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红色代表权威、勇气、喜庆、吉祥、革命、幸福。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更能体现何为“红色”。中国红色文化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中国红色文化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各种文明形态。狭义则是特指以文化形态表现出来的,体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方向和目标的文明形态。红色文化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物质资源表现为遗物、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存与纪念场所;非物质资源表现为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h3><h3>为喜迎新中国成立71周年,深入贯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激励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广大青少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陆河中学春秋学社组织开展了“<u><i><b>寻铮铮铁骨,扬红色精神</b></i></u>”的主题活动。<br><u>2020年5月30日下午2点</u>陆河县陆河中学春秋学社展开了关于“寻铮铮铁骨,扬红色精神”为活动主题的线上讨论会议。在社长和副社长的带领下,社员们肩负学业和寻红精神的任务在陆河县内开启了时长近5个月的寻“红色”之旅。活动截止到2020年8月。春秋学社社员们分为5小组,每组负责1-2个乡镇的红色遗址,寻“红色”之旅分为三个阶段:</h3><h3>第一阶段:社员通过网络,书籍等查询资料的方式,初步了解红色遗址,为接下来的实地考察做准备。<br>第二阶段:在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下,组长带领组员有序的进行红色遗址的实地考察,组员切身的感受红色精神。<br>第三阶段:把网络上搜寻的资料与实地考察的成果有机结合,整理成图文的形式,展示给大家。<br><br></h3><h1><br></h1><div><br></div><div><div><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1.</span><i style="color: inherit;">“</i><font color="#333333"><i><b>寻铮铮铁骨,扬红色精神</b></i><i>”</i></font><span style="color: inherit;">之</span><b style="color: inherit;"><i><u><font color="#333333">水唇篇</font></u></i></b><br></h1><h3>水唇镇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东部,此次活动水唇篇是由春秋学社第二小组负责,他们选取了位于<u>水唇镇高丰村莲心湖</u>自然村的<u><b>莲心湖革命烈士纪念碑</b></u>与<u><b>黄塘行政村黄塘圩周恩来东征黄塘宿营</b></u>地两处红色遗址进行实地考察。</h3><h3>组长:罗振佳<br>组员:彭丽琳,朱子会,彭锦浩,吕怡蝶,欧阳星怡,彭思可<br></h3><h1><u><br></u></h1><h5>红色遗址背后的历史介绍:</h5><h3><u><b>莲心湖革命烈士纪念碑</b></u>:该纪念碑位于陆河县水唇镇高丰村莲心湖自然村高丰村委斜对面,座东向西,占地2100平方米。2016年6月,陆河县水唇镇人民政府建立该纪念碑。1928年2月,粤桂军阀混战结束,战胜的桂系李济深、陈铭枢迅即部署兵力进攻海陆丰革命根据地。2月26日,敌军十一师先头部队向陆丰河田进犯。水唇农会闻讯,动员几百名赤卫队集中莲心湖,进入阵地。当敌军途经莲心湖时,赤卫队奋起截击,同时驰报东坑农会。东坑农会队伍行至柏村、横岭角时,恰遇天降大雨,所有火药枪的火药尽湿,无法作战,只得中途退回。水唇赤卫队与敌军激战数小时,终因敌人人数众多和装备优良,无法抵御而撤退。此役水唇赤卫队伤亡惨重,有的被当场牺牲;有的不幸被捕,被带到河田、大安杀害,莲心湖村被敌军放火焚毁。每年农历二月初六,莲心湖的村民都自发在当年的战场举行仪式,悼念这些为保卫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牺牲的烈士</h3></div></div> <h3><u><b><br></b></u></h3><h3><u><b>周恩来东征黄塘宿营地</b></u>:周恩来东征黄塘宿营地遗址位于水唇镇黄塘行政村黄塘圩的余氏宗祠,又称“武溪家庙”,1925年3月,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指挥东征,追击军阀陈炯明部,3日抵达黄塘圩,是晚宿营“武溪家庙”。第二次东征,挥戈海陆丰,于10月25日指挥黄塘埔战役,击溃敌军二千多人,当晚仍驻“武溪家庙”内。后在革命低潮时,东征军两度驻宿“武溪家庙”。1925年周恩来和东征军第一师师长何应钦在黄塘埔击败敌军李云复一个师及罗觉庵部。据老人介绍,当年东征军第一师师长何应钦,党代表周恩来就是驻扎在大富洋刘氏老屋指挥战斗的。</h3> 在周恩来东征黄塘宿营地红色遗址的实地考察过程中,春秋学社第二小组有幸被邀请到<font color="#167efb">大富洋刘氏</font>老屋中进行参观,还与革命老战士徐立中进行了亲切交谈。大富洋刘氏老屋中保存着许多革命先烈使用过的武器与珍贵文档,经过参观学习后,社员们对于中国近代史上东征时期的峥嵘岁月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受。 <h5><p><br></p><p></p></h5><h1>2.“<i><b>寻铮铮铁骨,扬红色精神</b></i>”之<u><i><b>东坑篇</b></i></u></h1><h3>此次活动东坑篇的红色遗址探寻由春秋学社第二小组负责,他们选取了位于<u>东坑<b style="">共光村的红军纪念亭</b></u>进行实地考察。<br>组长:罗振佳 <br> 组员:彭丽琳,朱子会,彭锦浩, 吕怡蝶,欧阳星怡,彭思可</h3><p></p><p></p><p><u><b><br></b></u></p>红色遗址背后的历史介绍:<h3><u><b>红军纪念亭</b></u>:红十九团于1929年10月成立后,在海丰连续出击,狠狠地打击了敌人,鼓舞了工农群众的革命热情。1930年1月初,团领导研究了陆丰敌力量比较薄弱,山区革命基础较好的形势,决定集中全团兵力向陆丰发展。1月5日,红军由海丰石头棚出发,开到陆丰新田区激石溪,后辗转来到河田区东坑宿营。</h3>为了纪念红军战士来共光这段历史,共光村在红军来过的地方建了红军纪念亭。<p></p> <h1><p></p><div><br></div></h1><h1>3“<i><b>寻铮铮铁骨,扬红色精神</b></i>”之<u><b><i>新田篇</i></b></u></h1><h3></h3><h3>此次活动新田篇是由春秋学社第五小组负责,他们选取了位于<u>新田镇</u>的<u><b>激石溪革命根据地先烈纪念园</b></u>进行实地考察。</h3>组长:陈永晟<br>组员:刘捷,罗碧霞,刘梦思,叶俊达,叶果,朱非航<br><br><h5>红色遗址背后的历史介绍:</h5><h3></h3><h3><u><b>激石溪革命根据地先烈纪念园</b></u>:激石溪革命根据地先烈纪念园位于陆河县新田镇激石溪村。2009年冬,陆河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为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筹集兴建该园,园内有大门牌坊,景英亭,英烈纪念碑,杨其珊塑像等。</h3>1923年新田激石溪村农会成立,1925年激石溪农军建立。1927年11月参加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1933年11月,赤卫队员188人在激石溪卧闷兜山上被敌人包围,战斗中全部壮烈牺牲。1947年12月,海陆丰人民自卫队东北大队以激石溪为游击地,采取灵活的游击战术,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武装,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作出了贡献。<br>2013年12月,激石溪革命先烈纪念园被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中共党史教育基地。<p></p> <p>这一座座烈士墓,谱写了一篇悲壮激越的历史篇章,赤卫队员188人在激石溪卧闷兜山上被敌人包围,战斗中全部壮烈牺牲。“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奋起,陵园千古慰忠魂!”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是他们的生命换来了中国繁荣的今天!</p><p><br></p><h1><br></h1><h1>4.“<b><i>寻铮铮铁骨,扬红色精神</i></b>”之<b><i><u>河口篇</u></i></b></h1><p>此次活动河口篇的红色遗址探寻由春秋学社第五小组负责,他们选取了位于<u>河口镇</u><b><u>北中村的北溪地下交通站</u></b>进行实地考察。组长:陈永晟</p><p>组员:刘捷,罗碧霞,刘梦思,叶俊达,叶果,朱非航</p><p><br></p><h5>红色遗址背后的历史介绍:</h5><p><b><u>河口北中村北溪地下交通站(白马站)</u></b>:陆河县北中村是海陆丰革命战争时期较早活跃的农民运动村庄之一,也是解放前期海陆丰西北地区自卫大队的集结地和重要交通网点,被省委组织部评定为红色村。</p><p>北溪地下交通站,即白马站,坐落在陆河县河口镇北中村北端的宜笏村,地处偏僻山区,仅有一条山路进村。</p><p>1947年10月,陆丰地下党组织在宜笏学校(级浪轩)建立北溪交通站(代号,白马站),任命朱瑞光为交通站站长,代号:流水。交通站日常工作主要为:传递信件、护送同志、建立情报网等。朱瑞光以教书职业为掩护,秘密为党工作。</p> <div><br></div><h1>5.“<u><i><b>寻铮铮铁骨,扬红色精神</b></i></u>”之<u><i><b>螺溪篇:</b></i></u></h1>螺溪镇位于陆河县最北端。此次活动之螺溪篇是由春秋学社第四小组负责,他们选取了位于<u style="">螺溪镇<b>各安村红二师无名烈士纪念园一处红色遗址</b></u>进行实地考察。<br>组长:叶玉燕<br>组员:彭炜,彭睿桓,罗佳能,杨李红,游雅,邱子丹。<br><br><h5>红色遗址背后的历史介绍: </h5><div><b><u>螺溪镇红二师无名革命烈士纪念园:</u></b>位于该镇各安村富角沥,1928年2月,为了肃清残敌,巩固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红二师一部与陆丰西北地区(现属陆河县)的赤卫队抵达螺溪,清剿国民党保安团。同年2月26日在书村的石壁下、各安的富角沥等地与窜入的国民党海陆丰保安大队展开激烈战斗,红军二师一部为保卫红色政权,在此与反动派武装进行了一场激战,八十一位红军战士壮烈牺牲,没有一人留下姓名,热血遍染芳草地。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保卫革命成果,英勇奋战献身于此。</div>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春秋学社四组成员在纪念碑前留下合影)</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h1><br></h1><h1>6“<b><i><u>寻铮铮铁骨,扬红色精神</u></i></b>”之<b><i><u>河田篇</u></i></b></h1><p>此活动的河田篇是由春秋学社第三小组成员完成的,她们为寻找散落在河田的红色精神去到了位于<u>内洞</u>的<b><u>“三一八”革命烈士墓园</u></b>、<u>宝山村委青龙背自然村</u>的<b><u>蟠龙祠</u></b>和<u>塘子唇</u>的<b><u>商贤祠</u></b>三处地方。</p><p>组长:罗名益 </p><p>组员:彭琳、朱佳佳、丘雨雨、罗思雨、张婷、刘海怡</p><p><br></p><h5>红色遗址背后的历史介绍: </h5><p><b><u>内洞“三一八”革命烈士墓园</u></b>:“三一八”革命烈士墓园位于陆河县城西内洞桥头。该纪念建筑物记载着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党领导的陆丰县大队三连在丝茅凹高地与反动武装匪徒英勇搏斗的过程。属在海陆丰地区有较大影响的军事斗争及政治斗争事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意义。</p><p><br></p> <div><u><b><br></b></u></div><u><b>青龙背蟠龙祠</b></u>:粤贛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政治部指挥中心旧址,位于汕尾市陆河县河田镇宝山村委青龙背自然村的蟠龙祠(即罗氏宗祠)始建于1923年。<br>抗日战争时期,蟠龙祠是八路军、游击队的驻地,是国民政府河田“田赋处”办公地址和军用储备仓库。解放战争年代该祠分别是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政治处指挥中心;东支队机关报《大众报》社址。 <div><u><b><br></b></u></div><u><b>商贤祠</b></u>:商贤祠是粤赣湘边纵队政治部旧址,位于陆河县城塘子唇。<br>1949年2月河田胜利解放,海陆惠紫五根据地正式形成。粤赣湘边和闽粤赣边两个边区纵队的解放区连接了起来,这为两个纵队的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创造了条件。同年3月,粤赣湘边区党委、粤赣湘边纵队领导机关和江南地委、东江第一支队领导机关进驻河田。3月中旬,边纵司令员兼政委尹林平、政治部主任左洪涛等到达河田粤赣湘边纵队政治部驻地旧址商贤祠,并以此为驻地指挥江南地区的革命斗争。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思恩桥和商贤桥)</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亲历者后人为第三小组组员讲解)</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粤赣湘江纵政治部驻地旧址—史料展览馆)</h3><div><br></div><div><h1><br></h1><h1>7“<u><i><b>寻铮铮铁骨,扬红色精神</b></i></u>”之<u><i><b>南万篇</b></i></u></h1><h3>此活动的南万篇是由春秋学社第一小组负责的,他们选取了位于<u>南万镇</u>的<u><b>岳坑农会红色革命根据</b></u>地进行实地考察。</h3></div><div>组长:罗熠<br>组员:叶颖,朱嘉欣,彭丽冰,丘佳颖,朱丽露,黄嘉洁<br><br></div><h5>红色遗址背后的历史介绍: </h5><div><u><i><b>岳坑农会红色革命根据地</b></i></u>:<br>农会旧址岳坑祠(陈家祠)始建于清康熙(1756 年)年间。<br>大革命时期,岳坑祠是岳坑农会会址,由于群众觉悟高,革命基础深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br>战争时期,古大存等一批领导同志都曾在这里领导和开展游击对敌斗争。<br></div> <div><br></div><div><br></div><div><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8.“</span><u style="color: inherit;"><i><b>寻铮铮铁骨,扬红色精神</b></i></u><span style="color: inherit;">”之</span><u style="color: inherit;"><i><b>上护篇</b></i></u><br></h1><h3>此活动的上护篇是由春秋学社第一小组负责,他们分别选取了位于下屋场村的<u>三星楼</u>的<u><b>五台交通站</b></u>和<u>位于硁头村委埔子里自然村</u>的<b><u>彭培轩烈士故居</u></b>进行实地考察</h3>组长:罗熠<br>组员:叶颖,朱嘉欣,彭丽冰,丘佳颖,朱丽露,黄嘉洁<br></div><div><br></div><h5>红色遗址背后的历史介绍:</h5><div><h3><u><b>五台交通站:</b></u>五台交通站成立于1948年4月,是当时陆丰县河田区的地下交通总站,属不公开的秘密点,也称“东北大队五台山交通站”。主要负责秘密接送情报,作为地下总站机构,联络地点覆盖陆丰、揭西,具体的联络点有河田岳溪头、河口、新田、大安以及揭西县的五云、上砂、河婆等地。</h3></div> <div><u><b><br></b></u></div><u><b>彭培轩烈士故居</b></u>:彭培轩(1887—1928),他是海陆丰农民运动的忠诚战士,是陆丰西北地区出色的农会干部。一九二七年,培轩指挥河田区农民武装参加海陆丰三次起义,配合红军和各区农民武装英勇打击敌人。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培轩带领河田区农民投入土地革命,焚毁契约,分田分地,为谋求劳苦大众的幸福而日夜操劳。 <div><br></div><div> 正如春秋学社成员们所展示的这样,遗址静立在一方,它在记录着、守候着关于红色的点点滴滴。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更需要红色精神。和我们一起为传承红色精神而努力吧,让红色深入于心、让传承红色精神深化于行、让我们继续“寻铮铮铁骨、扬红色精神”!</div><div><br></div><div><br></div><div>整理、收集:各组长、学社成员</div><div>编辑:彭丽琳、罗佳能</div><div>总编辑:丘雨雨</div><div>监督:罗熠</div><div>文字提供、修改:欧阳星怡、游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