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每年一年级开学都用孩子在学校门口哭闹,或者经常因违反纪律而被叫家长。这些孩子很可能因为常被批评而在同学中遭受排斥,影响伙伴关系的发展。这都属于儿童入学适应性问题。</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如果孩子适应不好,除了容易产生厌学外,更容易形成不利的集体角色定位,也就是他在班集体中处于什么样的水平、能发挥什么作用。如不采取有效干预的话,这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小学一年级即将开学,本文希望能够家长朋友们提供一个参考,以有利于孩子能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一、走进小学,新的开始</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学校生活与幼儿园有明显不同,在幼儿园,孩子受到的是无微不至的关怀,而且以游戏为主,而进入小学以后,便开始接受有目的、有计划的、有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这时,他们伴随长大了的自豪感,对学校生活充满了向往;但是与游戏相比,小学生活又显得单调乏味了,并且必须完成的作业,又使一些孩子望而却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容易产生挫败感;进而影响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让孩子愉快的学习,健康的成长,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帮助通过预防措施避免孩子出现适应不良呢,在此提供几条简单建议。</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二、正向引导,积极过渡</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1、在还未开学的时候,就要开始做学生的思想工作。</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告诉孩子,人长大了都必须上学,就像爸爸、妈妈上班一样。让孩子有心理准备,形成非上学不可的思想。让孩子积极面对可能遇到的困难,而非采取逃避的方式。</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2、引导孩子了解小学生活,让学生有上学的渴望。</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学生上学以前,对学校生活是陌生的,惧怕的。家长要告诉孩子,上学了,学校有许多的小伙伴可以一同玩耍,能学到许多的知识,还能上 体育课,上音乐课,美术课等等,学校生活很有趣。让学生向往学校生活,有上学的主观愿望。</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3、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老师。</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老师是孩子上学后要面对的主要人物,上学前要告诉要尊重老师,并且要告诉孩子,老师喜欢遵守纪律、有礼貌的孩子。如果你上学后听话、懂事,老师就一定喜欢你,会表扬你等等,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天使,是善良的。千万不要动不动就用老师吓唬孩子,要知道“先入为主”,孩子一旦觉得老师凶恶,他怎么会愿意跟老师亲近,怎么会愿意上学呢。这正如你不愿意和老虎、狼在一起一样。</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4、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适应小学的群体生活。</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现在的独生子女,自理能力普遍较差,依赖性强。许多刚入学的孩子,不会整理书包,不会扫地,不懂得照顾和同情别人,针对这些现象,我们首先要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是小学生了,让孩子为自己以长大而自豪,“我已经长大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并且切实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鼓励他与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积极参加集体活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对于个别自理能力太差,或因性格原因不能适应群体生活的孩子,需要家长尤其注意,要做好与老师的配合工作,加强训练。必要时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求助,制定相应的矫正方案,以尽快融入集体,防止形成自卑、孤僻、攻击性过强等不良性格,影响孩子的发展。</span></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5、入学前一周要开始调整好孩子的作息时间。</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小学较幼儿园上学时间更早,经常有小朋友早晨起不来,导致迟到。迟到难免会挨批评,导致对上学恐惧,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要尽早调整孩子起床、洗漱时间。一年级孩子没有那么强的时间意识,但仍然可以通过表针指到哪个数就要必须起床、表针指向什么地方必须吃饭、离开家门,来要求他,一定要细化,监控每个环节。家长不要开始不管,一发现要迟到着急吵闹,让孩子不知所措。</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6、多倾听,适时正确引导。</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学前只有苦口婆心的说教,这容易让孩子知道父母想听什么消息,讨厌什么。孩子会选择性的汇报,从而不能了解孩子。 所以要 接纳的倾听,少评判、多引导。当孩子犯错误时,对事不对人。给孩子印象是父母是和他一起工作,来面对错误,而不是指责他。这样孩子才会放心的把学校里发生的各种新鲜事说您,您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一年级是培养学习习惯最关键的时期,开始作业不会太多,但是不能放松要求,开始形成懒散的习惯,以后改就会困难。</span></p>