,乘客却是两个20来岁的时髦姑娘。问了一下价格,从索道口抬到光明顶,780元/人;到飞来石,则为580元/人。</p> <p><br></p><p>从排云亭继续南上,可通往飞来石(1.5公里)和光明顶(3公里),我们几个“老骥”甘于“伏枥”,自觉无力继续攀登,决定就地折返西行,往一环二环天海方向欣赏大峡谷的独特美。</p> <p>西行数百米,最后经过一段狭隘陡直的“一线天”通道,来到一个铁将军把门的隧道洞口,门上的告示表明,因治理地质灾害需要,西行通道暂时关闭。路边的一位清洁工告诉我们事故的细节是,前晚(9.1)一夜暴雨,一块几吨重的巨石掉落在山下的旅游小火车轨道上,目前正在努力排障。而洞口的这扇铁门,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都会用来季节性封闭西行通道,以防山上的冰块融化跌落伤人。(下图)</p> <p>△西行路上危石当头,我们奋力托举。🤗🤗🤗</p> <p>△数十米“一线天”通道逼仄陡削,时有危石凌空,十分奇峻险巧。</p> <p>△往天海方向的旅游通道因遭遇“地质灾害”(坠石)而暂时封闭。</p> <p>△由“一线天”观景台远眺西海大峡谷和光明顶、飞来石。</p> <p>△下午3时许打道回府,下山索道出站后,蜿蜒曲折近百米的下楼通道上罕见人迹,拍张集体照,决不会有旁人来“蹭照”干扰。</p><p><br></p><p>据我个人观察,与前山或后山相比,西海大峡谷的游客总数,大概占前者的十分之一都还不到。这可能就是旅游旺季和淡季的巨大差别吧?!</p> <p><br></p><p>8月30日早上,老板娘晓慧专程开车送我们去北门再游翡翠谷。由于前昨两晚接连两场久违了的大雨,翡翠谷重现流瀑飞溅溪水汹涌,其最大亮点“彩池群”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气和精彩。(下图)</p> <p>△翡翠谷的彩池群名列“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五彩缤纷清澈见底的池水吸引了不少游人爬下乱石滩亲密接触(上图3)。</p><p><br></p> <p>过鹊桥至爱恋亭附近,忽见路边走来一只大胖猴,低着脑袋似乎是在找吃的。保安说,翡翠谷的野猴群不久前发生政变,新猴王篡位上台,老猴王被赶出猴群,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上述这位就是吃住没了着落只能四处流浪的下台老猴王。(下图)</p> <p>△吃住没了着落、只能独自流浪觅食的老猴王,怪可怜的。</p> <p>△老猴王走进亭子,翻倒垃圾桶反复寻找吃的,仍然一无所获。</p> <p>△突然像是闻着了食物香味,猛地转过身来,找到了目标。(真可惜,仓促间没来得及打开录像拍下下面情节)马上就朝我身边一个过路孩子急奔过来,紧接着一个跳跃动作,身手敏捷功夫了得,一把抢过小男孩手上的冰淇淋盒,没等孩子有任何反应,早已转身遁走,飞快地钻入路边的小树丛中坐定,安心享用起抢得的美食来(下图)。 </p> <p>△老猴王钻进树丛,安心享用着抢来之食。</p> <p>近午,我们选了另一条竹林通道返回。虽已年逾八十,却还是生平第一次置身于竹林,迊面清风习习,刺天修竹飒飒,全身心就一个字的感觉:爽!😆😆😆😆😆(下图)</p> <p>△ 我们穿越竹林回家。</p> <p><br></p><p>9月1日,我们去附近的天湖景区作半日游。返回时,发现可以坐滑道车下山。六个老“侯鸟”经过详细询问考察、确保百分百安全无虞后,一起去体验了一次年轻人的“刺激”快感。(下图)</p> <p>△游天湖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坐滑道车下山,体验了一次年轻人的“刺激”游戏。🤗🤗🤗</p> <p><br></p><p>快要回家了(9.8的返沪高铁车票),我们抓紧时间,9.6周末那天包车去休宁县,游览曾获李白乾隆徐霞客等众多帝王古贤赞誉题词的道教名胜齐云山。</p> <p>齐云山是国内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山上很难得地保存着许多道教文化遗址和古迹,包括陏末唐初忠烈候汪华的祠庙、武当始祖张三丰当年修炼的岩洞,以及大量的摩崖题词石刻、碑刻等等。</p><p><br></p><p>除了历史遗迹人文景观外,齐云山岩峯雄奇草木旑妮,自然风光也兼具清丽壮美格外地多姿多彩,驻足其中,让人不自禁地心神迷醉流连忘返。那天,我们九点不到索道上的山,下午两点半的巴士班车下山,在山上足足逗留了五个多小时。</p><p><br></p><p>由于去齐云山是临时的匆忙决定,事先没时间做“功课”,回来后才发现,我们错过了两座主要道观太素宫和玉虚宫,未免有点遗憾。(下图)</p> <p>△缆车上鸟瞰齐云山下的阴阳八卦麦田图。</p> <p>△忠烈岩祠遗迹。隋末天下大乱,汪华起兵保境安民,唐朝初年被敕封为“忠烈侯”,百姓在此建祠庙感恩,故名忠烈岩。</p> <p>△唐乾元年间(公元758-760年),名道龚栖霞在此结庐修真,遂成齐云山道教鼻祖,后人以栖真岩名之。图中建筑为明代兴圣殿遗址。</p> <p>△寿字岩,旁有说明牌(图中右下角),说这是南宋理学大师、徽州人朱熹的题字。网上则另有一说,为清末“慈禧太后手笔”。估计两者都是“查无实据”的传说而已。</p> <p>△据说,“寿字底下摸一摸,可以活到一百多”,我们两个奋力举臂踮足总算摸着了个边边!😅😅</p> <p>△穿过鬼斧神工的象鼻岩,就是齐云山道教文化精粹所在的真仙洞府(上图1、2右侧)。</p> <p>△真仙洞府中供奉着八仙、龙王、十八罗汉以至南海观音、文曲星等道儒佛各路神仙,还完好地保存着许多历代名士贤人的题字石刻真迹(上图1-4)。</p> <p>△五百年前曾经信徒云集香火旺盛的月华天街(上图1“三天门”后方,),如今游客很少、一片落寞(上图2、3)。</p> <p>△月华天街3号“天官府”,始建于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为当时兵吏两部尚书汪宏的驻山府邸。 现在的房东阿婆抱着小孙子在门口摆了个冷饮摊柜。</p> <p>△网上转发的紫霄岩玉虚宫照片,需要从月华天街继续往上走一段才能到达,我们这次漏过了没看到,遗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