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金善集美非遗文创荟|董惠兰:广州戏服有乾坤,粤韵玩转大西关</b></p><p><br></p><p><b>金文中|文·图</b></p><p><br></p><p>广州西关是广州粤剧、粤曲的摇篮,</p><p>粤剧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p><p>粤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广州戏服是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董惠兰大师是广州戏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p><p>所以,跟随董大师,</p><p>以广州戏服,去玩转西关,</p><p>将是无与伦比的艺术盛宴。</p><p>主办:金善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广州戏服文化会馆</p><p>承办:金善集美演艺荟、孖宝喜剧团</p><p>地点:西关永庆坊</p><p>时间:9月12日13:30~4:30</p><p>流程</p><p>1⃣️ 施施然——</p><p>名家分享会:《戏服有乾坤,守正亦创新》(主讲:董惠兰、何凤婷)</p><p>13:30—14:30|永庆坊钟书阁(广州荔湾区恩宁路227号)</p><p>2⃣️ 美哒哒——</p><p>读书人美拍:《书中颜如玉,读书留倩影》</p><p>14:30—15:00|永庆坊钟书阁</p><p>3⃣️顶呱呱——</p><p>穿粤非遗区:《非遗拾到宝,大师来导赏》</p><p>15:00—16:00|永庆坊非遗区</p><p>4⃣️ 热辣辣——</p><p>传奇状元坊:即兴爆肚剧《传奇·状元坊广州戏服》</p><p>16:00—16:30|永庆坊</p><p>5⃣️咋咋淋——</p><p>晚餐:西关美食宴AA制</p><p>17:00|西关</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非遗文创·穿粤永庆坊】打卡线路九景点</b></p><p>有一个叫金善集美穿粤广州的文化爱好者团队设计了一条永庆坊旅游线路,串起了永庆坊的著名景点:</p><p>第一站在书店钟书阁集合,边看书边等人,既休闲,又学习。</p><p>第二站到粤剧祖庭八和会馆参观;</p><p>第三站是参观南粤先贤詹天佑故居;</p><p>第四站体验西关打铜器,伟兴铜器和天程铜器,都是不错的店铺;</p><p>第五站是参观粤剧艺术博物馆;</p><p>第六站是体验非遗区的十大非遗店;</p><p>第七站到永庆坊一期参观李小龙祖居;</p><p>第八站是体验永庆坊文创品牌店,如以古法烤茶著称的恒茶荟等;</p><p>第九站是品尝西关美食。</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非遗文创·永庆坊】粤韵文化为主体</b></p><p>永庆坊和恩宁路一带,是广州的粤剧艺术发源地,当年有不少粤剧大老倌都在此择地而居,所以原来八和会馆和现在的粤剧艺术博物馆都座落于此。</p><p>“荔湾区西关是粤剧粤曲的文化原乡,永庆坊和恩宁路应大力发扬光大粤剧艺术。”广府文化研究学者梁凤莲表示。</p><p>一位资深的粤剧工作者也表示:“回到西关就有回家的感觉。”所以,打造粤剧文化圈,可以成为永庆坊非遗文化的重点。</p><p>粤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p><p>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大戏”,广东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于岭南地区等粤人聚居地。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粤剧是用粤语演唱的戏剧样式,有300余年的历史。粤剧吸纳了多元的音乐、戏剧元素,将梆子、二簧声腔与粤方言音韵予以完美的结合,创造性地拓展了中国戏曲的艺术表现,成为中国南北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迥异于中国其他戏曲剧种。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粤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b></p><p>粤曲是广东省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港澳及海外粤籍华侨聚居的地方。源于戏曲声腔,清道光初期,由八音班的乐工清唱而萌发。同治初期,经失明女艺人“师娘”继承发展趋于成熟。后由自弹自唱发展为用乐队伴奏。乐器主要有高胡、扬琴、琵琶、月琴、唢呐等。2011年5月23日,粤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广州戏服,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b></p><p>人文地理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顺应了粤剧是世界性、粤曲是国家级非遗;地利是永庆坊传统和现实的资源优势,人和在于业界和爱好者对永庆坊粤剧氛围的认可和追捧。</p><p>“如果能引入更多与粤剧艺术相关的项目和活动,就更好了。”这天,在恩宁路上的钟书阁正举办“戏•游花城名家分享会《戏服有乾坤》”,活动邀请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戏服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董惠兰和广州戏服制作技艺新生代何凤婷,畅谈她们的戏服人生,解构戏服里的乾坤,细谈穿针引线间的岭南美学意蕴。除此之外,现场还会有体验广州戏服制作、戏服试穿环节。</p><p>广州戏服制作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于2009年入选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广州戏服属岭南刺绣服饰之一,其制作技艺与粤剧艺术相伴而生,为树立人物形象、丰富人物性格、营造舞台效果做出了独特的贡献。</p><p>广州戏服融合了广绣的技法,着色鲜艳,图案丰富,工艺精细,深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戏服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已日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工艺收藏品。</p><p>董惠兰是省级非遗项目广州戏服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广州市状元坊戏服有限公司总策划,广州戏服文化会馆创办人。80年代进入状元坊戏服社当学徒,在谭权、许苏、朱开、欧培、霍华、黄庆秋、庞成等老艺人的教导下,掌握戏服制作整个流程(设计、画图、放样、开料到绣花、过浆、剪裁、车缝制作)。董惠兰从事广州戏服制作技艺40多年,至今继续在戏服厂传承和发扬具岭南特色的粤剧服装艺术。</p><p>何凤婷是90后,广州戏服制作技艺新生代,师从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董惠兰。后于清华美术学院进修,不断让戏服融入更多好玩的潮流元素。</p><p><br></p><p><b>有粤剧,戏曲必备戏服配套,必须有对应的业态。有专家建议:为了让粤剧粤曲艺术在永庆坊形成闭环文化产圏,应引入“广州戏服”等非遗品牌和保护单位。</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