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家的两块匾说起

亮堂堂

<p>文并制作:白尚立</p><p>图片来源:白尚立、网络</p><p><br></p> <p class="ql-block">  2016年9月,在收集、整理西城村门匾、砖雕及古院落中发现村东南一座王家院落的街门很不平常。整个院落坐北朝南,高出街面1.4米,四周基石均为8寸见方的雕纹青石砌成,外观高峨雄宏。这是座典型的三合院,街门开在院落正中间,砖雕垂花门,单檐硬山顶,古朴典雅,惟妙惟肖,原先门上方悬一匾额“明经第”(可惜已遗失),其墙顶花栏对称于门楼各砌一“双喜”。进了街门是一仪门亭(平常人们走门亭两边,在重大节日或有贵宾光临开启正门行其中),亭顶单檐悬山顶,飞檐翘角,脊兽装饰,亭内悬一匾额“作宾王家”。</p> <p class="ql-block">(王家街门)</p><p class="ql-block"> 为方便下文叙述,先了解一下封建社会特别是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科举从隋朝开始至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止,历经1300余年,对于考生而言,科考的目的就是入仕,故而有“学而优则仕”。</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的科考都定期举行,分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p><p class="ql-block"> 童试:地方县、府考试,通过者为童生,表明已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写作能力。</p><p class="ql-block"> 院试:在府、州的“学院”举行,分“岁试”“科试”两级。岁试是每年举行的童生入学考试,录取者为“生员”即“秀才”;科试则是对已在学校的秀才进行考试,成绩优异者方可参加下一级考取举人的乡试,成绩低劣者则受罚甚至取消生员资格。</p><p class="ql-block"> 童试、院试都为地方组织考试,只要考取了生员,就算脱离了平民阶层,称为“士”了。这两级考试成绩优秀者,官府还给廪膳即生活补助,这类生员称廪膳生,简称廪生。</p><p class="ql-block"> 乡试:又称大比,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考场),每三年举行一次,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试后发布正榜、副榜。正榜录取者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至第十名叫亚元,其名额由中央规定下达,这是科举最重要的一关。</p><p class="ql-block"> 会试:乡试后的次年在京师礼部举行,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礼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均可应考。会试三场内容、形式与乡试一样,录取300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p><p class="ql-block"> 殿试:科举最后一级考试,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录取后通称进士。分三甲录取,第一甲为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一般40—50人)赐进士出身;第三甲又多一些(一般200—300人),赐同进士出身。</p><p class="ql-block"> 一般考取举人则委以官职,如时没缺则候补。</p> <p class="ql-block">(仪门及悬挂之匾)</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对“作宾王家”作了解读。先说主题“作宾王家”。王家,不是姓王的这家,而是皇家、官家之类的意思;作宾就是作过宾客或者工作过的意思。概括起来就是“在代表皇权的地方或衙门作过宾客或工作过”。其实是对对方的认可、褒奖和抬举。</p><p class="ql-block"> 再看匾的右端上首,有小字“赐进士出身知文水县事加五级李挺芳为”,赐进士出身说明当年殿试录取为第二甲,很了不起。知文水县事即文水县知事,也就是知县、县令。再说加五级,清制很有意思,凡官员立有功绩或经考核成绩优良者,可交部进行议叙,也就是考核,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级别荣誉称号须报上级考核定夺,而后给予记录或加级的奖励(武职称功加),每加一级需要记录四次。这加级不但作为官员提升的依据随任而至,还可作为支俸加薪的依据基础,甚至换给顶戴(清朝时用来区分官级的帽饰,以红宝石为最高),可见其重要性。说白了这个加几级与官大官小关系不大,就如同现在的一等功二等功的奖励功勋制度即考评结果吧。这个文水县知事李挺芳加五级,可见工作出色功勋不小。我查阅1994年版《文水县志》中《清代文水县知县一览表》有“李挺芳道光二年(1822年)任职”,看来李挺芳任文水知县确信无疑。</p><p class="ql-block"> 然后说左端落款。“大清道光二十三年中秋谷旦耆宾王御繁立”,其中“旦”“御”都是写的繁体字。大清道光二十三年是公元1843年。谷旦即良晨,也就是晴朗美好的日子,旧时常用来作为吉日的代称。王御繁是一个人的名字。耆宾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的。耆即六十岁老人,宾即接人以义者也,也就是贤者为宾。由此可以解释为六十岁以上德高望重者为耆宾。这“耆宾”在明清时是一种名号,它的加冕非常郑重,须由官方正式确认。按清制,每岁各省、州、县儒学遴访一些年高德勋之乡绅拜为大宾一人、介宾两人及众宾三人,所举宾介先由在籍儒学颁发资格执照,然后上报巡抚、都督核定,最后具明该姓名和籍贯报送礼部备案,注册后方称“乡饮耆宾”。这乡饮耆宾享有参加地方官吏主持的“乡饮酒礼”的礼遇,这种“酒礼”,原先指乡学三年业成,由诸侯之卿大夫向其君举荐贤能之士,在将行之时卿大夫以宾礼相待乡学基层,意为感谢培养出了人才,并与之饮酒,称为“乡饮酒礼”。后来就演变为一种尊老敬老的宴乐仪式活动了,一般在每年正月或十月的某日举行。宴会当天,各路耆宾在儒学讲堂依次坐好,主持官吏大唱赞歌,并依次敬酒,互相礼拜,场面很是排场隆重。目的是以这种独特的尊老仪式达到官方教化民众“为臣尽忠,为子敬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内睦宗族,外和乡里”的目的。这乡饮耆宾尽管不是地方官员,但在乡里、族里名望极高,他们可以帮助有司(主官某部门的官吏)推行地方教化,实行“家长式”的管理。可以这么说,乡饮耆宾既是一种荣誉,又是一种隐性的权力的赋予。它的特点在于将情感、道德与法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用一种宴饮的方式推行礼仪教化,宣传法律精神,弘扬礼遇贤能、友善互助的社会风气,以起到凝聚人心、稳定封建秩序的作用。你看,这乡饮耆宾不简单吧。</p> <p class="ql-block">  话题扯得太远了。这块匾我解读为:“赐进士出身加五级的文水知事李挺芳在王御繁家作客,并为其书‘作宾王家’四个字,后来在大清道光二十三年中秋吉日由乡饮耆宾王御繁制作而挂立”。说白了,这四个字是专为王御繁书写的,是对他身份地位的肯定褒奖和抬举。为什么说“后来”呢?笔者认为,李挺芳于道光二年任文水县知事,而立匾为道光二十三年,由李知事的资历与荣誉,不可能在此任上干二十多年。再查县志记载云,道光在位三十年,期间文水县令任者多达19人,可见替任频繁。这也印证了我的推断。那么问题来了:李知事为什么屈驾作宾王家,王家有何背景,王御繁为何人,他与王家及李知事有何关联?当时我走访了不少村中老人,当然包括多位王家年长者,甚至去王家祠堂看系序表及神轴都未其果,困扰了我整整四年。</p> <p> 而更困扰我的是垂花街门悬挂着的“明经第”匾。没见真匾甚是遗憾,但儿时见过,印象极深,感觉很庄重大气,给人一种神秘厚重又神圣肃穆的感觉。</p><p> 明经,本来是明习经学以经义取士之意,但到了明清时代,明经便作为贡生的别称了。何为贡生?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即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成为贡生,当然举人也可以走这条路入国子监读书求取更高功名。贡生之意就是以之人才贡献给皇帝的意思。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纳贡等,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等。看来与举人相比,贡生没有真正考试意义上的名称,因为它不是通过考试,而是挑选秀才中的优异者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明清两代取得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称国子监生,简称监生。但监生与贡生又不能等同:由举人做监生的叫举监;由秀才做监生的叫贡监,也叫贡生,俗叫出贡,还叫优监,表示从生员(秀才)中选拔优秀的人去国子监读书,即明经;凭借父辈做官而成监生的叫荫监;以捐纳钱粟得为监生的叫例监等。国子监的俗称叫太学,故在国子监就读的学生也被称作“太学生”。而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它是双重身份,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清华、北大;教育管理机构是不是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不管怎么说,这明经也是学子中的佼佼者,绝不是平凡之人。</p> <p class="ql-block">  那么这个“明经第”中的明经所指何人,他有什么背景?当时我走访了这个院落的后人,其中一位长者提供了一个线索:他说自己出生时爷爷王其中已去世几年了,但很清楚地记得爷爷留有一个很精致的小木盒,里边有一不大的绸缎,上书五个字“监生王其中”,人们称他“其中先生”。我遂去王家祠堂查世系表,第十五世确有“其中”,看神轴也有“其中”,仅此而已别无他叙,只能无功而返。从这位长者所言,我推断王其中生卒年大约在1870—1940之间。光绪三十一年即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国子监也随之解散,即使他已经学成毕业,可随着革命党风起云涌,清廷摇摇欲坠,也不可能有一官半职,因而以他的身份地位书悬此匾几乎无有可能。</p><p class="ql-block"> 既然如此,那么如前所述,这块匾的主人是谁,谁书,立者为何人?这就是四年之中我的困扰之处。</p><p class="ql-block"> 早些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王家的族谱。细细查看族谱,再到王家祠堂细辨世系表,顺藤摸瓜抽茧剥丝逆流而上追本溯源,几年来的困惑几近烟消云散。</p> <p class="ql-block">  祠堂内,墙壁上,比划着世系的树根枝梢,搜寻着几百年间文功武治过过往往的来龙去脉,犹如与这些“一代骄子”“风流人物”相触对话。</p><p class="ql-block"> “须知园丁苦,才见花果红。</p><p class="ql-block"> 应为子孙范,毋堕宗祖风。”</p><p class="ql-block"> 触抚厚厚的王家族谱,细翻页页沉金墨香,崇敬膜拜之感油然而生。 </p><p class="ql-block"> 这里不得不赘述西城王族的发展史。还是先说说西城村的来历吧。流传说也好毁城说也罢今不提,只说存志可靠的里仁说。直到元末明初,西城村仍叫里仁村,原先本是南北两个村,南曰里村北曰仁村,因两村修建逐步靠拢仅隔一街,遂立碑为界,这条街口语就称“碑儿街”了。后两村合二为一取名里仁村,应该是取之于《论语》中的《里仁篇》吧。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说:“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才好。选择住处,不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怎能说是明智呢?”多少年间里仁村就是个大村舍,故设里仁乡。明永乐后期改坊都制,为了平衡协调,文水城东25里设东城都,领辖东城、里仁两村,里仁村在东城村之西,为了跟东城村对称,遂改里仁村为西城村。</p> <p class="ql-block">  明永乐初,陕西省关中县王和一家几口,在一次移民中被集中到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接受调遣,随移民大军多少天风餐露宿日晒雨淋徒步迁徙,最后安置在文水县里仁乡里仁村,其时王和的儿子王刚还未满10岁。里仁村土地肥沃民风淳朴,得益于汾河与文峪河的引灌,土地生金。不几年,王和一家已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久之,勤劳俭朴的王和靠不辍勤耕已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男耕女织,一家人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不觉一百多年过去了。明神宗万历年间,靠几代人辛勤耕耘积极进取,王家五世祖彦朝已属乡绅,家资殷实。他非常注重后代的培养及自身修养,除请人断文识字、拳术枪棒教习下一代外,自己善行素食,勤劳洁己,济困扶危,最后寿享期颐(百岁,也指百岁老人)。很欣喜的是,明万历二十九年即1601年,彦朝被钦赐“寿官”。</p><p class="ql-block"> 寿官是明朝出现的一种官名,是个虚职,又是一种荣誉。奖励“德行着闻,为乡里所敬服者”,只有官服官帽和牌匾,享受品级待遇,没有爵位。其目的是,封建统治者想体现国泰民安、老人们能安度晚年,当然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的稳定。受赐年龄最初为百岁,到万历以后就降为七十岁。只有在恩诏颁布时才能赐给,整个明朝仅授过十九次。根据年龄和功德,钦赐恩荣的寿官也分品级,最低九品,一般为八品,特殊者可赐七品,一般妻子也增“孺人”,若妻子已故,则称“待增孺人”。孺人,明清时对七品官的母亲及妻子的封号。</p><p class="ql-block"> 彦朝生三子:大顺、之柱、之臣。其时王家已属书香门第,闻名乡里。到明思宗崇祯年间又出了一位功名卓著的习武奇才武举——六世祖王之柱。武举是历经武科考试产生的举人。明朝武举寥寥无几,王之柱名列其中被诰封为“怀远将军”,足见其能耐不凡,实属凤毛麟角。武举考试可不是单单地考武的内容,同样也注重文的内容,包括儒家经典的学习,当然也包括《论语》《大学》《孟子》等儒家经学。</p><p class="ql-block"> 诰封,诰命封赏。我国古代对文武官员及其先代、妻室赠(授)爵位或名号时,皇帝命令有诰命与敕命之分,五品以上授诰命;六品以下授敕命,称敕封。明从三品初授怀远将军,升授定远将军,加授安远将军、轻车都尉。</p><p class="ql-block"> 怀远有安抚边远之意,定远有平定边远之意,安远有安邦定国之意。</p><p class="ql-block"> 王之柱出仕于明神宗万历、明熹宗天启及明思宗崇祯年间,为支撑大明苟延残喘作出了很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在王氏家族一直流传着之柱娘娘郭氏的故事。早年其父彦朝为之柱媒妁之言定本村郭家女为妻。在门当户对的年代里,虽然郭家女心地善良、诗书熏陶、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可她并不太漂亮,足大脸丑,之柱心里确实有些不喜欢,把精力都用在攻文习武上。有一次之柱在茶楼喝茶,看见郭氏从楼前经过,连喝茶的心情都没有了,只剩下唉声叹气,这一切都被郭氏悉数收入心底。回家后郭氏对之柱说:“别看我足大脸丑,我能给你生养一窝,不输人下。”果不其然,之后的近30年间,郭氏生了十一个儿子,分别取名叫一鼎、一栋、一心、一德、一飞、一鹏、一藩、一琦、一善、一乐、一化。这十一个儿子中有武解元一人,武举人一人,廪生一人,庠生四人。看来这郭氏相夫教子,真能耐不凡。故王家从这代起有了十一股支之分。当时王家土地多,流传下来,只要之柱娘娘坐在打谷场,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扛进来。</p><p class="ql-block"> 改朝换代的刀光剑影腥风血雨,社会变革的暗流涌动跃跃欲试,始终没有多影响王家对下一辈的潜心教化。下一辈也不负期望挺争气,他们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不同程度地走向属于他们自己无悔闪光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大顺的儿子一龙毫不逊色,顺治乙酉武举,任江南太仓卫千总。顺治乙酉即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江南太仓,今江苏省太仓市;卫是一种军事建制;千总,属中下级军官,统领人数在500—1000人之间,属于从六品,相当于现在的营或团级军官。这卫千总还是个官衔名称,是清朝从六品武职外官,其职责是管理搬运漕粮的人,其上对应是营千总(正六品)。这一龙的官职究竟属哪个,还有待考证。</p><p class="ql-block"> 四子一德,顺治乙酉武举即用营千总敕授武略郎候铨卫守府。同是顺治二年的武举人;当下封为营千总,清代驻守京师的京营兵分为三大营,设千总、把总等领兵官,营千总为正六品武官,把总为七品武官;武略郎,从七品武阶官,属大使臣;候铨,听候选授官职;卫守府,一种五品官员,是作为一种象征性的荣誉,是一个空衔,清政府常赐给那些名门大户。</p><p class="ql-block"> 八子一琦考取武解元,顺治丁酉武解元直隶大城营都司皇清诰封怀远将军。解元是指乡试第一名,武解元即武科举乡试第一名;最初直隶是个区域名称,往往指天子脚下的心腹之地,明称直接隶属于京师的地区为直隶,再后来就设为一个省即京师周边的府、州、县等,大致成为北京郊区、河北、天津等地的统称;大城为地名,隶属河北省,今有大城县;营都司,清代绿营武官,四品,位阶属中级军官,相当于现在的师级干部;清皇,是对清朝正式的尊称,我们俗称大清;怀远将军则为从三品大员。</p><p class="ql-block"> 三子一心考取廪生。</p><p class="ql-block"> 长子一鼎、次子一栋、六子一鹏、七子一藩同为庠生。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员的别称,庠生即秀才。明清时期称州学为邑庠,故秀才也叫邑庠生或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时自称邑庠生、生员等。</p><p class="ql-block"> 其时的王家正处于鼎盛时期,不止在家乡一带闻名乡里,在汾州、太原府也赫赫有名。从农村走出去的品级武官,除教化子孙外,最光宗耀祖的事莫过于置房买地了。王家的土地早些年就不少,不止在周边村庄,远处也有不少田产、房产,文水县寄谷庄更多。因不赏心租于人,遂遣十子一乐落户其村。遣一乐去寄谷庄可是大有讲究寓意的,文水民间“十”与俗语中“驶、莳”都有“移出、挣脱、冲出去”的意思,当然期望一乐离开西城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更灿烂的天地,故遣之。</p> <p class="ql-block">  从王和落户里仁村到康熙初年,不到三百年时间王家已繁衍七代人口近两百,仅有的三四处院落房屋明显逼仄,遂请风水先生选址大兴土木。前后十几年时间,“十门九院”坐落于西城的南半村。这九处院落横跨西城村李家十字街、举人街、王家十字街、碑儿街等四条街道,楼儿院、旗杆院、卷棚院、闷房院、穿心院、二进、三进制三合、四合院比比相邻,每过街道则留后门以贯通,故这九院既相互独立又穿街彼此相连。之前村里有“王家一街道,白家一十字,侯家一圪崂,其余毛草草”之说,而此时的王家已经占据了西城村的“半壁江山”。为什么十个儿子即十门只修九处院子呢?这大有讲究,九院取“长久、久远”之意,你看看官宦人家跟普通庶民百姓家就是不一样吧!而且还是桩桩有寓意,处处有讲究。</p><p class="ql-block"> 这九座院落好不气派,堪称农村官豪民居的典范,是在乡间树立的一座丰碑,也代表了一个时代。临街大门雄宏大气,“南山寿”“耕读第”“振家声”鑲嵌额头,石刻“双喜”“狮子滚绣球”基于大门两端,石雕双狮雄踞门两边;垂花二街门椽飞挑角富丽堂皇,垂柱垂珠别具一格,内院建筑均为椽飞锦瓦,墀头装饰,柁头裸露,油漆彩绘,垂花柱头,图案装饰,千姿百态,情趣盎然。内院的生活起居一应俱全,难怪大夫人闺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如果临街为街门,则均为单檐硬山顶,砖雕门楼垂花门,悬一匾额,小狮踞两边,门顶端砌一对称的“双喜”花栏。进门统一为仪门,均为单檐悬山顶,飞檐翘角,脊兽装饰,雕花斗拱,桁木彩绘,美轮美奂。</p><p class="ql-block"> 九座院落中,楼儿院即为主建筑为上下两层的院子,很具特色的当数旗杆院、闷房院和卷棚院了。 </p><p class="ql-block"> 旗杆院是指临街门前立有一根或两根旗杆的院子。一般说来,大门前是两根旗杆,街门前是一根旗杆,当然这是院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和荣耀了。只有中举及以上功名做官后方可享受如此荣耀,家资殷实者为石旗杆,威严、大气、厚重但花费高,操作繁;家资次之则为杄木旗杆。固定旗杆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一米高的两条石夹之,一种是一米见方的石座上凿窟而插之。</p><p class="ql-block"> 当时王家有两座旗杆院,一座院子在街门正前方七八米远处立有一根旗杆,另一院是大门前左右各一根。据说都是杄木的,高约三丈,顶部还有装饰。</p><p class="ql-block"> 旗杆顶部装饰是很有讲究的。因文武功名不同而有所区别:文功名的旗杆顶端雕成笔锋形状,彰显主人的文笔功夫;武功名多雕刀戟或镌刻座狮,这是其一。其二呢,旗杆顶部还有旗斗,大多是方形,也有圆形的,也称金斗,俗称斗儿;乡试中考取举人者旗杆上一个旗斗,殿试中考取进士者可以立两个旗斗的旗杆,考中状元为三个旗斗,朝廷中一品高官可为四个旗斗。有的旗斗上装有风铃什么的,稍有风吹叮铃当啷很是悦耳。如果是石旗杆,则杆身多雕刻图案。由此可见,若竖立石旗杆造价不菲。</p><p class="ql-block"> 总之,竖立旗杆的目的是彰显科第和仕途的荣耀,并激励后人以此为榜样,积极进取。 </p> <p>(旗杆院)</p><p> 闷房院主要是指大院中最里一个院的建筑为闷房。里院一般是三合院,正房小五间一明两暗,东西厢房各两大间。闷房很特殊,正房只有中间一间前面开门,左右通东厢房和西厢房,有别于其它民居的地方是前面没有出檐,东西厢房每一间只有一个小窗,全部用木质或铁杆做窗栏。由于四周为墙,从外面不能上屋顶,只有室内一侧有木楼梯直通房顶,出口上有亭台挡雨。房顶一般采用方砖铺面,四周有1.8米高的墙围且设垛口。这种房屋类似于土楼,具有一定的防守能力,窗栏采用铁或者硬木固之,没有工具难以破坏;门采用厚木打圆头钉加固,用粗木门栓插死,强盗难以打开。即使有强盗采用工具破坏门窗,全家可以顺木梯上房顶,盖好出口顶住,这个出口仅仅可以供一个人出入,易守难攻,其它人可以在垛口呼喊村民增援,在民国之前冷兵器时代不失为一安全之所。</p><p> 西城村的这座闷房院很特殊,坐落于路南,临街门位于院落的东北角,门前有一对精致的石狮,旗杆高耸。街门进来沿通道南行至南院。南院二街门朝东,院内南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两大间。北有垂花三街门,有仪门,院内东西厢房各两大间,北房为正即闷房。闷房下有地窨,整个建筑高出地面一米多,故而主人又在两山墙及前檐位置处加筑椽飞翘角,且角兽装饰,看起来既厚实稳沉又清秀俏丽展翅欲飞。</p><p><br></p> <p>  卷棚院同样是指内院正屋房顶的处理方式为卷棚式。先弄清楚民居屋顶的两种处理方式。</p><p> 一种是硬山式屋顶,就是房屋两侧的山墙同屋顶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顶面,有单坡式和两坡式之分,就是平常说的一出水和两出水。如果是两出水,屋顶横向有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排水。房屋两面高出屋顶的山墙叫封火山墙,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北方民居大多采用这种方式。</p><p> 悬山式屋顶是以檩支撑屋顶,这屋顶不像硬山式那样封在两端的山墙内,而是直接伸出山墙外,也就是说不仅有前后出檐,山墙两边也出檐,看起来屋顶就像是悬于空中似的,因此叫悬山顶。它既有利于防雨又美观大方,多用于南方。</p><p><br></p> <p>(悬山式屋顶)</p><p> 卷棚就是两出水房顶两坡交界处不用正脊,而是处理成弧形曲面的屋顶。这样看来,不论是卷棚硬山式还是悬山式,屋顶外观卷曲,舒展轻巧。特别是轻松自然的弧度和起伏有致的动感,令人赏心悦目,能体现出柔和委婉轻快流畅的风格与感觉。</p><p><br></p><p><br></p> <p>(卷棚式屋顶)</p><p> 正是在这鼎盛时期,王氏大家在耗费巨资兴建九座院落的同时,不忘祖先遗训遗徳昭示后人,着手创建王家祠堂。经雍正、乾隆、道光年间陆续补修,遂成现制。</p><p> 从康熙年间到清末废除科考,王家实是人才辈出,在方圆几十里独领风骚。</p><p> 八世祖风远,黉门监。黉,古代学校;黉门,古代称学校门,借指学校;黉门监即监生。</p><p> 八世祖廷祚,康熙年间拔贡朝考一等知县。前文已述明经,这拔贡是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生员的一种,每六年才选拔一次,乾隆七年改为十二年一次,由各省学政选拔文采品行兼优的生员贡入京师,称拔贡生,简称拔贡,经朝考合格,入选者一等任七品京官、知县等。</p><p> 十世祖士光,例赠武略骑尉。例赠,循例赠予官爵,指朝廷推恩把官爵授給官员已去世的父母辈们;授給本人为例授,推恩授給本人的前辈或妻子,生者为例封,死者为例赠;武略骑尉,武官名,正六品,最低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县武警总队长。</p><p> 十一世邦杰,武略骑尉。</p><p> 十一世邦玺,修职郎。修职郎是正八品文官,相当于现在公务员中的主任、副主任科员。</p><p> 十一世国玉,贡生儒学训导。训导,教育训戒;儒学训导,明清时府、州、县学均设置训导,辅助教授、学正、学谕教诲学员,从八品教职,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讲师。</p><p> 十一世鍾英,己卯科武举。</p><p> 十一世国瑾,辛卯科武举。</p><p> 十一世立纲,从九品。</p><p> 十二世良玉,太学生军功议叙国子监典籍。议叙,清代议叙制度,如前所述的“加五级”中对官员的考评制度;国子监内设绳、博士、典薄、典籍厅;国子监典籍是个文官,从九品,以后工作出色可奖叙军功官职即六品军官。</p><p> 十二世德明,武生介宾。武生即武秀才;介宾,如前所述耆宾。</p><p> 十二世以倍,贡生候铨儒学训导。</p><p> 十二世以政,贡生候铨儒学副堂。儒学正堂称为教谕,为正八品级官员;副堂为副职即儒学训导。</p><p> 十三世兆桂,登仕郎。在清朝,只要官位达到九品就可被授为登仕郎。</p><p> 十三世荣桂,军功五品。</p><p> 十三世培桂,军功九品。</p><p> 十三世丹桂,军功九品。</p><p> 十三世以衡,贡生候铨儒学副堂。</p><p> 十四世名忠,从九品。</p><p> 我粗略统计了一下,除上细述之外,从九世到十五世,贡生、太学生、庠生、廪生、武庠生等达76人之多。我们可以想象王氏族人几百年来是何等的人才济济层出不穷,何等的光宗耀祖荣耀辉煌!</p> <p>  还是回到那两块匾吧。先说“作宾王家”。到西城村解放,这院子的主人是国玺、国宝、国瑛三兄弟,他们的父亲叫王其中。查“王其中”:“授桓公次子太学生娶蒋氏孟氏武氏俱封孺人生子三长国玺次国宝三国瑛”。就是说,他是授桓的次子,太学生,娶了几任妻子都封孺人,生有三个儿子。这里“太学生”与我走访那位长者见过的“监生王其中”是相吻合的,最起码王其中国子监毕业是确信无疑的,不然怎么会几位夫人都封孺人呢?但是,如开头所述,从年龄上不难推断王其中大约生于1870年上下,取得太学生资格已在35岁左右,很可能是有品无职。而这块匾的落款是“道光二十三年”即公元1843年,也就是说,李挺芳来王家作客绝不是冲着王其中来的。那是冲着谁来的呢?</p><p> </p> <p>  查询王其中的父亲授桓:“祝三公次子娶郭氏武氏生子三长其坦次其中三其渊出嗣”,普通庶民。查询他祖父祝三:“爱简公次子字颂尧邑庠生附贡娶弓氏郑氏毕氏俱封孺人生子三长授政次授桓三授璋”。邑,城市、都市,旧指县;邑庠即本县县学,邑庠生就是秀才。附贡,乡试中未中举但备取者列入副榜,得入太学肄业称为副贡即附贡。有戏了。要不再看看他的曾祖父爱简:“君彦公继子公举乡饮耆宾字御繁娶双氏封孺人生子三长连三次祝三三捷三葬于村西南棋盘地”。爱简是君彦的继子,推举他为乡饮耆宾,字御繁,夫人封孺人……有意思的是,爱简的叔伯兄弟行简、明仁同为乡饮耆宾,夫人均封孺人,好厉害呀!顺藤摸瓜追本溯源,总算找到了。这里爱简就是王御繁,这块匾就是他立的。究竟县令李挺芳是为王御繁而来还是为其子祝三而来?这,已经不重要了,父亲德高望重名门乡绅,儿子英才博学风华正茂,父子俩不分仲伯,都能跨入“在代表皇权的地方衙门作过宾客”的行列,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虎门无犬子。</p><p><br></p> <p>  文水知事李挺芳作宾王家既非走亲也非访友,没有缘由是不可能来的。早几天我走访王其中的后人,无意间得到一个信息,说当年县令来我家是因为我的先人为他办了件很棘手的案件。噢,明白了!原来是这样。我们已无从考证究竟是件什么棘手案件,凭李县令的学识、品位、加五级的出色工作,一般案件岂在话下?王家帮替李县令破解疑点协助破案也好明断案件也罢,想必在李县令的仕途上也应占一定的位置与份量,难怪县太爷屈驾来王家作客。县太爷在县衙设宴款待王家可想而知,可对于同道中人及乡村士绅的王家来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说什么也得回请县太爷才好,况且这在世面上是很有面子的事,何乐而不为?</p><p> 起轿前往,心情舒畅。沿途风光,尽收慧眼。人逢顺事,不时吟唱。不到一个时辰已到王家门前。落轿进堂,彼此寒暄。款待盛宴,公事不谈。手足亲谊,话频甚欢。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觥筹交错间王御繁不失时机地委婉提出尊留墨宝之请求。县太爷两杯酒下肚,已是飘飘然,人家帮了自己天大的忙,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又这样款待自己,岂能扫人家之兴?笔墨伺候,借着酒兴,笔走龙蛇,一挥而就。看罢内容王家如获至宝,吹湿晾干,精心收藏。李县令禁不住主人的几次殷勤劝饮,又两杯酒下肚已是腾云驾雾。如此下去,甚是不好。倘出洋相,权留笑柄,影响日后升迁那还了得?思忖间心生一计,轻戳额头:“哎呦呦!给忘了,午后还有件巡抚大人安托的案子要办,路途遥远,恕不能陪汝等尽兴共饮。”面有惭色,“失陪了!望祈恕罪,本县告辞!”下炕出门,笑意融融。抱拳语频,打扰不慎。过谦勿逊,举家欢送。轿夫也酒足饭饱,各得其所。邻人满街,好不热闹。频频挥手,起轿回衙。大概李县令笔走龙蛇间,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酒兴拙墨王家会悉心收藏,多少年后又制作成匾额竟然保存到200多年后的今天。</p><p><br></p> <p>  还是顺着这条线索寻找“明经第”,王其中不可能,附贡肄业的祝三不够格。</p><p> 王御繁的父亲君彦无果,其祖父凤仪无果,其曾祖父锡公无果,其高祖父廷祚有戏。廷祚:“一心公次子康熙癸酉拔贡朝考一等补知县娶张氏任氏俱封孺人生子四长锡公次锡侯……”已经明朗了,再往上看就是之柱的十一子之一“一心”了,他是廪生。人家廷祚既是拔贡又是国子监(明经)朝考一等,“明经第”为他而书而悬而立是确信无疑了。虽“第”有两个意思,一是考中及第,二是门第、府第、宅第。但在这里肯定是第二个意思了,同样是对主人的认可、褒奖和抬举。那么此匾有什么背景,何人何时何事所题,何人何时何事所立,都还是悬念。倘若找不到遗失的这块匾,所有疑问将成千古之谜了。原来这块遒劲大气庄重肃穆的匾额就是按照每世的“长”字辈传到今天的,想来康熙年间距今已350多年了,也确系文物了。</p><p><br></p> <p>  其实,王其中的父亲授桓、祖父祝三等多少年是在这座院落之西30多米远的一座二进制四合院里居住的。那座院子比这要豪华气派得多。街门为砖雕垂花门,单檐硬山顶,雕饰椽飞、斗拱、花卉及“八仙”“狮子滚绣球”等图案。门顶悬这“明经第”匾。门两边各一近一米高的石柱,石柱可见两面均为石刻花纹,顶上各有一只形象可爱雕工讲究的小狮子。尽显书香门第之气韵。街门开在院子的东南角,门对面东厢房的南山墙上是一幅精雕细刻的“鹿鹤同春”砖雕。其雕刻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毫发毕现,足见其精湛的技艺、高超的水准及不朽的价值。特别是砖雕图案中两露明柱上的一幅对联“谢草郑兰燕桂树;唐诗晋字汉文章”遒劲大气韵味十足;正上方的一个拄杖老寿星,既作对联的横批,又对整个图案内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那鹿、鹤同样是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外院倒座南房两间,西南为茅房,东西厢房各两间。二街门同是砖雕垂花门,到后期就把“作宾王家”悬其上了。内院东西厢房各两间,正房小五间一明两暗,柁头裸露造型别致,檐下桁木彩绘描画,墀头砖雕装饰。全院椽飞锦瓦,屋内墙围描画,古韵悠悠,栩栩如生,情趣盎然。</p><p><br></p><p><br></p> <p>  时光荏苒,不觉已是清光绪年间,也许是父亲田地收成不佳,也许是其中求学花销巨大,家境日趋渐紧,连同其他种种原因,考虑再三决定变卖此院重修一座比较简单经济的院落。遂同是在路北之东建起了现存的这座三合院。风范不能变,气派不能丢,匾额不能藏,遂加了个仪门,既不失气派风韵,“作宾王家”也有了归宿,一举两得。</p><p><br></p> <p>  个人的命运总是跟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山河破碎国土沦丧之际,作为太学生的王其中也主宰不了自己以及家庭的命运。 </p><p> 时光的指针指向了公元1937年深秋初冬。山河呜咽风雨飘摇,多事之秋人心惶惶。日本人的飞机三天两头在空中盘旋,不时投下炸弹荼毒生灵,西城村乃至文水大地、晋中平川都笼罩在一片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悲惨境地。这一天从北村传来消息,说明天日军来西城村。没办法的人家听天由命,有办法的举家迁移,躲到比较安全“保险”的地方。王其中家属于有办法的,故第二天早早起来做饭收拾,举家近30口老小分五辆牛马车一路西行。老人妇女孩子们跟什物是车行,男人们是步行。西北风,呼呼地刮着,似刀割一般;连绵不断的冬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分不清是雪粒还是雨滴。因逆风而行,原本20里路途,在走走停停饥寒交迫中足足走了大半天。到达北峪口村一打听,附近村庄里都住满了逃难的人们。无奈之下,只能在仅剩的两座砖窑内避难了。第二天午夜,随着一声巨响,妇女孩子们的那座窑里哭天喊地撕心裂肺的声音划破夜空……男人们赶忙跑过去,都惊呆了:整座窑塌为平地了。茫茫雨夜中人们奋力抢救,待天明时只救出一个媳妇一个小孩,还有用瘦弱身躯撑起无限母爱怀抱婴儿的母子俩,其余16人全部遇难……不幸的是这位母亲回家后的第三天也撇下仅十个月的独苗儿子溘然长逝,时年她才18岁。原来那夜是日本人为切断我抗日武装出入山口必经的12眼桥,在军队未来前先炸那桥。那砖窑年久失修再加上多日的雨水浸泡,所以在巨大的震动下……</p> <p>(玉和嫂)</p><p> 其实,那位母亲伤势过重,恐怕一时很难恢复,所以全家刚回村里在请郎中看病的同时,就着手给王家的这棵独苗寻找奶母。怎奈找了几位都不如意,孩子要么不吃哭闹不已,就是吃了也不撒不拉,真把全家人急坏了。有人提议,说白家十字玉和嫂有个两岁的孩子,她很憨厚朴实,要不唤过来试试?遂把她叫来。说来也怪,这独苗吮吸玉和嫂的乳汁安分得很,还能听见“汩汩汩”的咽乳声,不一会已是屎尿一滩了。众人忘记了失去亲人的悲痛,为这独苗安然地找到“归宿”而破涕为笑。在后来的几天中,玉和嫂安顿住家里的孩子们就过来哺乳这独苗。这独苗偎依在玉和嫂怀抱里吮吸自如甚是惬意。久之,王家给其易乳名为“抱福”。时间长了王家当然千恩万谢,还提议要付一笔不菲的“哺乳金”,玉和嫂分文不收,淡淡地留下一句话:“谁家没个难?换了你们也会这样做的。”多么朴素的话语。我想,体现在她身上的美德不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吗?</p><p> 玉和嫂把这独苗视同己出,一直到终。然而又加不幸的是,王其中老先生不胜压抑情郁于中悲愤交加,没几天也便阖然长逝。</p><p> 他家的悲剧是千千万万受欺凌遭蹂躏被铁蹄践踏家庭的一个缩影。</p><p><br></p> <p>(前排坐者为玉和嫂,后排左一为抱福)</p><p> 在几十年的民族革命和人民革命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王氏家族跟西城人一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王仪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文水县引进西医的第一人;王敬武钻研医学留学日本,寻求救国真理与解除人们疾苦的良方;王立言早年参加革命,奔赴战场英勇杀敌;王世武早年参加革命,惨死于日寇之手;王效贤乳名成成随抗日英雄闫四牛一同参加革命,“四牛成成”不但西城人妇孺皆知,而且上了日伪抓捕的黑名单,格杀勿论;王汉三加入王智的“西药部”筹粮集棉锄奸反霸威震一方,后随部队进军大西北转战新疆,把青春和汗水无私地洒在茫茫戈壁滩上;王志士早年参加革命,随部队进军大西北,翻越祁连山,徒步戈壁滩,把青春和汗水无悔地洒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更有热血青年王宝林把满腔热血洒在朝鲜战场,安眠异国他乡。新中国成立后,武有空军司令部副处长,军官速成学校校长,军区后勤部部长;文有教授、工程师,省中学校长,县科教局长,中小学校长等。王家真是人才济济辈辈英才。</p><p> </p> <p>(前排中坐手持扇老者为王其宽)</p><p> 更值得一提的是王其宽、王谊民两位扎根西城的教育先贤。晚清秀才王其宽,早年设立私塾兴办教育,民国初年集资兴办西城小学。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携同他的几个得意弟子又把西城初级学校扩建为文水全县唯一一所村办两级(初小十高小)小学。抗战初期,在碑儿街十字处,他与人合办“晋兴实业社”,为牺盟会、工卫旅等抗日武装解决供给问题;与此同时,以他牵头,又在这十字路口西天主堂内开办了“育才职业学校”,他任名誉校长,吸收周边村庄因战乱而失学的青年学习基础知识、商业实践及商业新式簿记法,为牺盟会、工卫旅及社会培养了大批有识之才。人们送他“积厚泽光”“品端学梓”的金字红牌。</p><p> 王谊民,字正卿,早年毕业于文水第四高等小学(校址置开栅),曾任教于东旧城、里村、思贤(这两个村时属文水)、东庄、北张、西城、大城南等村,还曾任西城村公所文书、学董。抗战最艰苦的那几年,他给村里人们写保状、负责抄写转送情报;对日伪方面的情报,他机敏地利用自己的才智真假虚实设法秒写妙用,特别是对日伪真哄而避实,实哄而避真;多次为我方绘制军用地图。新中国成立初期,他以学董的身份,动员群众,筹划集资,创办起文水县农村唯一一所村办完全(初小十高小)学校。</p><p><br></p> <p>(王谊民,字正卿)</p><p> 今晨,我怀着崇敬和敬仰的心情,再一次来到王家祠堂。</p><p> 王家堂座落在原先王家比较集中的村西南边上,坐南朝北。堂门单檐悬山顶,飞檐翘角,脊兽装饰,桁木彩绘,门额书“王家堂”三字,两相向小石狮蹲踞门边,前面两粗壮深红明柱矗立于石墩上。</p><p><br></p><p><br></p> <p>(王家堂门)</p><p> 踏着四级砖阶进入堂门,东西厢房各小三间。东厢房展示着上世纪两次修谱的先辈遗像及简历、王氏宗族历代名人录、王家堂维修情况,而王氏世系表详细反映了历代王氏子孙繁衍生息的情况。仔细端详着张张世系表,好似感受到了王家600多年一路走来的生活过往和风雨沧桑;细细品读历代名人录又似感受到了王家人奋发向上自强不息教习文武光宗耀祖的风范和气韵。</p><p><br></p><p><br></p><p><br></p><p><br></p> <p>  西厢房内供奉着王家始祖,各始祖神轴亦挂墙上。每当春节或重大节日,王氏族人焚香上供,面壁虔诚跪拜,感念先祖。可以想象那是一幅怎样的图景。我霍然明白了:王氏族人面西跪拜,是不是也在遥祭他们始祖的始祖,遥遥西向陕西关中的那边呢?果真如此,那王家先人设计这座祠堂太用心良苦寓意深刻了。</p><p> 厢房内北边的喷绘展板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既是王氏族人立德修身的要义,更是“南山寿”“振家声”的根基;既是和睦治家的警句格言,更是几百年来王家立于不败的精神支柱;既是二十一世族人的辉煌荣耀,更是指引后来人不辱家风家国情怀的灯塔路标。它让王氏族人及广大人民群众懂得:我们从何处来,该将向何处去。</p><p>“华夏子孙多姓王,神州旺族源周汤。三横一竖王形正,千日成林百年森。孝悌和谐王家基,仁德忠义垂千史。祖德光照人才盛,千秋万载根基深。”</p><p>治家格言:</p><p> 家庭之内,和勤为贵。</p><p> 和则得福,勤则事遂。</p><p> 欲求和睦,全家共维。</p><p> 互帮互谅,同心共追。</p><p> 齐心力聚,事业有为。</p><p> 社会安定,中华腾飞。</p><p>家庭兴旺之道:</p><p> 勤俭是持家之道;</p><p> 治学是兴家之道;</p><p> 行善是保家之道。</p><p>家族兴旺经:</p><p> 传家耕读要继承,引领家族永昌盛。</p><p> 防家盗奸不能忘,养成习惯成罪犯。</p><p> 倾家淫赌必须讲,谁人沾染谁完蛋。</p><p> 守家勤俭是个宝,越活越会步步高。</p><p><br></p> <p>  堂门对面是正殿两间,两边各有一小间配殿。正殿雄宏大气庄重肃穆,两坡硬山顶,同是椽飞锦瓦,脊兽装饰,飞檐翘角,斗拱彩绘,露柱回廊,额书“佛光普照”,两露明柱同是矗立石墩上。廊下两通石碑各靠西东,一通是新近“王家祠堂新修碑记”,另一通是民国19年(1930年)“重修王家堂碑记”,其载明该祠堂“康熙时创建,雍正时重修,乾隆、道光年间陆续补修”,皆有碑记可考。</p> <p>  正殿里既庄重严肃又书香韵味浓浓,也不失修身养性闲情逸致之气韵。右首墙壁画有副对联:“五岳圭稜河气势;六经根柢史波澜”。讲的是做人和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上联指做人内在要有山的刚硬和棱角,同时对外要有大河一样的气势,不拘一格,大气磅礴;下联指做学问要以经史为根本,有了根本,格局才能大,才能有所波澜,不拘泥于小濡。左首墙壁画同样有副对联:“瓶花落砚香归字;院竹敲窗韵入琴”。这是副很好的题书斋联。字含花香琴有竹韵,闲情逸致跃然纸上。插在瓶子中的鲜花掉落到盛有墨水的砚台里,花香融入到墨水之中,当用毛笔蘸墨水写字时,所书写的毛笔字散发出花的清香;一阵清风吹过,摇动了院子里窗边的竹子,竹子的枝叶打在窗户的窗框上,敲击出有韵律的声音,主人在窗下正在操琴自娱,彼此的韵律交汇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p><p><br></p> <p>  这里供奉的是三霄娘娘。三霄娘娘是云霄仙子、琼霄仙子、碧霄仙子的合称,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截教通天教主的弟子,外门大弟子赵公明的师妹。她们居住在三仙岛三仙洞,采天地灵气,集日月精华进行修炼,还拥有师父通天教主赐给的三件宝贝,一件是金蛟剪,一件是混元金斗,还有一件是缚龙索。后被封为感应随世三仙姑正神(又称坑三姑娘之神),是中国神话传说里的三位女神。</p><p> 三霄娘娘中云霄,指白云色;琼霄,琼指赤色美玉,故为赤色;碧霄,碧为青绿色,即浅绿色。 她们仨头戴饰宝凤冠,身着华丽服饰,面容丰润慈祥,各持宝物文雅端坐。几千年来,人们赋予她们人丁兴旺,福运延绵。自古以来信士求儿欲女都要跪拜三霄娘娘,所以人们称其为送子娘娘或送子奶奶。</p><p> 我豁然明白了,当年始祖王和一家几口来到里仁村,600来年就繁衍后代二十一世人口愈两千,且数量与“质量”堪称方圆之最,怎么能少得了三霄娘娘的庇佑福荫呢? </p><p><br></p><p><br></p> <p>(三霄娘娘)</p><p> 悠悠天宇旷,切切宗族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文化自信,文化振兴。我想,深入挖掘宗族根亲文化,铭记先祖遗训,弘扬先祖遗徳,既是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也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p><p>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愿瓜瓞绵绵的王氏族人及家乡西城人,枝繁叶茂,子孙昌盛,人才辈出,代代英豪!</p><p> </p><p> </p><p> </p><p><br></p><p> </p><p> </p><p><br></p><p><br></p><p> 2020.09</p><p><br></p> <p>写在后边的话:</p><p> 1.很感谢梁大智、刘五一老师来西城采写《乡村纪事》之《西城故事》,让王家沉寂几百年的辉煌重耀光芒。也很感谢王氏族人王羡聪、王阳美、王荣华等为我提供王氏宗族详实的一手资料,没有他们热心倾心的帮助便没有此文。</p><p> 2. 近闻王家的那块“明经第”匾额在太原某场所显现露面,如王家后人借助有关部门追回,则实为幸事。因为它不仅具有文物价值,更重要的是对于探究王家那段历史时期的方方面面都具有详实可考的作用与价值。</p> <p>(上一张为王羡聪,中为王阳美,下为王荣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