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文字/静文原创</p><p>图片/来自网络</p><p><br></p> <p> 故乡有很多温馨的记忆,而让我最难忘的是故乡的火炕。因为它有亲情的温暖,它有岁月的回声,即便年代再久远,也不会忘记……</p><p><br></p><p> —题记</p><p><br></p> <p> 我的故乡在华北农村,人们大多都住“一明两暗”的房子。中间的堂屋垒上两个灶台烧火做饭,两边的都盘上大炕。大炕冬暖夏凉,用手脱的土坯垒成,手艺好的人,盘的炕烧柴做饭烟道通畅,不易返烟。</p><p><br></p> <p> 炕上铺的席子,大多都是白洋淀芦苇编织的篾席,平展光滑。</p><p><br></p><p> 大炕不光睡觉,还有很多用途。全家人吃饭,女人们做针线活儿,孩子们写字。我家还多了一个用途,春节父亲放一张小桌子,在上面为乡亲们写春联,在大炕上墨迹干的快,干了在收起来,给邻居送过去。</p><p><br></p> <p> 新婚的媳妇,来到婆家的要盘着腿,端坐在火炕的中间位置,来吃第一顿饭。这炕和亲情有着紧密的联系。</p><p><br></p><p> 我记得我干娘得了病,我回老家探望。她脑血栓不能说话,还用手拽着我,示意坐到大炕上。来了客人,要先招呼客人炕上坐,以示亲近和热情。</p><p><br></p> <p> 那时候,冬天的早晨很冷,屋里盛水的水缸常常冻得结冰。我记得我家用一个煤球炉子取暖,晚上怕煤气中毒,母亲用煤封好炉子,搬到外面的屋里去,而火炕则是最暖和的地方。</p><p><br></p><p> 清晨,我和弟弟在被窝里,外屋里母亲开始做饭了。呼哒呼哒的拉风箱熬红薯粥了,抽空儿进来催我们起床,我们嫌冷,把头钻到被子里,外面真的好凉。为了使我们穿衣服不太凉,母亲总是在灶膛边为我把衣服烤烤,然后趁着热乎帮我穿上,先穿好棉袄,给我系好扣子,然后套好棉裤。棉裤太厚不好穿,我娘用力把我提起来墩一墩,再套上背带,那一瞬间,感觉特别好玩,跟做游戏一样,美的不行,咯咯的笑声惹的母亲笑容满面。</p><p><br></p> <p> 大炕烧柴火取暖,往往炕头上比较热,炕梢比较凉。我呢,冬天母亲总是让我睡炕头。夏天火炕炕头热,母亲睡炕头,把我放在中间,她挨着我用蒲扇为我纳凉。如果冬天太冷了,就和娘钻一个被窝,非常暖和,娘会用体温把冰凉的小脚捂热。</p><p><br></p> <p> 农村人会过日子,那时候柴火也少,西屋一般堆放杂物,冬天只烧东屋的大炕,如果人太多了,也烧西屋的火炕。晚上在炕上放上炕桌,点上油灯,大人做针线活儿,孩子们写作业,一家人在炕上亲亲热热,很温馨。</p><p><br></p><p> 在火炕上睡觉,窗外的明月照在窗户上。母亲有意没意的讲着牛郎织女的故事,还有农村好玩的事,东拉西扯的,一会儿就进了梦乡,母亲累了一天也睡着了。</p><p><br></p> <p> 我儿时除了和我娘一起睡大炕,小时候,经常去离我家几里地的干娘家住着。干娘家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也是我生命中最亲的亲人。</p><p><br></p><p> 有一年,干爹病故发来电报,我匆匆赶回老家。嫂子和同族的人陪着我去吊孝。因为我的干娘是我父亲的表妹,小时候瞎子算卦,说认东面的干娘会成人,我娘疼我,怕我有啥不好,为我认下干娘,使亲戚更亲。</p><p><br></p> <p> 河北老家的规矩是,进村后,离着去世的人很远就扯着嗓子哭,还要数落着哭,而我呢,心里难过,只会落泪,也不会那个啊,嫂子一再提醒,该哭了。当我进了院子,看到灵床上的干爹的那一刻,我还是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嚎啕大哭,姐姐们劝着,把我从灵床边扶起来。</p><p><br></p><p> 因为儿时和干爹干娘同吃同住一个大炕,干爹他慈祥地喊我:“锁娣”的声音言尤在耳。这是我干娘给我在这个家里起的名字,希望我和她唯一的儿子都能健康成长。不管有用没用,那都是慈母的夙愿啊。</p><p><br></p><p> 多少年过去了,写到这里我还是泪流满面……</p><p><br></p> <p> 其实亲情和礼数不需要教和学,感情发自内心。</p><p><br></p><p> 我喜爱自然,喜欢干娘家围着老屋的枣树、杜梨树。干爹他会为我套上牛车,拉着我去看他们修的砖窑,讲给我听村子里的人怎么修窑烧砖,让我看高高的烟筒,我感到是那样的新奇。干爹他忙完农活,用钩子为我勾枣树上最好的红枣,我和二姐晚上跑着串门玩,所以村子里的人,大多都认识我,亲切地喊我的名字,想起来就感到暖暖的。</p><p><br></p> <p> 现在想起来,我对故乡的深情,和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是在童年的火炕上,早就温热了的,时间再久远,也不会凉去……</p><p><br></p> <p>谢谢您的欣赏支持!🌹🌹🌹</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