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茶香——是从平利老县镇蒋家坪村女娲凤凰茶业示范园的茶山上飘来的,岩兰——是盛开在作家杜文娟《岩兰花开》书中震后余生的花朵,两者本没有什么关联,却因一个文化之旅的召唤、一群志同道合的文学社友、两位灵魂人物:蒋家坪村党支部书记罗显平、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杜文娟,将一趟仅仅六小时的文化之旅紧凑相连,在社友们思想中碰撞出助力扶贫、积极生活的绚丽火花来。</p> —茶香篇— <p>罗显平五十多岁,皮肤不是自来生长的黝黑,前额发髻后移至头顶,空出一片自然锃亮毫无皱纹的额顶,用古人的说法应是智慧光芒外露的长相。乡土实干的黝黑肤色和智慧朴实的言语口才,组成了这一片乡镇赖以生计、赖以致富的农民书记形象。所以,听他乡音描述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的事情,成为挖掘女娲山茶文化的绮丽瑰宝。</p> <p>那日,习主席满目所及之处——青山绿园、石阶小路、茅屋水源,皆是关怀;语言问及之处——茶叶收成、务工收入、土地流转,皆是民生。当央视第三人称的评述,在罗书记口中达到了第一人称转换时,你便果真能身临其境般感受到那种蝼蚁被苍天俯身关注那般的激动了。于是乎,我们走过的石阶小路、歇过的凉棚、抚过的茶芽、喝过的水,皆被赋予了文化故事的色彩。</p><p><br></p><p>与时代脊梁般的国家领导人说话,是需要言语慢于思维的过程,所以,点滴的对话也会成为民生民意的经典吐露。</p> <p>“<b>这山上都铺的是石板路吗?</b>”罗显平想到那一笔笔一项项节省着谨慎着感恩着支派的扶贫款,赶忙回答:“这边随山势修了石板台阶,前面就都是石子路了。”登上远山如黛、近身葱郁的茶山顶后,果然一条河滩石子路白白净净地蜿蜒在绿色山顶脊梁处。——扶贫款项要花在刀刃上,绝不辜负主席期许。</p><p>“<b>每公斤茶叶含硒量多少啊?</b>”茶专家回答:“每公斤0.3mg。”主席点头。——国标富硒茶是0.25mg~4.0mg/kg,安康富硒茶硒含量是世界之最。</p><p>茶山清盈润绿、雀鸣蝶飞分外心旷神怡,主席摘下了口罩,<b>“这儿生态好!环境好!空气好!</b>”此处不需多言,罗显平雀跃的心情可想而知,他把三个“好”牢牢刻在了心中。</p><p>忽时,对面山顶一间土坯房映入主席眼帘,他问:“<b>咱们还有群众没搬下山吗</b>?”罗显平心中顾虑,万一答不好那座房就可能被拆除,他实话实说道:“感谢主席关心,全部搬迁了,那是茶农放农具、肥料,有时下雨避避雨的地方。”——“异地搬迁”解决了群众住土房、走山路、求医问药等诸多不便;搬到社区后,住楼房、就近务工还能照顾家人。</p><p><br></p> <p>……安全饮水、茶叶经营、企业代劳务和参加分红等方式缴纳土地流转税、疫情期间现场售茶及网商电商拓宽销售渠道等情况,都是中央领导关心关注并肯定的大事情。茶农们眼中噙着激动的泪水、脸上笑容灿烂,“做梦都没想到,在自己茶园见到了总书记!” 这种党中央领导勤政爱民的为民情怀成为茶农们经久不衰的动力——“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即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希望乡亲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p><p><br></p> —岩兰篇— <p> 岩兰,一种生长在高山岩石缝中的草,生命力极强,叶厚色黯毫无美感,不死不长灰头灰脑,极难开花。如若花开——却如少女初妆般惊艳……《岩兰花开》是杜文娟耗时一年两个月、汶川地震十年后四次入川写的一部长篇纪实作品。当她坐在我们之间,侃侃而谈那段经历时,我坚信我们所看到的她的瘦小、她的笑意里都掩藏着深深的凝重与哽咽干涸过后的心伤。如果一个人的眼眸如她一般,既透着精锐与透彻、又透着黯淡与平静,那该是怎样的坚韧与豁达呢?“你在路上随意碰到的人,都是别人做梦都想见的人。”那应是一双浸泡过情深缘浅、看透过生离死别的眼睛。</p> <p>——“要了解他们,就必须跟他们做朋友,甚至是跟他们一样的生活。”</p><p><br></p><p>看她的作品感觉自己一个人经历了人世间所有的苦痛,亦是需要坚强心境去承载的。有人告诫她,北川是个碰不得的地方,老县城出来的人,家家一把辛酸泪。是啊,好不容易忘却的伤疤为什么要用记忆再撕裂一次?所以这样的历程注定是艰难的:联系采访对象有时十个见不到一个,有时生硬被拒绝,有时初起时答应了临采访时又退缩了……我想,超越思想的艰难是不亚于等候的艰辛的。所以,她有时垫着报纸坐在受访者门前台阶等上一天(“不想结婚”的网络销售小张)、有时假装轻松没话找话缓缓打开对方的戒备“你怎么这么瘦啊?”(“点一盏明灯在大地”的汪工)、有时买了零食塞了100元给孩子(“媒婆杨姐”)……不可触及的过往是倾诉给信任的人的,于是就有了“阿姨,我妈为什么不让我读书?”是啊,架了双拐、病理性颤抖的手、半聋的耳朵,即使别人想帮又从何处伸手呢?“为什么不是一家三个人一起死去。”……一旦紧锁的心门被打开来便会倾囊倾诉,一切沉重仿佛排山倒海般想要吞噬了杜老师——一条椅子腿插在一个男孩的腹腔,他没有哭,我也没哭,但我的身子在颤抖,救下他后想打听又不敢打听;那位悲悯的班主任老师,她把不幸的孩子们都集中在自己班上,时而幽默时而说笑,大家像积极团结的像一家人,每个人的笑脸都如开到极致的玫瑰……然而不久,那位老师心理抑郁了,开始出现幻觉,道路在她的视线里树立了起来……。伤残和心理问题时刻在摧残着一颗颗伟大而强撑着的心。杜老师也是如此的,因为身体无法承受手术也做过了,抑郁也康复了之后,她居然重瘾般一次次又把自己推向人性的交锋线上……拥有强大意志和沉重灵魂的人,身子必定会吃罪,身体疲惫至极的地方才是心安。</p><p><br></p><p><br></p> <p>——“你可以说他们是坚韧,何尝又不是苟且。”</p><p><br></p><p>书本里无处不在为幸存者寻找着生存的希望,政府、身边人、亲人、社会组成了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一次次希望。最初,当你睁开双眼还在人世间是因为政府倾囊倾力——花费巨资调派医援,缺胳膊残腿、神经萎缩、幻听失忆,每人上百万元无数次的救治、手术、护理、康复,全是政府买单。接着,你的记忆开始苏醒时,得知亲人全无时有像瘸腿的英语老师那般洗衣送饭照顾说:“以后我女儿就是你姐姐。”然后,身边幸存的亲人或是援助机构充满着各种关爱、体贴和温暖,心理的创伤被包裹起来,活得如单纯的山茶花一般灿烂。紧接着,社会各界(一省包一重灾区)都在帮助灾后重建,如此便有了山峦如绿色瀑布一样铺天盖地绿植、巴拿恰商业街上大禹治水的金色雕塑熠熠生辉、东莞将映秀援建成为4A级景区——生存还在继续,而那场噩梦随着年龄的增长,包裹在身体上如鳞片一样的东西慢慢松动和脱落了,但是消失在记忆中的每一条生命却愈加清晰了起来……每一天发生的事情似乎都是对煎熬人生十倍放大的人性挑战,每个人似乎都非常非常努力地想去扭转那个不敢面对记忆中早已畸形的人性。有时苟且和坚韧是一对如影随形的孪生兄弟,苟且是活给自己的,坚韧是给别人看的;有时苟且和坚韧也可能错着辈分,当下的是苟且,待煎熬过后才发现是坚韧。 </p> <p>——“在需要悲悯、体恤的人面前,姿态一定要更低。”</p><p><br></p><p>这是杜老师又一次说出触碰我内心的话语,伯特兰·罗素曾说人生三大追求,是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悲悯。我将它的逻辑层次分为对情感的本能需求、对理性的主动追寻、以及对人性的融入性援助,属于净化思想、精进人生的三段渐进性境界。爱是人性的趋光点,知识是爱的恒动力,而悲悯却是人性中爱的最极致表达。活动结束时,杜老师说,她带足了现金(风餐露宿的人经常要应对手机无信号或交易不发达需求),要留在村子里住几天。车门关闭的一霎,她转身的背影瘦瘦小小,无坚定决绝亦无欢喜哀伤。我想,人这一生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不被欲望值诅咒、不被期望值绑架,做让自己心安的自己。</p> —岩兰花香— <p>文化之旅结束了,车内文友们购买了扶贫特产凤凰单丛、绿袋绞股蓝、平利腊肉、艾条艾柱互赏互赞着,车窗外夏蝉寂寥、秋风飒爽,无法自拔的感触还留在刚刚两场文化洗礼的余温中——罗显平热情送别时带着对新品凤凰单丛的自豪和希望大家广为推介的期许;杜老师告诉文友们写作的终极征程是长篇小说,要写献给历史的书、献给全人类的书。</p><p><br></p> <p>我们观人文景致,有文化底蕴能经久不衰的便是有前景的景观;观书籍佳作,有意趣悟化能触动心灵的便是有价值的作品;观一个人,有独立思考能和而不同的便是有独立人格的人。茶园追溯着女娲文化和平利茶文化、感恩着中央关怀,形成以茶叶产业带动人文旅游,以旅游提升营销思路,推动周边电子加工、毛绒玩具、土特产品及桑茶文化农家乐的发展,是文化推动经济、经济雕琢文化的前瞻性思路。人性在杜老师的作品中成为最值得沉思的事情,也许地震过后的家曾被小偷翻走了财物、偶有小偷偷了媒婆杨姐的钱包,但更有为了帮逝去的女儿驱走黑暗疯魔了般拼接电线在废墟上拉起了震后第一束灯光的汪工,有二级伤残为一级伤残做起了康复老师……人性的临界点有时会高低起伏不定,有时却是善恶一念间的翻转,有时能成就伟大的光芒,有时却脆弱得不堪一击。不要轻易去评判人性或去试探人性,“仓廪实而知礼节”,人性是需要远离生死才能被提炼的东西。最悲苦、窘迫或是凄惨、赤裸着的人性在马斯洛最低需求(安全需求)里是找不到平衡点的,但会随着五层需求理论顺次提升和稳定。</p> <p>生活中的恰巧总那么美好——恰好疫情使主席来到我们身边,恰好时代让电力员工成为作家,恰好杜老师就是我身边的榜样,恰好我是汉水文学社的一员,恰好那天风和日岩兰茶香在召唤……一场有品质的文化之旅莫过于此,有时代使命的感悟、有社会责任的呼唤、有人性价值的衡量、有文学写作的启发。没有比较的美好都是苍白无力的,如果要拥抱世界,笨拙一点又何妨,不论是助力扶贫、还是震后余生,我们都心存感恩:感恩相遇这样温暖的时代、感恩相遇这样多彩的企业、感恩可以相遇的每一段好时光。</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