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彭阳军

陆兢

<p>  读到陈颖同学怀念彭阳军的文章,写得情真意切,得知了不少轶事,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忍不住也把一些记忆碎片串记下来,希望可以给仍记着彭阳军的人们留下更丰满、更完整的印象。</p><p><br></p><p> 忆起彭阳军,首先是个刚直不阿、干练爽快的形象。</p><p><br></p><p> 他是我初中同班同学,刚上初一时,开始不是太注意到他。有天晚自习我正与同桌聊得欢,他负责收同学们的作业,走到我身边时,甩了句:“你身为班长,晚自习时间聊天,带头违反纪律!”我当时懵在那,半天没缓过劲。后来他也当了班长,每逢晚自习大家聊天嘈杂,纪律混乱时,他总会站出来大声吼一句安静!教室里马上安静下来。上高中后我和他不同班,晚自修见到教室里嘈杂时,作为班长有时也能鼓起勇气,学他的样子出来喊一下,管一下纪律。</p><p><br></p><p> 我和他学习成绩比较好,平时不免学习上有竞争。一般科目我都比较有把握,唯独政治课成绩他经常超我。政治科给我的印象基本是靠死记硬背,我花了不少时间去背,考试时把记得的东西洋洋洒洒都堆砌上去,生怕写少一点对不起自己的努力,但往往仍然考不过他。借他的答卷来看,他的答题文字不多,但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击中要害。我想这是他平时关心时事政治,善于独立思考的结果。他做事务实干练,与同学们聊天时声音宏亮爽朗,言语干脆,颇具军人风范,这可能跟他家在党校有关。</p><p><br></p><p> </p><p> 高州中学校门对面有家饮食店,有牛脷酥、油条之类。牛脷酥除了有油条的香,中间还有块美味的酥脆,我很喜欢吃,但一般只是买一两个来解馋。有次碰到他却是一口气吃了六个,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惊讶他那么有钱,二是惊讶这么能吃。他解释说没啥钱,只是想这事很久了,于是要攒钱吃一次爽的。很多人做事经常思前顾后,体会不到他这样的淋漓痛快。说起吃,他弟弟提及15年春节时彭阳军还跟小侄子斗吃饺子,100个。没想到这么大年纪了,还是这么豪气。</p><p><br></p><p> 毕业后一直没见过他,道听途说得来的印象是他对同学之情比较冷淡,这让我有点疑惑。</p><p><br></p><p> 初中时由于我和他都是班干部,彼此关系不错,感觉他虽然外表显得比较严肃,但对待同学却是一片真诚,易于交往的。那会儿高州中学的学习安排得很紧凑,纪律比较严,学习之余没有太多娱乐,记忆中比较开心、享受的事情就是周末下课后与彭阳军等几个同学出去逛街,对其他同学的印象比较模糊了,唯独记得他。逛街路线也就是沿着中山路,一般走到百货大楼或南关就各自分手。沿途看看街道上的新鲜事,或隔着橱窗看看买不起的商品,或买点吃的打打牙祭,一路没有目的瞎逛,瞎侃,每次分手都有点意犹未尽。初中三年我跟他没有发生过争吵,也没闹过别扭,关系一直融洽,他是我视为要好朋友里的一个。高中由于与他不同班,逐渐疏远了。最后见他一面是高考后在母校校园,他远远见到我就说祝贺,声音还是那么宏亮豪气。</p><p><br></p><p> 之后不知他去了哪里,等知道他的消息已是二十七年后的2016年。他对同学聚会的冷淡我不大相信,但很快便让我碰了壁。那年是我们初中毕业三十周年,同学们聚会的热情很高,微信的普及方便了大家的联系。由于他曾经也是班长,我想他应该会一起参与组织聚会。加他微信发出邀请,得到的回复却是“我对聚会一向没什么兴趣,有兴趣的自行组织吧”。这让我颇为失望,也让我感觉到以后很难与他交往了,但后续的剧情又让我对他的印象逐步有反转。先是中秋节他主动给我发了问候。后来要弄聚会纪念册,里面有各同学的新旧照片汇总,他的新近照片我没有,只有硬着头皮找他试试。我以为他会拒绝一切与聚会有关的事物,同时不愿别人看到他头发花白,脸庞浮肿发黑的不佳形象,没想到他爽快答应,并马上认真自拍了一张发给我。收到寄给他的纪念册后,他说好大一本,应该花费不少吧,是否要AA制?这让我感觉到体贴,从那以后我与他在微信上时有互动。近些年有见过他与同学们一起小聚的合影,好几个同学都提到在深圳与他有过见面,他并不是将同学拒之千里的。</p><p><br></p><p> 彭阳军在微信上算是发朋友圈比较多的,我归纳了一下,大致有三类:一类是各种展会或者时事类,往往会有独到的见解及评论。第二类是影评类,除了详细的观后感及评述外,还附带有五星制的评级。我也是个特别喜欢看电影、买影碟的人,他的影评成了我的观影指南。透过电影屏幕,你可以体会到不同角色的人生体验,可以游历世界各地,了解各种风土人情,这是个既虚拟又有着真实性的世界。我想一个没有思想追求、没有生活情趣的人是不会去写这些文字的。第三类是游记或生活照,他的女儿经常是主角,字行间能感受到他们的父女情深。对于出国游,他会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印象最深刻的是19年8月俄罗斯游。那次我旅途结束在莫斯科机场候机,从他的朋友圈无意中发现他刚好当天带着家人抵达莫斯科开始游玩,我还跟他开玩笑说这是在接我的班。随后的每天他都发详细的游记,介绍每个景点的历史、人文等方方面面,功课做得十足,让我感到汗颜。那些相同的景点,我大多是看个热闹,拍一通照片,没存多少知识在脑中。</p><p><br></p><p> 从他发的文字和照片,我感觉他对这个世界、各种人和事物还是充满激情和热情的,他生活在他的原则和理想中,不喜欢热闹应酬的场合,不掩饰,不逢迎,不显摆,在圆滑的现实中显得个性鲜明。他并非无情,而是对人与物有着断舍离的人生态度。这背后的原因,陈颖文中有作解惑。</p><p><br></p><p> 彭阳军2020年7月末突发病入院进了ICU,直至8月中旬都没能出来,ICU基本护理平均一天下来18000元左右,如果加上血浆置换,疫苗培植,血小板配对等等,就远不是这个数了,对他家庭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他近年来身体不好工作有心无力,经济情况是不好的,即使卖房救治也不会马上有人买房。他高中同班同学李国锋告知我班委计划发起众筹帮助他,征询他的意见,说你高中同学关心你,用轻松筹给你筹款吧?你病重难以说话,点头或者摇头即可,他轻轻摇头。在这种绝境之下,他也不愿意去麻烦别人。</p><p><br></p><p> 最终综合大家的建议,还是由李国锋同学发起了轻松筹,并组建了一个众筹沟通群。由于不在彭的身边,不知道情况的严重性,我一直以为经过抢救,他终能挺过去的。8月20日,还在群中聊起他胃口好的往事,随后两天还与众人商量众筹事项,没想8月22日晚22:06李国锋突然告知我彭已安静离去,当时震惊地静坐了好一会儿。这些年身边不少尚在中年的亲友陆续离去,先是一班的冯创声,而后是我的两个堂兄,最近是几个月前一个比我年轻的同事,如今又走了一位!再也看不到彭阳军的精彩影评,再也看不到他朋友圈里见解独到的时事评论、详尽的游记和温情生活照了,不知何故,当年听到堂兄去世也没流的泪水刷一下不由自主地涌进了眼眶,翻着通讯录想找个同学或朋友诉说一下心中的那份渗出的痛,却不知打给谁好。 </p><p><br></p><p> 2020年8月26日10:30时他家人为他在深圳市殡仪馆举行了简短的告别仪式,讣告注明:“遵守彭阳军一直以来的想法尽量一切从简,谢绝礼金。亲朋好友同学有空自愿参加,日常便装即可,不用买花圈等。” </p><p> 陆兢于2020年9月1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